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夏朝是傳說嗎?貴州民大教授:肯定不是,但不屬於中國

2022年07月14日09:16:21 歷史 1247

在中國人的教科書中,第一個朝代是禹建立的夏朝,但西方史學家從未真正承認過。

對於他們而言,首先證據是史料,因為它出現在司馬遷的《史記》中,所以真實性有待人們商榷

司馬遷在寫這本書時,距離夏朝已經過去了1400多年,這就好比讓現在的你去記錄公元422年的歷史,本質上並無太大區別。

神秘夏朝是傳說嗎?貴州民大教授:肯定不是,但不屬於中國 - 天天要聞

一般情況下,所描述的歷史和成書時間相差不遠,才有參考依據,這個時間跨度確實太大。

其次就是沒有文物佐證,即便史料記載的是真的,但想要完全證明某個朝代的存在,必須有相關東西去證明

這些東西我們從來都不曾迴避,每個人都在努力地尋找夏朝曾經出現過的證據,而不是一味地否定和質疑。

神秘夏朝就好比商朝一般,曾經外界也不相信,殷墟文明的出土,將華夏文明的歷史再次往前推進了一大步

神秘夏朝是傳說嗎?貴州民大教授:肯定不是,但不屬於中國 - 天天要聞

歸根結底,還是時間問題,只不過是時間過去太久,有些事情做起來確實很困難。

隨着時代的發展,貴州民族大學的一位老教授提出了新的觀點,他認為夏朝是存在的,但不屬於中國,很可能存在於巴基斯坦,這有沒有參考依據?

