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談判前,毛主席下達絕密命令,蔣介石得知後大叫一聲:哎呀

2022年09月06日18:42:26 歷史 1271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蔣介石為了搶佔先機,三次邀請毛主席赴渝談判。毛主席明知這是蔣介石的陰謀,但還是為了爭取最後的和平,決定去重慶談判

然而就在毛主席去重慶談判前夕,他卻下達了一項絕密命令。陳毅、劉伯承、鄧小平、林彪等20多位重要領導人,乘坐一架美國飛機飛向遠方。這看似平常的一次飛行,卻是事關我國前途命運的一次戰略空運。

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毛主席所下達的絕密命令的是什麼?這20多位領導人又被送往哪裡呢?

重慶談判前,毛主席下達絕密命令,蔣介石得知後大叫一聲:哎呀 - 天天要聞

毛主席、蔣介石

毛主席決定去重慶談判

1945年8月14日、20日、23日,蔣介石三次邀請毛主席去重慶談判。在世人看來,這是蔣介石要和毛主席共商國是的急不可待的心情;但在蔣介石看來,這卻是他的絕招。

雖然在抗戰勝利的時刻,蔣介石要打內戰是不可改變的,但他也明白,馬上打內戰還不行,他要放手發動全面內戰還面臨著重重困難:

第一是在國內,備受戰爭之苦的中國百姓渴望和平,堅決反對內戰,如果蔣介石在這個時候發動內戰的話,將會在政治上陷入被動;

第二是在國際上,以美、蘇為代表的國際勢力從各自的利益出發,都不贊成中國開展大規模的內戰;

第三是對蔣介石來說,更大的困難在於他的精銳部隊還在西南、西北地區,要將這些部隊運送到內戰前線還需要時間。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蔣介石在短短10天內,向延安連續發出三次電報,邀請毛主席來重慶和他商量遇到的各種問題。其實蔣介石並不是真的想通過談判來實現國內和平,在他看來這只是他的一個計謀。

重慶談判前,毛主席下達絕密命令,蔣介石得知後大叫一聲:哎呀 - 天天要聞

首先,蔣介石斷定毛主席為了自己的安全不會來重慶,如此一來,他就能將“共產黨拒絕談判,蓄意發動內戰”的罪行推到我黨身上。

其次,如果毛主席來重慶談判的話,他就給共產黨幾個內閣職位,誘迫我黨交出軍隊和解放軍,然後將我軍“消滅”。

最後,蔣介石可以通過談判爭取部署內戰的時間,特別是調兵遣將的時間。

對於蔣介石搶奪抗日勝利果實、積極準備內戰的舉動,毛主席也是十分清楚的,他的方針是“針鋒相對,寸土必爭”。在毛主席心裡,人民用流血犧牲換來的抗戰勝利果實,人民爭取來的權利,決不能輕易喪失,必須要通過堅決的戰鬥來保衛。

在接到蔣介石第一、第二次電報後,8月23日當天,毛主席主持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並在會議上作長篇講話:“恩來同志先去談判,我再緩一下……”

除此之外,毛主席還分析:“蔣介石的地位,既有有利方面,也有不利的方面。他不利的方面是:在他面前擺着強大的解放區,解放區內的抗日功勞是無法磨滅的;而且國民黨內部也有矛盾。”

對於蔣介石的連電邀請,毛主席經過深思熟慮後決定親自前往重慶談判。雖然他知道這場談判很有可能會不了了之,但由於共產黨代表人民的意願高舉“和平、民主、團結”的旗幟,在不傷害人民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對蔣介石必須要作出一定的讓步。

重慶談判前,毛主席下達絕密命令,蔣介石得知後大叫一聲:哎呀 - 天天要聞

如果在這種情況下,蔣介石還要發動內戰的話,他就在全國,甚至是全世界面前輸了理,我黨同樣有理由採取自衛戰爭,攻破他們的進攻。因此在8月26日,毛主席根據當前形勢的發展,對去重慶談判的問題明確表示:“可以去,必須要去,這樣可以取得全部主動權!”

