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清廉的粟裕大將,唯一一次為兒子“走後門”,令人敬佩

2023年04月05日20:42:13 歷史 6137

1969年春,我國黑龍江珍寶島地區發生一場軍事衝突,衝突雙方分別是中國解放軍與蘇聯的邊防軍。事件結束後,中蘇邊境形勢較為緊張。

此時,被毛主席稱讚最會打仗的粟裕大將,居然託人到處找關係,想為自己的兒子“走後門”。

要知道,粟裕將軍可是清廉一生,就連元帥軍銜都能推辭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他這次為兒子“走後門”到底是因為什麼事呢?

一生清廉的粟裕大將,唯一一次為兒子“走後門”,令人敬佩 - 天天要聞

粟裕為兒子“走後門”

粟戎生是粟裕大將的長子,1942年誕生在抗日戰爭的烽火中。

那時,粟裕擔任新四軍第一師師長,正率領部隊在蘇中地區進行頻繁地反“掃蕩”和反“清鄉”鬥爭。粟裕很注意從小培養兒子的軍人氣質,對他要求很嚴。

1945年夏,粟裕率部在天目山地區開展反頑鬥爭,當時粟戎生還不滿3歲,粟裕教他學游泳。

父親教自己的兒子游泳,事先必定會帶上安全用具。粟裕只把他帶到一條小溪邊,讓小戎生抱着一節竹筒,跳進水裡。

粟戎生不敢下水,粟裕就把孩子抱起來,“啪”的一聲扔到水裡去了。

一生清廉的粟裕大將,唯一一次為兒子“走後門”,令人敬佩 - 天天要聞

粟戎生六歲時,父親就送給他一件特殊的禮物——一支真槍。這把槍較為小巧,射程很近,沒有實戰功能。

粟裕對小戎生說:“好好學,長大就當兵!”

受到家風的熏陶,粟戎生從小的志願便是參軍報國,與父親一樣成為一名馳騁沙場的將軍。

上中學後,粟戎生每個星期天回家一趟。要是趕上有空,粟裕就帶着他與弟弟粟寒生一起去打靶。粟裕的槍法很准,常常同兩個兒子比賽。

1961年,粟戎生高中畢業,成績優異的他順利考入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哈軍工”這所學校可來歷不凡,也是中國最難考的軍事院校。

一生清廉的粟裕大將,唯一一次為兒子“走後門”,令人敬佩 - 天天要聞

按理來說,粟戎生已經考上莘莘學子夢寐以求的大學,他應當把精力和時間都投入到學習中。

然而,時值蔣介石正叫囂“反攻大陸”,中印邊界反擊戰也已打響,心懷家國的粟戎生想直接去戰火紛飛的戰場上衝鋒陷陣。

把自己的想法彙報給了父親後,粟裕先是讚賞兒子這種不畏懼戰爭的態度。

但老將軍眼光放得更遠,他對戎生說:現代化戰爭需要現代科學技術,你現在的任務是掌握一門,或幾門真正的本領。

粟戎生牢記父親的話,發奮學習,於1966年以優秀的成績從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導彈系畢業。

一生清廉的粟裕大將,唯一一次為兒子“走後門”,令人敬佩 - 天天要聞

畢業後的粟戎生聽從父親安排,直接到部隊去鍛煉,分配到雲南前線某地空導彈部隊。

前線的導彈部隊日常生活緊張且艱苦,每天營區至少會響起四次警報,時間不定。警報一響,各指戰員需在短時間內進入各自崗位。

粟戎生下部隊第二年,他所在的部隊在一次實戰中擊落了一架美軍偵察機,他也榮立了三等功。

就這樣,粟戎生當了一年戰士,逐漸升任為班長、技師、排長。在地空導彈部隊基層連隊四年里,他住了1000多天帳篷,經歷了十幾次戰鬥。

一生清廉的粟裕大將,唯一一次為兒子“走後門”,令人敬佩 - 天天要聞

1969年,粟戎生所在的地空導彈部隊移防到內地(江浙地區),訓練和生活條件肯定要比南疆好上不少。但粟裕卻不願意讓兒子呆在較為舒適的環境中工作。

1969年初春,我國發生了珍寶島事件,中蘇邊境形勢非常緊張。

在如此緊張的時刻,少部分人(領導)多方找關係,把自己的兒女調離一線部隊,粟裕卻反其道行之。

他同組織上商量,甚至找了許久不聯繫的老戰友,為的就是把長子粟戎生從溫暖如春的江浙,調往北線一個已進入一級戰備狀態的部隊。

出於戰友情誼,不少人都勸粟裕大將:吃點苦就行了,難道還真的要把兒子送到一線戰鬥部隊嗎?

