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9月2日,胡志明去世。
這一天,也是越南的國慶日。
越共領導層認為胡志明的去世,跟國慶日是同一天,會引發不好的輿論導向。乾脆秘不發喪,對外宣稱是同年9月3日逝世。
五天後,越南機關報《人民報》,公布了胡志明的遺囑。遺囑中除了號召越南人民繼續積极參与抗美鬥爭,建設獨立民主的越南而奮鬥之外。還指定了越共第一書記黎筍為他的繼承人。
對於黎筍的繼位,國際社會並沒有什麼異議。畢竟武元甲年紀大了,長征和范文同等人政治地位比他還略遜一籌。
然而,真正讓人意外的,是胡志明的遺囑中有這樣一句話——"努力把越南建設成主宰印支半島的強國"!
以當時越南的力量,能夠成功打退美國人就不容易,何況南北越當時還尚未統一。主宰印支半島,這野心未免也太昭然若揭了。
以胡志明的為人,即便是彌留之際,也不應該寫下這樣的話。
果不其然,事實證明,胡志明的遺囑是經過黎筍修改的,這段話也是黎筍自己填上去的。
那麼,這個膽敢修改胡志明遺囑的人,最後將給越南帶向什麼樣的境地?黎筍本人又落了個什麼下場呢?
胡志明
接下來,讓我們一一揭曉:
一、遺囑的風波
其實胡志明的身體本來就不好,之前在1969年8月份去探望武元甲將軍的時候,就患了重感冒,還是在中方專家的治療下才有所好轉。
沒想到,到了次月1日他的病情急轉直下,到1969年9月2日9:47不幸去世。
胡志明去世的時候,黎筍等越共政治局高層都去參加國慶慶典了,並沒有在身邊。
等他們匆匆趕到的時候,胡志明已然逝世。黎筍向胡志明的秘書武期詢問,胡志明有沒有留下什麼話,秘書卻回答並沒有,他說胡伯伯只是說,所有的指示都在遺囑里了。
胡志明與越南領導人合影
對於胡志明的這份遺囑,據後來他的秘書武期回憶,是從1965年的5月10日就開始動筆了。
當時的胡志明居住的高腳屋,不到10平米的一間工作室內開始書寫,一個多小時後停筆,並在左上角寫下了“絕密材料”4個字。
而這份“絕密材料”也並不是一蹴而就,是在之後的4年內經過了多次修改潤色,一直到1969年的5月份才最終定稿。
這份遺囑的原版用詞和胡志明生平一樣,淳樸而又詼諧幽默。其中提到自己人活七十古來稀,並用諄諄教誨般的語言,彷彿一個普通的長者一樣教育越南人民:“趕走了美帝,我們將比今天的建設好十倍!”
可是正式發表的遺囑中,居然出現了“主宰印度支那半島”之類的話。
黎筍
作為一個純粹的民族主義者,胡志明對於能把越南建設成中南半島最大最強的國家,一定是有這樣的願望的。
可依照胡志明的脾氣秉性和當時的國際局勢,他是絕對不可能把這句話寫在遺囑上的!
果然,後來證明這份遺囑是經過黎筍集團修改過的。
黎筍集團上台之後,就開始緊抱蘇聯的大腿,實行各種排華政策,並儘力打壓長征等越共內部的親華勢力。
這一點最終引發了其內部的反彈,遭到了越南黨內人士的反對,其中就包括了長期擔任駐華大使的黃文歡。
1979年7月,黃文歡利用去德國柏林治病的機會,轉道中國。在北京召開了記者招待會,公開揭露了黎筍集團的錯誤路線!並且在同年8月底爆出了一個大瓜——黎筍集團修改胡志明遺囑!
據黃文歡說,胡志明逝世當天,黎筍就拿出了一份三四頁的打印文件,宣稱是提前準備好的胡志明遺囑。
胡志明遺囑的公開部分
可是胡志明病情是1969年9月1日突然惡化,並沒有時間向黎筍等人交代提前準備遺囑的事情。
黎筍公布的這份遺囑文件上,結尾一側簽有胡志明的簽字,另一側赫然還有黎筍的簽字。
這樣一份漏洞百出的打印件,自然在民間和官方都引起了懷疑。
迫於壓力之下,黎筍集團只能在報紙上公開了遺囑原文,和一部分胡志明遺囑的原件手稿。
可報紙上公開的遺囑,跟胡志明逝世當天所拿出來的遺囑又不一樣!而且這份遺囑上也只有胡志明的簽字,沒有黎筍的!
