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與河北的轄區調整,河北省的3個縣,為何劃入河南省?

2022年10月08日22:05:24 歷史 1406

河南與河北的轄區調整,河北省的3個縣,為何劃入河南省? - 天天要聞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各個省之間換地的故事,例如四川省與貴州省之間的換地、江蘇省與安徽省之間的換地。今天,我們聊聊河南省與河北省之間的換地。在清朝雍正皇帝在位時期,直隸省滑縣浚縣內黃縣,劃入了河南省管理。河南省的磁州,劃入了直隸省管理。那麼,河北省的3個縣,為何換回了河南省1個縣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河南與河北的轄區調整,河北省的3個縣,為何劃入河南省? - 天天要聞

首先,我們聊聊古代的運輸方式。在火車、汽車等交通工具出現之前,遠距離運輸基本上依靠水路運輸。因此,陸地運動的運輸量太小,而且容易受地形、天氣的影響。與之相比,水路運輸擁有運輸量大、不受限制等特點。除了著名的京杭大運河之外,各省之間也有各種中小型河流,也能夠通行船舶。例如河南省4大名鎮,基本上都是依靠水路運輸崛起的。

我國行省制度起源於元朝,12世紀後期,元朝逐步消滅了金國、西夏國、南宋等政權,建立了一個疆域面積空前龐大的王朝。不過,隨着疆域面積的擴大,唐宋時期的州縣兩級區劃,已經無法適應元朝的需要。元朝結合了金國行尚書台的經驗,經過摸索以後,推出了沿用至今的行省制度。元朝把全國劃分為10個行省,例如河南江北行省、甘肅行省、遼陽行省等等。

河南與河北的轄區調整,河北省的3個縣,為何劃入河南省? - 天天要聞

1368年,明朝建立以後,進一步沿用了元朝的行省制度,並且完善和調整。我國很多省份的基本區劃,都是在明朝統治時期形成的,例如河南省、山東省、江西省等等。由於明朝設立了南北兩個直隸,因此,出現了南北直隸與13個省的區劃格局。17世紀中期,清朝逐步消滅了各地農民起義軍和南明勢力,確立了自己的統治。

清朝進一步調整了各地的區劃,南直隸被降級,更名為江南省。到了康熙皇帝在位時期,又劃分為江蘇省、安徽省。北直隸更名為直隸省,各個州府的區劃也進一步調整。當時,直隸省的廣平府大名府,與河南省的彰德府衛輝府相鄰。在清朝統治的前期,大名府下轄了1個散州、9個縣,分別是:開州、大名縣元城縣南樂縣清豐縣、東明縣、長垣縣、內黃縣、滑縣、魏縣、浚縣。

河南與河北的轄區調整,河北省的3個縣,為何劃入河南省? - 天天要聞

廣平府則下轄了9個縣,分別是:永年縣、曲周縣、肥鄉縣、雞澤縣邯鄲縣成安縣廣平縣威縣清河縣。1722年,45歲的雍正皇帝上台。雍正皇帝登基以後,推行了一系列著名政策,例如攤丁入畝火耗歸公、改土歸流等等。河南省屬於人口大省,為了推行一系列政策,雍正皇帝任命自己的心腹田文鏡,調任河南巡撫。

田文鏡屬於雍正皇帝的三大心腹之一,出現了“江南李衛、西南鄂爾泰、河南田文鏡”的說法。田文鏡上任以後,積極推行新政,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效果。後來,雍正皇帝特批提升田文鏡為山東河南總督。

河南與河北的轄區調整,河北省的3個縣,為何劃入河南省? - 天天要聞

雍正皇帝對田文鏡的評價很高,認為:“忠誠體國,公正廉明。老成歷練,才守兼優,自簡任督撫以來,府庫不虧,倉儲充足,察吏安民,懲貪除弊,殫竭心智,不辭勞苦,不避嫌怨,庶務俱舉,四境肅然……模範疆吏。”

就是在田文鏡主政河南期間,主持了河南省與直隸省之間的區劃調整。河南省彰德府下轄的磁州,與北直隸廣平府下轄的邯鄲縣、永年縣,一直存在水源劃分問題。滏陽河位於兩省交界之地,流經磁州、邯鄲、永年、曲周雞澤等地,磁州居滏陽河上游,沿河居民為了灌溉便利,攔壩建閘蓄水抬高水位。隨後,邯鄲縣、永年縣也陸續修建了各式各樣的水閘。

河南與河北的轄區調整,河北省的3個縣,為何劃入河南省? - 天天要聞

三個州縣合計修建了10多座水閘,直接影響了滏陽河航運貿易,各地所需的食鹽、糧食、煤炭、石灰、瓷器以及日用百貨運輸受阻。為了爭奪水源,3個州縣經常發生矛盾和械鬥。與此同時,河南省與直隸省還存在河道運輸的問題。河南省各地的漕糧,基本上是衛河運往京城。從河南省北部的衛輝府出發,需要從直隸大名府滑、浚、內黃三縣經過。

但是,這一段河段年久失修、河堤急需修理,而且各地的官卡設立也不一樣。相當一段河流隸屬於直隸省,根本無法協調和管理。面對這一系列問題,直隸省廣平府的知府,首先上奏:“廣郡地臨滏河,舊建八閘,而數千畝之田,均受其益……自磁州據河上流,築攔河三閘,水不下行。夫水利於流行,築堤壅水,使鄰民為壑,固所不可;設閘阻水,使鄰田受旱,亦不可也;況商船載貨,由滏河以抵津衛、通州等處,常為三閘阻滯,商民未便。”

