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爾王國的前世今生

2022年12月02日22:32:07 歷史 1179

十九世紀初,卡塔爾並不算一個引人注意的地方。這個位於阿拉伯半島波斯灣的突出部,面積狹小, 土地荒蕪,人口稀少, 除了海盜和漁民,鮮有人勢力光顧這裡。

今天的卡塔爾酋長國,已然成為財富和地位的象徵,“頭頂一塊布, 天下我最富”,卡塔爾的的石油儲量排在世界第十三名, 天然氣儲量排在世界第三名, 僅次於俄羅斯和伊朗, 而前兩者的國土面積分別是卡塔爾的1484倍和143倍。卡塔爾的半島電視台,是阿拉伯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媒體,而這次世界盃,卡塔爾豪擲2200億美元投資,是前7屆世界盃的總支出的5倍多!

相信很多人都很好奇, 這樣一個小國家是怎樣在大國環伺的海灣地區走向獨立並保持獨立的。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卡塔爾的前世今生。

卡塔爾王國的前世今生 - 天天要聞

先熟悉下卡塔爾周圍的情況

和附近的幾個鄰居一樣, 在阿拉伯帝國建立以後, 這裡成為阿拉伯帝國長期控制下的版圖, 來自伊斯蘭的統治將整個阿拉伯半島徹底阿拉伯化。直到蒙古帝國第三次西征, 郭靖的拜把子兄弟拖雷的第六個兒子旭烈兀西征,滅掉了阿拉伯的阿巴斯王朝,阿拉伯帝國就此滅亡。儘管很快來自突厥人的一個分支奧斯曼人最終發跡並在西亞建立了強大的奧斯曼帝國, 但直到十九世紀, 卡塔爾地區由於其惡劣的居住環境以及狹小的空間,並沒有得到奧斯曼帝國有效的控制。

時間線可以直接快進到十九世紀,因為在此之前, 這裡主要是一群從阿拉伯各部落分離出來的游牧部落遷移至此, 以一種非常小規模的方式定居,其主要維持生計的方式就是在海灣地區採集珍珠,然後賣給周邊的地區。

珍珠貿易是卡塔爾地區最早的維繫生存的經濟模式, 因為這裡是在太窮了, 除此以外, 人們幾乎在這裡找不到定居的必要。儘管如此, 在沿海依靠採集珍珠生存的人口也不過是在幾百到幾千之間。

1517年,葡萄牙人入侵了這裡。但僅僅三十八年之後, 在奧斯曼帝國的打擊下, 葡萄牙人就放棄了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 轉而繼續向東方的印度去殖民。

卡塔爾王國的前世今生 - 天天要聞

總之一句話, 早期的卡塔爾能夠成為某種意義上的權力真空, 就是因為窮,阿拉伯半島遍地沙漠 ,人跡罕至, 像卡塔爾這樣的類型比比皆是。

和卡塔爾隔海相望的巴林就完全相反, 儘管巴林面積還不到卡塔爾的十分之一, 但由於其綠洲遍布, 土地肥沃, 很早就被來自半島內部的哈利法部落控制, 並建立了一個小規模的酋長國

哈利法家族至今仍然是巴林國的王室家族。

在這裡順便跟大家科普一下阿拉伯人的姓氏特點,以現任卡塔爾國王塔米姆·本·哈馬德·阿勒薩尼,其實他的全稱是塔米姆·本·哈馬德·本·哈利法·阿勒薩尼,注意這幾個詞, 第一個塔米姆,是國王本人的名字, 中間的哈馬德是他父親的名字, 哈利法是爺爺的名字, 最後的阿勒薩尼是家族名稱,“本”是指這個字前邊的名字是後邊名字的兒子, 有時候也會寫作”伊本“,所以一個阿拉伯人的名字全稱, 是可以看出祖宗三代人的名字以及家族的名的。簡稱的時候, 人們習慣去掉爺爺的名字, 只在名字後邊加上父親的名字和家族名。阿拉伯人的重名率非常高,如果不加上父親的名字,你會發現阿拉伯人一大堆默罕默德艾哈邁德什麼的,完全無法分清楚。

