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內蒙發現一清代女子墓,屍身穿龍袍,240年不腐,她是誰

2022年08月16日19:01:34 歷史 1469

50年前,內蒙發現一清代女子墓,屍身穿龍袍,240年不腐,她是誰 - 天天要聞


你見過去世200多年,屍身還保存完好的女屍嗎?


你見過一個女人去世後,跟皇帝一樣身穿龍袍下葬嗎?


不是我們孤陋寡聞,而是世界之大,無奇不有。


內蒙古赤峰市就發現過這樣一個古墓。


那是1972年某月,一個農民在勞作時,偶然發現了這個古墓。


50年前,內蒙發現一清代女子墓,屍身穿龍袍,240年不腐,她是誰 - 天天要聞


當考古學家趕到後,發現這是一座規模宏大的清代古墓。而且,當他們打開墓中的棺材後,都驚訝不已。


50年前,內蒙發現一清代女子墓,屍身穿龍袍,240年不腐,她是誰 - 天天要聞


只見棺材中躺着一具上百年的女屍,她頭戴嵌滿寶石的赤金鳳冠,身上穿着綴有珍珠的金絲龍袍,周圍還放滿了顏色鮮艷、價值連城的各色珠寶首飾。


尤其是女屍身上穿的金絲龍袍,大小珍珠有數萬顆,每一顆都飽滿圓潤。據考古學家們估計,僅這件金絲龍袍,價值就達上億元。


專家們推算,這座古墓應該有240年。


可是過了這麼多年,這具女屍不僅完全沒有腐爛,皮膚竟然還富有彈性和光澤,看上去竟然就像是睡著了一樣。


大家一定好奇,這具女屍到底是誰?為何她死後會身穿龍袍下葬?而且屍身過了240多年都沒有腐壞?


讓柴叔陪你一起揭開謎底。


50年前,內蒙發現一清代女子墓,屍身穿龍袍,240年不腐,她是誰 - 天天要聞

古墓被發現,墓主人頭戴鳳冠身穿龍袍


這座古墓是在50年前,內蒙古赤峰的一位農民在幹活時,偶然發現的。


50年前,內蒙發現一清代女子墓,屍身穿龍袍,240年不腐,她是誰 - 天天要聞


當時老農不敢怠慢,立即上報給當地文物局。於是好幾名考古專家在第一時間趕到了現場。


經過初步勘察,專家們發現這座墓位於巴林部,其東西寬45米,南北長105米,整體面積超過5000平方米。而且墓地的兩側,還有配殿。


50年前,內蒙發現一清代女子墓,屍身穿龍袍,240年不腐,她是誰 - 天天要聞


如此宏大的規模,墓主人的身份一定很不一般。於是專家們開始分工協作,對古墓進行了搶救式發掘。


50年前,內蒙發現一清代女子墓,屍身穿龍袍,240年不腐,她是誰 - 天天要聞


隨着工作的深入,專家們發現了大小不等的十幾個盜洞。而且墓室里也是一片狼藉,只有幾塊瓷片散落在地,看來墓穴中的文物已經被盜賊們洗劫一空了。


50年前,內蒙發現一清代女子墓,屍身穿龍袍,240年不腐,她是誰 - 天天要聞


專家們想找到墓主人的棺槨,想看看裡面到底有什麼寶貝。可是,幾位專家找了一圈,都沒找到。難道墓主人的棺材也被盜賊偷走了嗎?


正當大家滿腹狐疑、有些失望時,一位專家突然發現墓室後面有一堵牆。當他走過去,試着把這堵牆輕輕推了一下,果然這堵牆被推開了。


他們看見了一小墓室,而且就在其正中央,擺放着一具棺材。這個發現令專家們欣喜不已。


原來這是一間密室。看來修建陵墓的人,已經想到盜墓賊的侵擾,特意修建,而且成功地騙過了盜墓賊。


看到這個神秘且保存完好的密室,專家們都迫不及待想知道這個墓主人的身份。


隨着棺槨一點點被打開,專家們看到裡面的東西以後,一個個都瞪大了雙眼:


50年前,內蒙發現一清代女子墓,屍身穿龍袍,240年不腐,她是誰 - 天天要聞


只見墓主人頭戴鳳冠,身穿一件鑲滿珍珠的龍袍,這些珍珠顆顆圓潤飽滿、光彩奪目。這件龍袍上還有八條金龍,僅次於皇帝龍袍上的九條金龍。


這些金龍全部採用金線和珍珠編織而成。專家們估算,這些珍珠大概有10萬顆,而且每顆珍珠的大小形狀幾乎都一模一樣,據說都是沿海一帶的上等珍珠。


墓主人的周身還堆滿了各種顏色的珍寶,看得專家們眼花繚亂。


他們還通過放置在女主人身旁的旗服,推測墓主人應是一位清朝女子。


可是,一般只有皇帝才可以穿龍袍。這個穿龍袍下葬的女子到底是誰呢?她到底有怎樣的尊貴身份?


