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末期,在今天河南省蘭考縣境內,有一戶姓陳的人家。
這戶人家很窮,父母早亡,只留下兄弟二人相依為命。當時又正好趕上戰國末期的戰亂,到處都在打仗,誰都說不準明天會怎麼樣。所以當時在這一帶,也沒人注意這戶人家。
然而誰都沒想到的是,就是這樣一個普通家庭,後來會培養出一個丞相!而且,還不是一個諸侯國的丞相,而是整個漢朝的丞相!深刻改變了歷史的走向!
這到底是咋回事呢?
這個故事,還得從這戶人家的弟弟開始說起。老陳家的兄弟二人當中,哥哥叫陳伯,弟弟叫陳平。因為哥哥比弟弟年長好多歲,所以從很小的時候開始,陳家大哥就承擔起父親的任務,撫養自己的弟弟。
至於弟弟陳平,則是一個非常喜歡讀書的人。為了讓弟弟能夠專心讀書,哥哥陳伯把家裡所有的工作,都攬了過來,每天早出晚歸,非常辛苦。在哥哥的悉心照顧下,弟弟有了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不但可以學習更多書本上的知識,還有能力外出遊學。
這就為弟弟後來的發達,埋下了一個伏筆。
不過,對於這個結果,大哥陳伯的媳婦卻表示非常不滿。這位嫂子認為,既然兩兄弟是兄弟關係,那麼在弟弟長大之後,哥哥對弟弟就沒有撫養義務,弟弟應該自己勞作,養活自己。為此,嫂子曾經和哥哥說過好幾次,但是哥哥卻都表示拒絕。
所以後來,嫂子見到自己的話毫無作用,便開始和鄰居們說弟弟的壞話,認為弟弟不學無術。再後來,哥哥聽到鄰居們議論這件事,知道是自己媳婦在背後嚼舌根,一氣之下,便直接把自己的媳婦趕回了娘家。
這事要是單論對錯的話,其實很難判斷。正所謂清官難斷家務事,如果從嫂子的角度來看,弟弟長大之後,確實不應該繼續在家裡吃白食。但是從哥哥的角度來看,兄弟二人如果都靠種地過日子,那麼這個家將會永遠沒有上升的機會。
所以這種事情,真的很難說得清對錯。
不過好在,身為弟弟的陳平,非常爭氣,並沒有辜負哥哥的期望。從年少時開始,陳平就非常努力,後來逐漸成了一個很有學問的人,人也長得儀錶堂堂。等到陳平長大之後,很快就被當地一個有錢人看中,然後把自己的孫女嫁給了陳平。
靠着這個媳婦帶來的嫁妝,陳平手頭就更加寬裕,後來就可以走更遠的地方,學更多的東西。對於陳平的人生來說,如果哥哥是他人生的第一個貴人,那麼媳婦就是他的第二個貴人。
就這樣,到了公元前209年,一場大澤鄉起義爆發,整個中原開始變得逐漸混亂了起來。這個時候的陳平,已經長大成人,成了一個很有才能的人。在這個亂世到來之後,陳平也不甘寂寞,後來就離開了家鄉,去投奔了當時家鄉這邊的亡國貴族魏豹。
對於陳平而言,魏豹應該算是他人生當中的第三個貴人。魏豹本來是當年戰國時期魏國的亡國公子,後來到了秦末的時候,就直接揭竿而起,重新建立了魏國。雖然後來魏豹並沒有什麼太大的發展,沒過幾年,就被劉邦給滅了。但是對陳平而言,魏豹確實稱得上是一個貴人。
因為在魏豹這裡,陳平的才華,第一次得到施展。魏豹本人並不是那種雄才大略的君主,所以麾下也沒什麼特別有能力的人。如此一來,年輕的陳平,自然就有了逐漸脫穎而出的機會。
