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劇《李貞回鄉》講述了,新中國第一位女將軍李貞衣錦還鄉的故事。
新中國成立後,戰功赫赫的李貞少將回到了家鄉,在這裡,她與家人和曾經的戰友重逢,與此同時,她還遇到了以前經常毒打自己的前夫古天順。
榮歸故里,重遇前夫,李貞將軍此時的心境又是怎樣的呢?她又會做出怎樣的舉動呢?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這位開國女少將的傳奇人生。
李貞
身世坎坷,婚姻不幸
1908年正月,湖南省瀏陽縣小板橋村,李光田正等待着妻子生產。
當時,鄉親們普遍認為只有男孩才能頂立門戶。在這胎之前,李光田已經有了5個女兒了,自從妻子懷孕,李光田就日夜祈禱盼着是個男孩。
過了不知多久,一個女嬰呱呱墜地,這讓他大失所望,而心灰意冷的李光田連名字都懶地為她起。
這個女嬰就是李貞,他的父親對她的到來並不期待,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她甚至沒有一個正經名字,大家都叫她“旦娃子”。
李貞甘泗淇
因着李貞的到來,這個八口之家更加的捉襟見拙,李光田日復一日往返在租來的兩畝半田裡勞作,最後積勞成疾,在李貞出生後不久便離開了人世。
李貞6歲那年,柔弱的母親再無法供養5個孩子,無奈之下,她尋了一條“出路”,把李貞送給了姓古的人家做養女。
古家的家境還不錯,家裡已經有兩個女兒了,李貞名為養女,實則是給大她四歲的古天順做童養媳。
說好聽點是童養媳,但對古家人來說李貞只是個傭人,她年幼喪父,被母親送人,但生活並沒有憐憫她。
李貞
在古家砍柴、做飯、洗衣,什麼臟活累活她都做了,寄人籬下的日子,使李貞的生活過得戰戰兢兢,幹活時稍有不慎還會遭到毒打。
1924年,16歲的李貞披上大紅喜服和古天順完婚。雖然從小一起長大,但兩人卻和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毫不沾邊。
古天順一直以來都把李貞看作是古家的傭人,打心眼裡看不起她,他脾氣暴躁和李貞性格不合,之所以會答應娶了這個“童養媳”完全是遵從父母的意思。
而李貞呢?她更是身不由己,在古家煎熬的日子讓她更不可能愛上古天順。
李貞
縱使兩人都心懷不滿,還是被強行湊成了一對。倘若只是夫妻二人同床異夢還勉強可以忍受,但李貞遭受的遠不止於此。
有一次李貞上山砍柴,不一會兒,天空中忽然下起了大雨,而李貞即便是被淋成了落湯雞,也不敢停下手中的活計。
最後,她好不容易回到家裡,而外出勞作的婆婆也碰巧回來,但婆婆不僅不體諒李貞,反而對她惡語相向。
當著眾人的面,婆婆大聲地抱怨。
李貞和甘泗淇
“外面下雨了沒看見么?怎麼連衣服也不準備?你是幹什麼吃的?”
