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不少反映革命戰爭歷史的影視作品中還有不少真實的剪輯,這些剪輯都是出自戰場攝影師之手,可謂是非常珍貴。於是這讓那些冒着生命危險完成拍攝的攝影師成為了革命戰場上的另一類英雄,正是有了他們的付出,才讓今天的青年人看到了當時真實的畫面。在不少優秀的攝影師中,就有一位周總理身邊的攝影師,他雖然出生卑微,但是個人經歷十分豐富,他從一位地主家的長工到一位部隊攝影師,可謂是經歷了相當之大的人生轉變。
當時他報名成為了部隊攝影師後,從革命戰爭時期一直在這個工作崗位工作到了建國後,留下了非常多精彩的照片,也讓他贏得了周總理的欣賞。正因如此,周總理才在出訪朝鮮時特地詢問了他的情況,並將他一起帶到了朝鮮,那麼他是誰呢?為什麼周總理出訪朝鮮都要帶上這位攝影師呢?
一、從長工到一名攝影師
隨着朝鮮戰爭爆發二十周年來臨之際,1970年,周總理率團訪問了朝鮮。在這一次訪問前,周總理在仔細檢查了隨訪人員後,突然說道怎麼少了一個人?其實周總理說到的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跟隨了周總理多年的攝影師-杜修賢。
杜修賢此前就跟隨周總理一同工作,得到了周總理的高度認可,於是在這一次出訪朝鮮時,他也同周總理一同出訪了朝鮮,成為了周總理身邊一位極為重要的攝影師。出生貧寒的杜修賢在革命戰爭年代還是一名地主家的長工,後來抗日根據地舉行土地革命,於是他因此獲得了學習和受教育的機會,不久後便來到了新華書店工作。後來在工作中,看到八路軍電影團招收學員,他果斷報名,成為了一名學員,這為他日後成為一名優秀的攝影師奠定了基礎。
成為電影團學員後,他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刻苦學習後,很快就成為了一名合格的攝影師,並奔赴各大戰場,拍攝珍貴的陣地畫面。經過過戰火考驗的杜修賢對攝影的個人要求越來越高,以至於後來他在陣地上拍攝的畫面都能單獨作為一部電影了,他也因此備受組織的看重。
有了革命戰爭時期的工作經驗,到了建國後,他開始進入到新華社工作,並拍攝了不少祖國建設的畫面,這讓周總理看後頗為欣賞。於是他便在1960年有幸地來到了周總理身邊工作,成為了中南海中一位專業的攝影師。
二、成為周總理身邊的攝影師
能來到中南海工作,對於一名攝影師來說是莫大的榮幸,於是這讓杜修賢感到了自己身上的責任又重了不少,因此他也越來越重視自己的攝影技術了,為此還刻苦提升了一番自己的攝影技術。就在杜修賢來到中南海工作的第一天,他就有幸遇到了周總理,周總理聽聞是新來中南海工作的攝影師後,還特地與他留下了一張合照,這也成為了杜修賢一生的紀念。
在中南海工作一段時間後,杜修賢的不少攝影作品得到了周總理的高度評價,這也讓他出席了不少重要時刻,成為了不少重要歷史時刻的見證者,這讓杜修賢為此感到十分驕傲。對於自己的工作,周總理也給予了很多幫助,當時正值中國外交的開拓期,於是不少外賓都來到了中國會見周總理和毛爺爺等領導人,這讓杜修賢得以抓拍到了這些重要時刻,讓這些照片成為國家的形象。
雖然在工作上取得了優異成績,也得到了周總理的認可,但是到了特殊時期到來後,杜修賢的工作也難免受到了衝擊,這讓他被調往了烏魯木齊工作。在烏魯木齊工作的這段時間,杜修賢雖然無比想念與周總理工作的時光,但是他還是不得已離開自己曾經奮戰的崗位。到了1970年,周總理在出訪朝鮮之際,看到隨行人名單後疑惑道為何沒見到老杜?得知他還在烏魯木齊工作後,於是便申請將他調回中南海,陪同自己一起出訪朝鮮。
來到朝鮮以後,杜修賢拍攝了周總理難得的出訪時光,這些照片後來也成為彌足珍貴的文物。此後杜修賢更是陪伴着周總理走過了最後一段時光,記錄了他力挽狂瀾的點點滴滴,讓他的照片生動展現了周總理的真實影像,於是杜修賢也成為了這一段歷史中一個不能被忘懷的一個人。
三、結語:
作為一位陪伴在周總理身邊的攝影師,杜修賢用自己的獨到攝影角度,記錄了一段又一段真實的歷史,於是這讓杜修賢不僅是這段歷史的記錄人,還成為了日後不少攝影工作者學習的榜樣。通過一張又一張的照片記錄了一段又一段真實的歷史,可謂是意義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