解決這個問題有利於我們接下來的閱讀。

在默罕默德·本·薩尼來到卡塔爾之前, 這裡的現狀是北部和巴林相鄰的沿海地區被巴林的哈利法部落控制。 其東部沿海分布着大大小小十幾個從內地遊離過來的小部落。隨着十九世紀英國對印度的殖民, 這裡成為印度孟買——巴格達貿易航線的必經之地, 因此沿海居民非常樂意從事海盜職業, 通過襲擊過往的英國商船獲利。


此時的薩尼家族在卡塔爾默默無聞, 族長默罕默德·薩尼帶着族人艱難的生存在卡塔爾半島的小鎮貝達(今天的多哈)。

在1820年之前的一段時間, 由於拿破崙埃及的佔領, 孟買到巴格達的貿易航線地位更加重要, 但是一團散沙的卡塔爾海盜很讓英國人頭疼,這些人不僅搶劫英國商船, 還多次和北方巴林的哈利法部落發生戰爭。而戰亂導致的秩序混亂更加影響了英國的貿易穩定。

在1820年, 英國人以堅船利炮做後盾, 和卡塔爾的分散的各個部落簽署了一項被稱為《全面和平條約》的文件, 條約第一條規定:“作為本條約的簽約方,阿拉伯人將永久停止陸上和海上的劫掠行為。”第四條有些像家長管制小孩一樣規定,“簽約的部落…,不得彼此攻擊。”為了保險起見, 英國人甚至要求巴林和卡塔爾的船隻掛上白色和紅色的旗幟來表達自己的友好態度。所以今天我們看到的卡塔爾王國和巴林王國的國旗是很相似的。

卡塔爾王國的前世今生 - 天天要聞卡塔爾王國的前世今生 - 天天要聞

F擅長搞均勢外交的英國人馬上出面,將所有的爭議交給駐守巴林的英國政治駐紮官解決(英國是巴林的保護國), 壓制了雙方的進一步行動。同時為了補償薩尼家族,英國人在1868年9月18日, 將卡塔爾上的主要部落的酋長召集到英國軍艦“警惕號”上, 在所有人的見證下, 和默罕默德·本·薩尼簽署了一份新的聲明。這份聲明意義重大, 因為從某種意義上將, 聲明承認了卡塔爾是獨立的,而非屬於巴林。更重要的意義在於, 這份 聲明是當著卡塔爾大部分酋長的面簽署,而 默罕默德·本·薩尼就無形中成為了大家的代言人,也就是形式上的領導者。英國人有意無意的在其他部落心裡灌輸了一種默罕默德·本·薩尼是卡塔爾話事人的理念。聲明由默罕默德·本·薩尼和英國在波斯灣的政治駐紮官佩利中校共同簽署。內容主要是默罕默德·本·薩尼的口吻承諾,內容比較多,我節選幾條給大家看:

1. 我承諾返回多哈並和平地居住在該港口。(穆罕默德·本·薩尼此前從多哈遷徙到卡塔爾北部的豪爾哈桑,以指揮針對巴林總督的作戰。)

2. 我承諾,在任何時候,不以任何借口在海上進行有敵意的活動;當發生爭議或者誤解時,將尋求政治駐紮官幫助解決。

3. 我承諾絕不會幫助穆罕默德·本·哈利法,或者以任何方式與其建立聯繫。

4. 如果穆罕默德·本·哈利法落入我的手中,我準備把他交給政治駐紮官。

5. 我承諾與巴林酋長謝赫阿里·本·哈利法維持之前存在的所有關係,當對於任何問題存在異議時,無論是貨幣支付還是其他問題,都應該交由政治駐紮官處理。

這份聲明讓1868年以後的卡塔爾不僅獲得了名義上的獨立(從此和巴林出於平等地位),英國人將聲明傳示卡塔爾各部落,也讓薩尼家族成為卡塔爾名義上的首領, 儘管這種統治僅限於名義上的,但他讓默罕默德·本·薩尼獲得來自英國人保障的權威,任何對這一聲明的破壞將視為對英國人的挑戰。

所以我們可以將卡塔爾是在1868年開始獨立。不能說是正式獨立是因為背後還有個大佬沒有點頭同意。

沒錯, 說的就是奧斯曼帝國。

奧斯曼雖然被稱為“西亞病夫”,但是它依然堅決維護自己治下的屬地。英國人在波斯灣的行動引起了奧斯曼帝國的警惕, 當卡塔爾與英國掐定了1868年的協定以後, 奧斯曼帝國也有了干預卡塔爾的理由。1869年,奧斯曼在巴格達新任命的總督艾哈邁德·沙菲克帕夏開始介入卡塔爾事務,試圖將英國人的勢力從這一地區排擠出去。