很快,專家們就在墓穴的旁側,找到了墓主人的墓志銘。


通過查閱資料,專家們認為,她就是清朝的固倫榮憲公主,也是康熙皇帝生前最寵愛的女兒。


50年前,內蒙發現一清代女子墓,屍身穿龍袍,240年不腐,她是誰 - 天天要聞


康熙皇帝到底有多寵她,還讓固倫榮憲公主穿龍袍下葬?


50年前,內蒙發現一清代女子墓,屍身穿龍袍,240年不腐,她是誰 - 天天要聞

得康熙寵愛,第一個被封號

50年前,內蒙發現一清代女子墓,屍身穿龍袍,240年不腐,她是誰 - 天天要聞


固倫榮憲公主是康熙皇帝的第三個女兒,上面有兩個姐姐。可惜,兩個姐姐都不幸因病早逝,於是她就成了康熙的長女。


50年前,內蒙發現一清代女子墓,屍身穿龍袍,240年不腐,她是誰 - 天天要聞


她的母親就是康熙最寵愛的榮妃


榮妃的6個孩子中,5個兒子都不幸早逝,只有一個女兒活了下來,她就是榮憲公主。


榮妃接連遭受喪子之痛,一直鬱鬱寡歡,康熙是看在眼裡、痛在心上。也許是愛屋及烏,他對跟榮妃生的唯一的這個女兒,更是另眼相看。


榮憲公主從小聰明伶俐,模樣嬌美可人,而且對詩詞歌賦、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在康熙的一眾兒女中,可謂才情橫溢、樣貌出眾。


50年前,內蒙發現一清代女子墓,屍身穿龍袍,240年不腐,她是誰 - 天天要聞


俗話說,女兒是父母的小棉襖,是父親上輩子的小情人。榮憲公主的聰明懂事和善解人意,深得康熙的歡心。康熙曾親口說:“諸公主中,惟爾為最”。


雖然榮妃年老色衰以後,在康熙心中慢慢失寵,但是一點兒也沒有影響榮憲公主在康熙心中的地位。


榮憲公主聰慧可人,如一朵善解人意的“解語花”,年紀輕輕就懂得用各種辦法來寬慰父親的憂愁,巧妙的化解父子之間的嫌隙,這讓康熙帝甚是欣慰。


50年前,內蒙發現一清代女子墓,屍身穿龍袍,240年不腐,她是誰 - 天天要聞


榮憲公主在18歲那年,被康熙帝受封為“和碩榮憲公主”,她也是第一個被封號的公主。


這裡有必要科普一下清朝公主及格格的等級和封號,這個等級和封號共有八級。其中:


第一級為固倫公主,是皇帝跟皇后所生之女,“固倫”的滿語為“天下”。


第二級為和碩公主,是皇帝跟妃子所生之女,“和碩”的滿語為“地方”。


另外,清代的“格格”,不是公主。凡是尊貴人家的小姐,都稱“格格”。


不過,再受寵的女兒,也不能在父母身邊久留,她們長大後都要嫁人。即使貴為公主,也逃脫不了遠嫁他鄉的命運。


榮憲公主後來嫁給了誰?她在婚後的生活如何呢?