然後,就在陳平剛剛有點名氣之後,這時候項羽打過來了。項羽過來之後,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項羽要比魏豹更有發展。所以接下來,陳平很快就轉投了項羽,做了項羽麾下的謀士,而項羽也就成了陳平的第四個貴人。
陳平到項羽麾下的時候,項羽已經打贏了巨鹿之戰,然後開始向關中地區進發。當時的陳平,就跟着項羽一起打進了關中,逐漸得到了項羽的重用。而且接下來,當項羽抵達咸陽周圍,在那場鴻門宴上,劉邦趁機逃走之後,陳平便帶人去追殺劉邦。但可惜的是,最後沒追上劉邦。
當然,也有很多人認為,當時是陳平故意放跑了劉邦,放了劉邦一條生路。而這個結果,也為後來陳平歸降劉邦,埋下了一個伏筆。
鴻門宴結束之後,項羽大封十八路諸侯。而除了這些諸侯之外,其他人其實也各自得到了不少封賞。比如陳平,功勞雖然不足以達到封侯封王的層次,但項羽還是給了卿一級的爵位,並且開始讓他統領軍隊。
從一介布衣,到項羽麾下的卿大夫,所有的這一切,其實都只發生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裡。陳平的這個進步速度,其實已經夠快的了。
因為以上這些歷史,楚漢戰爭剛開始的時候,陳平其實是項羽這邊的將軍。但沒想到的是,接下來發生的事情,硬是把他從項羽這邊,推到了劉邦那邊。
這事說起來其實還得怪項羽。楚漢戰爭剛開始的時候,項羽帶着麾下的主力,在山東地區平叛。至於劉邦,則是趁機帶兵偷襲了關中,然後迅速向三晉地區擴張。
如此一來,陳平可就倒霉了。因為陳平的家鄉,恰好就在魏國這邊。而且,他之前效忠的魏豹,此時也倒向了劉邦。雙方開戰之後,陳平作為項羽麾下的將領,直接被升為都尉,負責領兵抵抗劉邦。
照理來說,當時在三晉這邊,陳平也不是最高負責人。就算是追究責任,也不可能追究到他頭上。但問題是,項羽這種人,做事的邏輯一直都很迷。也不知道當時項羽是怎麼想的,得知這一帶被劉邦打下來之後,竟然直接遷怒於所有將領,而且打算把所有將領全部處死。
這樣的項羽,要是還能贏,那才是怪事呢!
而對於陳平來說,雖說項羽之前提拔了他,但既然此時項羽要殺他,那他自然也就沒什麼值得留戀的了。在這之後,陳平退還了項羽賜給自己的財寶,直接轉投了劉邦。
離開項羽陣營之後,陳平很快就遇到了自己的第五個貴人。不過,這個貴人不是劉邦,而是叫做魏無知。
說起來,這個魏無知也不是普通人。他的爺爺,就是戰國時期大名鼎鼎的信陵君。所以嚴格來說的話,魏無知其實也是魏國王族後裔,只不過和魏豹相比,血緣關係有點偏。估計之前陳平在魏豹麾下效力的時候,曾經和魏無知有過來往,所以魏無知很清楚陳平的才華。
而在陳平叛逃的時候,這個魏無知,恰好在劉邦麾下做將軍。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陳平叛逃過來之後,很快就得到了魏無知的舉薦,在最短時間內見到了劉邦。如果當時沒有魏無知的推薦,就憑陳平這樣一個投降過來的都尉,還真未必能見到劉邦,自然也就談不上後來的事情了。
而當陳平真正見到劉邦之後,因為有魏無知的推薦,再加上陳平自己確實很有才,劉邦也難得抽出了一段時間,和陳平深聊了一次。結果這次深聊之後,劉邦很快就意識到,陳平是一個真正難得的大才!
