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聿明為首的第5軍,戰力和將領為國軍頂配,為何沒發展成派系?

2022年10月09日06:52:20 歷史 1995

1927年以後,蔣介石倚靠黃埔生,大力擴充中央軍嫡系和半嫡系部隊,到抗戰中期時已經呈現出中央軍一家獨大的局面。中央軍雖然大體上師出同門,但內部依然山頭林立,在蔣介石的默許下,中央軍發展出了陳誠系、胡宗南系、湯恩伯系三大派系,以及一些小派系。

但還有一支中央軍部隊,雖然沒有自成一體,但論實力和湧現的名將,可以稱得上是國民黨頭號軍事集團,那就是以杜聿明為代表人物的第5軍。

杜聿明為首的第5軍,戰力和將領為國軍頂配,為何沒發展成派系? - 天天要聞

杜聿明


派系爭鬥是國民黨的頑疾,黨內有派系,軍內亦有派系。派系的出現,主要是過去的舊軍閥在形式上加入國民黨後依然保持了原先的地盤和軍隊,這就等於國民黨全盤接收了過去的軍閥割據的既成事實,桂系、粵系、滇系、川系、晉綏系依然自成一體,因此就產生了相對於蔣介石嫡系的雜牌軍。

但蔣介石直接掌控的國民黨中央軍內部還分出來派系,一方面是因為舊中國軍政要人拉幫結派的習氣所致,另一方面則純屬蔣介石出於分而治之的目的,防止某個將領一家獨大的結果了。否則,以老蔣對軍權的重視程度,這些黃埔學生如果不是得到了蔣校長的默許,誰敢這麼干?

其中,陳誠靠着其起家的11師、18軍,發展出了“土木系”,因為“土”拆開為“十一”、“木”拆開為“十八”。胡宗南靠着第1師、第1軍,湯恩伯靠着第4師、第13軍,也分別發展起了自己的軍事集團。其他的如何應欽能夠自成一派,靠的是他在國民黨內的地位資格。

陳誠系、胡宗南系、湯恩伯系基本上把國民黨中央軍嫡系和收編的半嫡系部隊瓜分殆盡了。可除此之外,在國民黨中央軍中,還有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那就是以杜聿明為代表人物的第5軍。如果以軍為單位計算高級將領和由其發展演化出來的部隊的話,第5軍絕對是名列前茅。

第5軍,擁有自成一體成為一個獨立派系的強大實力和“朋友圈”。

杜聿明為首的第5軍,戰力和將領為國軍頂配,為何沒發展成派系? - 天天要聞

第5軍的機械化部隊


國民黨黨內、軍內都十分看重一支部隊的出身和血統,像第5軍這樣根正苗紅的國民黨中央軍,尤為矚目。

第5軍由1938年11月在湖南湘潭地區組建的國民革命軍新編第11軍改編而來,該軍剛成立時的軍長是徐庭瑤,其前身可以追溯到中國第一支裝甲兵團,1938年該兵團擴編為中國第一個機械化師國民革命軍第200師,後來在200師基礎上組建新編第11軍,其後改稱第5軍。

杜聿明是裝甲兵團首任團長,200師首任師長,第5軍代理軍長、軍長。邱清泉給杜聿明當過副師長,廖耀湘在杜聿明手下當過參謀長。

第5軍組建完成後的首戰就是崑崙關戰役,日軍第21旅團旅團長中村正雄少將被擊斃。入緬作戰,第5軍還是主力。遠征緬北滇西期間,第5軍打出了威風,打出了名氣,躋身“五大主力”之列。

第5軍最牛的時候,麾下曾雲集了國民黨軍隊中的三個王牌師:第200師、榮譽第1師、新編22師,200師師長戴安瀾;新編22師師長邱清泉,副師長廖耀湘,參謀長李濤;榮譽1師師長鄭洞國,鄭庭笈是該師第4團團長。