河南與河北的轄區調整,河北省的3個縣,為何劃入河南省? - 天天要聞

由此可見,廣平府知府不敢直接硬懟田文鏡,而是採用了“哭窮”的方式。面對廣平府的上奏,田文鏡拿出了自己封疆大吏的風格,直接建議修改區劃。雍正三年,田文鏡上奏:“臣仰肯皇上俯念漕糧攸關,將浚、滑、內黃三縣改歸彰德、衛輝二府,就近分隸管轄,庶事統一,彼此不致掣肘……。”

田文鏡的要求很簡單,直接要求把直隸省的內黃縣、滑縣、浚縣,劃入河南省,而且沒有提換地的事。面對兩個省之間的矛盾,雍正皇帝委派怡親王胤祥負責處理。胤祥親自前往直隸、河南兩省交界地區考察,最後,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內黃縣、浚縣、滑縣應該劃入河南省,不過,河南省彰德府的磁州,應該劃入直隸省管理。

河南與河北的轄區調整,河北省的3個縣,為何劃入河南省? - 天天要聞

換而言之,雙方基本上等於換地。按照清朝歷史文獻記載:“雍正三年,從豫撫田文鏡之請,改撥三縣屬於河南,內黃改隸彰德,滑、浚改隸衛輝。我朝釐定舊制,由直隸大名改屬河南彰德,審形勢之宜,得臂指之使,稱盡善矣。”雍正四年,1726年,河南省彰德府的磁州,劃入了直隸省廣平府管理。

河南與河北的轄區調整,河北省的3個縣,為何劃入河南省? - 天天要聞

其實從劃分的面積來說,直隸省明顯吃虧。但是,田文鏡屬於雍正皇帝的寵臣。當時的直隸總督,則是年羹堯的親信,正在面臨彈劾,根本無力顧及這些問題。因此,直隸省的內黃縣、浚縣、滑縣,劃入了河南省管理。目前,這3個縣仍然隸屬於河南省管理。

河南與河北的轄區調整,河北省的3個縣,為何劃入河南省? - 天天要聞

關於我國各地區劃調整的一系列故事,還有很多。作者在以後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鞋王,曾叫板美國,如今慘遭孫子逼宮? - 天天要聞

中國鞋王,曾叫板美國,如今慘遭孫子逼宮?

靠制度,才能基業長青。作 者丨張靜波華商韜略出品丨ID:hstl88881992年的紐約,火藥味十足。當美國記者質疑汪海,他穿的是否為雙星鞋時,這位中國鞋王當即脫下鞋子,高舉過頭頂,向人們展示鞋底的商標,並用英語高呼:China Double Star!此舉在美國引起轟動,有媒體戲稱:汪海是除赫魯曉夫之外,第二個敢在美國公眾面前脫...
漢朝使者為何死亡率居高不下? - 天天要聞

漢朝使者為何死亡率居高不下?

有聽友問我這麼一個有些難回答的問題,說歷史上漢朝使臣頻繁遭遇殺身之禍,到底啥原因?實話講,哪個朝代我們的使臣都有被殺的,但確實漢朝人數上是多了些。我們就試着串着故事講講大概。
高句麗復活甲還沒捂熱,就被大唐反手砸了個稀碎 - 天天要聞

高句麗復活甲還沒捂熱,就被大唐反手砸了個稀碎

一萬唐軍暴揍五萬敵軍,將高句麗死灰復燃的氣焰徹底覆滅!也將反水的新羅連帶着一起瘋狂教育。此戰殲敵上萬,俘敵同樣達到上萬。這一戰將盛世大唐之威揚遍四海,此戰就是公元668年的石門之戰。這一戰的背景有點搞笑,因為這一年大唐剛剛覆滅高句麗,並將他
南陽王府山的七大難解之謎 - 天天要聞

南陽王府山的七大難解之謎

南陽王府山,坐落在河南南陽市工農南路旁,是明朝唐王府的後花園核心。這座用太湖石堆砌的假山,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它不光是個建築奇觀,還因七大未解之謎聞名,吸引了無數人來探秘。朱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二十三子,1376年9月18日出生,母親是李
基因證實,芬蘭人是漢族親戚,8000年前分開,還帶走了狗 - 天天要聞

基因證實,芬蘭人是漢族親戚,8000年前分開,還帶走了狗

基因研究證明,芬蘭人和漢族竟然是遠房親戚!這關係得追溯到8000年前的一次大遷徙,而且更絕的是,當時遷徙的人還帶上了他們的狗。這事兒聽起來像歷史懸疑劇,但全是真材實料,科學家們用DNA證據一步步揭開的。先說這發現的來頭。
男子“賭神”附體連贏好多場?原是麻將機內有蹊蹺 - 天天要聞

男子“賭神”附體連贏好多場?原是麻將機內有蹊蹺

極目新聞記者 黃忠通訊員 黃夢玲“老王,你最近火氣怎麼這麼好,清一色說來就來?”“是啊,每次都是我們幾個人打,你的水平我可清楚啦!”“雖然我們只是娛樂,輸贏很小,但老王你要是有胡牌的訣竅也要告訴我們一聲啊!”……近日,湖北省宜都市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一起非法銷售竊照專用器材案宣判,很好地解答了老王牌友...
英雄重慶⑨|鄒進賢:被讚譽的“革命啟蒙老師” - 天天要聞

英雄重慶⑨|鄒進賢:被讚譽的“革命啟蒙老師”

新重慶-重慶日報 鄒進賢 中共重慶市委黨史研究室供圖【人物簡介】鄒進賢(1899~1930)又名鄒游、鄒定達,化名朱三元、周三元、周正清,四川省綦江縣(現重慶市綦江區)人。四川共產主義先驅者,四川黨組織和武裝鬥爭的重要領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