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智庫機構洛伊研究所發布“亞洲實力指數”排名,排名對亞太26國在軍事、經濟、外交等各領域的表現進行評分,美國在全部八項評分中6項位列第一,而在“外交影響力”一項上被中國超越,降至第二。洛伊研究所分析稱,中國同亞太各國貿易、投資關係穩固,同各國構建有良好經濟關係,美國拜登政府的亞太外交則乏善可陳,且外交政策缺乏變通,不願傾聽“專業人士”意見。
澳智庫直言美國在亞太外交上的傲慢,並肯定中國在亞太取得的外交成果,這體現了澳大利亞對中美兩國看法的微妙變化。應該看到,洛伊研究所發布相關指數主要目的依舊在為美國霸權造勢,在多個指標上給了美國過高評分,如亞太外交領域其給美國打出了89.3的高分,略微落後於中國的91.5分,這顯然與美國在亞太挑撥離間、激化局勢的作為嚴重背離。

數據沒有立場,但進行相關數據評估的西方國家,卻有着明確的立場。洛伊研究所相關報告的最大問題在於,美國並非亞太國家,其作為國土東西臨兩洋的北美國家,以域外國家立場,在亞太、歐洲、中亞等各區域激化緊張局勢,嚴重危害各區域安全穩定。以駐日本、韓國、菲律賓、澳大利亞美軍為抓手,對在亞太點燃戰火動作不斷的美國,首先便不具備被列入“亞洲實力指數”的排名資格。俄烏衝突殷鑒在前的情況下,亞洲各國應一道共衛區域安全,將美國霸權的黑手攔阻在外。
最近幾年時間中,澳大利亞對中國的態度發生了大幅變化,澳莫里森政府一味追隨美國無腦反華,遭到中方正當反制,美國對澳大利亞經濟下滑趨向不管不問,並趁機搶佔澳大利亞龍蝦、牛肉等對華出口市場。澳工黨政府上台後,盡量修補中澳關係,同時不再對華進行無理挑釁,中澳關係因此獲得緩慢恢復。

澳大利亞2020年以來首船7.2萬噸焦煤近日駛往中國廣東,今年3月,中澳龍蝦貿易也將獲得恢復。除此之外,中澳旅遊、投資、教育等方面合作的展開及中澳貿易高層會晤的進行,進一步提升了中澳關係的發展狀況,澳大利亞總理也將於今年晚些時候訪華,這些中澳外交領域的密集對話,顯然讓澳智庫樂於給中國在外交方面打上高分。
中國始終堅持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外交原則,而從東南亞到澳新兩國到中亞各國,中國為亞洲國家帶去了巨大的發展紅利,中國主導的歐亞大陸鐵路網有力促動了亞洲國家的互聯互通,各國特色產品得以通過鐵路、海運抵達中國,中國輸出實體商品、工程基建,與各國共同打造起亞太區域的經濟循環體系。這樣與區域協同發展的中國,是仍固守霸權傲慢的美國所無法比擬的。而對澳新兩個“五眼聯盟”國家來說,兩國也均在“能合作的地方與華合作”,並對中國不吝讚美之詞。

新西蘭新總理希普金斯7日到訪澳大利亞時表示,中國在經貿領域對新西蘭極其重要,也是其他領域的合作夥伴,新西蘭將以充分溝通方式與華妥處分歧。澳總理阿爾巴尼斯則稱,中澳貿易額高於澳與其他主要三國貿易額之和,澳大利亞將發展良好的中澳經濟關係。亞太區域是和平發展的藍海,中國務實合作的態度正改變澳大利亞在內的區域各國的對華看法,中國正愈加握有亞太局勢的戰略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