薩尼家族的准二代族長賈西姆敏銳的捕捉到了這一信息, 之所以說是准二代族長, 是因為此時他爹默罕默德還在。賈西姆利用奧斯曼帝國的介入,在1872年年, 接受土耳其人的任命, 出任卡塔爾地區的總督, 儘管他這個總督不需要向奧斯曼帝國納稅, 也無需從後者領取薪水。但這種巧妙的政治投機, 一方面換來了奧斯曼帝國對卡塔爾的讓步, 畢竟這意味着卡塔爾從屬於奧斯曼帝國, 同時也不會太刺激英國人。

有趣的是, 賈西姆在他的住所升起奧斯曼國旗的時候, 他的老爹並不贊同, 但兩個人一個親英一個親奧,反而為卡塔爾贏得了一種意想不到的結果。

我們前邊說過,英國人的目的只需要維持卡塔爾的穩定,來保證他們的貿易穩定,我翻了很多歷史資料, 在石油被發現之前, 英國人壓根就沒有要控制卡塔爾的想法。畢竟這裡沒有原材料也沒有市場, 要論起駐軍,英國人更青睞於旁邊那個巴林。

卡塔爾王國的前世今生 - 天天要聞

祖巴拉地區一直是巴林王國的盟友

卡塔爾就這樣保持着某種模糊的政治獨立性。

不得不說, 薩尼家族太擅長政治投機了, 我們今天看到的卡塔爾在國際上的各種操作,並非是一蹴而就的。

搞定英國和奧斯曼帝國以後, 賈西姆開始着手加強對卡塔爾的控制, 當時的卡塔爾北部, 是被另一個納伊姆家族所控制, 這個家族始終在卡塔爾和巴林之間搖擺, 多次充當巴林的盟友。藉助巴林的力量, 納伊姆家族以祖巴拉為據點, 不斷在北方拓展力量。

1878年, 默罕默德去世, 賈西姆正是結果薩尼家族第二代首領的旗幟, 同樣在這一年, 納伊姆家族在海上襲擊了薩尼家族的船隻,雙方爆發戰爭。此時的薩尼家族有奧斯曼帝國作為盟友, 而納伊姆家族有巴林作為盟友。搞笑的是, 奧斯曼帝國認為這是卡塔爾內部事務, 不予干涉, 而英國人深怕巴林的介入影響波斯灣的海上秩序, 因此壓下了巴林的介入。於是納伊姆人和薩尼人四處觀望,忽然發現戰場上只剩下彼此兩個家族,雙方請的幫手一個都沒來。


卡塔爾王國的前世今生 - 天天要聞卡塔爾王國的前世今生 - 天天要聞


伊本·沙特在阿拉伯半島四處征戰的時候, 其影響力一度威脅到卡塔爾地區, 薩尼家族的賈西姆同志為了避免卡塔爾淪為伊本沙特野心的犧牲品, 主動向沙特表達了尊敬, 並在1902年正式皈依沙特信奉伊斯蘭教瓦哈比派,為卡塔爾贏得了暫時的安全。

等到1913年,伊本·沙特領導的沙特家族已經基本站穩腳跟, 並對卡塔爾這一代提出新的領土主張,這就已經影響到卡塔爾的生存了, 在這種情況下, 賈西姆的兒子——薩尼家族的第三代首領阿卜杜拉·本·賈西姆經過兩權相害取其輕的選擇,最終在1916年和英國簽署正式條約,這標誌着英國正式成為卡塔爾的保護國。而擴張中的沙特實際上是法國的勢力範圍, 因此這種選擇避免了兩者之間的衝突。

