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法運動:未戰先亂

2022年12月04日22:07:22 歷史 1787

在閱讀之前,麻煩您點一下“關注”,即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1917年7月17日,因中華民國總理段祺瑞廢止臨時憲法,孫中山在廣州組織軍政府,發動討伐北京。 .

《中華民國臨時憲法》頒布五年以來,這部法律的命運可謂坎坷。經歷了袁世凱稱帝張勳復辟。張勳復辟失敗後,身為宰相的段祺瑞意識到“臨時憲法”對自己的束縛,拒絕恢復張勳廢棄的憲法和解散的國會。於是他決定對北京發動討伐。

孫中山有意北伐,苦於兵荒馬亂,四處尋找夥伴。

他的第一反應是想到了軍閥。當時,軍閥手中的兵力最多。孫中山先是找到控制兩廣地區的廣西派首領陸榮廷,然後又找到了離廣州不遠的雲南省。系軍閥首領唐繼堯

護法運動:未戰先亂 - 天天要聞

孫中山


這兩人一聽到孫中山的提議,就點頭同意了。陸榮廷為了保護自己在兩廣的地盤,反對段祺瑞統一中國的計劃,而唐繼堯也反對段祺瑞在四川繼續擴張勢力的計劃。而且孫中山在全國人民心目中是正義的象徵,是大勢所趨,他們也可以藉此擴大影響力,保護自己。其實孫中山也看出了他們並不是真心“護法”,但他並不在乎這些,現在能做的也只有友軍了。

攻打段祺瑞,光有軍隊是不夠的。孫中山四處奔走,號召此前被罷免的國民議會議員來廣州組建新政府。 1917年8月,150多名國會議員聚集在廣州。由於人數不符合法定要求,他們不得不召開“特別代表大會”,成立中華民國軍政府。 他不僅恢復了在北京被視為廢紙的《臨時憲法》,還劍指北京,對段祺瑞政府發動了北伐。

護法運動:未戰先亂 - 天天要聞

護法運動代表合影


但在他們啟程出征前,護法軍政府內部發生了內訌。

唐繼堯和陸榮廷都對人事安排不滿意,不想和北洋政府徹底僵持,平日里也習慣了威望。孫中山當時他們很不高興,拒絕擔任軍政府元帥。他們得寸進尺,想取代孫中山,直接領導北伐。

孫中山只好議定其他條件,但指揮權不是隨便可以讓渡的,所以拒絕了唐繼堯和陸榮廷。這樣一來,孫中山的軍政府和西南軍閥在離開軍隊之前就有了差距。

但西南軍閥一直沒有放棄爭奪軍政府領導權的念頭。

西南軍閥畢竟不是真正支持孫中山的。他們更關心自己的領土和影響力,而不是保護法律和拯救國家。此時,段祺瑞的皖派和馮國璋的嫡系因為勢力問題正在北方相互廝殺。

護法運動:未戰先亂 - 天天要聞

吳佩孚


西南軍閥一向懼怕段祺瑞的影響力,不想在戰場上和直軍浪費兵力,所以才讓段祺瑞坐鎮在場邊。於是,西南軍閥勾結直隸部將領吳佩孚,繞過孫中山,私下籤訂停戰協定。

但孫中山不同於這些唯利是圖的軍閥。他立志護法救國。如果不能救法,孫中山是絕對不會接受與北京政府和談的。他發現自己處處被西南軍閥排擠打壓,卻又無能為力。

經過這件事,孫中山與西南軍閥的差距越來越大。

暗搶失敗,西南軍閥開始明搶。

1918年1月,廣西派在廣州成立西南諸省護法總會。目的是為了對抗孫中山的軍政府。一個空殼孫中山見自己被排擠,乾脆辭職了。沒有孫中山的阻撓,西南軍閥輕而易舉地接管了原來的軍政府。

現在,孫中山也完全明白了,西南軍閥從一開始就與他心不在焉,靠軍閥救國是不可能實現的。孫中山只好失望離開廣州,他的護法運動也失敗了。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苦澀的荒唐 - 天天要聞

苦澀的荒唐

文革後期的73年,小學四年級時一個班級搞了一場隨堂批判會,校長都來參加了,因為校長聽說這個民辦身份的班主任能力挺強的,讓“啞巴”都開口說了話。
中國第一個蒙難的新聞記者 - 天天要聞

中國第一個蒙難的新聞記者

光緒二十九年六月十五日(1903年8月7日),紫禁城飄着細雨。軍機大臣瞿鴻禨捧着一疊奏摺疾步穿過宮門,卻在養心殿前聽見瓷器碎裂的脆響。殿內,慈禧太后正凝視着刑部呈報的"杖斃逆犯沈藎事畢"奏本,指尖深深掐進黃綾錦墊。 這個令帝國最高統治者震
送別!楊林德教授逝世 - 天天要聞

送別!楊林德教授逝世

據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消息:中國共產黨黨員、著名隧道及地下工程專家、我會第四屆第五屆理事會副理事長、同濟大學楊林德教授,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5月3日11時37分在上海逝世,享年86歲。楊林德教授在岩石力學與地下工程研究方面作出了開創性貢獻,並為推動我國岩石力學學科發展、促進國際學術交流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
五萬孫劉聯軍如何燒穿八十萬曹軍? - 天天要聞

五萬孫劉聯軍如何燒穿八十萬曹軍?

公元 208 年冬,長江赤壁的江面上飄着細雪。周瑜站在樓船甲板上,望着西岸曹軍連綿百里的營寨,手中的令旗被江風吹得獵獵作響。 曹操號稱八十萬大軍已陳兵江北,而孫劉聯軍僅有五萬,且內部主戰主和之聲吵得他太陽穴突突直跳。更讓他心驚的是,曹軍戰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