際遇里的萬丈光芒,總在方向里閃耀。微末凡塵里的超脫,便是命運里的嗟嘆。
小翠在十四五的年紀,來到天王府,四五年間豆蔻年華的少女褪去青澀稚嫩,慢慢地開始與現實接軌,想起剛來天王府時對洪秀全天王的崇拜,未免不乏可笑。
金烏西墜,卻是有着無限的神思不矚。
在這個王府中,有着近三千的女子,而男人只有那眾星拱月的洪秀全天王。日復一日的端茶倒水,小翠對近在咫尺的天王卻是愈加的厭惡。
曾幾何時,小翠的父母兄弟隨着洪秀全在廣西起事,美好的信仰中是拜上帝教的無限榮光,男女平等,土地平分也終歸成了口號。
隨着太平天國版圖的擴張,小翠想起了那死去的父母跟兄長,最後又得到什麼呢?換來的只是洪秀全一眾高層的酒池肉林與窮奢極欲。
還有自己的小弟,上個月剛剛成親,卻被跟弟媳分成不同的營地不能見面,據說有些高層就喜歡幹些搶人妻女的勾當,但願平安吧。
在這個極度金碧輝煌卻是私慾洋溢的地方,階級的存在始終是不可逾越的鴻溝,只是一批人對另一批人的控制而已。
又到了李貴妃沐浴時間了,隨着嘴角苦笑的漣漪盪起,小翠開始慶幸沒有成為天王的女人,而小翠也在期盼着那聽說中的湘軍儘快結束這種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生活。
失意里的囹圄
黃巢一曲高歌起,滿城盡帶黃金甲。歷史總有很多的相似卻是不盡相同。
南方一隅的廣東,幼年的洪秀全在七歲時,便在學習上展現了超越同齡人的天賦,四書五經已經是在胸中形成溝壑,這一個孩子跟大多數孩子一樣,希望通過讀書實現階級躍遷。
十五歲時的縣試,出類拔萃的洪秀全,然而學習的路總歸不是一帆風順。府試中三次的名落孫山,對一個心智不成熟的青年來說,無疑是沉重的打擊。
家徒四壁,辛勤勞作卻始終是窮困潦倒。
而刻骨銘心多了便是濃重的反思。再加上這一時期家裡的變故,洪秀全開始思考人生,不一樣的經歷造就不一樣的想法。洪秀全有了瘋狂的想法,只是缺失一種契機。
生活本就是一座牢籠,有的人可以打破囹圄桎梏,而登上屬於自己的高峰。後來的洪秀全接觸到了基督教,其中的平等思想,將他對清政府的不滿無限放大,曙光初現。
於是,1896年,拜上帝教在洪秀全的倡導下建立,其中的人人平等思想更是很快聚攏起一大批的勞苦大眾,緊接着太平天國應運而生。
奮發後的安逸
1953年在天京建都,並隨着私有制廢除,太平天國一度達到鼎盛。人心裡的向背,是對腐朽清政府的同仇敵愾,太平天國席捲大半個中華大地。
然而歷史的進程握在了洪秀全手裡,大好形勢的下坡路從領導者開始蔓延,奢靡的風氣從洪秀全開始醞釀傳播。
千里長堤從內部開始瓦解。
酒色財氣本就是無邊的誘惑。沒有拿起過便難以放下,或許想過放下,但一切已經晚了。
天京的洪秀全自封天王,修建天王府。本來分庭抗禮的局勢在洪秀全的懈怠下,天平向著清政府轉移。
洪秀全為自己建了一座牢籠,裡面有着無數的得意。雕樑畫棟里的熠熠生輝,吃穿用度里的極度享受便是不枉世間一遭的自我沉醉與沉淪。
好大一座天王府,在還沒有建成的時候便隨着太平天國煙消雲散。宏大的建築群,卻是在沒有武力保護下冰消瓦解,昨日黃花。
洪秀全害過貧窮的恐懼,於是整個天王府入目皆是黃金,懸掛是華麗的絲綢,包括一寸寸的泥土裡都是摻雜着金子點綴,還有那遙遠之地運來的大理石,人力物力可見一斑。
在這裡洪秀全實現了自己後宮佳麗三千的皇帝夢,醒掌天下,醉卧美人,好不愜意。
這裡是女兒國,而這裡只有洪秀全一個王,色之一字被洪秀全演繹得淋漓盡致,聲色犬馬,熙熙攘攘。
而這個王,更是每日戴着自己的黃燦燦的王冠,脖子上墜着一條大金鏈子,龍袍以金絲織就,暴發戶里新高度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更有甚者,這個王竟然用着金子做的碗筷,享受着近百道美食一頓飯的奢侈。會享受也是一門藝術,洪秀全每每在吃飯時總會有喜慶的音樂響起,管中窺豹可見其奢華程度。
而外出時,更是誇張離譜的用到了64人抬轎,一個人的快樂建立在無數勞苦大眾的苦難之上。
英雄冢,紙醉金迷。初衷的背棄是可怕的。十年生死里的不思量,卻是窮途末路的鋪墊。
末路下的歸宿
曾經一怒砸孔廟,廣東逃避去廣西。金田村高舉人人平等的大旗,十幾個省的呼應,終歸是敗在了不自持。
隨着被短暫的勝利沖昏頭腦,便是以洪秀全為首的天王,以東南西北翼五王為首的內部傾軋,生活亂,工作亂,一塌糊塗地亂,洪秀全親手為太平天國畫上休止符。
洪秀全是這樣,很多人是這樣,權力有了,便是慾望的膨脹與私慾的不擇手段維護,一切總歸還是風雨里來風雨飄搖得去。
權力,金錢,地位,女色,慾望充斥,便是落寞。
洪秀全的謊言,在他窮奢極欲的生活下,曾經的承諾成為蒼白,人心離異,人性里的追逐便是眾叛親離。
而隨着一聲炮響,在某一天,天京城的城門被清軍轟破。洪秀全曾經的體面成為了清軍的戰利品,而本已離世的洪秀全終歸還是未能躲過一份入土為安的打擾。
最終,洪秀全的屍骨被湘軍刨出,沒有了思緒的屍體被挫骨揚灰。一代天王魂歸冥冥。
結語
人世間有着太多剪不斷理不清的結,最終是結還是劫?方向還是很重要的,不同的歷史時刻,守得住本心清明才是最重要的,那樣才不會迷失方向。
路是自己選的,後果也是需要自己承擔的,風華里的精彩與綺麗是自己譜寫的,也是需要去珍惜的,任性與放縱總歸是一份蕭索。
路漫修遠,以史為鑒,需要自控自製,才能在慾望的海洋里遊刃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