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得知紅軍到了陝北,魯迅激動道:快幫我給毛主席帶個禮物

2022年10月09日21:03:40 歷史 1008

“五四運動時期,北京弄新文化運動的,我見過李大釗、陳獨秀、胡適周作人等,就是沒有見過魯迅!”

這是毛主席在上世紀30年代對著名作家馮雪峰說過的一句話。

眾所周知,毛主席和魯迅一生心連心,雖然不曾謀面但心有靈犀,而馮雪峰便是他們之間溝通的橋樑,幾十年來一直被傳為佳話。

1936年,得知紅軍到了陝北,魯迅激動道:快幫我給毛主席帶個禮物 - 天天要聞

圖|魯迅

我們只談魯迅好不好?

馮雪峰是魯迅的老鄉,1903年出生在浙江省義烏,原名叫福春,有祝福美好之意。

馮雪峰擅長寫詩,早在毛澤東還在北大期間,馮雪峰就和汪靜之等人出版了詩集《湖畔》從而開始進入了現代詩壇,小有名氣。

秋收起義前,蔣介石發動了“412”政變,李大釗同志慘遭殺害,面對如此恐怖的社會環境,馮雪峰依然決定加入中國共產黨,不久便認識了柔石先生。

得知馮雪峰是個仁人志士,便把介紹給魯迅,從此馮雪峰便成為了魯迅的好學生,甚至成為了魯迅先生最親密的戰友。

1936年,得知紅軍到了陝北,魯迅激動道:快幫我給毛主席帶個禮物 - 天天要聞

圖 | 馮雪峰(前排左一)與魯迅合影

魯迅先生的學生中,比較出名的除了蕭紅蕭軍,恐怕就只有馮雪峰了,但馮雪峰膽子大常常在文壇寫一些抨擊國民黨的文章,多次遭到特務的通緝。

1933年,馮雪峰再次在文壇活躍,他還擔任了中共江蘇省宣傳部部長,不料被叛徒出賣,危在旦夕,當時周恩來同志得知馮雪峰有危險,決定讓馮雪峰馬上到中央蘇區避險。

當時的社會背景是,蔣介石對中央蘇區的紅軍進行了多次“圍剿”,甚至是不惜一切代價頻繁用飛機轟炸。而上海,尤其是顧順章叛變後,很多中央的同志都來到了蘇區,包括周恩來和博古等人。

這年年底,馮雪峰秘密從上海出發,經過福建最後到達江西瑞金。

1936年,得知紅軍到了陝北,魯迅激動道:快幫我給毛主席帶個禮物 - 天天要聞

圖 | 1934年,毛澤東(左一)和警衛員在江西瑞金

中央的同志得知來了一位大作家,便委以重任,讓馮雪峰擔任中央黨校的副校長,在此期間,馮雪峰和毛主席進行過多次交心的談話。

毛主席本是紅軍中的頂樑柱,掌握紅軍的軍權,但此時的他一直被博古等人排擠,多次被免去軍事職務,但依然是中央政府主席。

毛主席儘管被罷職,但在政府工作上依然兢兢業業,不僅做了大量的調查,還努力抓經濟和文化事業,這時候正好馮雪峰來到瑞金

1936年,得知紅軍到了陝北,魯迅激動道:快幫我給毛主席帶個禮物 - 天天要聞

在當時的蘇區,因為白色恐怖的籠罩,接受外界的消息十分的艱難,甚至想要獲取一張報紙都極其不易,賀子珍在山下給毛主席帶回來的基本都是過時的舊報紙。

面對這樣的困境,毛主席決定約馮雪峰談話,以便了解上海的情況,他們兩個人不僅是同志,而且還是一年如故的“詩友”。

在見馮雪峰前,秘書曾告訴毛主席,馮雪峰是魯迅的學生,和魯迅的關係很好。這讓毛主席十分欣慰,雖然沒見過魯迅,但毛主席多次拜讀魯迅的大作,和魯迅文章中的看法不謀而合。

毛主席還沒有去找馮雪峰,馮雪峰便登門拜訪,毛主席高興地對警衛員說:“快去準備好吃的。”

1936年,得知紅軍到了陝北,魯迅激動道:快幫我給毛主席帶個禮物 - 天天要聞

所以在和馮雪峰的一次談話中,毛主席有趣地說:“馮雪峰同志,今天我們約法三章,一不說瓜果蔬菜,二不說地主惡霸,我們只說魯迅。”