一生清廉的粟裕大將,唯一一次為兒子“走後門”,令人敬佩 - 天天要聞

粟裕每逢聽到這話,他總回道:“在這個關鍵的時刻,革命後代不上,誰上?必要時,連我這把老骨頭都能撒在戰場上。”

就這樣,粟戎生從北疆前線無縫轉移至北線。北方前線的條件可遠遠比不了江浙,日常伙食粗糧比例大,蔬菜供應較差。

除此之外,氣候比較惡劣,需要堅韌的毅力才能克服這一切。

當事者粟戎生對父親“倒走後門”的舉動沒有任何怨言,他一點一滴都按照父親的要求去做。

在北線,粟戎生所在的部隊沒有遇上大的戰事,卻開進山溝里執行國防施工任務,一連挖了3年坑道。

民間有句老話:解放軍遇山開路,遇水架橋。實際情況卻是,在渺無人煙的深山老林執行工程任務常常會發生塌方事故。

一生清廉的粟裕大將,唯一一次為兒子“走後門”,令人敬佩 - 天天要聞

粟戎生身為一連之長,凡事都沖在最前面,好幾次與死神擦肩而過。

1983年5月,粟戎生被任命為陸軍第200師師長。走馬上任前,他去醫院向父親辭行。當時粟裕大將的病情很重,舌頭開始僵硬,說話非常吃力。

“師這一級很重要,連、團、師的鍛煉對軍隊幹部極為重要”。

這是粟裕留給粟戎生的最後一句話。粟戎生時刻牢記父親的教誨,隨後幾年,他擔任解放軍第67集團軍參謀長,率部參加兩山輪戰。

20世紀90年代初,粟戎生晉陞為少將軍銜,1999年晉陞為中將軍銜。1998年至2006年期間,擔任北京軍區副司令員。

事實證明,粟戎生在此後的實際工作中時刻銘記着父親的教誨,努力做一名合格的軍事指揮員。

一生清廉的粟裕大將,唯一一次為兒子“走後門”,令人敬佩 - 天天要聞

此外,粟裕大將軍不僅對兩個兒子要求嚴格,女兒粟惠寧同樣也得不到父親的“優待”。

吃苦、耐勞、嚴肅、頑強、勇敢,這十個字就是粟裕的家風。

當了官,手裡或大或小總會掌握一些特權。特權的用與不用、怎樣用?直接反映出一個為官者品格的高下。

這一點,以粟裕等老一輩革命家們的做法堪稱楷模。

參考文獻:

[1]熊芳.大將軍的嚴父情懷 兒子眼中的粟裕大將[j].人民公僕,2014(02):87-90.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 天天要聞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儘管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引發了全美民眾的反對浪潮,但他依舊認為這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在空軍一號上,特朗普更是聲稱“原本Tik Tok的協議已經很接近達成了,但由於在關稅政策中國突然改變了主意,但這並不要緊,自己能夠在15分鐘內讓中國同意這筆交易,只要自己降稅的話”。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 天天要聞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兄弟們,就在中國對美國加了 50% 的關稅之後,特朗普再次對我們加了 21% 的關稅,現在整體關稅已經達到 125%。同時,特朗普暫停了對除中國之外其他所有國家的加征關稅政策,而且要把對其他國家加征關稅的稅點降到 10%。這進一步證明我昨天視頻里的分析完全正確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聞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韓國政壇那可是熱鬧非凡,就像一場大戲,一出接着一出。當地時間 4 月 4 日上午 11 時 22 分,韓國憲法法院代理院長文炯培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總統尹錫悅被罷免,判決立即生效。這一下子,尹錫悅可就從高高在上的總統寶座上跌落下來了,不僅失去了總統權力,各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 天天要聞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最近這國際局勢啊,那真叫一個風雲變幻,熱鬧得很。特朗普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對中國發起了關稅大戰,這一來可就攪得全球經濟的池水是波濤洶湧。可讓人意外的是,這次咱中國一改之前相對溫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劍”,那反擊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給震住了。與此同時,在美國國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 天天要聞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最近這國際局勢,因為美國的關稅戰那是鬧得沸沸揚揚。特朗普大手一揮,對全球發動關稅戰,這一回,咱們中國可不再像以前那樣小打小鬧地反擊,直接“手術刀”變“利劍”,給美國來了個狠狠的回擊。更讓美國沒想到的是,歐盟 27 國也緊跟其後,準備對美國反制,這可把特朗普氣得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 天天要聞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特朗普所發起的全球貿易戰,打了全世界所有國家一個措手不及,特別是由他本人所規定的所謂“基準稅”更是離了大譜,因為如果疊加美國先前向其他國家徵收的關稅來算,總關稅已經超過了70%。從這一點我們也能看出,特朗普的“關稅武器化”較之於他的第一個任期,變得更加具象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