毛主席還說:“由於有我們的力量、全國的人心、蔣介石自己的困難和外國的干涉四個條件,這次去還是能解決一些問題的。”歷史向大家證明,毛主席的決定是正確的。

毛主席準備去重慶談判,這也在社會上掀起巨大的反響。《新華日報》上發表了胡其瑞等四人的來信:

“毛澤東先生應蔣主席的邀請毅然來渝,這令我們過去所聽到的對中國共產黨的一切誤解都消除了。毛先生來渝,也證明了中共為和平、團結和民主而奮鬥的誠意和決心,這也反映和代表了我們老百姓的要求!”

正如當年陪毛主席去長青的胡喬木所說:

“毛主席親自去重慶參加談判,是一個非常英明的決策。人民要求和平民主,反對內戰。毛主席決定親自和蔣介石進行談判,這就代表了人民的意願,成為眾望所歸。這叫‘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如果毛主席沒有去重慶,人民群眾不了解這一情況,國民黨就會把‘不要和平’的責任全部推倒我們身上。我們不僅去了,還提出‘和平、民主、團結’的口號,這就振奮了國統區民主力量精神,也爭取了民心。重慶談判是戰後國共兩黨鬥爭的關鍵一棋,毛主席下了非常高明的一步棋。”

重慶談判前,毛主席下達絕密命令,蔣介石得知後大叫一聲:哎呀 - 天天要聞

1945年8月28日,毛主席在周恩來、王若飛、張治中等人的陪同下,飛抵重慶投入到緊張的談判之中。

然而在毛主席前往重慶之前,他也做了充分的準備,還下達了一項絕密命令,將陳毅、鄧小平等20位領導人運往別處,那麼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毛主席下達一絕密命令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這一結果,不管是對共產黨,還是對國民黨來說都是有些意外的。因此國共兩黨都發現自己還沒有做好迎接這一歷史突變的充分準備,需要採取一系列的緊急措施來接收勝利的果實,並應付隨之而來的戰爭危急。

當時,我黨雖然加強了應付內戰的軍事準備,但同時也認為,如果能夠通過和平談判令國民黨放棄“發動內戰”的想法,實行民主改革,這是符合中國人民根本利益的,應該努力爭取。

出於這一考慮,中共中央和毛主席決定與國民党進行談判。與此同時,毛主席還考慮到,談判是非常艱難的,談判的過程也會有一個打打談談的過程,並且只有將蔣介石打痛了,他才有可能承認談判中我黨提出的條件。

重慶談判前,毛主席下達絕密命令,蔣介石得知後大叫一聲:哎呀 - 天天要聞

但是現在毛主席遇到了一個困難,那就是我軍在“打”這一方面的準備明顯有些不足,其中最令主席放心不下的便是,當時由於召開中共七大,各抗日根據地的主要領導人都齊聚延安,他們來不及返回各自的駐地。

因此,如果我軍想要迅速完成由分散的游擊隊轉變為大兵團運動作戰,實現擴大解放區,痛擊國民黨集團的進攻。目前最關鍵、最迫切的一部就是要以最快的速度,將延安的各路將領送往前線。

但當時延安還沒有現代化的交通工具,從延安到太行山總部將近800公里。如果步行前進的話,需要經過黃河天險、黃土高原、晉南山地的溝壑,還要冒險穿過敵占區的封鎖線。

比如說楊得志將軍當初率部從河南濮陽趕往延安,就走了70多天;而江華從山東濱海趕到延安,更是用了大半年的時間。如果前線的佔領還通過這種方式趕回前線的話,那麼速度必將大大落後於國民黨軍的推進速度,我軍也會在戰場中失去主動權。

為了能將這些在延安的高級將領迅速並安全的運往前線,毛主席和周恩來找到負責中央外事工作的葉劍英、楊尚昆商量辦法。但不管大家怎麼討論,還是沒能想到什麼可行的辦法。

重慶談判前,毛主席下達絕密命令,蔣介石得知後大叫一聲:哎呀 - 天天要聞

從毛主席住處離開後,葉劍英和楊尚昆繼續研究對策。就在這個時候,葉劍英突然提出一個大膽的想法:“你說我們是不是可以借用美軍觀察組的飛機,將我軍的高級將領從延安運出去?當然這個辦法也會有一定的風險。”

楊尚昆聽後沉默了一會,然後說:“參謀長,這個辦法雖然有風險,但事到如今,只剩下這麼一個辦法的。但因為要送的都是我黨我軍的精英,萬一出個什麼意外,我們要承受多麼大的壓力和責任啊!”