讓陳平去帶兵打仗?或者去做一個地方官?這些安排,其實都無法發揮出陳平的才能。
陳平的真正才能,其實是在於出謀劃策!在謀士方面,陳平幾乎可以和張良相媲美!而且,張良出身比較高,很多時候不太會用陰謀詭計。反倒是陳平,因為出身底層,沒有那麼多的規矩束縛,他出的計策,更偏向於陰詭風格。
這樣的陳平,恰好可以和張良相互彌補,奇正相合。
也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陳平成了劉邦麾下最重要的謀士,開始給劉邦出各種計策。對此,劉邦麾下也曾經有人非常不滿。有人認為,陳平作為一個投降過來的人,不該受到這樣的重用。甚至有人詆毀陳平,說陳平早年和嫂子私通,還特別貪財,私吞財物。
對於這些,陳平只是一笑置之,然後和劉邦稍微解釋了一下自己的過往。劉邦倒是也沒太往心裡去,他真正看中的,其實是陳平的才能。至於那些謠言,不管是不是真的,其實都不重要。
就這樣,接下來的幾年裡,陳平六齣奇計,直接改變了整個秦末漢初歷史的走向。
陳平出的第一個妙計,是花錢買通項羽麾下的將軍。在陳平的安排下,劉邦出了很大一筆錢,去賄賂項羽麾下的那些人才。這條計策的真正目的,不是為了拉攏項羽麾下的將軍,而是為了引起項羽集團內部的猜疑。
第二條妙計,是針對項羽的謀士范增。當時在項羽麾下,范增是最重要的謀士,經常為項羽出謀劃策。為了除掉范增,陳平就出了一條反間計。當項羽派使臣過來的時候,陳平先讓劉邦擺出一份豐盛的酒席招待使者。但是在招待過程當中,劉邦故意詢問使者,是不是范增派來的。得知使者是項羽派來的之後,劉邦馬上換了一份簡陋的筵席。
就這樣,使者回去說了之後,項羽很快就開始猜疑范增,最後把范增一擼到底,范增也就算是被徹底除掉了。
第三條計策,則是真正的毒計!當時劉邦在前線戰敗,被項羽困在了滎陽城內,上天無路入地無門。關鍵時刻,陳平把城內的兩千名女子聚集到一起,然後讓劉邦開城投降。結果,城門打開之後,陳平讓這些女子先從城門出去,劉邦則是從另一邊逃走。
因為這些女子出現之後,很多楚軍的士兵,都爭相開始搶人,很少有人再去追劉邦。所以在這之後,劉邦也得以順利脫身,最後逃過了一劫。
這條計策,雖然讓劉邦活了下來,但是對於那兩千個女子來說,卻是最大的噩夢。因為這條計策,自此之後,陳平作為毒士的名頭,就徹底摘不掉了。
第四條計策,則是在楚漢戰爭後期。韓信當時打下了齊國,想要以此要挾劉邦給他封王。得知此事之後,劉邦勃然大怒,當即想要罵人。但是陳平卻恰到好處的在桌子下面,踢了劉邦一腳,讓劉邦瞬間意識到不對勁,然後很快轉變的態度,揚言要真正給韓信封王。
第四條計策,確保了韓信不會造反,而且很快就帶兵過來,參與了垓下之戰。這條計策,也奠定了垓下之戰的勝利。
第五條計策,則是在楚漢戰爭結束之後。當時韓信被劉邦封到了南方,劉邦對他非常忌憚。所以陳平就給劉邦出了個計策,讓劉邦藉著出巡的名義,經過韓信封國的邊境,讓韓信前來拜見。等到韓信來了之後,劉邦再直接抓他,不費吹灰之力。
因為這條計策,劉邦幾乎兵不血刃就抓住了韓信,給漢朝解決了一個大麻煩。這條計策,也讓漢朝成功避免了一場內戰。
至於第六條計策,則是後來劉邦和匈奴交戰,被困在了白登山上。為了讓劉邦脫困,陳平出了一個主意,通過給匈奴單于的老婆送禮,然後借這位單于媳婦的口,向匈奴那邊傳遞一些漢朝的情況。而那位匈奴單于得知漢朝的情況之後,知道自己不可能一口氣拿下劉邦,所以後來就只能議和,然後釋放了劉邦。
陳平的這六條計策,每一條都直接改變了歷史的走向。所以到了劉邦在位後期的時候,陳平已經成了漢朝文臣團體當中,數一數二的人物。就算是那幾位功勞最大的開國武將,地位也要稍微遜色於陳平。
而等到劉邦去世之後,陳平因為會站隊,更是得到了呂雉的信任,後來直接成了漢朝的丞相。在呂后稱制的時代,陳平一直在積蓄力量,保護老劉家以及開國功臣團體的實力。等到呂后去世之後,陳平則是聯合周勃,以及其他幾位老劉家的王爺,迅速發動政變,誅殺了整個呂家,最終擁立了漢文帝。
而到了漢文帝登基之後,陳平更是成了整個漢朝的定海神針。在漢文帝登基之初的兩年里,陳平也是極力輔佐漢文帝,徹底坐穩了皇位。直到漢文帝登基兩年之後,陳平才最終去世,徹底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這就是陳平的故事。
回顧陳平的一生,我們不難發現:作為一個底層成長起來的頂尖謀士,陳平做事,確實要更加狠辣。很多計策,也確實有傷天和,容易殃及無辜。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陳平的計策,也確實很有效。如果沒有他的幫助,劉邦說不定已經死了好幾回了。
這樣的陳平,確實稱得上是毒士。但同時,對於漢朝的建立來說,他確實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