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可否認,蘇聯的解體與戈爾巴喬夫有着不可推脫的關係。他是蘇聯最後一位“執劍者”,也是美蘇爭霸中最後一位的掌舵人。
然而,他沒能挽救危難中的蘇聯,甚至將蘇聯一手推向了解體。而在戈爾巴喬夫的影子之下,赫然有着葉利欽的身影。
作為俄羅斯第一任總統,許多人對於葉利欽的印象,大多只是知曉他扶持了普京的上台。而普京更不用說,自從俄烏衝突爆發之後,關於普京的新聞就不曾停過。
那麼他們三人在歷史上的評價到底如何呢?這一點,或許只有與蘇聯最後一位領導人以及俄羅斯兩位總統密切相關之人的評價才最為客觀。
橫跨近百年的歷史,蘇聯最後一位元帥德米特里·亞佐夫,絕對是最有發言權的評價人之一!
亞佐夫
權威的評鑒人
2020年2月25日,德米特里·亞佐夫離開了這個世界。他活了96年,歷經戰爭的屍山血海,從一場場地獄般的戰役之中書寫了自己的功績。
1941年6月,德國對蘇聯展開了一場名為“巴巴羅薩”計劃的侵略戰爭。儘管在這場戰爭開始之前,同盟國各方司令部多對蘇聯進行了提醒。
但是,在當時與德國保持着互不侵犯條約的斯大林堅定地認為,希特勒絕對不會冒險對蘇聯展開侵略。
巴巴羅薩計劃
他將這些提醒忽略在了身後,當6月22日凌晨德軍瀕臨蘇聯邊界部隊的時候,仍然沒有一支部隊進行備戰。
因此,一場災難爆發了。320萬德軍、47萬芬蘭軍隊以及若干援軍。放眼望去儘是德軍的海洋,迅猛的攻勢令蘇聯大面積國土瞬間淪陷。
基輔戰役,19萬多的蘇聯戰士埋葬疆場,65萬士兵被德國俘虜。蘇聯元氣大傷,開始動員全境國民參軍作戰。
在這樣的環境之中,17歲的德米特里·亞佐夫謊報年齡,成為了一名蘇聯紅軍士兵。
1941年9月莫斯科保衛戰爆發。這是亞佐夫第一次登上戰場。屍山血海的地獄中,他掙扎着活了下來,但是很快便陷入到另一個地獄——列寧格勒保衛戰。
這是一場耗時872天的漫長戰役,是近代史中死亡人數最多、圍困時間最長、造成破壞最大的戰役。
超過100萬列寧格勒的市民在這場戰役中死去,133萬蘇聯紅軍戰士在戰爭中傷亡失蹤,但是亞佐夫活了下來。
從參軍以來,亞佐夫打滿了蘇聯的整個衛國戰爭。1978年,擁有赫赫戰功的亞佐夫被提拔成為了一名蘇聯的上將。
1987年,一個19歲的西德青年駕駛着飛機穿過了號稱世界上最嚴的蘇聯防空網,降落在了莫斯科的市中心的紅場之中。
戈爾巴喬夫對此十分憤怒,將當時的國防部部長索科洛夫撤職,並在諸多將領之中將當時已經成為大將的亞佐夫,提拔成為新一任的國防部長。
有了這個名氣,三年之後的1990年4月28日,亞佐夫成為了蘇聯最後一個得到任命的蘇聯元帥。
他歷經無數戰役,僅蘇聯最高的榮譽勳章列寧勳章便得到過兩枚,更是得到過20枚國際獎章勳章。
這樣一位在建國後逐步晉陞成為元帥的建國老將,他的資歷以及話語權不可謂不重。而在亞佐夫逝世之前,曾在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上,接受過採訪。
這是他給俄羅斯留下的一份“遺產”,要求《共青團真理報》在亞佐夫死後,才能將這次採訪的內容——對於三位領導人的評價公佈於世。
戈爾巴喬夫:蘇聯的葬送者。
雖然戈爾巴喬夫對於亞佐夫的提拔,恩情不可謂不大,但是晚年的亞佐夫對於戈爾巴喬夫卻毫不客氣。