最後,兩人經過商量後,決定將這一方案向毛主席彙報。

毛主席聽完葉劍英和楊尚昆的彙報後,也認為這個辦法可行,但為了慎重起見,主席又將周恩來、朱德、劉少奇、任弼時等人喊來,再次商討。

大家從各個方面作了權衡,最終同意這一方案。既然方案確定了,那麼該由誰出面和美軍駐延安觀察組交涉呢?毛主席說:“葉劍英同志和他們有交往,而且關係還很不錯,這項任務就交給劍英同志吧。”

原來,1944年美國總統羅斯福決定派一個軍事和政治觀察組到延安和其他抗日根據地,搜集日本的情報,以加強同共產黨的聯繫。當年的7月22日和8月7日,美軍觀察組分成兩批抵達延安,當時負責接待他們的正是葉劍英。

因此,當毛主席將這一任務交給葉劍英的時候,他連忙點點頭,接受了這一任務。

重慶談判前,毛主席下達絕密命令,蔣介石得知後大叫一聲:哎呀 - 天天要聞

美軍視察組

臨飛前又多了一位“乘客”

1945年8月中旬的一天,中央外事組和美國觀察組在延安舉行了一次氣氛活躍而融洽的聚會。在休息期間,葉劍英不動聲色地和美軍觀察組的負責人提及這件事。

葉劍英說:“我們有一批指揮員之前從前線回到延安開會,現在急着返回太行山麓參加對日的最後一戰。但我們卻面臨一個問題,你也知道我們現代交通工具有限,時間也比較着急,不知道能否借用你們的飛機,將我們這些指戰員送到前線去?”

由於只是試探,葉劍英自然沒有將這批需要運往前線指戰員的姓名、職務和其他有關情況透露出去。令葉劍英沒想到的是,這位美軍觀察組的負責人竟然沒有向上級彙報,當場答應下來。也許在他們看來,這次飛行不過是雙方長期愉快合作的一個小插曲。

其實美軍爽快答應下來有兩個原因:

第一、八路軍和美軍觀察組有長期的友好合作,而且延安方面還為這種合作提供了許多方便之處。太行根據地軍民特別是黎城、平順的百姓曾全力救助美軍失事飛機的傷亡人員,這也給美軍觀察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早在1944年末,八路軍太行軍區司令部便在晉東南的黎城縣長寧鎮修建了一個建議的飛機場,用來接待前來搜集抗戰情報的美軍觀察組成員,轉移被各抗日根據地軍民救護的美軍人員。最重要的是,美軍飛機之前曾多次往返於長寧和延安,因此對這段路也是比較熟悉的。

重慶談判前,毛主席下達絕密命令,蔣介石得知後大叫一聲:哎呀 - 天天要聞

所以當葉劍英提出要借用美國飛機的時候,美軍觀察組毫不猶豫地答應下來。

美軍提供的飛機是道格拉斯運輸機,艙門比較矮小,而且由於長期使用,艙門早已關不嚴實。飛機有兩個螺旋槳,起飛的時候還需要靠人推才能啟動發動機。

機艙里的座位則是簡陋的鐵架子,人坐在上面直不起腰。儘管如此,這種飛機在當時仍是最安全的,因為它能隨時在比較簡陋的場地進行降落,哪怕是一塊比較大的土地也是可以的……

由於這次空運比較危險,更是關乎着鄧小平、林彪等20位領導人的安全,所以黨中央採取了不少防範措施。

8月24日晚上,中央通知相關人員在第二天上午趕到延安東關機場,只需一個人去,不準帶參謀和警衛員,也不準其他人送行。除此之外,中央還要求葉劍英和楊尚昆親自到機場檢查並組織登記,每個乘機的人都要帶上降落傘,以備不時之需。

最難的飛機問題解決之後,中共歷史上最大一次空中將帥大轉移行動便拉開了帷幕。

重慶談判前,毛主席下達絕密命令,蔣介石得知後大叫一聲:哎呀 - 天天要聞

8月25日,事先接到通知的劉伯承、鄧小平、林彪、陳毅、薄一波、滕代遠、陳賡、蕭勁光、楊得志等20位各戰區負責人陸續來到延安的東關機場。因為這些將領之前都沒有坐過飛機,所以大家的臉上都浮現出興奮的神情。