從歷史結果去看, 英國真的是卡塔爾實至名歸的保護者。

現在來看, 薩尼家族能夠在卡塔爾成功建立自己的王朝, 並非是一種偶然。畢竟薩尼家族的崛起之路阻礙重重, 但每一次困境都被薩尼家族成功化解。薩尼家族先後化解了來自英國、當地部落、巴林哈利法部落、奧斯曼帝國、沙特的威脅,並反覆跳反,利用英國和奧斯曼帝國的矛盾, 這裡邊第二代首領賈西姆的貢獻功不可沒,我們可以這麼總結,第一代家族首領默罕默德構建了卡塔爾的畫像, 而第二代家族首領賈西姆將卡塔爾變成現實。

所以卡塔爾人選擇賈西姆作為卡塔爾的國父, 並將他的生日作為卡塔爾的國慶日, 其實也是通過宣傳紀念賈西姆, 來加強鞏固卡塔爾人的國家認同感。

薩尼家族的成功總結下來就是以下幾點:

第一,兩代薩尼家族領袖的漫長統治,第一代家族領袖默罕默德在1848年率領族人來到多哈,從1848年到1913年的65年間, 薩尼家族在默罕默德和賈西姆父子倆人的長期經營下,保持了長期穩定的凝聚力和對外政策的連貫性。家族的穩定為其在卡塔爾的統一提供了可靠的後盾。

第二,穩定的定居點,阿拉伯人其實是非常喜歡遷徙的,就像薩尼家族從內陸來到卡塔爾一樣,但自從來到貝達(多哈)以後, 薩尼家族一直穩定的居住在貝達這一帶, 這就讓薩尼家族在這裡的統治權變得非常傳統和可靠。有爭議的對手要麼被打敗了,要麼遷徙走了。

第三, 就是卡塔爾的權力真空,在沒有發現石油之前, 不論是半道上的各個小部落 ,還是來自外部的西方列強, 對沒有對這片土地產生太多的慾望。來到這裡的居民, 要麼為了採集珍珠,要麼為了打劫海上商船。因此為薩尼家族的崛起提供了可乘之機。

第四, 英國和奧斯曼帝國的干預。薩尼家族通過兩面交好英國和奧斯曼帝國,向雙方尋求保護 來抵消雙方對卡塔爾的干涉, 從而鞏固自己在卡塔爾的地位。薩尼家族的這一政策至今仍然是卡塔爾的對外政策傳統。向更強大的外國靠攏,以保護自己弱小的地位, 是卡塔爾也是還晚這一地區歷史悠久並屢試不爽的的政策傳統。

不論是1868年在“警惕號”上籤署的條約還是在1916年和英國人簽署的保護協議,簽約方都是薩尼家族和英國, 而不是卡塔爾和英國, 這就給出了一個極大的暗示意義,即薩尼家族就是卡塔爾,兩者是一體的,這種暗示是給薩尼家族的專制統治創造了一直延續到今天的法律基礎。

在石油發現之前的卡塔爾, 主要依靠珍珠採集業和漁業來維持生計,但是在20世紀20年代, 來自遙遠的東方的日本, 出現了人工養殖珍珠的操作模式, 這種方式成本更低,而且人工養殖的珍珠和自然採集的基本毫無差別,因此國際珍珠價格暴跌,卡塔爾這種傳統的珍珠採集業受到巨大的衝擊。

從二十年代到二戰後這一段時間, 儘管英國人已經開始在卡塔爾開採石油, 但大部分的利潤被英國人壟斷, 和本地人無關。 薩尼家族的第三代首領阿卜杜拉原本拒絕給英國石油公司簽署石油特許權, 但經濟的惡化已經嚴重威脅到阿卜杜拉的生存能力, 在1935年, 這位卡塔爾酋長甚至不得不為了得到1.7萬盧比的貸款而去質押自己的房子。再這麼搞下去, 要麼薩尼家族被淘汰, 要麼薩尼家族淘汰阿卜杜拉。

卡塔爾王國的前世今生 - 天天要聞


正是在1935年,阿卜杜拉放棄了自己的立場, 他收取了英國人40萬盧比, 是他抵押房子得來的錢的二十倍,六年後,數額增加到每年七十萬盧比。阿卜杜拉滿血復活。

但我們還需要知道另一個角度的卡塔爾,珍珠價格的暴跌, 加上隨之而來的二戰的影響, 讓本就不富裕的卡塔爾經濟雪上加霜,儘管這一時期海灣地區的兄弟們都過得很差, 但是卡塔爾要遠比他們更加的落後。1940年的卡塔爾人口減少到只剩下1.6萬人,整個多哈淪為一個散落在海岸邊的小漁村,房屋破落不堪,蒼蠅亂飛, 塵土飛揚,當地人喝水要到兩三英里以外的地方去打水。

