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又將為美國霸權付出下一個代價沉重的20年?|北京觀察

2023年03月20日23:15:12 歷史 9545
誰又將為美國霸權付出下一個代價沉重的20年?|北京觀察 - 天天要聞誰又將為美國霸權付出下一個代價沉重的20年?|北京觀察 - 天天要聞

“打着‘民主’旗號向外推銷本國民主模式,恰恰是反民主的。令人憂慮的是,美國顯然並未真正吸取伊拉克戰爭的教訓,伊戰後又接連參與利比亞、敘利亞衝突,依舊在四處兜售美式民主。人們有理由質問:誰又要將為美國霸權付出下一個代價沉重的20年?”汪文斌強調。

站在20周年節點,西方國家的回望及反思

伊拉克戰爭是以美國領導的所謂“志願聯盟(coalition of the willing)”在2003年3月20日對伊拉克發動的單方面軍事行動。美國政府宣稱有49個國家支持該軍事行動,但真正參戰的國家只有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和波蘭四國。丹麥政府宣布對伊拉克宣戰並派遣了兩艘軍艦支援美軍,日本等多個國家則是提供後勤支援。

誰又將為美國霸權付出下一個代價沉重的20年?|北京觀察 - 天天要聞

深圳衛視直新聞注意到,參與伊拉克戰爭的有關國家媒體近日紛紛圍繞“伊拉克戰爭20周年”刊文,其核心便是質疑美方及其盟友在伊拉克的所作所為,並對這場綿延20年的戰爭進行反思。

英國廣播公司(BBC)採訪了多名親歷者並以“伊拉克戰爭20周年:尋找秘密武器的行動為何無果而終”為題發表長文,文章援引親歷者的話稱,“2002年春天時擁有的情報是零碎的。軍情六處長期駐紮在伊拉克的特工幾乎沒有關於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信息,他們迫切地從新的來源尋找新的情報來支持這一說法。”在2002年底,聯合國核查人員重返伊拉克尋找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一些首次接受BBC採訪講述自己經歷的核查人員回憶說,他們曾前往西方國家情報密報中提到可能有移動實驗室的地點查看,但只發現了一輛被蜘蛛網覆蓋的“豪華雪糕車”。

然而即便是在未能找到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確鑿證據”的情況下,伊拉克戰爭還是爆發了。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指出,“伊拉克戰爭是美國在21世紀初的原罪”,這是一場在錯誤假設下進行的戰爭,不但損害了美國在世界上的地位,還損害了美國政府在民眾心中的信譽。

誰又將為美國霸權付出下一個代價沉重的20年?|北京觀察 - 天天要聞

2003年2月5日,時任美國國務卿科林·鮑威爾在聯合國安理會舉起試管,作為指控伊拉克存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證據。


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則指出,20年過去了,伊拉克戰爭的遺留問題仍然十分突出。儘管付出了巨大的人力和財力代價,聯軍還是未能實現其核心目標。今天,伊拉克並沒有比2003年更加和平、民主或繁榮。英國《衛報》也指出,“雖然已是陳詞濫調,但伊拉克有句話捕捉到了一個深刻的新現實:‘一個薩達姆走了,但又有一千個薩達姆替代了他。’”

誰又將為美國霸權付出下一個代價沉重的20年?|北京觀察 - 天天要聞


值得注意的是,美軍在戰爭中使用國際公約禁止的彈藥,造成的影響至今仍無法消除。一份來自荷蘭和平組織PAX的報告顯示,以美國為首的聯軍違規在伊拉克平民區周邊使用了約1萬枚貧鈾彈,嚴重危害民眾生命健康和當地生態環境。據聯合國估計,如今伊拉克仍有約2500萬枚地雷和其他遺留爆炸物需要清除。此外,美軍還嚴重違反國際人道主義原則,製造了多起虐囚事件。伊拉克媒體指出,美軍在伊拉克戰爭中犯下了一系列嚴重違反國際法的罪行,構成對人權的系統性侵犯。


20周年的當下,美國仍不死心

誰又將為美國霸權付出下一個代價沉重的20年?|北京觀察 - 天天要聞

雖然美國2021年正式宣布結束在伊拉克的戰鬥任務,然而如今的它仍選擇盤踞在該國不肯離去。深圳衛視直新聞注意到,就在伊拉克戰爭20周年前夕,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在本月訪問埃及行程中“抽空”,於7日“突訪”伊拉克。奧斯汀是拜登政府上台後到訪伊拉克的美國最高級別內閣官員,同時也是美軍撤離伊拉克前的最後一位美軍指揮官。此次在伊拉克,奧斯汀宣稱美軍“將在伊拉克政府邀請下繼續留駐伊拉克”,駐伊美軍將發揮“非戰鬥性的顧問、協助和賦能”作用,以“幫助伊方打擊恐怖主義”。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目前在伊拉克駐軍2500人,在敘利亞駐軍900人。