任何熟知中共黨史的人看到這個名單都會知道,這些人絕不是什麼普通的幹部,而是我黨當時各大戰略區的主帥和一批擅長打仗的高級將領。一架普通的飛機上能集結這麼多高級黨政領導和軍事指揮員,這在中共歷史上絕對是第一次。

這一方面說明了當時任務的緊迫,另一方面也表現了我黨非凡的膽略。

葉劍英和楊尚昆在飛機場上和劉伯承、鄧小平等將領一一握手告別,嘴裡反覆說著“一定要一路平安啊”!登機前,大家還在飛機前合影留念。拍完照後,陳毅幽默地說:“如果摔死了,我們就用這張照片開追悼會!”
起初中央決定讓20位領導人乘坐飛機飛往前線,但在登機的時候,卻多了一個人,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多的那個人是誰呢?

重慶談判前,毛主席下達絕密命令,蔣介石得知後大叫一聲:哎呀 - 天天要聞

黃華

原來多的那個人是朱德總司令的秘書黃華,他在看清將要共乘美軍飛機的是哪些人後,心裡頓時一驚。於是連忙找到負責登機的葉劍英說:“葉參謀長,還是讓我和總司令他們一起去吧。”

葉劍英說:“不行,你要聽組織的安排!”見葉劍英不肯鬆口,黃華着急地說:“我是擔心萬一在飛行過程中發生什麼緊急情況,這些將帥們都不懂英語,到時候無法和飛行員溝通,到時候會非常危險的。我去的話可以當翻譯,方便雙方溝通。”

葉劍英想了想說:“你這個建議很好,我同意你去。但你要知道降落傘只有20副,如果你要上去的話,沒有降落傘的話是非常危險的。”黃華搖了搖頭,說:“沒關係的,我不害怕!”

就這樣,黃華成為美軍飛機的第21位乘客,他跟隨朱德等領導人一同前往前線。

得知毛主席的決定,蔣介石大叫一聲:哎呀

上午9點左右,隨着螺旋槳的轉動,飛機開始在東關機場凹凸不平的跑道上滑行,沒過多久,大地下沉,飛機也順利起飛。在飛行途中,機上的氣氛比較沉重,大家很少交談,每個人都低着頭想着心事。

的確,大家都知道此行自己身上擔負的責任和面臨的任務將會是非比尋常的困難。和機上的氣氛相比,延安統帥部里更是充滿了緊張和擔憂,誰都清楚,萬一這架飛機由於什麼原因失事,對黨來說意味着什麼。

重慶談判前,毛主席下達絕密命令,蔣介石得知後大叫一聲:哎呀 - 天天要聞

飛機在飛行一個小時後,大家明顯感到飛機突然升高了,他們都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便讓會英語的黃華去前面問問。黃華走進駕駛艙,和駕駛員交談幾句後回來說:“沒事,大家不要慌。剛才飛機經過同蒲鐵路,因為這一帶可能有日軍的高射武器,飛行員擔心出現意外,便提高了飛行高度。”

一場虛驚後,飛機再次飛行了大約四個小時,最終抵達目的地上空。由於長凝機場太過簡陋,美軍飛行員花了近半個小時的時間才安全降落。也是在這個時候,黃華心中懸着的石頭才徹底放下。

飛機安全抵達的消息通過電波迅速傳到延安統帥部,此時在統帥部焦急等待的葉劍英長舒一口氣,隨即將這一好消息彙報給同樣焦急等待的毛主席。毛主席聽完葉劍英的彙報後,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飛機的平安抵達,令中共中央的這招險棋成功了一大半。而抵達的將帥們在機場附近休息一會後,便分別趕赴各自的戰區。

就這樣,美軍觀察組一次不在意的飛行,令我黨完成了本需艱難跋涉兩個月左右才能完成的戰略性輸送任務。而這一步棋對我軍接下來的戰鬥也是大大有益的。

處於華北戰略要衝的晉冀魯豫根據地,是扼守國民黨北進的門戶,威脅津浦、平漢、正太和同蒲四條鐵路幹線,其戰略作用不容小覷,這裡自然也成為國共雙方爭奪的焦點。

重慶談判前,毛主席下達絕密命令,蔣介石得知後大叫一聲:哎呀 - 天天要聞

而此次美軍的運輸,幾乎給我黨的這個戰略區運來了一個完整的統帥部。司令員劉伯承、政委鄧小平、副書記兼副政委薄一波、副司令員滕代遠等等於8月25日飛抵黎城,兩天後便馬不停蹄地感到河北涉縣司令部召開會議,迅速擬定上黨、平漢兩個戰役的計劃。