而公開的胡志明手稿也不是全文,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也就是說,無論是公開場合還是私底下,胡志明的遺囑手稿始終都沒有向越共政治局公布,僅僅只有黎筍等幾個少數人才見過。
黃文歡
因此,黃文歡認定,胡志明的遺囑原文肯定經過黎筍集團的篡改。在他所著的《越中友好與黎筍的背叛》一書中,明確地提出,對胡志明遺囑篡改的主要部分,就是有關“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部分。
其中有這樣幾句話——“對國際共產主義和工人運動的強大而感到自豪”。結合當時的歷史背景,這幾句話,其實是有一點討好蘇聯的味道了。
但是,這與胡志明平時的言論,以及堅決的反修正主義的態度,是大相徑庭的。
顯然這是黎筍為了達成自己的目的,用自己的政治態度修改了胡志明的遺囑,這也恰恰與他之後所進行的反華行徑是一致的。
二、逐漸暴露的野心
黎筍這樣做的原因,其實就是想要達成自己的政治野心。
其實早在胡志明去世之前,黎筍就已經表現出了強烈的擴張慾望。即便那時美國人還沒有被趕出去,但是黎筍依舊早早就認為,越南應該成為整個中南半島上的霸主。
黎筍
黎筍相較於胡志明,缺乏政治手腕,也無力在中國和蘇聯兩個大國之間左右逢源。所以他想要獲得政治資本,首先就要借用胡志明的名義。
利用篡改後胡志明的遺囑,黎筍親蘇和排華的行徑就有了理由——為了踐行胡志明遺囑上的“國際共產主義”!
甚至於後來出兵柬埔寨,也可以解釋為胡志明遺願中的“越老柬一體化”。
就這樣,這個野心家藉著胡志明的遺囑一步登天,成了越南的實際掌控者。
當然在對美戰爭結束之前,黎筍雖然表現出了親蘇的一面,也不敢公開跟中國掰腕子。
其實在1969年3月,蘇聯挑起“珍寶島事件”後,中蘇關係緊張,中國其實那是面臨著最大的外交困境。
由於抗美援越,中國尚未與美國緩和關係,同時又面臨著蘇聯的虎視眈眈。要知道斯大林的核威脅,可跟美國人的“外科手術”不一樣。
毛主席
甚至於連毛主席自己都承認:“我們現在孤立了,沒有人理會我們了。”
在這種情況下,其實越南方面的所作所為也不難被理解。即便胡志明在世的時候,也對於抗美援越的我軍多般阻撓。
只不過無論是越南還是蘇聯,都沒有想到中美關係居然在這種局面下開始緩和。尤其是1972年尼克松訪華,更是讓兩國關係進入了一個全新狀態。
這種情況下,無論是蘇聯還是越南,都對中國更加警惕。黎筍集團的排華力度也進一步加強!
1973年越戰結束,美國終於從越南這個泥潭中抽身,越南人民也得以緩過一口氣來。到了1975年,越南實現了統一。
黎筍在統一整個越南的大功績面前,有些飄飄然了!以至於對外擴張的野心越來越大。老撾就是他的第一個目標,但是老撾始終把越南當做“老大哥”,對於黎筍根本不敢忤逆。
柬埔寨
而柬埔寨的紅色高棉更是適時的犯傻,給了黎筍進攻自己的借口,讓越南在柬埔寨成立了一個長達14年的傀儡政權。當然了,這都是後話。
其實黎筍最大的問題,就是在看到中國孤立無援,甚至中蘇有可能爆發戰爭的情況下,想撿個便宜。
所以從1973年開始,越南就不斷的對中國發起挑釁。而蘇聯更是對其採取了默許的態度,因為在蘇聯看來,能夠跟越南一起“為難”中國,是符合其利益的。
尤其是在越南戰爭結束,兩越統一之後。黎筍更是肆無忌憚,悍然派兵突襲佔領南海六島。
這些島嶼,早在胡志明時期其實就已經承認了是中國領土,黎筍集團居然就這樣無視事實!
同時,越南又在邊界上不斷挑起爭端,侵佔我國領土!
當然,黎筍也知道,這樣不斷的挑釁下,中國不可能一直坐視不理。所以他一面跟蘇聯聯繫,緊抱蘇聯大腿。另一面積極擴軍,準備戰爭。
從1978年到1979年7月,就進行了六次擴軍,大量召回抗美老兵。但是還是兵員短缺,無奈之下,黎筍集團只能放開徵兵年齡,從原本的18~30歲擴展到16~45歲。
甚至於在男兵不夠的情況下,開始大量徵召女兵,甚至於連“娃娃兵”也在軍隊中非常常見。
為了軍隊數量,徵兵的標準也被降低,殘疾的、高度近視的、肝炎患者都被征入軍隊。曾經在社會上的地痞流氓、犯罪分子、南越當年投降的偽軍,在軍隊里反而都做了軍官。
黎筍集團甚至叫囂,要把國內的“三百萬工人變為三百萬戰士”,最後甚至連工廠的技術人員和知識分子,也被強制征入軍隊。
三、被“老師”教育的戰場
面對黎筍集團的挑釁,中國自然不可能一直慣着他。
1979年1月鄧小平訪美的時候,中美會談的重點內容之一,就是越南侵略柬埔寨的問題!