二里頭遺址

從史學界角度出發,只有文物出土才能證明存在,但夏朝一直是撲朔迷離。

中國比較有參考價值的《史記》對夏朝做了記載,並且司馬遷還曾自述看過許多同時期的書籍,因為記不清楚年限,所以表述地不是那麼詳細

神秘夏朝是傳說嗎?貴州民大教授:肯定不是,但不屬於中國 - 天天要聞

就在這時,考古界發現了二里頭遺址,大量史學家先後來到這裡考察。

出土的大量文物經過檢測,比如青銅器等等,許多都被確定為公元前1900年左右,這和夏朝存在的時間恰恰吻合。

在諸位看來,這或許是夏朝最真實的佐證,但國外學者還有說法,這裡少了文字。

一般文物的出土都伴隨着文字,即便沒有專業的東西記載,青銅器上刻字總是行得通的,可這些青銅器上均沒有

神秘夏朝是傳說嗎?貴州民大教授:肯定不是,但不屬於中國 - 天天要聞

不可否認,文字的出現和使用被認為是文明形成的標誌,畢竟夏朝在當時已經上升到了國家階段,許多日常事務交流或執行,都需要文字。

基於這種情況,我國考古界只能將二里頭遺址打上“疑似”的標籤。

可轉念一想,如果沒有文字出現,夏朝是不是就一直不能被佐證?當然我們不排除尚未發現的可能,只不過這個“青銅器上刻字”的說法確實有些不妥。

當時那個年代並不同於封建時期,社會是否發展到了在青銅器上刻字的程度,沒有人能做出定論,所以沒有文字並不能作為主要的反駁理由。

神秘夏朝是傳說嗎?貴州民大教授:肯定不是,但不屬於中國 - 天天要聞

說到這,諸位可能也明確感受到了筆者內心的觀點,我一直堅信夏朝的真實存在

原來一直被國外否認,真的是我們拿不出證據,但從被質疑到現在,我國對於夏朝的考古和研究已經取得重大進步,無形之中也給人了一種動力。

商朝曾經也是如此,殷墟文明的出現打臉了無數人的質疑,所以夏朝的佐證只是時間問題。

教授王長城

本以為這是大多數史學家的觀念,沒想到貴州民族大學的王長城教授,提出了一個更為犀利的觀點:夏朝確實存在,但不在我國境內,很可能是巴基斯坦的哈拉帕文明

神秘夏朝是傳說嗎?貴州民大教授:肯定不是,但不屬於中國 - 天天要聞

對世界歷史稍微熟悉的人都會明白,王教授的這番言論直指“天竺帝國”。

看到這幾個字諸位腦海中第一時間浮現的都是印度,它在過去並不是一個國家,而是南亞北部地區之名,中心在巴基斯坦,這也是人們口中所說的“古印度”。

畢竟還尚未真正找到夏朝存在的證據,所以也不排除這種可能,但這樣的猜測筆者認為確實有些荒謬。

以“大禹治水”的典故為依據,雖然帶有神話色彩,不過也印證了“水患”的真實出現。

神秘夏朝是傳說嗎?貴州民大教授:肯定不是,但不屬於中國 - 天天要聞

國語》中曾這樣記載:商人帝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湯。帝舜之子叫商均,“商”是姓氏,商均極有可能就是商契。

這還尚且不說,考古學家在如今還有新的發現,即帝嚳帝俊、帝舜為一人

既然商朝的始祖都是同一個人,加上商文化遺址的出現,帝舜必然是在此地讓大禹治水的。

史學界研究,商朝起源於黃河中下游地區,正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河南一帶,大禹治水極有可能治理的是黃河

神秘夏朝是傳說嗎?貴州民大教授:肯定不是,但不屬於中國 - 天天要聞

既然如此,夏朝的研究範圍也不可能離開這裡,王長城教授的猜測自然是不切實際的。

笑侃人世間

說一千道一萬,還是“夏朝是否存在”這個話題。

後世確實有類似的遺址出現,唯獨少了文字,其實考古本身也是一種科學,它只要可能或者不可能。畢竟沒有出現的並不代表不存在,或許在若干年後真的出現了一些文物作證呢?

神秘夏朝是傳說嗎?貴州民大教授:肯定不是,但不屬於中國 - 天天要聞

文章結尾之時,送給諸位一句話:中國上下五千年,文化輝宏世傳延

不管外界言論如何,國人必須堅持文化自信,中華文明不僅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同時也是當代文化的根基。堅持自信心,增強認同感,是每個華夏兒女義不容辭的責任

感謝您的閱讀,喜歡別忘了留個關注。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多爾袞的人生很失敗嗎? - 天天要聞

多爾袞的人生很失敗嗎?

在某乎上看到一個答案,說的是為什麼多爾袞被後人捧得那麼高?這答案給我看樂了!說多爾袞有一項功勞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為中華民族乃至全人類做了一個偉大的實驗。他以開國皇帝之實力,挫骨揚灰的悲慘結果,告訴了後世:帶着孩子的盤不能接,別人的兒子養
逝者 | 113歲新四軍老戰士施平在滬逝世!系施一公祖父 - 天天要聞

逝者 | 113歲新四軍老戰士施平在滬逝世!系施一公祖父

新四軍老戰士、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施平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4年6月29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13歲。施平是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的祖父。今重刊舊文《施平:一隻理想主義的“土撥鼠”》(原載於2015年4月11日《文匯報》),以饗讀者。百歲施平,攝於2010年9月。“我是一隻土撥鼠。”施平在自傳里這樣寫...
1949年之前,毛主席的這些罕見留影,平時很難見到,極其珍貴! - 天天要聞

1949年之前,毛主席的這些罕見留影,平時很難見到,極其珍貴!

一張老照片,珍貴的鏡頭,溫馨的畫面,永恆的記憶。拍攝於1947年,拍攝地點在陝北小河村,這是毛主席與機要科人員留下的彌足珍貴的合影和罕見的鏡頭,溫馨的畫面,永恆的記憶,此時的毛主席和其他同志一樣蹲在地上,也沒有站在核心位置,但是並不影響他的
遭遇地頭蛇,兇悍的土司、拚命的阻擊,徹底斷了石達開的生門! - 天天要聞

遭遇地頭蛇,兇悍的土司、拚命的阻擊,徹底斷了石達開的生門!

哥走的是懷念,還有傷感兵駐慶遠期間爆發的“萬里回朝”事件,對石達開的打擊是致命的,除了太平軍精銳損失慘重,更嚴重的是此事帶來的感情傷害。石達開沒有料到自己竟然會落得個眾叛親離下場,那些曾經無限擁戴自己的兄弟們,為什麼都會選擇離我而去,難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