戈爾巴喬夫
在蘇聯奔潰之前,亞佐夫曾組織了“八一九政變”,力圖架空戈爾巴喬夫的權力將其軟禁,以鐵腕手段挽救危亡中的蘇聯。
然而,因為行動倉促並且沒有明確政變後明確的責任劃分,因此這場政變最終以失敗告終。而亞佐夫也遭到戈爾巴喬夫的關押,直到1994年才得以出獄。
在亞佐夫看來,戈爾巴喬夫成為蘇聯領導人的時候很年輕。在他剛上任的時候,許多人都曾經看好戈爾巴喬夫。
他是一位經濟改革的天才,是在當時蘇聯百姓“排隊買麵包”的窘迫生活下的國家人才。但是,他太軟弱了。他是天才,但是並沒有領導蘇聯的能力。
戈爾巴喬夫
1985年的3月10日,戈爾巴喬夫出任蘇共中央總書記,蘇共國防會議主席。人們期待着這個新上台的領導人可以改變現狀,然而迎接他們期待的卻是失望。
在戈爾巴喬夫執政的後期,他在許多決定國際大事的時刻開始倒向美國。他的“新思維”外交,放棄了長久以來兩極格局的對立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尋求關係改善。
他這樣的“尋求改善”的做法,所換來的並不是美國的慈眉善目。為了避免同美國的戰爭,戈爾巴喬夫所做的只是退讓。
為了展現出自己的誠意,作為核武器“執劍人”的戈爾巴喬夫主動提出減少核武器的儲備,並宣布要計劃裁軍。
戈爾巴喬夫
要知道,美蘇對抗的最強大威懾和力量,就是兩國的軍事實力以及核武器對抗。然而,戈爾巴喬夫為了同美國尋求和平,卻甘願主動示弱。
這樣的做法,最直接的結果就是讓美國在整個中東賺了個盆滿缽滿。他撤走古巴的駐軍,容忍美國的海灣戰爭,放任美國對伊拉克動武。
原本蘇聯在中東有着很強的影響力,可是戈爾巴喬夫的遷就,卻讓美國在中東的勢力不斷擴張。
而在國內的政治改革,戈爾巴喬夫更是做得一團糟。他做出一個個倉促的決定,在經濟和政治方面,逐步將蘇聯推向了深淵。
戈爾巴喬夫
他反對蘇聯共產主義,試圖將曾經的計劃經濟轉變成為市場經濟,並且沒有長遠的目光。
當美國傾力於信息技術發展的時候,戈爾巴喬夫提出的是大力發展機械製造業,進而致使機械製造業產物供過於求。
一些企業為了迎合業績濫竽充數,使蘇聯的百姓用冤枉錢去購買落後的產物。更何況在當時百姓們的生活就已經十分緊迫。
與民生息息相關的輕工業以及農業在重工業的壓迫下更加供應緊張。他想制止國民飲酒,卻令地下酒吧黑市風生水起。
厄爾巴喬夫
濫發的工資,令1988年居民收入暴漲,但是盧布的購買力卻大幅度下降。令整個蘇聯市場陷入到一片混亂之中。
他的改革,不僅失去了計劃經濟的種種好處,還係數帶來了市場經濟不利的一面。當中國捨棄糧票政策的時候,戈爾巴喬夫卻在1990重新用起了糧票政策。
在2004年戈爾巴喬夫在外交場合李肇星的時候,李肇星曾詢問戈爾巴喬夫蘇聯解體的真正原因,只見戈爾巴喬夫落寞地說道:
“我最敬佩的,就是鄧小平先生。可是在蘇聯,沒有那樣的人才。”
戈爾巴喬夫
2022年8月30日,戈爾巴喬夫的人生走到了終點,享年91歲。在政治上,或許他是失敗的,但是論起年齡,他卻是切切實實的贏家。
不論是撒切爾夫人、亦或是昂納克,都不如戈爾巴喬夫活得長壽。葉利欽曾非常不屑地批評戈爾巴喬夫:包羅萬象的改革計劃遇到了他在改革實踐中的無能。
可是葉利欽的所作所為,亞佐夫又是如何評價的呢?