杜聿明為首的第5軍,戰力和將領為國軍頂配,為何沒發展成派系? - 天天要聞

左起:鄭洞國、廖耀湘、邱清泉


1944年5月,以新22師為基本部隊,組建了國民黨另一個“五大主力”之一的新編第6軍,首任軍長廖耀湘和續任軍長李濤都是原第5軍將領,這也讓新6軍有了鮮明的老5軍血統。

新編第6軍剛誕生就參加了緬北滇西反攻作戰,打通了中印公路。後因豫湘桂戰役,國內形勢吃緊,新6軍被緊急空運回國,隨即參加了抗戰期間正面戰場最後一次大會戰湘西會戰日本投降後,新6軍被空運到南京參加受降儀式,由此可見新6軍受器重的程度。

解放戰爭時,第5軍在華東作戰,敗仗很少,華野老人談起第5軍總是耿耿於懷,淮海戰役時也是將全殲第5軍作為主要的戰役目標之一,即使是我軍,也是十分認可第5軍的戰鬥力的。

新6軍在東北作戰,東北戰場上另一個國民黨“五大主力”之一的新1軍也掌握在出身原第5軍的將領鄭洞國手中。這時,原第5軍的將領們已堪稱是“黨國柱石”,鄭洞國、邱清泉、廖耀湘都是統率重兵的兵團司令,老軍長杜聿明則先後在東北和華東執掌軍事,出任東北保安司令長官和徐州“剿總”副司令。

杜聿明為首的第5軍,戰力和將領為國軍頂配,為何沒發展成派系? - 天天要聞


鄭洞國兵團(第1兵團)、廖耀湘兵團(第9兵團)、邱清泉兵團(第2兵團)幾乎佔了蔣介石在東北和華東戰場上的小半個家底,而且差不多都是美械和半美械裝備,尤其是廖耀湘第9兵團掌握的新1軍、新3軍、新6軍、第49軍、52軍和71軍,由於雲集了眾多的國民黨中央軍王牌部隊,被譽為“黨國半數之精華”。

原第5軍將領和部隊,此時都分布在東北和華東兩大戰場,比較集中。而杜聿明又曾先後在東北和華東擔任最高的軍事負責人,名將雲集,部隊精銳,第5軍系統原本有實力發展出以杜聿明為中心的一個獨立派系。

但杜聿明是個老實人,對蔣介石忠心耿耿,他一心只想把仗打好,又對權術和參與政治沒有太大興趣,缺乏成立派系來獲取政治利益的野心。

再者,杜聿明性格寬厚,與鄭洞國、邱清泉、廖耀湘、李濤等人的關係更像是一種親密朋友,即使下命令也是以商量的口吻,很少有上下級之間那種頤指氣使,比如在淮海戰役的關鍵時刻,杜聿明就是過多的考慮了邱清泉的想法,而不得不放棄原來的撤退路線最後導致陷入困局。所以說,以杜聿明的個性是無法成為一個派系的首腦的。

而鄭洞國、邱清泉和廖耀湘三人從職務上看又屬於平起平坐,都是擁有重兵、獨霸一方的“藩王”,這讓出自原第5軍的高級將領中沒有一位能夠一錘定音的頭面人物。

杜聿明為首的第5軍,戰力和將領為國軍頂配,為何沒發展成派系? - 天天要聞


關鍵的還有老蔣的態度,過去老蔣抱着拉一個、打一個的心態,默許部下在一定範圍內發展勢力,但此時國民黨的天下已經風雨飄搖,老蔣把杜聿明當“救火隊員”用,要藉助他的軍事才能幫助國民黨軍隊挽回敗局,而非再扶植一個尾大不掉的“諸侯”。白崇禧等人在此存亡關頭依然作壁上觀,甚至暗中使壞,老蔣對派系鬥爭已經恨得牙痒痒,此時也不會允許再出現一個新派系並留有後患了。

所以戰力強悍的原第5軍集團始終沒有發展成為一個獨立派系,原第5軍的高級將領見到杜聿明時,也僅僅是尊稱一句“老軍長”。

杜聿明為首的第5軍,戰力和將領為國軍頂配,為何沒發展成派系?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鞋王,曾叫板美國,如今慘遭孫子逼宮? - 天天要聞

中國鞋王,曾叫板美國,如今慘遭孫子逼宮?