跟今天卡塔爾人的富裕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到1944年,卡塔爾的漁民從二十年前的6萬多人降到6000人左右,生存環境的惡化讓很多人離開卡塔爾重複起祖先的遷徙習慣。

從1925年到1949年, 卡塔爾進入了嚴重的經濟衰退期, 被稱為“饑荒年份”,大量的家庭和部落遷徙了出去, 採珠人和收購商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薩尼家族和留下來的部落管理者一個沒有多少人口的卡塔爾。

不得不承認跟的一點好處是, 部落外遷讓薩尼家族面對的統治阻力大大減輕, 也讓未來薩尼家族在卡塔爾的統治更加的強大。

在1949年之後,隨着二戰後重建經濟的需要,石油的需求開始逐漸增多, 大量的石油收入湧入卡塔爾, 儘管卡塔爾人獲得的僅僅是石油產業鏈最低端的收益, 但對於不2萬人的卡塔爾來說, 活下去已經不是問題了。

1948年,處於“饑荒年份”的卡塔爾還發生了一件事情, 對卡塔爾未來的政局產生了一個深遠的影響。

這一年, 第三代薩尼家族首領阿卜杜拉的王儲,他的愛子哈馬德病死。77歲的阿卜杜拉不得不重新考慮繼承人的問題,最終另外一個兒子阿里·本·阿卜杜拉被立為新王儲, 由於阿卜杜拉要求從石油貿易中分享更多的利潤, 因此在英國人的支持下, 1949年,新王儲阿里發動政變, 迫使這位老爺子提前退位。但是作為協議的一部分, 阿里也被迫同意, 未來將由自己去世的那位王儲兄弟哈馬德的兒子哈利法,繼承自己兒子艾哈邁德的酋長位置。

卡塔爾王國的前世今生 - 天天要聞

薩尼家族的世系

阿里的算盤是, 反正還有兩代人的經營, 未來侄子哈利法未必有能力去繼承親兒子艾哈邁德的位置。但很不幸的是, 哈利法是個令人敬畏的人物, 而1960年艾哈邁德即位以後,反而喜歡周遊列國,長年在歐洲居住, 而國內的各種事情都委託給了自己的堂弟, 也就是王儲哈利法。

哈利法已經成為實際上沒有頭銜的卡塔爾國王。

於是在1972年, 哈利法趁着自己的堂兄在伊朗打獵,發動政變, 自己即位成為卡塔爾國王。這個操作給後世開了個先例,23年後, 哈利法被自己的親兒子, 也就是王儲哈馬德·本·哈利法發動政變趕下台。王儲造反國王,而且上台以後政策還是老一套,我對此感到非常的匪夷所思。搞不好是因為擔心老爹太長壽, 迫不及待提前即位。

所幸這種政變都是不流血的, 新國王上台, 老國王去國外養老, 搞不好 年紀大了還能回國度過晚年。所以對國家倒也沒有太大影響。

2013年,薩尼家族第七代首領,當然也是卡塔爾第七代國王哈馬德,主動退休, 將國家埃米爾讓給了自己兒子塔米姆, 也就是現在的卡塔爾國王塔米姆·本·哈馬德·阿勒薩尼。

1971年前後,隨着印巴分治以及埃及脫離英國控制, 海灣地區在英國人的防務中變得不再那麼重要,早在1968年, 英國人就宣布在未來三年內放棄對海灣國家的控制,當然僅限於政治控制而非經濟,隨後卡塔爾和巴林一起加入了其他七個酋長國組成的大聯盟,由於國內部落的反對,卡塔爾最終退出了這個聯盟, 後者最終演變成現在的阿聯酋。然後在1971年, 英國放棄對卡塔爾的政治控制, 9月1日,卡塔爾舉行開國典禮, 正是成為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實際上如果沒有石油經濟, 英國人實在是懶得對卡塔爾投入太多精力。)

卡塔爾獨立以後, 馬上開啟了石油國有化進程, 但是受限於國力問題, 這種國有化進行相當緩慢。直到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的爆發,給卡塔爾石油國有化帶來了契機。

1973年十月, 第四次中東戰爭(又叫贖罪日戰爭)爆發, 為了打擊以色列和其支持者(具體是誰我就不點名了),憤怒的阿拉伯國家發起了對西方國家的石油禁運,並將原油價格從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而國家油價在隨後的五個月內翻了四倍,從而觸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最嚴重的的全球經濟危機。

西方石油巨頭們突然發現自己面對的不再是任何一個國家,而是一群手握石油生死牌的阿拉伯聯盟。在這次危機中, 海灣地區的石油國家靠着聯盟的支持,基本全部將石油公司收歸國有!