葉利欽
葉利欽:心裡完全沒有蘇聯
“如果葉利欽想過要保留蘇聯,他就不會那麼做。”這是亞佐夫對於葉利欽的評價:“他和手下給自己創造了天堂,但是沒有考慮過俄羅斯人民的生活。”
蘇聯解體,葉利欽也脫不了干係。1991年12月,葉利欽瞞着戈爾巴喬夫與白俄羅斯以及烏克蘭的領導人簽署了協議,宣布蘇聯將會終止。
這讓戈爾巴喬夫十分生氣,可是這個時候的戈爾巴喬夫早已無力回天。有人將葉利欽稱為“蘇聯的罪人,俄羅斯的功臣”
葉利欽
然而,葉利欽在位的期間,卻只是讓俄羅斯變得越來越糟。伴隨着蘇聯紅旗的降下,葉利欽在國家經濟遭受重創的時候,採取了所謂的“休克療法”。
一時之間,物價成倍上漲。如果說戈爾巴喬夫時期的蘇聯,百姓們的生活是排隊購買麵包的話。那麼葉利欽時期就是排隊你也買不到麵包。
他大肆將國有資產進行私有化,卻私下裡讓自己的家族和親信得到了私有化最大的蛋糕。在他執政的時候,整個俄羅斯出現了幾大經濟寡頭。
為了自己的權益和地位,這些寡頭們不惜利用大量的財力物力甚至科技手段來讓葉利欽取得連任。而作為交換,葉利欽會保障這些寡頭們的經濟利益。
葉利欽
雖然亞佐夫被葉利欽釋放了出來,可是他對於這一名蘇聯領導人沒有半分的好感。在葉利欽的領導之下,他甚至一度企圖將南千島群島用以利益交換還給日本。
他的家人親信,在葉利欽的政策中紙醉金迷。但是整個俄羅斯,卻在葉利欽的手裡變成了燙手的山芋。更不要提在當時的俄羅斯,還要面對車臣的危機。
就在這個時候,普京出現了。
普京
普京:天生的領袖
雖然葉利欽成為了俄羅斯的劫難,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如果沒有葉利欽,很有可能就沒有後來的普京。
在葉利欽挑選繼承人的時候,有着三個他希望看見的指標。其一,是葉利欽時代守舊派的認可。而普京在克格勃做過特工,又算是葉利欽的親信,因此符合條件。
第二,除了聲勢浩大的守舊派以外,還要得到實力同樣強大的改革派認同。而恰好,普京的“伯樂”之一,正是改革派的代表人物索布恰克。
普京
他被譽為普京的老師,而普京甚至一度因為索布恰克的遭遇,自願退出政壇。因此在改革派的眼中,普京同樣是合格的人選。
而最後一點,就是希望能夠心懷感恩。換句話說,就是希望能夠不要同葉利欽的所作所為“秋後算賬”。
事實上在葉利欽看來,普京能夠在擔任總統的辦公室助理時期幫助索布恰克,正是普京“感恩之心”的體現。而普京,也確實沒有特意找過葉利欽的麻煩。
在亞佐夫看來,普京會在實踐中一步步成長為一個偉大的戰略家。
普京和亞佐夫
從平定車臣到挽救危亡中的俄羅斯,普京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取得了無數俄羅斯人的認同。
如果說葉利欽將俄羅斯帶入了寒冬,那麼普京的上任就是將光芒重新照耀在了俄羅斯的土地。
他沒有同俄羅斯的寡頭手軟,對比葉利欽和寡頭們的同流合污,普京所做的,則是予以雷厲風行的打壓。
就如人們評價得那樣,普京是一個對戰友像春天一樣溫暖,對敵人像嚴冬一樣殘酷無情的人。
普京
俄羅斯的百姓在煎熬中生活了太久,普京的出現,對於俄羅斯百姓們的意義無比深遠。
他不再相信歐美國家的甜言蜜語,甚至一度敢和歐盟以及美國掰手腕。這在戈爾巴喬夫上台之後,是極少出現的。
在亞佐夫看來,普京能在擁有強大權力和能力的時候保持初心,甚至能將國家利益置之身前,為了國家盡心儘力。這也是亞佐夫無比看好普京的原因。
而普京同樣給予了亞佐夫這位老元帥足夠的尊重,在亞佐夫80以及90大壽的時候,普京專程向亞佐夫授勛表示尊敬。
亞佐夫
從1985戈爾巴喬夫上台到2022普京繼續任職,轉眼間37年過去了。從亞佐夫的離世到2022年8月30日戈爾巴喬夫的逝世,俄羅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從蘇聯的解散到俄羅斯的煎熬再到如今興盛,無可否認的是,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的時代已經落幕,現在正是屬於普京的時代。
至於普京能帶領着俄羅斯前行多遠,這就需要交由歷史和後人記載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