靠制度,才能基業長青。作 者丨張靜波華商韜略出品丨ID:hstl88881992年的紐約,火藥味十足。當美國記者質疑汪海,他穿的是否為雙星鞋時,這位中國鞋王當即脫下鞋子,高舉過頭頂,向人們展示鞋底的商標,並用英語高呼:China Double Star!此舉在美國引起轟動,有媒體戲稱:汪海是除赫魯曉夫之外,第二個敢在美國公眾面前脫...
漢朝使者為何死亡率居高不下? - 天天要聞

漢朝使者為何死亡率居高不下?

有聽友問我這麼一個有些難回答的問題,說歷史上漢朝使臣頻繁遭遇殺身之禍,到底啥原因?實話講,哪個朝代我們的使臣都有被殺的,但確實漢朝人數上是多了些。我們就試着串着故事講講大概。
高句麗復活甲還沒捂熱,就被大唐反手砸了個稀碎 - 天天要聞

高句麗復活甲還沒捂熱,就被大唐反手砸了個稀碎

一萬唐軍暴揍五萬敵軍,將高句麗死灰復燃的氣焰徹底覆滅!也將反水的新羅連帶着一起瘋狂教育。此戰殲敵上萬,俘敵同樣達到上萬。這一戰將盛世大唐之威揚遍四海,此戰就是公元668年的石門之戰。這一戰的背景有點搞笑,因為這一年大唐剛剛覆滅高句麗,並將他
南陽王府山的七大難解之謎 - 天天要聞

南陽王府山的七大難解之謎

南陽王府山,坐落在河南南陽市工農南路旁,是明朝唐王府的後花園核心。這座用太湖石堆砌的假山,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它不光是個建築奇觀,還因七大未解之謎聞名,吸引了無數人來探秘。朱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二十三子,1376年9月18日出生,母親是李
基因證實,芬蘭人是漢族親戚,8000年前分開,還帶走了狗 - 天天要聞

基因證實,芬蘭人是漢族親戚,8000年前分開,還帶走了狗

基因研究證明,芬蘭人和漢族竟然是遠房親戚!這關係得追溯到8000年前的一次大遷徙,而且更絕的是,當時遷徙的人還帶上了他們的狗。這事兒聽起來像歷史懸疑劇,但全是真材實料,科學家們用DNA證據一步步揭開的。先說這發現的來頭。
男子“賭神”附體連贏好多場?原是麻將機內有蹊蹺 - 天天要聞

男子“賭神”附體連贏好多場?原是麻將機內有蹊蹺

極目新聞記者 黃忠通訊員 黃夢玲“老王,你最近火氣怎麼這麼好,清一色說來就來?”“是啊,每次都是我們幾個人打,你的水平我可清楚啦!”“雖然我們只是娛樂,輸贏很小,但老王你要是有胡牌的訣竅也要告訴我們一聲啊!”……近日,湖北省宜都市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一起非法銷售竊照專用器材案宣判,很好地解答了老王牌友...
英雄重慶⑨|鄒進賢:被讚譽的“革命啟蒙老師” - 天天要聞

英雄重慶⑨|鄒進賢:被讚譽的“革命啟蒙老師”

新重慶-重慶日報 鄒進賢 中共重慶市委黨史研究室供圖【人物簡介】鄒進賢(1899~1930)又名鄒游、鄒定達,化名朱三元、周三元、周正清,四川省綦江縣(現重慶市綦江區)人。四川共產主義先驅者,四川黨組織和武裝鬥爭的重要領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