50年前,內蒙發現一清代女子墓,屍身穿龍袍,240年不腐,她是誰 - 天天要聞

琴瑟和鳴,鶼鰈情深


為了穩固江山,皇帝的女兒生來就有一個使命,那就是“和親”。


康熙也在榮憲公主受封半年後,就把她嫁到了蒙古。不過,即使是“和親”,康熙也顯示了對榮憲公主的特殊偏愛。


50年前,內蒙發現一清代女子墓,屍身穿龍袍,240年不腐,她是誰 - 天天要聞


為了給“貼心小棉襖”擇一個良婿,康熙精心挑選了蒙古“黃金家族”的後裔烏爾袞


烏爾袞的出身非常高貴,其先祖是成吉思汗,父親則是巴林部札薩克多羅郡王鄂齊爾。而且他還是康熙的姑姑固倫淑慧公主的親孫子,所以康熙很喜歡他。


據說當年的烏爾袞儀錶堂堂、身材高大魁梧,不僅勇敢剛強,還能騎善射。他在20多歲就帶領蒙古部落征戰各方,立下赫赫戰功,是萬千蒙古少女心目中的“白馬王子”。


一個是高貴美麗的大清公主,一個是英勇剛強的草原王子,兩人的結合,可以說是天造地設、佳偶天成。


當年烏爾袞看到榮憲公主的第一眼,就對其出眾的美貌和氣質一見傾心,從此再也不碰其他女人。


榮憲公主出嫁那天,康熙在眾人面前對她說:“朕的眾多子女中,你最貼心。今天為了江山社稷,榮憲公主義不容辭。今後,你將與母國唇齒相依,希望你對烏爾袞戒之敬之、勉之敬之, 夙夜勿違命,朕為你自豪。”


50年前,內蒙發現一清代女子墓,屍身穿龍袍,240年不腐,她是誰 - 天天要聞


康熙還動情地對迎親的人們說:“朕貴為一國之君,在芸芸眾生之中,也是一個普通的父親。今日,我榮憲公主嫁於烏爾袞,希望日後,你們待榮憲公主視如己出,不愧對我大清之誠心。”


烏爾袞迎娶榮憲公主之後,康熙就封他為和碩額駙


康熙果然眼光老辣,沒有看走眼。迎娶榮憲公主後,烏爾袞不僅對愛妻溫柔體貼,而且還非常忠誠,彌補了公主遠嫁他鄉的孤獨和惆悵情緒。


50年前,內蒙發現一清代女子墓,屍身穿龍袍,240年不腐,她是誰 - 天天要聞


蒙古的蒼茫、遼闊與紫禁城的大氣、精緻迥然不同,但生性開朗活潑、喜歡自由的榮憲公主很快便適應了。


50年前,內蒙發現一清代女子墓,屍身穿龍袍,240年不腐,她是誰 - 天天要聞


19歲的榮憲公主與烏爾袞在廣闊的草原上,一起策馬奔騰,一起大塊吃肉大口喝酒,好不快活。兩人很快便孕育了一雙可愛的兒女,享盡了新婚生活的快樂。


別看榮憲公主是父皇的心肝寶貝,夫君寵着的溫室花朵,就以為她沒啥其他本事。還真不是,她處理起政務也是精明強幹,令人佩服。


有一次,巴林部有一名官員玷污了一位平民女子,還打算仗勢欺人、逍遙法外。 榮憲知道此事後,馬上調查,鼓勵受害者說出真相,以便將官員正法。


這個官員看到榮憲公主不過是一介女流之輩,不僅態度傲慢,還當眾用言語羞辱了她一番。


榮憲公主豈能容忍這種言行!她當即喝令眾人:“把他給我拿下,賞鞭刑100下,罰銀1000兩,牲畜若干,並向那位女子道歉!”


不僅如此,事後榮憲又將此事上報朝廷,直到革去那人的官爵。


這件事,讓大家見識了公主的辦事能力和雷霆手腕,巴林部的大小官員都從心底佩服,百姓也對她交口稱讚,從此再無人敢對她不敬。


烏爾袞也深得康熙器重。他精通政治、軍事,是康熙的女婿中最出色的一個。而且他並沒有因為自己出身尊貴而養尊處優,經常率軍南征北戰,在蒙古軍中很有威望。


當年烏爾袞在烏蘭布通之戰中,有勇有謀,幫助康熙取得了對準噶爾的關鍵性勝利,讓康熙很高興,給他賞賜了不少物品。後來,康熙就任命他為昭烏達盟盟長,一年後又進封為副將軍。


看到烏爾袞不僅驍勇善戰,還對榮憲公主發自真心的尊重和愛戀,一家人生活得幸福美滿,康熙倍感欣慰。


不過,作為父親,康熙非常牽掛遠嫁漠北的女兒,榮憲公主也很惦記遠在紫禁城的父親。


父女情深的兩人,如何了卻這種牽掛呢?


