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人靠篡位當上皇帝,而且還做得很成功?

2022年07月03日09:10:17 歷史 1704

皇帝是指在中國兩千多年的帝制社會中,國家的最高統治者,是專制統治的象徵與代表。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稱皇帝始,到1912年“末代皇帝”溥儀退位,在2132年的歷史進程中,中國共出現過422位皇帝。

歷史上有哪些人靠篡位當上皇帝,而且還做得很成功? - 天天要聞

皇帝作為權力和財富的象徵,歷來受到無數人的垂涎。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幾乎每次皇朝更迭都會引來無數腥風血雨。“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都反映了不同的皇位更迭方式。

中國皇帝更換,大致可分自然退位、讓位、自殺、他殺、廢位或強制退位五種類型。

歷史上有哪些人靠篡位當上皇帝,而且還做得很成功? - 天天要聞

這五種類型可分為正常更換和非正常更換,其中前者佔2/3,後者佔1/3,換句話說,在中國的皇帝中,每三名皇帝中就有一名屬於非正常更換。

在不正常的皇帝更替中,就曾出現過許多通過篡位而得到皇位的人,其中也不乏開國皇帝和聖主明君。其中最著名的有楊堅、李世民武則天趙匡胤朱棣

歷史上有哪些人靠篡位當上皇帝,而且還做得很成功? - 天天要聞

1、楊堅

楊堅,公元541年生,弘農郡華陰人,北魏柱國大將軍、隨國公楊忠長子。

宣政元年(公元578年),北周宣帝,宇文贇即位,立楊堅的女兒楊麗華為皇后,楊堅成功升級為國丈。

大成元年(公元579年)二月,年僅六歲的北周靜帝宇文闡即位,升任楊堅為丞相。

皇帝年幼,隨國公楊堅便打起了外孫宇文闡的主意。大定元年(公元581年),楊堅迫使外孫宇文闡禪位給自己,改國號為“隋”,改元開皇,史稱隋文帝

楊堅登基後,在位二十四年,滅陳朝、西梁,實現了天下一統;勵行節儉,澄清吏治,使民生經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史稱開皇盛世。在政治制度上建立了三省六部制,並創立了科舉制度。在此後的一千餘年的封建王朝時期,這兩項制度被後代所有王朝沿用,直至滿清滅亡。

歷史上有哪些人靠篡位當上皇帝,而且還做得很成功? - 天天要聞

2、李世民

李世民,公元599年生,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一說隴西狄道(今甘肅省臨洮縣)人。他少年從軍,曾往雁門關解救隋煬帝。首倡晉陽起兵,拜右領軍大都督,受封敦煌郡公,領兵攻破長安,拜尚書令、光祿大夫,受封秦國公趙國公,為唐朝的建立與統一立下赫赫戰功,拜天策上將,封秦王。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日(626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被冊立為皇太子。八月初九日,唐高祖李淵退位,李世民即皇帝位,年號貞觀。

李世民在位初期,聽取群臣意見,虛心納諫。對內文治天下,厲行節約,勸課農桑,實現休養生息、國泰民安,開創“貞觀之治”。對外開疆拓土,攻滅東突厥與薛延陀,征服高昌、龜茲吐谷渾,重創高句麗。設立安西四鎮,與北方地區各民族融洽相處,獲得尊號“天可汗”。

歷史上有哪些人靠篡位當上皇帝,而且還做得很成功? - 天天要聞

3、武則天

武則天,公元624年生,武周開國君主,在位15年,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即位年齡最大(67歲),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82歲)。

武則天為十四歲時進入後宮,為唐太宗才人,獲賜號“武媚”。唐高宗時封昭儀,在“廢王立武”事件後成為皇后,上元元年加號“天后”,與高宗並稱“二聖”,參預朝政。高宗駕崩後,作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臨朝稱制

天授元年(690年),武則天稱帝,改國號為周,定都洛陽,稱“神都”,建立武周。武則天在位前後,“明察善斷”,多權略,知人善任,重視人材的選拔,開創殿試、武舉及試官制度。又獎勵農桑,改革吏治。同時大肆殺害唐朝宗室,興起“酷吏政治”。軍事上收復並穩定安西四鎮,一度使後突厥歸降。