李貞心裡委屈,就為自己辯解,可是話還沒說完,一旁的古天順就對她拳打腳踢。
在古家人眼裡,李貞是可以隨意呼來喚去的丫鬟,身為丫鬟竟敢出口頂撞主人,豈有此理?而在場的所有人也都是這麼想的。
李貞被丈夫打得皮開肉綻、遍體鱗傷,再加上婆婆的冷嘲熱諷,終於成為了壓垮李貞的最後一根稻草,於是,她一氣之下決定投河自盡,一了百了。
張啟龍
而好心的鄰居聞訊而來,及時勸住了她。
“姑娘想開點,你看我都這一大把年紀了,每天還要挨丈夫的打罵,我們女人就是這個名啊,不要跟自己過不去。”
鄰居的勸阻使得李貞冷靜了下來,便打消了自盡的念頭,但她並沒有認命,她不甘心屈服於這樣的命運。
參加革命,脫離苦海
1926年春天,李貞從姐姐那裡得知,共產黨來了。他們成立了婦女協會,而那裡的女人可以翻身作主不被人打罵,李貞彷彿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李貞
難道真有這樣的好事嗎?無論如何,她都想親眼目睹一下。
次日,李貞在姐姐的帶領下加入了婦女協會,陪伴了她18年的名字“旦娃子”,在那天終於被捨棄,而她也有了自己第一個正經名字——李貞。
自那以後,李貞積極地參與革命,北伐戰爭期間,她主動帶領志同道合的婦女宣傳革命,為部隊籌措糧食。
因為表現出色,她被選為了永和區婦聯委員。一年後,19歲的李貞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了一名光榮的無產階級戰士。
李貞
不久,反動派在湖南發動“馬日事變”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在滿大街張貼的布告上,李貞的名字赫然在列。
古家人大驚失色,隨後,急急忙忙地給李貞的母親送去休書,要馬上與李貞離婚,生怕會受到牽連。
而這對李貞來說反而是一種解脫,她終於能從古家離開了。
那時,有人認為女人是天生被人打罵使喚的命,也有人認為,女人打仗也只能在後方,但李貞反其道而行之,她不認命、不妥協,她甚至還參加了游擊隊和敵人們正面較量。
李貞
經歷了敵人的猛烈攻勢後,我黨重整旗鼓,組建了瀏陽東遊擊隊。
1928年,李貞當上了游擊隊的委員長,而游擊隊的政委名叫張啟龍,他給予了懵懂的李貞不少幫助,最後,兩人在機緣巧合之下走到了一起。
那時,張啟龍外出參加會議,在途徑觀音塘時被國民黨反動派抓住。
當時的反動派污衊我軍是“赤匪”,而張啟龍則被稱為瀏陽的“十大匪徒”,能夠抓住張啟龍,令他們激動不已。
毛主席和李貞
而游擊隊的隊員們都很焦急,究竟該如何突破重重關卡,深入敵人內部營救張啟龍呢?
李貞迅速思考對策,最後她提出,游擊隊可以假扮成迎親隊伍混入其中,直接從敵人的內部將其擊破,而這個意見也獲得了所有人的同意。
就這樣,李貞換上新娘的打扮帶着十幾人隨行,大搖大擺地進了觀音塘,當敵人掀開花轎,看到裡面坐的是嬌俏的新娘子,就把他們都放了進去。
“迎親隊伍”路過團防局大門口,眾人拿出了準備好的武器放倒守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沖了進去。
李貞和甘泗淇
還是新娘子打扮的李貞也不露怯,跟着大夥往裡沖,而外面的人聽到槍響,便立即發動了攻勢。
後來,張啟龍被順利救出,大家圍在一起,張啟龍則連聲道謝。
有人起鬨說,應該讓李貞當張啟龍真正的新娘子,而張啟龍沒有一笑置之,反而認真詢問李貞,最後,心意相同的兩人於三天后結婚了。
幾經沉浮,初心不改
老一輩革命家的艱辛與坎坷,身為後人的我們很難感同身受。
毛主席和李貞
1929年,李貞和張啟龍結婚後不久,她發現自己懷孕了。碰巧,當時游擊隊在無數次和敵人的對壘中損失慘重,最後只剩下了李貞和幾名隊員被逼到了懸崖邊。
堅貞不屈的李貞不肯向敵人投降,在彈盡糧絕後她決定跳崖,以死明志。幸運的是,李貞掉到了大樹上,活了下來。但可惜,她肚子里四個月大的孩子流產了。
因此,黨組織對年輕的李貞充滿了期待,後來,她也被黨組織委以重任,先後擔任了多個重要職位。
但造化弄人,那時的蘇區碰巧遭遇了一些動蕩,而張啟龍被關押了起來,為了不牽連李貞,張啟龍簽署了離婚協議書,兩人從此被拆散了。
李貞