誰又將為美國霸權付出下一個代價沉重的20年?|北京觀察 - 天天要聞

有分析指出,與特朗普時代不同,拜登政府想以“幫助反恐”為借口繼續留在伊拉克。奧斯汀此行旨在試圖減弱伊朗對伊拉克影響的努力。據路透社報道,伊朗支持的伊拉克民兵組織不時用火箭彈襲擊美軍及美國駐巴格達使館。報道還援引美政府官員的話稱:“我認為,伊拉克領導人與我們一樣,都不願意看着伊拉克成為美國與伊朗發生衝突的戰場。”

由於美國接連的干預,中東地區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面臨著被教派衝突“撕裂”的危險。據美國布魯金斯學會刊文,今年伊拉克什葉派內鬥或將打破伊國內“具有欺騙性的平靜”。一旦伊拉克再度陷入暴力,親伊朗勢力可能佔據優勢,屆時西方在伊拉克的所謂“傳統建國方案”就很難奏效了。另有觀察認為,伊朗對伊拉克有着強大的影響力,伊拉克的外交天平很容易向伊朗一側傾斜,而這是美國所不願意看到的。拉住伊拉克,遏制伊朗,是美國在中東地區的重要戰略選擇。

誰又將為美國霸權付出下一個代價沉重的20年?|北京觀察 - 天天要聞

作者丨何王子彧,深圳衛視直新聞駐京記者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馬達Ⅱ感知·感恩·感奮 - 天天要聞

馬達Ⅱ感知·感恩·感奮

104年,在人類歷史長河中,或許只是短暫的一瞬。然而,對於中國共產黨而言,卻是從苦難到輝煌的一部奮鬥史。在這不平凡的104年里,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書寫了一部波瀾壯闊、氣吞山河的壯麗史詩。
不止是 “縣委書記榜樣”:焦裕祿的鐵血敵後歲月 - 天天要聞

不止是 “縣委書記榜樣”:焦裕祿的鐵血敵後歲月

提到焦裕祿,你腦海里浮現的,是不是那個拄着拐杖、在蘭考沙丘上奔波的身影?是他捧着麥穗、望着泡桐的慈祥面容?沒錯,他是“縣委書記的榜樣”,是在和平年代裡為百姓謀生計、與風沙較勁的“老黃牛”。但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他人生中另一段少有人知的傳奇—
黨性原則和黨的紀律不存在“鬆綁”問題 - 天天要聞

黨性原則和黨的紀律不存在“鬆綁”問題

來源:解放軍報●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關鍵要抓黨性、嚴黨紀習主席在紀念陳雲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強調,“要學習陳雲同志的豐富領導經驗”。陳雲同志關於改革開放條件下加強執政黨建設的許多前瞻性、戰略性思想,尤其值得我們深思和學習。當年,陳雲同志針對“不吃不喝,經濟不活”“經濟要搞活,紀律要鬆綁”等錯誤觀...
國家移民管理局通報表揚!廣東這支隊伍上榜 - 天天要聞

國家移民管理局通報表揚!廣東這支隊伍上榜

日前,國家移民管理局通報表揚了一批“四強”黨支部。記者留意到,駐守在深港邊界的深圳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皇崗邊檢站執勤十五隊獲評2025年度國移民管理機構“四強”黨支部。皇崗邊檢站執勤十五隊擔負著福田口岸出境旅客邊防檢查任務,自2019年成立以來,先後榮立集體三等功,獲評廣東省青年文明號、深圳邊檢總站“先進基層...
危地馬拉:拉丁美洲小國,因為美國的掠奪而陷入萬劫不復 - 天天要聞

危地馬拉:拉丁美洲小國,因為美國的掠奪而陷入萬劫不復

說起拉丁美洲的歷史,相信很多人會想起一個詞彙:香蕉共和國。這個詞彙指的是在近代的時候,拉丁美洲因為被美國控制,很多國家處於產業單一的狀態。比如危地馬拉只生產香蕉,所以得出個名字:香蕉共和國。其實拉丁美洲在世界歷史上頗為尷尬:很多人印象里,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