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賀龍和朱老總在一起
前言
建國後,國內已經沒有大的戰事,中央軍委對各大軍區的主要軍事主官,進行了調整。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各大軍區的一些軍事主官已經調離了原來的工作崗位。
比如,彭德懷入朝指揮抗美援朝戰役後,西北局第二書記成為了西北地區的實際負責人;劉伯承主動去為國家開辦軍事學院;聶榮臻進入中南海,擔任了解放軍總參謀部的代總參謀長。
此時,賀龍依然擔任着西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和西南軍區司令員、中共西南局第三書記,參與領導當地的清剿土匪,恢復生產,建設邊疆等工作。隨着時間的推移,西南的工作逐漸穩定下來……
鄧小平:我給你找了一個好差事
1952年7月,劉少奇批轉了《關於加強黨中央辦事機構的意見》。在《意見》中,提出:“擬於明年初將各中央局的書記抽調回來,以加強中央領導。”
毛主席、劉少奇、周恩來和朱德在一起
考慮到8月的時候,周恩來和陳雲要出訪蘇聯,急需鄧小平出任政務院副總理,協助周恩來總理主持政務院的工作,中央決定根據《關於加強黨中央辦事機構的意見》,首先將鄧小平調入北京。
7月中旬,正在西南局辦公的鄧小平接到了劉少奇發來的電報,要他立即進京,熟悉政務院的工作。
接到電報後,鄧小平立即將自己的工作做了交接,帶着全家人,快馬加鞭地前往北京赴任。
在重慶飛往北京的飛機上,想到在重慶的時候,別人都管爸爸叫“首長”,女兒好奇到了北京會有什麼改變,便問鄧小平:“爸爸,到了北京,您是什麼長?”
聽了女兒的話,鄧小平笑着回答了兩個字:“腳掌!”
鄧小平和周恩來總理在一起
到了北京後,鄧小平將家裡簡單安頓了一下,便立即來到了周恩來總理的辦公室,向他報到。
見面後,周恩來總理將此前政務院四位副總理的分工情況,向鄧小平作了介紹:
“董必武兼任政務院政治法律委員會主任,分管政法工作;陳雲兼任政務院財政經濟委員會主任,分管財經工作;郭沫若兼任政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主任,分管文教工作;黃炎培兼任輕工業部部長,分管輕工業部的工作。”
最後,周恩來總理說,根據毛主席的指示,鄧小平來到政務院後將負責全局性戰略決策,協助自己負責政務院的全面工作。
這次見面,鄧小平感到自己身上的擔子重了起來。於是,鄧小平下定決心,不辜負毛主席、周總理和黨中央的重託,努力熟悉政務院的相關工作,當好周恩來總理的助手。從此,鄧小平開始了他革命生涯中的又一個重要時期。
賀龍舊照
在熟悉了一段時間的業務後,鄧小平迅速進入了工作狀態。一天,劉少奇將共青團的一封信轉給鄧小平。在信上,共青團的同志們說:
“希望賀龍將軍能擔任國家體委主任的職務。”
接到劉少奇轉來的信後,鄧小平決定找賀龍談一談。於是,鄧小平通過專線,撥通了一個熟悉的電話。電話的那頭,是自己工作了三年的地方。
此時,四川省委辦公室的一部紅色電話,突然響了起來。坐在辦公桌前正在閱看文件的賀龍,將手裡的工作放下,把面前的紅色電話聽筒拿了起來。
還沒等賀龍說話,電話里便傳來了鄧小平的聲音:“賀老總,最近還好嗎?”
對於鄧小平,賀龍是熟悉的,從來是無事不登三寶殿,既然用紅色電話打來,那一定是有重要的事情。想到這裡,賀龍笑着說:“原來是小平同志啊,怎麼想起給我打電話了?是有什麼重要的事情嗎?”
鄧小平舊照
接着賀龍的話茬,鄧小平說:“嗯,是這樣的。賀老總,我在北京幫你找了一個好差事啊,打算請你出山,你看,好嗎?”