李貞對此十分難過,她曾向張啟龍直言,自己不怕被牽連,但張啟龍為了她的安全,還是離開了她。
回顧那段歲月,國家前途如風中飄絮,個人命運如雨打浮萍。
從鄉村裡出來的女孩李貞,始終堅持着自己的初心,在那段日子裡她幾經沉浮,矢志不渝為革命。
無論是“秋收起義”,還是紅軍的萬里長征,李貞倔強地紮根在第一線。在長征中,她擔任了紅二方面軍政治部組織部副部長。
甘泗淇
長征路漫漫,而且李貞那時懷了第三任丈夫甘泗淇的孩子,他們在一年前的元旦結婚,由任弼時主婚,賀龍等人皆有參與。
一開始,李貞對甘泗淇沒有感覺。在他人的撮合,以及長時間的共事後,她開始逐漸地接受甘泗淇,最終兩人結為伉儷。
當時,組織並不贊同她隨軍長征,但李貞意志堅決不願退縮。
最後,她病倒了,路上的醫療條件極其簡陋,而李貞身體也一天不如一天,最後,隊友們只能用長布條把她捆在馬背上繼續前行。
李貞和甘泗淇
在確診了只是傷寒後,甘泗淇賣掉了隨身的金筆為李貞買葯。
但是,在部隊過草地時,李貞還是不幸早產了,她身體虛弱,剛出生的孩子也十分羸弱,僅僅十幾天,可憐的孩子就夭折了。
即使自己的情況那麼艱難,但李貞還是完成了組織交給她的任務。長征途中,有人企圖分裂紅軍部隊,最後李貞將其識破,並及時地粉碎了這一計劃。
在抗日戰爭爆發後,李貞隨賀龍趕赴一線,而組織考慮到她的實際情況,便安排她到抗大進行學習。
李貞和甘泗淇(右一、右二)
從抗大畢業後,李貞便擔任了八路軍婦女學校校長,開始從事教育工作。
解放戰爭時期,在解放大西北的數次戰役中,李貞夫妻二人攜手,為黨和人民立下了赫赫戰功。
朝鮮戰爭爆發後,毛主席決定派出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而李貞也在這個時候義無反顧地奔赴前線。
1955年9月,在莊嚴的新中國授銜儀式上,毛主席親自為李貞頒發了一級解放勳章,並授予少將軍銜,而她的丈夫甘泗淇也毫不遜色被授予了上將軍銜。
李貞和甘泗淇
周總理曾稱她們是“夫妻將星”。在一眾開國將帥里,李貞是唯一的女性,她是那個時代萬千女性的楷模。
新中國蒸蒸日上,李貞則始終保持初心,在崗位上發光發熱,為新中國的建設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李貞在長征時期落下了病根,導致無法生育,她與甘泗淇沒有自己的孩子,但他們卻收養了20多名烈士遺孤。
李貞回鄉,引為美談
1955年,李貞被授予了少將軍銜,她曾帶着丈夫甘泗淇回到家鄉探親。
李貞
開國女少將榮歸故里,百姓們自然是夾道歡迎,他們都想目睹這位新中國第一位女將軍的風采,而古家人自然也在百姓的隊伍當中,
正所謂,有人歡喜有人憂。
當古家人看到被眾人簇擁着的李貞,頓時打了個寒顫,他們彷彿不相信這是真的,又認真地看了好幾眼,直到他們確定,對方就是曾經那個被他們休棄的童養媳。
古家人萬萬沒想到,曾經那個“旦娃子”搖身一變,成了一位女將軍,而他們的心中特開始忐忑了起來。
李貞和甘泗淇
李貞的前夫古天順感覺萬念俱灰,以前他對李貞做過的種種,至今仍歷歷在目,此時的他猶如驚弓之鳥,生怕李貞會對他打擊報復。
但李貞此次回鄉只是探親,順便看望了幾個老戰友,當有人與她提起古天順時,她也不以為意。
李貞認為,曾經的事情她早已釋懷了,對於古天順和古家人,她也並沒有任何的憎恨。再說了,她堂堂一位開國女少將,又怎會和一個普通的農民計較呢?
1990年,92歲高齡的李貞逝世。她在彌留之際,託人將自己的所有積蓄,全部捐贈給了兒童福利基金會。
毛主席和李貞
“貞剛自有質,玉石乃非堅。”。
在李貞身上我們看到了女性最美的樣子。原來女人也不是生來挨打、挨罵的命,女人也可以在戰場上建功立業。
李貞淋過雨,就想為其他女性撐一把傘。她婦聯工作了幾十年,幫助了眾多女性。
新中國成立後,毛主席向世界宣布“中國人民站起來了”。這不僅意味着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也意味着中國的女性站起來了。
李貞
新中國的成立,李貞等女性革命家們也功不可沒,她們被血與火淬鍊,她們是最美的鏗鏘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