那天晚上,毛主席和馮雪峰來了一場空前的對話,兩個人的話題只圍繞一個人,那就是魯迅。

這次談話讓馮雪峰大為震驚,他沒有想到毛主席居然如此懂得魯迅,就好像在魯迅身邊生活着一樣。

毛主席說:“我在湖南一師就讀過魯迅的文章,後來還讀過魯迅的《狂人日記》和《阿Q正傳》等,阿Q是個出身落後的農民,缺點也多,但他要求革命啊。”

毛主席的觀點十分中立,他說魯迅對群眾的也有估計不足的地方,他看到農民的要求,毫不留情地批評了阿Q。

1936年,得知紅軍到了陝北,魯迅激動道:快幫我給毛主席帶個禮物 - 天天要聞

馮雪峰問毛主席原因,毛主席笑着說,我們共產黨人和紅軍幹部,其實一樣,對群眾的要求有時候不理會,應該讀一讀《阿Q正傳》。

馮雪峰從毛主席的話中聽出了大概意思,在艱苦的蘇區,想要買一本書都是極其奢侈的事情,更別說魯迅的書籍了。

從這天開始,馮雪峰就決定想點辦法,把一些有用的書籍都弄到蘇區。

那天毛主席靠在床邊,慢慢地卷着自己的旱煙,馮雪峰說:“主席,你是不知道,魯迅先生身處險境,不想去上海,也不想去蘇聯,認為在自己的崗位上,總能打上那麼一兩槍。”

毛主席聽到馮雪峰的話,感慨地說:“這才是真正的魯迅啊,他一個人在緊要關頭,敢於挺身而出,我們民族幾千年來,要是都有魯迅的性格就好了。”

1936年,得知紅軍到了陝北,魯迅激動道:快幫我給毛主席帶個禮物 - 天天要聞

難怪毛主席曾說,他和魯迅先生的心是相通的。也正是因為這樣,毛主席多次給魯迅傳話,期間都是馮雪峰代為傳達,這也促成了毛主席和馮雪峰之間深厚的革命情誼。

你幫我帶個禮物

其實早在1918年,毛主席就對魯迅佩服至極,甚至把魯迅當做自己的偶像。

青年毛澤東從湖南一師畢業後,在楊昌濟的推薦下進入北大圖書館工作,在這裡認識了李大釗。

1936年,得知紅軍到了陝北,魯迅激動道:快幫我給毛主席帶個禮物 - 天天要聞

魯迅與《狂人日記》(劇照)

李大釗看到毛澤東如此喜歡看書,便說:“原來你就是那個湖南青年毛潤之。”隨後在李大釗的推薦下,還認識了陳獨秀和邵飄萍等人。

當時的魯迅筆耕不輟,他是《新青年》雜誌的主筆,正在閉門創作小說《狂人日記》,毛澤東多次登門拜訪各位老師,但就是沒有見過魯迅,成為了一個小遺憾。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主動撤出江西,開始了艱難的長征之路,在長征路上因為條件艱苦,毛主席很少見到馮雪峰,等到戰士們繳獲到了好煙,便讓警衛員送一點過去。

1935年,紅軍戰勝了一切困難,馬上達到陝北,馮雪峰決定一定要把這個消息告訴魯迅先生。但隨之而來的是噩耗,瞿秋白英勇就義,馮雪峰悲痛不已。

1936年,得知紅軍到了陝北,魯迅激動道:快幫我給毛主席帶個禮物 - 天天要聞

毛主席說:“不僅是你失去了一個好朋友,我也失去了一個好朋友。”

馮雪峰是一個文人,但是在毛主席的影響下,馮雪峰不僅可以跟隨部隊出發,還能打游擊,毛主席在一次大會上就說:“誰說書生不能打仗呢?我看馮雪峰就會打游擊。”

這讓馮雪峰不禁想起,幾年前魯迅先生第一次聽說毛澤東領導千軍萬馬,感慨地對茅盾等文人說:“我在北大就聽李大釗說過毛澤東,只知道是個白面書生,沒想到現在居然領導千軍萬馬。”

