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兩個四世三公家族哪個更厲害

2022年11月16日22:23:10 歷史 1946

漢末三國時期,提到袁紹的時候經常會提及他的身份——四世三公,這個也算是當時特有的稱呼了。至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稱呼應該算是歷史的產物了,這樣的家族在東漢時期有兩個,除了袁紹這個汝南袁家是四世三公外,還有弘農楊家也是四世三公。那麼這個叫法到底是怎麼來的?這兩個家族中都有哪些人擔任過三公的職務呢?本文就跟大家一起來說道說道。

1、何為三公

三公是我國古代地位最尊顯的三個職位的合稱,不同時期的叫法略有不同。周朝時期太師、太傅、太保合稱為三公。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對官職也進行了改革,設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這三個官職合稱為三公。三公中的丞相是最高行政長官,輔佐皇帝處理政務,同時也負責管理文武百官;太尉是最高的軍事長官,輔佐管理全國的軍事事務;御史大夫負責監察百官,相當於現在的紀委,但是它比丞相略低一點,有“副丞相”之稱。

東漢兩個四世三公家族哪個更厲害 - 天天要聞

三公九卿

漢承秦制,漢朝基本上繼承了秦朝的官職,但是在不同時期又有所不同。漢武帝時設置大司馬,取代了太尉,同時漢武帝也削弱了丞相的權力,所以自武帝以後丞相的地位不斷下降但還沒有被廢除。

王莽篡漢後,也對官制進行了改革,設置大司徒、大司馬和大司空來取代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所以三公就變成了這“三大”官職。

光武帝劉秀建立東漢後,又把王莽改過的官職改了回來,但是三公的職位略有不同,將大司馬改回成太尉,大司徒和大司空去掉大字,成為司徒和司空。所以東漢時期的三公就是太尉、司徒和司空了。

2、為什麼會出現四世三公

按理說除了皇家以外,官職是不能世襲的,也就是說一般情況下不能是一個家族連續幾代擔任一個官職,尤其是朝廷中的高位,但是在東漢卻有兩個家族連續四代擔任三公之職,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呢?這還要從漢朝的官員選舉制度說起。

我們知道,三國兩晉實行的是九品中正制隋朝以後實行的是科舉制,然而在兩漢時期實行的是察舉制。

所謂的察舉制,實際上就是一種人才推薦制度,即州郡等地方長官在自己管轄的區域內考察、選拔人才,按照一定的科目如孝廉、賢良方正、秀才等定期或不定期的向朝廷推薦合乎相應標準的人才,朝廷再通過適當的考核,對其授予官職。如曹操的謀士荀彧就是舉孝廉出身。

東漢兩個四世三公家族哪個更厲害 - 天天要聞

察舉制

這種舉薦人才的方式肯定是存在一定弊端的,因為民間一些有真才實學的人因為沒有上升渠道而無法走入仕途,而某些不學無術的人因為有一定的關係就可以通過這種方式當官。

那麼為什麼會形成家族式的四世三公呢,舉個例子說明一下,例如某個人在朝廷擔任太尉一職,那麼通過察舉制他就可以推薦一些人做他們想要的官職,而這些人如願以後必然會對這個太尉感恩戴德,反過來報答太尉,於是在後來有機會後自然會推薦太尉家的人擔任某些官職。

時間久了,這種觀念也就深入人心了,如此經過一定的時期後就形成了世家大族,因為這種特有的察舉制度,形成四世三公也就不難理解了。

3、東漢的兩個四世三公

雖說察舉制能夠衍生出四世三公這樣的世家大族,但是並不是隨便一個家族就是這樣的,東漢時期也只有汝南袁家和弘農楊家有這個殊榮。

先來說說汝南袁家,因為東漢末年袁紹、袁術兄弟最炫耀的身份就是四世三公了。袁紹的高祖袁安本是舉孝廉出身,後來累官至三公,章帝元和三年(86年),袁安接替告老還鄉的第五倫擔任司空一職,次年又代替桓虞擔任司徒一職。

袁紹的曾祖袁敞是袁安第三子,因父親的緣故擔任太子舍人,後來不斷升遷,安帝元初三年(116年)代替劉愷擔任司空。

東漢兩個四世三公家族哪個更厲害 - 天天要聞

袁紹

袁紹的祖父袁湯也是舉孝廉出身,漢桓帝本初元年(146年)升為司空,後來又擔任過司徒和太尉,可以說一人把三公當了個遍。

袁紹的父親袁逢世襲了袁湯的爵位,漢獻帝時期擔任過司空,袁紹的叔叔袁隗比其兄袁逢更早登三公位,曾擔任過東漢的太尉、太傅,董卓專權後,因為袁氏兄弟起兵反卓,董卓恐其為內應而將其全家殺害。

