1971年,一代物理大師楊振寧回國探親。
雖然大家都知道楊振寧是誰,但筆者還是想多提一嘴:
楊先生是當世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不要被某些營銷號帶偏節奏,只盯着人家私生活不放。
楊振寧回國,在當時可是件大事。
為了讓這位物理大師感受到回家的溫暖,周總理特意請他到北京吃飯。
楊振寧在上海告別父親後,帶着第一任妻子杜致禮,坐上去北京的專機。
中南海,周總理高興地把楊振寧夫婦請到西花廳,備上一桌安徽菜。
“楊先生千里迢迢回國,一路辛苦。我知道你是安徽人,專門讓廚子做了幾道安徽菜。”
“感謝周總理!感謝黨和國家!我這些年身處異國,無法為國效力,心裡有愧啊!”
“楊先生,話不能這樣講。你雖然是美國籍,卻有一顆中國心。以後有的是機會為國家做貢獻!”
周總理所言沒錯,32年後楊振寧回國定居,名利雙收,被稱為“愛因斯坦後最偉大的物理學家”。
飯吃到一半,杜聿明中途到席,向周總理道歉。
“對不起總理,我路上遇到點事,來晚了。”
“杜先生,你來得正好!坐,快坐!”
杜聿明:原國軍中將,淮海戰役中被俘,隨後被送進功德林,1959年特赦出獄。
杜聿明剛坐下,楊振寧就站起身說:
“岳父大人,您好!”
原來,楊振寧妻子杜致禮是杜聿明的女兒。周總理請杜聿明吃席,是為了讓翁婿二人見面。
“振寧,你事業有成,忠於愛情,有你這樣的好女婿,我很高興!”
杜聿明趕忙讓楊振寧坐下,拉着他聊起家常,問他和女兒近況如何,有沒有需要幫助的地方。
“爸爸,放心吧,我倆在美國好着呢!倒是您,經常生病,老是讓人家擔心。”
“唉,沒辦法。爸爸老了,沒啥用啦。”
聽杜聿明如此沮喪,周總理趕緊勸他:
“杜先生,淮海戰役的戰史還沒寫完呢,你千萬要保重身體。”
聊完家常後,四人開始吃飯,一邊吃一邊聊,說起楊振寧和他的宇稱不守恆定律。
“女婿,啥叫宇宙不守恆啊?”
杜聿明一臉好奇,問起自己從未涉足過的物理領域。
“爸爸,是宇稱不守恆。”
杜致禮哈哈大笑,幫父親糾正錯誤。
聽杜聿明這麼好奇,楊振寧放下筷子,為他解惑。
“我舉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人在照鏡子時舉起左手,鏡子里就會舉起右手,這叫宇稱守恆。
如果鏡子里沒有舉起右手,或者舉的高度、位置不對,就叫宇稱不守恆。”
楊振寧不愧為物理大師,用生活中的一個例子,就把物理定律說得通俗易懂。
“聽不懂,聽不懂。”
杜聿明緊鎖眉頭,連聲嘆氣,感嘆自己對物理一竅不通。
“杜先生,古人說:術業有專攻。你是歷史專家,沒必要和物理過不去。”
經過周總理一番開導,杜聿明面露喜色,舉起酒杯。
…
1971年,周總理請楊振寧和杜聿明吃飯,安排翁婿二人相見。
一對翁婿,兩個領域,一段愛國故事。
古語云:“夜光之珠,不必出於孟津之河。”
謹以此文,紀念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