作為前輩,魯迅對毛澤東的敬佩也是由心而生的。

1936年,得知紅軍到了陝北,魯迅激動道:快幫我給毛主席帶個禮物 - 天天要聞

1936年初,為了共赴國難聯合抗日,國共兩黨秘密談判,為了在上海建立秘密黨組織,組織上決定讓一個熟悉的人前去。

當時周恩來等人都認為馮雪峰比較合適,他對那面的環境熟悉,而且可以動員魯迅先生。

當時馮雪峰在上海有四個任務:第一是外交工作,他要和南京方面聯繫,盡量促成抗日。第二,是要和上海的文人等人,傳達一致抗日的想法。第三,建立上海黨組織,得到魯迅先生的支持。第四,便是發揮馮雪峰的長處,大量寫文章。

對此毛主席還專門給馮雪峰寫過一封信,從歷史資料中看,馮雪峰在上海期間,出色地完成了黨中央交給他的工作,並且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

因為身在上海,馮雪峰和魯迅先生的交流就更多了,馮雪峰迴到上海後,馬上和魯迅等人取得聯繫,表明了毛主席的想法,魯迅對建立上海秘密地下交通站十分支持。

1936年,得知紅軍到了陝北,魯迅激動道:快幫我給毛主席帶個禮物 - 天天要聞

馮雪峰還把紅軍在長征路上的事情給魯迅講了很多,魯迅先生高興地說:“太好了,我也有了創作素材了,可以寫一個中篇。”

馮雪峰迴憶,每次魯迅聽到毛主席的故事,就覺得特別振奮,魯迅總是不知不覺地流露出對毛主席的親切和信任。

“你幫我給毛主席帶個禮物。”

馮雪峰臨走時,魯迅還專門委託馮雪峰,給毛主席和周恩來等人帶去了禮物,那是魯迅在病重所編寫的瞿秋白《海上述林》還有一個很大的金華火腿,對於貧困的延安來說,這無疑是最寶貴的禮物了。

魯迅特別說明,並告訴馮雪峰,這是送給“M”的,實際上說的就是毛主席。

1936年,得知紅軍到了陝北,魯迅激動道:快幫我給毛主席帶個禮物 - 天天要聞

這點馮雪峰在1968年寫的回憶材料里證實了這件事,他寫道:

在魯迅逝世前不久,大概是1936年9月底,我曾送一隻金華火腿和三罐或五罐白錫包香煙,一二十條圍巾到西安轉延安。

除了帶來這些,馮雪峰還帶來一個不太好的消息,魯迅因為長期用筆戰鬥,身體越來越不好,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

還沒有幾個月,1936年10月,魯迅在上海病逝,在臨終前還在堅持創作,在去世前幾天剛剛寫完了《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

1936年,得知紅軍到了陝北,魯迅激動道:快幫我給毛主席帶個禮物 - 天天要聞

魯迅去世的消息震驚了延安,尤其是毛主席,得知魯迅去世,毛主席馬上在延安組織悼念活動,並委託馮雪峰去上海,進行大規模的抗日救亡活動。

在魯迅先生的治喪委員會名單中,馮雪峰還把毛主席的名字加了進去,可以說在這幾百人中,毛主席是唯一一個沒有見過魯迅的人。

也就是在這次去上海,馮雪峰千方百計找到了毛岸英和毛岸青,並趁着有人去莫斯科之際,把這兩個在上海流浪的孩子秘密送到了蘇聯。

兩年後有人從蘇聯帶回來了兩個孩子的照片,毛主席得知這兩個孩子還好好活着,激動不已,作為父親他熱淚盈眶,心裡對馮雪峰等人是滿滿的感激之情。

然而噩耗傳來,皖南事變後,馮雪峰同志在家中不幸被捕,敵人問他到底是不是共產黨,馮雪峰沒有說一個字,他說:“要殺要剮隨便。”

1936年,得知紅軍到了陝北,魯迅激動道:快幫我給毛主席帶個禮物 - 天天要聞

毛主席得知馮雪峰被捕,馬上和陳雲等人商量,一定要把馮雪峰救出來。

當時董必武先生找到了我黨做統戰工作的胡秋原,胡秋原動用了各種關係,最後讓《前線日報》的同志去監獄營救,這才把馮雪峰救了出來。

出獄後,有人建議他馬上去延安避難,馮雪峰表示,是毛主席救了他,他不會這麼輕易怕死的。

當時正是重慶談判時期,馮雪峰秘密潛伏在重慶,搜刮國民黨的情報,一有風吹草動就彙報給周恩來,讓蔣介石的各種小算盤都沒有得逞。

作為一個文人,馮雪峰完全可以和柳亞子等人一樣,做一個民主人士,在一起詩詞歌賦,喝喝茶聊聊天,但馮雪峰始終把自己當成一個戰士,他堅信在毛主席的帶領下,我們一定會取得革命的勝利。