50年前,內蒙發現一清代女子墓,屍身穿龍袍,240年不腐,她是誰 - 天天要聞

被冊封“固倫”公主,人生走向圓滿

50年前,內蒙發現一清代女子墓,屍身穿龍袍,240年不腐,她是誰 - 天天要聞


在封建社會的清朝,對公主的管制很嚴格。公主一旦出嫁,基本上都沒有什麼機會回宮,可是榮憲公主卻是例外。


榮憲公主出嫁後的那些年,康熙帝對其甚為想念,經常找機會在百忙之中去看望愛女,兩人在有生之年互相看望達十餘次。


要知道,康熙嫁到蒙古的有五個女兒,只有榮憲公主有此殊榮,可見她在康熙心中的分量。


50年前,內蒙發現一清代女子墓,屍身穿龍袍,240年不腐,她是誰 - 天天要聞


為了方便岳父康熙休息,烏爾袞特意在領地修建了一座規模宏偉的行宮,這也是漠北唯一的一座行宮。


康熙曾在這個行宮寫下了“金枝衍慶”的匾額,掛於行宮之上,並兩次在這個行宮中居住。


不過,即使貴為九五之尊的皇帝,也有自己的鬱悶和煩憂之事。


康熙第一次廢太子後不久,也就是在康熙四十七年,得了一場重病。原來,康熙一生注重親情,可是他的幾個兒子卻上演了“九王奪嫡”的悲劇。


看到幾個兒子為了爭奪王位,斗得死去活來,他心裡非常難過,希望有人可以陪陪自己。於是他親自下旨,詔榮憲公主回京探視。


遠在蒙古的榮憲公主接到詔令後,日夜兼程趕到康熙身邊。


50年前,內蒙發現一清代女子墓,屍身穿龍袍,240年不腐,她是誰 - 天天要聞


在紫禁城的40多天,榮憲每天陪伴康熙,日日晨昏請安,還親自為他煎湯熬藥。她深知父親的心病,雖然不能干涉朝政,就時常用言語安慰他。


此事在《清聖祖實錄》中也有記載。榮憲公主對康熙無微不至的照顧,令其非常感動。病癒之後,康熙便在第二年,加封榮憲公主為“固倫榮憲公主”。


前面說過,在清朝,只有皇后的女兒才可以封為“固倫”,而榮憲公主是妃子所生的孩子,卻被康熙超越祖制賜予了這樣的封號。


而且在康熙王朝中,有固倫公主封號的僅有5人,再次證明了榮憲公主在康熙心中至高無上的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榮憲公主還是唯一一個在康熙帝生前,獲得他親自冊封的固倫公主。


榮憲公主回到蒙古後,跟烏爾袞度過了一段夫妻恩愛、琴瑟和鳴的日子。


也許,美好的時光都是短暫的。


康熙五十五年,烏爾袞奉康熙之命,開始征討策旺阿拉布坦,榮憲和夫君不得不再次分離。


榮憲每次在烏爾袞出征之前,都要親自將他送出敖包。兩人共同主持祭祀儀式,虔誠地祈求所有人平安歸來。


鶼鰈情深的兩人,令人非常羨慕。時至今日,當地還傳頌着他們之間的愛情故事。


這次出征,讓榮憲的命運因此而改變。


康熙五十八年,烏爾袞再次從征準噶爾,榮憲再次將他送到敖包。本以為他會如往日一般平安歸來,卻不料再見已是天人永隔。


康熙六十年,烏爾袞在進軍途中因積勞成疾病逝,年僅51歲。49歲的榮憲沒有見到深愛的丈夫最後一面。


真可謂福不雙至,禍不單行。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69歲的康熙在北京暢春園病逝。


短短一年間,就失去了摯愛的丈夫和疼愛她的父親,榮憲心中該是何等的孤獨和悲涼!


