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女王的離世,我並沒有第一時間看到新聞推送,甚至是早起後在廁所里看凌晨曼聯比賽新聞時候,才發現文中提了一句:開賽前曼聯球員佩戴黑紗,為剛剛去世的女王默哀。
看到這裡,我哪裡顧得上曼聯到底0:1輸給誰了,字母羅的那個頭球是否越位也沒興趣了,馬上翻看新聞頻道。
原來女王真的去世了,作為英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久的君主;有確切記錄的在世界歷史中在位時間第二長的君主,之前我甚至覺得查爾斯王子大概率這輩子都只能是個王子了。
正如那句:天下豈有三十年太子乎?
查爾斯王子聽聞後,淡淡一笑:圖樣圖森破,孤七十年都默默的等了,你這才三十年着個什麼急。
女王的一生確實有些不平凡,按照正常的歷史軌跡,她並沒機會當上日不落帝國的君主,怎奈她那個著名的愛江山不愛美人的大爺:愛德華八世放棄皇位,這才讓他的父親成為喬治五世。
二戰期間,面臨德軍的狂轟濫炸,英國本土面臨被攻入的危險,未來的女王聽從母親的話,並未逃往加拿大避難,反而在年僅14歲的時候,公開講話,鼓勵三軍將士,一定會戰勝納粹。
試想下,14歲時候我們在幹嘛,別說公開面對全國人民講話了,就只是遇到個不熟悉的父親或者母親的同事,我們也會羞澀、靦腆的說不出個123來。
19歲的未來女王組織了支援戰爭的婦女團體,同時被授予中尉軍銜,算是間接的參與了二戰,協助盟軍打敗了納粹。
我覺得,在大婚加冕前的未來女王,一直都作為”別人家的孩子“存在着。
說幾件女王的與我們的趣事。
“沒景點”的旅行
1986年,女王首次出訪中國,女王通過隨行人員向中方的陪同人員表示,中國可玩的地方過少,攏共就長城、故宮等幾個地方,關鍵所有的景點都是一個風格。
當時的領導人對這個反饋很重視,經過開會研究商討後,最終決定重新新建和翻建一批旅遊景點,就是因為這次女王訪華,才有了後來的中國旅遊年。
女王的“王水”
還是訪華期間,女王在用餐期間,吃了一口魚肉,可她哪裡知道中餐里的魚肉是不提前剔魚刺的,而英國的皇家禮儀中要求,入口的東西不能吐出來。
所以,女王硬是把魚刺在口中含到變軟才咽下。
後來有人戲稱,女王就是女王,連口水都是”王水“。(王水,濃硫酸和濃硝酸的混合物,具有強烈的腐蝕性)
引領時尚幾十年
訪華期間,女王的隨行人員多達900多人,光女王的衣服和各種飾品,就足足五噸,說明女王對於穿搭的要求可見一斑。
不單年輕時候,暮年的女王出席公共場合,服飾搭配仍然考究,絕對是引領時尚幾十年,堪稱名媛們遙不可及的天花板。
長不高的橡樹
女王訪問廣州,送給廣州一顆橡樹,那時候這種樹在廣州是非常罕見的橡樹,並在廣州的流花湖公園種下了。
這棵樹的寓意是象徵著中英兩國的友誼,可有點尷尬的是,36年過去了,這顆樹一直也長不太高。
關於女王與中國人民的感情,我覺得曾經看過的一段話用在這裡特別貼切:
“...如同見到一棵古樹倒落,它明明與你素昧平生毫無瓜葛,但就是有那麼一點點傷感。畢竟它一直直默默在那裡見證人來人往悲歡離合。任何一個長久生命的逝去都是一段目擊的結束、一種記憶消逝在風裡...”
上帝確實無法保佑女王永駐人間,也許上帝可以保佑英國不會四分五裂。
(本文的圖片來源於互聯網)
希望在本文評論區能讀到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