1936年,得知紅軍到了陝北,魯迅激動道:快幫我給毛主席帶個禮物 - 天天要聞

馮雪峰:毛主席是當之無愧的領袖

國共談判破裂後,內戰爆發,毛主席在延安期間,馮雪峰多次去送書,大多數都是魯迅先生的作品。

毛主席說:“魯迅的書應該讓每個人都讀一讀。”對此毛主席還專門說過:“我沒有《魯迅全集》,有的是幾本零散的,《朝花夕拾》也在內,遍尋都不見了。”足以見毛主席對魯迅作品的喜愛。

但槍林彈雨,血雨腥風,可以看到魯迅的書這是一件難事,多虧了馮雪峰的幫助。

新中國成立後,馮雪峰出任上海市文聯副主席以及魯迅著作編刊社社長兼總編,這是毛主席對馮雪峰的高度信任。

1936年,得知紅軍到了陝北,魯迅激動道:快幫我給毛主席帶個禮物 - 天天要聞

可以肯定的是,馮雪峰是有才的,他的《真實之歌》曾得到過毛主席的誇讚,毛主席說:“好多年沒有看到過這樣好的作品了。”

比起丁玲,馮雪峰的才氣可謂略佔上風,或許這也是丁玲愛上馮雪峰的原因,有人問過丁玲,你最懷念什麼人?

丁玲坦白說:“我最懷念的是雪峰。”早在1927年和馮雪峰相識後,丁玲就對馮雪峰一見鍾情,她說:“這是我第一次看上的人。”

1936年,得知紅軍到了陝北,魯迅激動道:快幫我給毛主席帶個禮物 - 天天要聞

或許正是因為馮雪峰的影響,丁玲在文學創作上也是劍走偏鋒,甚至冒着危險要去戰場上尋找素材,難怪毛主席還專門寫詩誇讚: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將軍。

1950年後,馮雪峰被調入北京工作,他先後擔任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兼總編、《文藝報》主編等職。

有人問馮雪峰,毛主席在你心中是個什麼樣的人,馮雪峰說:“毛主席不僅是偉大的政治家,還是偉大戰略家,詩人,他往往可以力挽狂瀾,拯救革命於危難之際,他是當之無愧的領袖,誰也不能和他相比。”

而最讓馮雪峰佩服的是毛主席對讀書這件事一生的摯愛,毛主席和馮雪峰多次談到的《阿Q正傳》毛主席十分喜歡。

1936年,得知紅軍到了陝北,魯迅激動道:快幫我給毛主席帶個禮物 - 天天要聞

比如1959年廬山開會期間,毛主席就在講話中談到《阿Q正傳》,他說:“對犯錯誤的同志要給條路走,不要像《阿Q正傳》上的假洋鬼子,不準別人革命。”

毛主席希望幹部們借鑒阿Q精神,好的要吸收,不好的要摒棄,他說:“《阿Q正傳》是一篇好小說,我勸過很多同志都看這篇小說,看過了再看一遍。”

《魯迅全集》出版後,毛主席馬上讓秘書張玉鳳去把這本書買回來,毛主席看了一遍又一遍,在書上都有他的批註,密密麻麻。

1961年在紀念魯迅80誕辰時,毛主席還連寫了兩首詩悼念魯迅:

其一

博大膽識鐵石堅,刀光劍影任翔旋。

龍華喋血不眠夜,猶制小詩賦管弦。

其二

鑒湖越台名士鄉,憂忡為國痛斷腸。

劍南歌接秋風吟,一例氤氳入詩囊。

1974年後,毛主席的視力下降,眼睛出現了問題,為了讓毛主席看得更清楚,出版社的工作人員印發了大字本的《魯迅全集》。

1936年,得知紅軍到了陝北,魯迅激動道:快幫我給毛主席帶個禮物 - 天天要聞

圖|晚年毛主席

當時為毛主席看病的醫生叫唐由之,毛主席得知這個名字馬上就想到了魯迅的詩句,他說:“你這個名字好啊,我猜你父親一定讀過魯迅的詩句。”