聽到鄧小平說給自己找了一個好差事,賀龍饒有興趣地說:“嗯?是啥子差事?”賀龍說完後,鄧小平便把共青團希望他擔任國家體委主任的事情,告訴了賀龍。
這樣的任職,對賀龍來說是一個新的挑戰。打了半輩子仗,賀龍對軍事十分熟悉,突然要主管這樣一個工作,賀龍沒有一點心理準備,陷入了沉默當中。
對於之前中央軍委對大軍區軍事主官的調整,賀龍是知道的,對於鄧小平等人有地方進入中央,也是非常熟悉的。因此,對於自己西南軍區司令員的職位變動,賀龍是有心理準備的,他覺得,自己可能去軍委,也可能到其他的部隊上,但怎麼也不會與體委掛上鉤。
沉默了一會兒,賀龍認真地說:“那麼,毛主席的意見呢?”
鄧小平和毛主席在一起
對於賀龍的這個問題,鄧小平是有準備的,也知道他的心中在猶豫什麼,便對賀龍說:“不要緊,毛主席那裡我打過招呼了。主席認為,你最適合抓這方面的工作了!”
聽到毛主席也支持自己擔任國家體委的主任,賀龍便不再遲疑,當即表態說:“好,沒問題,中央讓我幹啥,我就幹啥!”
11月15日,周恩來總理正式任命賀龍為中央體育運動委員會主任。
接到任命後,賀龍立即將自己的工作做了交接,正式到體委任職,主持國家的體育發展工作。在體委,賀龍首先了解了國家體育發展的現狀。
經過調查,賀龍發現,與世界上其他國家相比,中國的體育簡直可以說是還沒有起步。1932年,劉長春代表中國參加了洛杉磯奧運會,成為了“中國征戰奧運會第一人”,但名次並不理想。據說,劉長春當時的訓練,差到了極點,當然,這不是他的問題。那時候,國家處於戰亂年代,有訓練就算不錯了。
賀龍與體育健將在一起
就算參加了世界體育賽事,但中國還沒有在奧運會上摘得過一次獎牌。換句話說,是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單項體育項目方面,有點兒作為。由此可見,中國的體育運動發展有多落後。
在這樣的情況下,新中國的體育是要人沒人,要訓練場地沒訓練場地,簡直就是一片空白。為了發展體育事業,賀龍在調查的基礎上,主持召開了全國第一次體委工作會議。會上,賀龍說:
“我們中國的體育事業是什麼樣子,大家也很清楚。不過,我們無產階級革命者是為了改造舊社會、舊中國和努力奮鬥的,因此在以後的體育發展上,我們要白手起家,不怕艱苦,爭取早日摘掉‘東亞病夫’的帽子,成為世界體育強國。”
有了目標,便要制定計劃。在賀龍的親自主持下,體委很快便制定出了相關的發展計劃。
看着面前精心製作的發展國家體育事業的計劃,賀龍打通了鄧小平辦公室的電話。在電話里,鄧小平說:“賀老總,你來找我,是什麼事呀?”
朱德、賀龍、鄧小平在全軍體育運動大會開幕式上
聽了鄧小平的話,賀龍直接說:“小平同志,體委發展,我要找你要錢,還要要人!”
聽了賀龍的話,鄧小平知道,賀龍遲早會找自己說這件事情,國家體育的發展,他也是略知一二的。因此,鄧小平絲毫不覺得意外,只是沒想到賀龍的工作效率如此之高,這麼快就制定了工作計劃。於是,鄧小平笑着說:
“賀老總果然還是老脾氣啊,風風火火的。想找人,那還不容易?在革命時期,你都能把當地縣長挖過來到你部隊裡面打籃球,現在你去各地要幾個人,誰敢不聽你的話?至於錢的問題嘛……”
緊接着,鄧小平思考了一下,說:“錢的問題,你找薄一波同志解決好了。”聽到鄧小平給自己指了方向,賀龍非常高興,爽朗地回答說:“曉得啦!”