袁紹祖上四代五人擔任過三公之職,而且他們把太尉、司徒和司空當了個遍,所以袁紹和袁術自然有資格以四世三公來稱呼自己家。

除了汝南袁家外,弘農楊家也是四世三公家族。

楊修的高祖楊震直到50歲時才出來做官,安帝永寧元年(120年),楊震代替劉愷擔任司徒一職,延光二年(123年)又代替劉愷擔任太尉一職。

楊修的曾祖楊秉在漢桓帝延熹五年(162年)接替劉矩擔任太尉;

東漢兩個四世三公家族哪個更厲害 - 天天要聞

楊震

楊修的祖父楊賜漢靈帝熹平二年(173年)出任司空一職。熹平五年(176年),代替袁隗司徒。光和二年(179年)因司徒劉郃被宦官誣陷下獄而死,楊賜再次出任司徒。光和五年(182年),楊賜接替許戫太尉。所以楊賜一人也把三公當了個遍。

楊修的父親楊彪中平六年(189年)九月,以太中大夫職接替董卓為司空。同年十二月,接替黃琬任司徒。興平元年(194年)七月,代替朱儁為太尉,錄尚書事。

因為楊修祖上四代都擔任過三公中的太尉一職,所以楊家也被稱為四世太尉。

小結:

如此看來,汝南袁家和弘農楊家這兩個四世三公家族不相伯仲,如果硬要比的話應該是袁家要厲害一點,因為袁家四代五人擔任過三公之職,而楊家只有四人擔任過三公之職。

這些大大小小的豪族門第之間互相串通,形成了一股巨大的政治力量,到三國兩晉南北朝,再至隋唐,世家大族之間很有政治影響力。到唐朝時連皇室都以娶到五姓七望家族的女子為榮,就連唐太宗李世民對五姓七望都無可奈何,可見世家大族的影響力。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聞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韓國政壇那可是熱鬧非凡,就像一場大戲,一出接着一出。當地時間 4 月 4 日上午 11 時 22 分,韓國憲法法院代理院長文炯培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總統尹錫悅被罷免,判決立即生效。這一下子,尹錫悅可就從高高在上的總統寶座上跌落下來了,不僅失去了總統權力,各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 天天要聞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最近這國際局勢啊,那真叫一個風雲變幻,熱鬧得很。特朗普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對中國發起了關稅大戰,這一來可就攪得全球經濟的池水是波濤洶湧。可讓人意外的是,這次咱中國一改之前相對溫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劍”,那反擊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給震住了。與此同時,在美國國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 天天要聞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最近這國際局勢,因為美國的關稅戰那是鬧得沸沸揚揚。特朗普大手一揮,對全球發動關稅戰,這一回,咱們中國可不再像以前那樣小打小鬧地反擊,直接“手術刀”變“利劍”,給美國來了個狠狠的回擊。更讓美國沒想到的是,歐盟 27 國也緊跟其後,準備對美國反制,這可把特朗普氣得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 天天要聞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特朗普所發起的全球貿易戰,打了全世界所有國家一個措手不及,特別是由他本人所規定的所謂“基準稅”更是離了大譜,因為如果疊加美國先前向其他國家徵收的關稅來算,總關稅已經超過了70%。從這一點我們也能看出,特朗普的“關稅武器化”較之於他的第一個任期,變得更加具象化了
中國反制之後,特朗普連夜發文:美國必須堅持住,結果將載入史冊 - 天天要聞

中國反制之後,特朗普連夜發文:美國必須堅持住,結果將載入史冊

日前,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布公告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關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等法律法規和國際法基本原則,經國務院批准,自即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有關事項如下:一、對原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 天天要聞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大西洋月刊》記者爆料美政府高層作戰計劃群聊泄密事件後,英國、加拿大、奧地利近日均對此作出回應。CNN稱,奧地利總統亞歷山大·范德貝倫表示,“美國的局勢再次說明,我們必須考慮(建立)一個強大、自信的歐洲,走自己的路,通過自身力量從戰略上確保歐洲的和平。”英國首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 天天要聞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表示,中方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商務部新聞發言人 何亞東:中美雙方經貿部門一直通過各種形式保持溝通,中方在關稅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我們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