唐醫生不解,毛主席索性就默寫了下來,原來是魯迅先生的《悼楊銓》,其中有兩句就是:豈有豪情似舊時,花開花落兩由之。

從毛主席病重一直到逝世,那本大字本的《魯迅全集》一直擺在他的床頭,張玉鳳回憶,毛主席逝世後,他的桌子上還擺着翻開的大字本《魯迅全集》。

而和毛主席因為魯迅結緣的著名作家馮雪峰先生,在1976年1月校訂完《魯迅日記》後,因病逝世。

1936年,得知紅軍到了陝北,魯迅激動道:快幫我給毛主席帶個禮物 - 天天要聞

縱觀當時的文藝界,不僅是魯迅和馮雪峰,更有艾青、蕭軍、丁玲、周揚等文人墨客和毛主席關係很好,這不僅僅是因為毛主席也是一個偉大的作家,而是毛主席對文藝事業的關注。

對於馮雪峰來說,他們和毛主席不僅是戰友,是革命同志,是詩友,更是一種師長的關係,毛主席於他們來說,何嘗不是一位和藹的精神導師呢。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通往奴役之路》七大核心 - 天天要聞

《通往奴役之路》七大核心

5月8日哈耶克誕辰126周年紀念日1899年5月8日-1992年3月23日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七大核心觀點一文整理·深度閱讀第一,市場經濟是人類迄今所能發現的最有效率且較為理想的一種資源配置體制。
黃裕生:天空下,每一個人的苦難都是所有人的不幸 - 天天要聞

黃裕生:天空下,每一個人的苦難都是所有人的不幸

黃裕生,哲學家,現任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1愚蠢的人在苦難降臨自己頭上之前,永遠都認為那是不幸者自己的問題,而永遠看不到苦難的製造者,甚至還站在製造苦難的人一邊,對那些批評苦難的製造者的人冷嘲熱諷,惡語相加。
哀悼!她走了,倖存者僅剩7人 - 天天要聞

哀悼!她走了,倖存者僅剩7人

5月7日記者從上海師範大學中國“慰安婦”問題研究中心獲悉5月7日凌晨1時許日軍“慰安婦”制度受害倖存者小瑞奶奶(化名)在湖南華容縣去世享年96歲小瑞奶奶1930年生於湖南華容1943年春夏之交13歲的她不幸被進村日軍抓獲日軍將擄掠而來的女性
陵水文羅產業園建設穩步推進 - 天天要聞

陵水文羅產業園建設穩步推進

5月7日,陵水文羅加工物流產業園一、二期項目建設進展順利,各項工作穩步推進,完成項目整體的85%。記者在一、二期項目現場看到,工地上機器轟鳴,車輛穿梭,施工團隊正緊鑼密鼓推進後續建設工作,一座座現代化的廠房拔地而起。據介紹,該產業園一期項目為文羅農產品批發市場項目、商業配套項目、熱帶果蔬深加工中心、農副...
一見·歷史與未來,一對跨越十年的關鍵詞 - 天天要聞

一見·歷史與未來,一對跨越十年的關鍵詞

循着習近平主席的足跡,感悟文以載道。 5月7日,在赴莫斯科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慶典之際,習近平主席在《俄羅斯報》發表署名文章《以史為鑒 共創未來》。10年前的同一天,那次赴俄之際發表的署名文章題目是《銘記歷史,開創未來》。 “歷史”與“未來”,一對關鍵詞,跨越十年,昭示...
全國唯一的羌族自治縣:讓世界為羌族文化停留 - 天天要聞

全國唯一的羌族自治縣:讓世界為羌族文化停留

中新網成都5月8日電 (賀劭清 楊勇)羌綉亮相意大利米蘭設計周、歌舞劇《風從羌山來》赴柏林藝術節演出……記者8日從四川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在成都舉行的新聞發布會獲悉,作為全國唯一的羌族自治縣,近年來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縣大力保護傳承羌族文化,推動羌族文化走向世界,讓世界為羌族文化停留。北川綉娘綉羌綉資料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