掛了電話,鄧小平知道,全國的體育事業要開展起來, 賀龍也有的忙了,便大笑了起來。對於賀老總的雷厲風行,鄧小平是清楚的,也是打心眼裡敬佩的。
鄧小平和賀龍在重慶的留影
果然,不久後,賀龍便開始大規模地在全國範圍內挖人,簡直可以說是轟轟烈烈。對此,鄧小平笑着說:“這個賀老總,真是一個奇人呀!”說著,鄧小平想到了1949年的事情。
賀龍:一定把足球給我搞上去
1949年10月10日,毛主席和中共中央決定組建西南軍區,並抽調西北軍區司令員賀龍、副司令員王維舟、參謀長張經武和中共中央西北局常委李井泉等人到西南工作。為了把這件事情辦好,毛主席特意給彭德懷發電,電報中,毛主席表示:
“關於由陝入川兵力,已與賀龍、伯承、小平一起確定為十八兵團。殲胡作戰時間,不應太早,應待二野進至敘(敘州,即宜賓)、瀘(州)、重慶之線,然後發起攻擊,時間大約在十二月上旬或中旬,由軍委確定。”
接到毛主席的電報後,彭德懷轉達了中央軍委命令:“第十八兵團歸西南軍區指揮。該兵團負責改造的獨立第一軍(4個團),仍歸第六十二軍指揮,隨第十八兵團入川。”
西北軍區司令員賀龍在指揮作戰
此時,劉伯承和鄧小平正率領着第二野戰軍,對重慶及南川發起攻擊。為了阻止賀龍和第十八兵團入川,減輕自己的壓力,胡宗南將部隊進行了收縮,在第十八兵團行軍的沿途進行了破壞,並埋設了地雷。在這種情況下,賀龍和李井泉一起,向中央軍委建議:
“我主力一經出動,緊迫敵人,敵必加速撤退,我軍如不前進,敵將有計劃地進行撤退,並必加破壞道路橋樑,增加我軍前進困難。在秦嶺山區已不可能殲擊胡匪的情況下,我以不過於壓迫敵人及掃清前進道路上之障礙為目的,着派得力先頭部隊配屬工兵,以戰備姿態尾敵前進,負偵察敵情修路之任務,以作大軍前進之準備。”
毛主席經過慎重考慮,同意了賀龍等人的意見,讓第十八兵團尾隨胡宗南部緩緩攻擊前進。
12月3日,在第二野戰軍力主已經佔領重慶的基礎上,鄧小平和劉伯承判斷胡宗南有可能加速撤退。於是,劉、鄧致電賀龍等人,要求第十八兵團等部加速前進,第十八兵團及配合行動的第七、十九軍等部,分別追擊前進。
鄧小平和劉伯承在一起
接到鄧小平和劉伯承的電報後,賀龍立即帶領第十八兵團向四川追擊,沿途解放了許多地區。
西南各省解放後,賀龍被任命為西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和西南軍區司令員、中共西南局第三書記。
在合作期間,鄧小平充分體驗到了賀龍的雷厲風行,兩人配合得十分默契,為和平解放西藏,解放大西南,建設大西南,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任職國家體委主任後,賀龍發揚了指揮軍隊戰鬥時期的工作作風,立即奔赴各地,親自選拔人才。首先,賀龍決定到重慶,在自己的老部下中選將。第一個被賀龍選中的,是跟隨了他多年的張之槐。
這個張之槐,曾經在體育專科學校教過體育,參加八路軍之後,在賀龍的率領下,立下了赫赫戰功。此外,張之槐還是120師“戰鬥籃球隊”的隊長,籃球技術在120師中首屈一指。
賀龍與戰鬥籃球隊的合影
此時,張之槐是西南軍區司令部的幹部處長,主管部隊的人事工作。在得知賀龍想讓他到體委任職的時候,張之槐猶豫了。參加革命後,張之槐將部隊看得比生命還重要,雖然他依然愛好體育,但要他離開部隊到體委任職,還是非常捨不得的。
為了說服張之槐,賀龍決定再和他談一談。見到張之槐後,賀龍笑着說:“之槐同志啊,現在體育也是一條重要的戰線,這條戰線上正好缺少你這樣專業的人才,所以你不去干,誰去干呢?”
聽了賀龍的話,張之槐還想再爭取一下,便說:“可是,可是部隊上也需要我啊!”