隨後,劉伯承等人立即將處於分散游擊狀態的各個部隊整編為4個野戰戰縱隊,由楊得志、陳再道、陳錫聯和陳賡分別擔任各縱隊司令員。各級將領到位後,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於9月上旬和10月中旬連續發起了上黨、平漢戰役。經過一番激烈的戰鬥,最終取得重大勝利,我軍共殲滅國民黨6萬人。

被運送到前方的另一批將領,在貫徹中共中央“全力爭取東北”的重大戰略中,同樣扮演了令人注目的角色。林彪、蕭勁光、鄧華等人擔任了中共東北戰略區的主帥和主要將領。

林彪等人於10月下旬抵達東北,隨着時局的變化,巧妙調整了黨在東北的戰略方針,為了奪取戰爭的勝利,建立鞏固的東北後方根據地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除此之外,華東戰略區司令員陳毅和宋時輪等人一起,在趕往山東的途中及時組織了對津浦鐵路的徹底破壞,從而令國民黨不能利用這條鐵路來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

重慶談判前,毛主席下達絕密命令,蔣介石得知後大叫一聲:哎呀 - 天天要聞

最重要的是,陳毅抵達華東後還協調指揮華東的八路軍和新四軍這兩支原本互不統屬的部隊,於10月到11月配合作戰,進行了津浦路阻擊戰,有效阻滯了國民黨沿這條鐵路開往華東和東北的步伐。

在當時時間緊迫的情況下,我黨能冒這樣一個險是非常值得的。但這種罕見的大膽之舉也充分證明了毛主席在關鍵時刻的英明和非凡的魄力。這也難怪當蔣介石看到諜報人員送來的美機運送中共高級將領名單後,會大叫一聲“哎呀”!

後來,葉劍英和楊尚昆又借用美機將聶榮臻、蕭克、羅瑞卿等高級將領和張聞天、李富春等黨政要員分別送往山西和東北。隨後,他們迅速採取行動,將主力整編為9個縱隊20多萬人,地方部隊編為5個軍區11萬人,還派出1萬餘人率先抵達東北,有力地貫徹執行了黨中央的戰略決策和部署。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 天天要聞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儘管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引發了全美民眾的反對浪潮,但他依舊認為這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在空軍一號上,特朗普更是聲稱“原本Tik Tok的協議已經很接近達成了,但由於在關稅政策中國突然改變了主意,但這並不要緊,自己能夠在15分鐘內讓中國同意這筆交易,只要自己降稅的話”。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 天天要聞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兄弟們,就在中國對美國加了 50% 的關稅之後,特朗普再次對我們加了 21% 的關稅,現在整體關稅已經達到 125%。同時,特朗普暫停了對除中國之外其他所有國家的加征關稅政策,而且要把對其他國家加征關稅的稅點降到 10%。這進一步證明我昨天視頻里的分析完全正確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聞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韓國政壇那可是熱鬧非凡,就像一場大戲,一出接着一出。當地時間 4 月 4 日上午 11 時 22 分,韓國憲法法院代理院長文炯培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總統尹錫悅被罷免,判決立即生效。這一下子,尹錫悅可就從高高在上的總統寶座上跌落下來了,不僅失去了總統權力,各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 天天要聞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最近這國際局勢啊,那真叫一個風雲變幻,熱鬧得很。特朗普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對中國發起了關稅大戰,這一來可就攪得全球經濟的池水是波濤洶湧。可讓人意外的是,這次咱中國一改之前相對溫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劍”,那反擊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給震住了。與此同時,在美國國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 天天要聞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最近這國際局勢,因為美國的關稅戰那是鬧得沸沸揚揚。特朗普大手一揮,對全球發動關稅戰,這一回,咱們中國可不再像以前那樣小打小鬧地反擊,直接“手術刀”變“利劍”,給美國來了個狠狠的回擊。更讓美國沒想到的是,歐盟 27 國也緊跟其後,準備對美國反制,這可把特朗普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