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民眾在抗日戰爭之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是整個中華民族抗日戰爭歷史上出兵數量最多的一個省份,這個省份也因此而得以出名。和平年代的時候,源源不斷的吸收中國各地的遊客前往四川觀看歷史古迹。
其中以四川成都武侯祠最為出名,無論中國南北東西老幼婦孺都知道成都武侯祠之中埋葬的到底是哪一位大人物,但歷史的源頭卻並非如此,當年的武侯祠並非為諸葛亮而專門設置,其實是另有其人。
武侯祠的發展歷史
成都武侯祠如今已經成為四川成都一張閃亮的歷史名片,中國各界政治商業文化大佬凡是來到成都都會去看一看武侯祠之中的人物。但大家卻極少知道的武侯祠原名根本就不叫武侯祠,甚至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上來說,如今成都武侯祠根本就是不存在的,細心的人也會發現成都武侯祠是民眾的普遍叫法,雖然說是中國各界的共識,但走進去的時候就會發現武侯祠大門匾額上面書寫的是“漢昭列廟”四個大字,那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漢昭烈廟從名字上就可以知道這是漢朝昭烈皇帝的帝王廟宇,而縱觀西漢和東漢四百年的歷史之中似乎是沒有漢昭烈帝這位皇帝的。只有到東漢滅亡之後的益州成都才有一位死後被稱為漢昭烈帝的人,他的名字叫做劉備,所以武侯祠原名叫做劉備,應該就是中國曆朝歷代祭祀劉備的地方,那為何到了現代歷史社會之中卻變成了武侯祠,好像是專門為諸葛亮而設置的呢?
其實從人心的角度上來看,當年的成都百姓似乎根本就不願意專門的去祭祀劉備這位漢昭烈皇帝,大家心中想的只有諸葛丞相,諸葛丞相雖然已經死去了一千多年,但如今成都的大街小巷之中隨便找到一個人去詢問他諸葛亮的平生事迹,他都可以像說書先生一樣給你娓娓道來,而這種情況也並不是現代社會大力推崇諸葛亮才產生的,而是從古代就開始了的民眾心理。
根據四川成都本土歷史記載在明朝的時候的確是有一座專門用來祭祀諸葛亮的武侯祠,這座武侯祠的位置就在如今成都武侯祠的對面,而如今的海內外享有盛名的成都武侯祠在明朝的時候還是叫做“漢昭烈廟”。朱元璋平定天下之後冊封諸王,其中有一個兒子被封為蜀王,他來到成都之後發現諸葛亮武侯祠外香火鼎盛,而對面的劉備漢昭烈廟卻是凄慘冷清,作為皇室後裔絕對不能看到大漢正統劉備受到這種待遇,所以他下令將武侯祠和劉備漢昭烈廟進行合併,改名為漢昭烈廟,從此之後這座廟就成為了中國境內唯一一座“君臣共同祭祀”的廟宇,蜀王雖然合併改名為漢昭烈廟,但成都和四川遠近百姓依舊叫他為武侯祠。
中國民眾對於忠義的崇拜
四川成都和中國各地民眾心中都有一桿秤,他們知道誰到底為自己好,為自己好的人他們會讓他死後千秋香火鼎盛,後人永遠都不會忘記他,而那些殘暴百姓,自私自利禍亂民生的人死後肯定的遺臭萬年,不信請看諸葛亮和曹操之間的對比,當年曹操雄霸北方,但魏國民不聊生,和諸葛亮治理之下的益州完全不能比,所以到現在的中國北方大地之上,你可看到一座能夠與諸葛亮成都武侯祠相提並論的廟宇嗎?
諸葛亮在成都百姓的心中其實已經成為了一種精神力量,這種精神力量背後包含的氣質深深的影響了四川民眾一代又一代人。當年諸葛亮治理蜀漢的時候,硬是靠着一州之地對抗強大魏國整個北方,歷史其實是有記憶的,這種精神氣質一直傳承到了抗戰時期,抗戰時期中日對戰,四川民眾窮苦交加,但也硬是在這種艱難的環境之中將自己的丈夫兒子一個個的送出去支援抗戰,這才有了後面中國“以弱勝強”擊敗日本。
諸葛亮不僅是智慧的化身,更是忠義的化身,他以一隅之地對抗整個北方曹魏的背後是不屈服的精神,是一種百折不撓傳承自劉備身上的氣質。而諸葛亮這種在劉備關羽張飛死後依舊堅持漢室正統,堅持忠孝仁義傳家的人在中國和三國那個亂世實在是太罕見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精神之一不就是諸葛亮身上的這種“溫良恭儉讓”嗎?另外不僅是四川,整個中國民眾的心中,都更加的崇拜諸葛亮和關羽,而不是崇拜劉備,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崇拜諸葛亮是因為諸葛亮做的事情實在太過於偉大,是因為諸葛亮身上的精神氣質實在是太過於超前,以至於可以成為一種永世精神。崇拜關羽也和諸葛亮是一樣的道理,關羽過五關斬六將的時候是對劉備的忠義,荊州戰敗之後拒絕投降效忠漢朝國家是對江山社稷的堅守,在魏晉南北朝那個漢奸遍地、投降成風的時代,關羽和諸葛亮的這種忠義精神已經成為一種絕響,所以後面隋唐中國重新復興之後,百姓才會更加敬重這種精神,盛世國家強大的時候有這種精神不稀奇,稀罕的是在亂世和看不見光明的時代堅守忠義信仰,以之為自己為人處世的畢生原則,這種做法並為之堅守一生的關羽和諸葛亮才是後人無比敬重的根本原因所在。
結語
四川人如今已經形成一種決然處世的精神,從他們的歷史之中可以看出他們民眾藐視皇帝,管你位高權重,顯赫一方,但為國家民眾做了多少事才是評價其歷史地位的唯一標准,因此為民眾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諸葛武侯得以在四川成都成為絕響,而其他官大官小的歷史權臣都難以有這樣的待遇。
總的來說,蜀漢劉備、諸葛亮乃至於後面的蔣琬、費禕、姜維等人雖然都沒有完成第二次中興大漢的理想,但這個小小的蜀漢卻是在中國文化之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它給後人貢獻了一種為理想而奮鬥終生的注意,這是一種夢幻的氣質,一種充滿勃勃生機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