鄧小平
鄧小平在跟卡特總統的會談中,就提出越南問題嚴格來講,還是蘇聯世界格局部署的一部分。
蘇聯在亞洲的部署如同一個啞鈴,一頭通過越南來控制印支聯邦,另一頭則通過阿富汗和伊朗南下波斯灣。
雙方都同意打破蘇聯的布局,那殺雞儆猴的對象就是狂妄已久的越南。而且鄧小平還指出,只要教訓越南的步驟得當,並不會引發蘇聯的強勢反彈。
就這樣在鄧小平訪美結束後一個多月,也就是1979年的2月17日,我國的邊防部隊,兵出廣西龍州、靖西以及雲南的河口、金平,兵峰橫掃中越邊境上越南的各個軍事據點!
新華社發表聲明,曆數越南當局各種挑釁行為,還有黎筍集團的反動行徑。並且指出中國人民不要越南一寸土地,但也絕不允許別人侵犯我國領土!
中國邊防部隊為反擊越南,從1979年2月27日起連續攻克諒山、同登等20多個越南城鎮和戰略要地,給越南以沉重的打擊,達到了預期目的。次月5日,中國邊防部隊開始從上述地區撤出。到同年3月16日,中國邊防部隊已全部撤回中國境內。
中越自衛反擊戰
短短一個月的戰鬥,中國邊境地區,遭到越南入侵的區域就被清肅一空。
這讓黎筍集團大驚失色,他們一來沒有想到,自己號稱“世界第三軍事強國”的實力,居然如此不堪一擊;二來沒有想到,蘇聯居然真的作壁上觀。
不過他們也沒有承認自己的失敗,黎筍派人去聯合國告狀了!
越南外交部在聯合國指責中國軍隊侵略!可是他們卻忘了,中國是聯合國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具有一票否決權的,他們的提案自然是不可能通過。
況且越南本身還在侵略柬埔寨,聯合國也以同樣的理由提出要求,要求越南先退出柬埔寨領土。
在聯合國鬧了一通,沒有任何效果後,黎筍只能無奈的退回來集訓備戰——在中國軍隊撤出之後,黎筍集團麾下的部隊就快速返回了邊境地區,重新佔領山頭修築工事,準備跟中國展開“長期戰爭”。
解放軍自然不會放任越南,一面派出部隊跟越南進行拔點作戰,一面將戰區主力部隊輪換到邊境地,訓練叢林作戰和實戰能力。
1981年中國收復扣林山、法卡山,1984年中國收復老山、者陰山、八里河東山。
5年的戰爭,中國雖然犧牲了數以萬計的解放軍將士,但是也成功的穩定了西南邊境,這是中國最後一次大規模對外戰爭,也是中國軍隊現代化建設里程碑式的一戰!
反觀越南,本來1970年以後,東亞國家抓住世界經濟體系的律動,推行進口替代和出口,是現代化的開始,取得了“東亞經濟奇蹟”!這被稱作世界工業化的第三次浪潮。
結束了與美國的戰爭,又實現了國家統一的越南,其實是完全可以抓住這次浪潮,大力發展經濟的。
只可惜越南的領導人不是擁有大智慧大氣魄的鄧小平,而是黎筍這個滿腦子霸權主義的野心家。
排華政策使得越南失去了中國的援助;對柬埔寨用兵導致了國際社會的制裁;蘇聯給的只是軍事援助,對於經濟發展不起作用。
加上為了維護“世界第三軍事強國”的體量,大肆擴軍窮兵黷武,軍費開支就將越南經濟幾乎拖垮。
黎筍又不擅長經濟建設,學自蘇聯和中國的兩個五年計劃,最終落了個畫虎不成反類犬。經濟衰退、糧食欠收、財政赤字、通貨膨脹。
越南的經濟困境越來越大,老百姓的生活也一天不如一天,這種困難直到1986年黎筍去世也沒能擺脫。
黎筍死後,繼任者急忙緩和中越關係,效法我國進行改革開放。這才讓越南的經濟有所緩解,直至後來走上高速發展的道路。
結語:
黎筍在越南對抗美國的民族戰役中,確實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也確確實實帶領着越南人民走向了統一。
但他在統一之後的所作所為,不免讓人心寒。讓這個本該贏得了抗擊美國侵略戰爭的英雄國度,成了一片殘垣斷瓦。
這個越南的英雄,因為自己的野心,成了影響東南亞乃至世界和平的罪人,這樣他本該受到擁戴的一生飽受爭議。
因此在1986年黎筍逝世時,越南人民對其做出的反應非常簡單且平靜,於當年胡志明逝世時,完全不是一個感覺。
或許這一點也能說明,其所作所為在越南人民心中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形象吧。
參考資料:
- 楊學純 越南:長征接管爛攤子 世界知識 1986-08-29
- 陳翔 從層次分析法的視角看1979年中越戰爭的根源 紅河學院學報 2014-12-08
- 宮力 對越自衛反擊戰過程中的中美蘇三角關係 黨史文匯 1995-08-15
- 中山 李光耀回憶鄧小平決策對越自衛反擊戰 領導文萃 2008-04-01
- 薛鵬程 1979年鄧小平訪美與中美戰略關係的拓展——基於美方解密檔案的解讀 上海黨史與黨建 2022-08-10
- 薛力; 李驍 中越邊境戰爭:原因探析與中方收益評估 戰略決策研究 2015-03-10
編輯:張墨
責編:林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