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是如何出爐的?作者胡福明這樣說

2023年01月02日20:39:02 歷史 1089

很多人都知道這篇曾經影響了中國歷史的文章,但是並不知道這篇文章的原作者是誰,這篇文章又是如何出爐的。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是如何出爐的?作者胡福明這樣說 - 天天要聞

光明日報是當時第一個發表這篇文章的報紙

一、這篇偉大的文章的作者,原來是個無錫人;他從一個家貧上不起學的孩子,一路成長為南京大學哲學系的教授。

2023年1月2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主要作者、原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胡福明病世。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是如何出爐的?作者胡福明這樣說 - 天天要聞

胡福明教授

胡福明1935年7月(陰曆6月19日)生於江蘇無錫,家境貧寒。幼年時他家裡只有3畝田,全家8口人吃不飽飯,只好另種了地主的1畝半租田。又趕上抗日戰爭時期,家裡時常青黃不接,小時候看書,晚上連煤油燈也買不起。

勉強上到了初二,家裡交不起學費了,眼看就要退學。這時候一個老師對他說:“你的學費以後從我的薪資里扣吧。”這樣胡福明才能繼續讀書。

後來知道,那個幫他的老師,原來是一位地下黨。

到了1955年初,胡福明無錫師範畢業、入了黨,被分配到江蘇省總工會幹部學校工作。

有一天,接到了一個國家發的通知:要求具有高中文化的青年幹部都要報考大學,因為國家建設經濟要培養人才。

胡福明很興奮就在南就報了名參加考試,結果被北京大學錄取了。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是如何出爐的?作者胡福明這樣說 - 天天要聞

胡明福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新聞專業

在大學裡,胡福明一方面聽中文系新聞專業的課程,還利用業餘時間積极參加哲學系的旁聽,就這樣開始了哲學啟蒙。

好事終於落到了勤奮的人的頭上。

胡福明大學畢業時,北大的領導把他保送到了人民大學哲學研究班學習;人大畢業後就直接分配到了南京大學哲學系。

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固然是時代的產物,但為什麼首先卻是胡福明寫出來?敏感加上時代責任感!

1978年5月11日,胡福明正和老婆在學校筒子樓的過道里做午飯,突然從收音機里收聽到了他寫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播放。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是如何出爐的?作者胡福明這樣說 - 天天要聞

胡明福是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夫妻倆的興奮之情那是溢於洋表。

不過這篇文章從胡福明寫出第一稿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差不多又是一年的時間了。

那胡明福為什麼要寫這篇當時非常有“風險”的文章呢?因為當時正是兩個凡是一統天下,社會上極左思潮流行的時候。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是如何出爐的?作者胡福明這樣說 - 天天要聞

胡福明後來接受採訪時說:“中國正面臨著一個歷史的偉大轉折,舊的理論和指導思想需要否定,新的理論和指導思想要及時出爐,這樣才能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保駕護航。”

正是這樣的政治敏感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讓胡福明開始思考寫下這篇偉大的文章!

這篇文章實際上分為三個部分:

1.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普遍原則,在自然科學領域、社會科學等領域,以及路線方針政策上都適用,都要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這一原則。

2.馬克思列寧主義是不是正確的,也要經過實踐的檢驗,只有經過實踐檢驗正確的,才是屬於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範疇。

3.從上面的理論出發,胡福明大力批判“天才論”、“頂峰論”,實際上是要反對當時的極左思想潮流“兩個凡是”。

1977年7月南京大學放假了,胡福明開始寫這篇文章。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是如何出爐的?作者胡福明這樣說 - 天天要聞

胡福明教授

8000多字的文章寫好後他寄到了《光明日報》。

但是文章寄出去後,猶如石落大海,胡明福想,這次完了,搞不好自己也要進去了。

心中七上八下地等到了1978年1月下旬,也就是文章發走後的6個月後,他突然收到了《光明日報》寄來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大樣,來信上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要說什麼,我們知道,要用,請你做些修改。”

後來文章又經過多次的修改,文章終於於1978年5月11日在《光明日報》上公開發表!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是如何出爐的?作者胡福明這樣說 - 天天要聞

鄧小平的題詞

結束語:《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猶如在當時的中國理論界炸響一聲“春雷”,在鄧小平、胡耀邦等領導同志的直接關心和支持下,在全國拉開了解放大思想的序幕,從而深刻地影響了中國現代化的歷史進程。

所以今天回顧這篇文章,讓我們更加懷念無錫籍的胡福明同志,沒有他,就沒有《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篇文章,中國的歷史的進程,說不定又是一種面貌。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普京內部講話曝光:願意打“百年戰爭” - 天天要聞

普京內部講話曝光:願意打“百年戰爭”

報道稱,普京最近向俄羅斯的一批精英通報,談判進程還要花很多時間。這是記者法麗達·魯斯塔莫娃和馬克西姆·托夫凱洛在名為“法里日報”的電子新聞簡報中報道的。該新聞簡報專門報道有關克里姆林宮的消息。這兩名記者曾為《紐約時報》《每日電訊報》和《福布斯》雜誌等媒體供稿,
選購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細節 - 天天要聞

選購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細節

天津具有重要的地理意義,不少好該公墓都建於此,光是國營公墓就有十四家,公益性的有二三十家,選擇十分豐富。當然了,如果要選購的話,還是應當注意一些細節,尤其是初次購墓的客戶。
北倉墓地有什麼墓地可選 - 天天要聞

北倉墓地有什麼墓地可選

為了便於市民選購和來往交通便利,天津基本每個區都建有公墓。天津共有國營公墓14家,那麼北倉有什麼好的墓地可選嗎?北倉好幾家公墓已經飽和了,但是靠近北倉的兩家公墓都是在售狀態,這兩家分別是天津憩園、西城寢園。
天津國營公墓發展情況 - 天天要聞

天津國營公墓發展情況

天津是北京門戶,地理位置意義重要,這片土地上也建有不少不錯的公墓,光國營公墓就有十四家。那麼在人口老齡化趨勢嚴重的當下,國營公墓的發展情況如何呢?天津這14家國營公墓不是全部都對外出售,其中有的已經飽和了,也就是不再對外出售或者是墓位緊張了
捷克古代的紅色處女軍了解一下 - 天天要聞

捷克古代的紅色處女軍了解一下

你是否聽聞過 “紅色處女軍” 的故事?這可是一支極為獨特的軍隊,成員皆為未婚處女。9 世紀初,捷克女王麗布施組建了一支特殊的私人衛隊,其成員均是未婚處女,“紅色處女軍” 就此誕生。衛隊隊長普拉斯妲對男人懷有極度的仇視,她只效忠於女王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