就這樣鬱鬱寡歡了六七年之後,雍正六年四月十二日,還未來得及過56歲生辰的榮憲,悲傷地撒手人寰,享年55歲。


50年前,內蒙發現一清代女子墓,屍身穿龍袍,240年不腐,她是誰 - 天天要聞


雍正七年八月十九日,榮憲之子琳布在為榮憲夫妻二人修建了陵墓,將榮憲與烏爾袞的骨灰合葬在地宮之中。


當時雍正皇帝也特地派遣官員前往巴林部慰問,並給榮憲公主舉辦了一場遠超規格的葬禮,還讓榮憲穿上了康熙皇帝生前賜予的龍袍。


真可謂生前極盡受寵,死後極盡哀榮。


俗話說,生不能同床,死可以同穴。


因烏爾袞常年征戰在外,榮憲生前不能與夫君相守相偎。兩人死後同葬一穴,也算是一件幸事,更讓後人見證了他們之間堅貞不渝的愛情。


50年前,內蒙發現一清代女子墓,屍身穿龍袍,240年不腐,她是誰 - 天天要聞

揭秘屍身240年不腐之謎


雍正為固倫榮憲公主安排的陵寢規模之大,堪稱歷代公主之首;其規模之宏偉,可與不少帝王比肩。


50年前,內蒙發現一清代女子墓,屍身穿龍袍,240年不腐,她是誰 - 天天要聞


按照慣例,額駙是不允許跟公主同葬一穴的。但是雍正念及榮憲是自己疼愛的妹妹,烏爾袞為大清貢獻不少,於是同意他的骨灰放在公主身旁。還同意他們的兒子將來死去,也能陪在父母身邊。

不過,榮憲公主的墓穴被發掘時,已經埋葬了240多年,但公主的遺體依舊保存完好。大家不禁好奇,這是如何做到的呢?


專家們經過對周邊環境的探查後,揭開了榮憲公主的屍身為何歷經數百年,而不腐壞的秘密。


原來,內蒙地區相較於中原而言,氣候更為乾旱,全年降水較少。這種乾燥的氣候,抑制和阻止了細菌的繁殖,為墓穴的完好保存提供了一個關鍵的因素。


另外,榮憲公主的棺槨放置得十分隱秘,完全與外界隔離,這也大大地增加了防盜係數。


而且到了清朝,屍體的防腐技術也已經很先進。雖已去世200多年,但榮憲公主不僅屍身不腐,而且她的皮膚狀態、頭髮,以及身上穿的服飾也得以保存完好。


屍身240年不腐的秘密終於揭曉,在了解了主人公故事的同時,我們也驚嘆古人的頭腦和智慧。


50年前,內蒙發現一清代女子墓,屍身穿龍袍,240年不腐,她是誰 - 天天要聞


如今,這件龍袍被收藏在內蒙古赤峰市博物館中,向人們昭示着康熙皇帝的掌上明珠榮憲公主,生前是何等的受寵,死後是何等的榮耀。


-END-

作者:伊 人

編輯:丹尼爾李


往期精彩文章推薦:

他突然離世,年僅16歲,隱情刺痛全網:有很多人愛着你,一路走好

杭州美人王映霞:嫁郁達夫出軌戴笠,改嫁普通人,2000年去世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 天天要聞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儘管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引發了全美民眾的反對浪潮,但他依舊認為這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在空軍一號上,特朗普更是聲稱“原本Tik Tok的協議已經很接近達成了,但由於在關稅政策中國突然改變了主意,但這並不要緊,自己能夠在15分鐘內讓中國同意這筆交易,只要自己降稅的話”。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 天天要聞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兄弟們,就在中國對美國加了 50% 的關稅之後,特朗普再次對我們加了 21% 的關稅,現在整體關稅已經達到 125%。同時,特朗普暫停了對除中國之外其他所有國家的加征關稅政策,而且要把對其他國家加征關稅的稅點降到 10%。這進一步證明我昨天視頻里的分析完全正確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聞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韓國政壇那可是熱鬧非凡,就像一場大戲,一出接着一出。當地時間 4 月 4 日上午 11 時 22 分,韓國憲法法院代理院長文炯培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總統尹錫悅被罷免,判決立即生效。這一下子,尹錫悅可就從高高在上的總統寶座上跌落下來了,不僅失去了總統權力,各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 天天要聞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最近這國際局勢啊,那真叫一個風雲變幻,熱鬧得很。特朗普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對中國發起了關稅大戰,這一來可就攪得全球經濟的池水是波濤洶湧。可讓人意外的是,這次咱中國一改之前相對溫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劍”,那反擊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給震住了。與此同時,在美國國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 天天要聞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最近這國際局勢,因為美國的關稅戰那是鬧得沸沸揚揚。特朗普大手一揮,對全球發動關稅戰,這一回,咱們中國可不再像以前那樣小打小鬧地反擊,直接“手術刀”變“利劍”,給美國來了個狠狠的回擊。更讓美國沒想到的是,歐盟 27 國也緊跟其後,準備對美國反制,這可把特朗普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