為了將張之槐挖走,賀龍換了一個方式,嚴肅地說:“張之槐同志,我賀龍還是西南軍區司令員呢,我的位置重要嗎?可中央決定讓我抓體育,我義不容辭的就去了。這樣好了,我給你三天時間考慮,如果你實在想不通,我們就開個支部黨委會,如果你能把大家說服了,我也不會硬抓你過去。”
從賀龍的話里,張之槐聽出,自己若不答應,賀龍是不會走的。回到家裡後,張之槐一夜沒睡,將賀龍的話想了好多遍。最後,張之槐對自己說:“雖然不捨得離開軍隊,但自己是一個黨員,服從黨和國家的事業,是必須的。”
賀龍正在打網球
第二天,張之槐走進賀龍的住處,向賀龍表示自己願意到體委去任職。聽了張之槐的話,賀龍非常高興,立即安排張之槐到北京去,自己則再次踏上挖人的征程。
在賀龍的努力下,一批熱愛體育的部隊幹部陸續離開自己原來的單位,聚集到北京體委的辦公地,開始為國家選拔和培養體育人才。
1954年9月,賀龍被任命為國務院副總理兼國家體委主任。
想到籃球、足球、排球“三大球”在國內的普及率極低、基礎極差的情況,賀龍感到非常着急,對體委領導說:“三大球上不去,我死不瞑目啊!”
在“三大球”中,賀龍尤其擔心足球。在歷史上,中國足球隊從來沒有出現在世界盃的賽場上。對於基礎最差,實力最薄弱的足球,賀龍決定下大力氣,一定要抓出成績來!
1954年,為了迅速提高中國足球的水平,賀龍決定派遣中國青年足球隊前往匈牙利,向他們學習足球技術和經驗。
中國青年足球隊在匈牙利的留影
在中國青年足球隊離開國門之前,賀龍找到體委的帶隊同志談話,要他們將自己的話轉達給足球隊的隊員們。賀龍說:“一定要告訴孩子們,我們新中國未來的足球希望就寄托在他們身上了,讓他們一定要在匈牙利勤學苦練,爭取早日為國爭光!”
雖然,在賀龍的關心下,中國青年足球隊的進步很大,但與世界其他足球隊相比,仍然很弱,在比賽中一次次敗北。
1955年夏,在華沙舉行的世界第五屆青年聯歡會上,中國青年足球隊以二比三的戰績,輸給了波蘭足球隊;1956年初,在南斯拉夫足球二隊訪問中國的時候,中國青年足球隊以二比四的戰績,輸給了南斯拉夫足球隊。
在隊員們看來,賀龍為中國青年足球隊的發展投入了許多精力,他們一再失利,完全辜負了賀龍對他們的期望。對此,足球隊員們和教練員們的神經都綳得緊緊的,一方面更加努力地訓練,一方面準備接受賀龍的批評。
隊員們都說,賀龍的批評自己可以接受。最擔心的是,看到賀龍失望的眼神。怕歸怕,見面也是免不了的。一天,足球隊員們接到通知,賀龍要見他們。
賀龍在觀看乒乓球比賽
見面的那一天,隊員們都感到非常緊張,躲在角落裡低着頭不敢說話。見此情景,賀龍決定鼓勵他們,便笑着說:“你們怕啥,來,都到第一排坐!”
緊接着,賀龍對上海體育學院的籃球女隊員說:“別閑着呀,快給他們倒杯水吧,他們在外面征戰歸來,是很不容易的。”
等足球隊員們坐到前排的時候,賀龍笑着說:“沒關係。輸了怕啥嗎?你們已經儘力了嘛。我看了你們的比賽,你們下半場踢了個二比二,表現很好嘛!你們一定要認真總結失敗的教訓,繼續努力,爭取在下次比賽中拿到一個好成績,就好了嘛。我相信,我們中國足球的發展是大有可為的!”
對於中國足球的情況。賀龍進行了總結。他發現,中國的足球之所以不能像其他的體育項目一樣取得很大的進步,主要原因是普及不夠,群眾基礎太差。
1964年,賀龍對國家體委會議的工作人員說:“我對現在中國足球的發展感到非常不滿意,你們一定要向全國推廣足球運動,把足球給我搞上去!”
賀龍在談體育事業
1969年6月9日,賀龍病逝,最終沒能看到中國足球隊踢進世界盃的那一刻,成為了終生的遺憾!
生前,為了中國體育事業的發展,賀龍進行了許多努力。說賀龍是新中國體育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一點都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