隨後卡塔爾開始了快速的石油工業發展階段,利用石油收入(九十年代天然氣收入後來居上),卡塔爾實現了產業更新換代, 過去的小茅屋被摩天大廈取代, 各種基礎設施被建設起來, 隨着卡塔爾的繁榮, 卡塔爾人享受免費的醫療、教育條件,一大批國外勞工也慕名而入湧入卡塔爾(不知道三四十年前遷徙走的那批人什麼感受)。

根據最新數據, 現在總人口265.8萬的卡塔爾,擁有卡塔爾公民權的卡塔爾人僅佔15%,為39.87萬人。絕大部分的卡塔爾人不需要工作, 因為絕大部分的工作都有外國勞工在處理。卡塔爾在1960年頒布法律, 將公民權僅授予在1930年之前居住在卡塔爾得人以及其後代。而在1964年頒布規定,所有在卡塔爾的行業和企業必須至少被卡塔爾人佔有51%的股份,所以我們大可不必擔心卡塔爾被國外勞工稀釋控制。

卡塔爾王國的前世今生 - 天天要聞

多哈夜景

而新時期的卡塔爾繼續延續祖先的對外政策, 一方面在地區事務中保持中立政策, 和中東各派勢力都保持着聯繫, 多哈是唯一可以被以色列、法塔赫哈馬斯甚至塔利班的客人光臨的地方, 卡塔爾在地區事務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另一方面, 卡塔爾則堅持當年一代目穆罕默德抱英國大腿的外交政策 ,在國際上緊靠美國, 依靠美國的保護來施展自己在地區事務中的影響力。

由於本文主要講述卡塔爾的崛起道路, 因此對於當下卡塔爾的政治形勢分析不做過多討論。總之我們知道, 西方需要卡塔爾, 卡塔爾也需要西方, 但卡塔爾更屬於阿拉伯人。

全文完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 天天要聞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儘管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引發了全美民眾的反對浪潮,但他依舊認為這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在空軍一號上,特朗普更是聲稱“原本Tik Tok的協議已經很接近達成了,但由於在關稅政策中國突然改變了主意,但這並不要緊,自己能夠在15分鐘內讓中國同意這筆交易,只要自己降稅的話”。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 天天要聞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兄弟們,就在中國對美國加了 50% 的關稅之後,特朗普再次對我們加了 21% 的關稅,現在整體關稅已經達到 125%。同時,特朗普暫停了對除中國之外其他所有國家的加征關稅政策,而且要把對其他國家加征關稅的稅點降到 10%。這進一步證明我昨天視頻里的分析完全正確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聞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韓國政壇那可是熱鬧非凡,就像一場大戲,一出接着一出。當地時間 4 月 4 日上午 11 時 22 分,韓國憲法法院代理院長文炯培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總統尹錫悅被罷免,判決立即生效。這一下子,尹錫悅可就從高高在上的總統寶座上跌落下來了,不僅失去了總統權力,各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 天天要聞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最近這國際局勢啊,那真叫一個風雲變幻,熱鬧得很。特朗普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對中國發起了關稅大戰,這一來可就攪得全球經濟的池水是波濤洶湧。可讓人意外的是,這次咱中國一改之前相對溫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劍”,那反擊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給震住了。與此同時,在美國國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 天天要聞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最近這國際局勢,因為美國的關稅戰那是鬧得沸沸揚揚。特朗普大手一揮,對全球發動關稅戰,這一回,咱們中國可不再像以前那樣小打小鬧地反擊,直接“手術刀”變“利劍”,給美國來了個狠狠的回擊。更讓美國沒想到的是,歐盟 27 國也緊跟其後,準備對美國反制,這可把特朗普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