歷史上有哪些人靠篡位當上皇帝,而且還做得很成功? - 天天要聞

4、趙匡胤

宋太祖趙匡胤,公元927年生,宋朝開國皇帝。

趙匡胤在後漢時投奔樞密使郭威,致身行伍,並於後周世宗柴榮在位時隨征北漢、南唐,戰功卓著。柴榮病重時,升為殿前都點檢,成為禁軍最高統帥,受命抵禦北漢及契丹聯軍。

在“陳橋兵變”中被擁立為帝,並回京逼迫後周恭帝禪位。同年,趙匡胤登基為帝,改元建隆,國號“宋”,史稱宋朝或北宋

趙匡胤在位期間,依據宰相趙普“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策略,先後滅亡荊南、武平、後蜀南漢及南唐南方割據政權,完成了全國大部的統一。通過兩次“杯酒釋兵權”,罷去禁軍將領及地方藩鎮的兵權,加強中央集權,解決了自唐朝中葉以來地方節度使擁兵自擅的局面。

歷史上有哪些人靠篡位當上皇帝,而且還做得很成功? - 天天要聞

5、朱棣

明成祖朱棣,1360年生,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建文帝朱允炆之叔父。

洪武三年,朱棣被冊封為燕王。洪武十三年就藩北平。洪武二十三年,率軍招降北元乃兒不花,聲望日隆。建文帝即位後,厲行削藩,朱棣以奉天靖難為名,發動靖難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建文四年攻破南京,即皇帝位。

朱棣統治期間,經濟繁榮,國力強盛,史稱“永樂盛世”。在政治上,實行削藩政策,加強中央集權;改革官制機構,設置內閣和東廠。在軍事上,他五次親征蒙古,佔領安南;積極經營邊疆,東北設立奴兒干都司,西北設置哈密衛,西南設貴州承宣布政使司,對南海地區積極經營,對西藏實行政教合一的政策。[外交上,還委派鄭和下西洋,加強中外友好往來。文化上,修《永樂大典》。又疏浚大運河,營建北京紫禁城等。

歷史上有哪些人靠篡位當上皇帝,而且還做得很成功?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中共一大紀念館喜納“鎮館之寶”——《周恩來手書李公朴、聞一多悼詞》 - 天天要聞

中共一大紀念館喜納“鎮館之寶”——《周恩來手書李公朴、聞一多悼詞》

今晨8時許,伴隨着一大廣場國旗護衛隊鏗鏘有力的步伐和整齊劃一的動作,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全體人員肅立致敬。莊嚴肅穆的氛圍中,中共一大紀念館舉辦的“頌歌獻給黨”系列慶祝活動正式拉開帷幕。本次活動融合了莊嚴儀式、文藝匯演、文物見證與紅色體驗等多種形式,深情致敬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沒有共產黨就沒有...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 天天要聞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937年,徐溫的養子徐知誥代吳稱帝建國,國號為齊。939年,徐知誥恢復李姓,改名為昪,自稱是唐憲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孫,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李昪即是南唐烈祖。941年,李昪駕崩,子李景繼位,改名李璟(916~961),即南唐元宗。南唐最盛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 天天要聞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房地產行業的‘三道紅線’影響深遠,但類比到車圈,不免有些‘望文生義’之嫌。” 文 / 巴九靈 汽車行業似乎正走向一場前所未有的收緊。 帶動這種氛圍的,是一則尋不見來源....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 天天要聞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6月27日,據媒體得到的一份法律草案顯示,德國政府計劃加快國防採購,以便使軍隊做好戰鬥準備。該文件稱,德國軍事實力的快速提升“絕不能因過於複雜的採購程序或冗長的授權流程而失敗”,同時警告稱,俄羅斯的軍事目標可能不僅僅是烏克蘭。此前德國總理在6月24日批准了一項預算框架,預計德國的軍事總開支將從2025年的950...
抗戰勝利80周年,特朗普該看到什麼? - 天天要聞

抗戰勝利80周年,特朗普該看到什麼?

無論特朗普是否會出現在9月3日的閱兵儀式上,就全世界來看,正義必勝!文 | 海上客“中方是否計劃邀請特朗普參加九三閱兵儀式?”在昨天(6月30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日本共同社記者如此問道。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上周國新辦介紹了關於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邀請外國領導人的情況和安排。你的具體問題,我目前沒...
和中國分庭抗禮?日本要開採海底稀土 - 天天要聞

和中國分庭抗禮?日本要開採海底稀土

在中國收緊稀土產品對外出口的背景下,作為資源貧國的日本決定“出道成為稀土生產國”,而他們的目光則聚焦于海底資源。據日經亞洲7月1日報道,日本計劃於明年1月正式啟動首個從近海礦床開採稀土礦物的試點項目。但不知是無意還是有心,在日本的相關報道中,似乎連篇累牘地都在強調有望解決“有無”,卻無人在意“成本”。...
我們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從黨安排!” - 天天要聞

我們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從黨安排!”

今年11月,曾經的八路軍女戰士付瑞芝將迎來百歲生日。此刻再次回眸革命戰鬥中的烽火硝煙,抗戰歲月無疑是濃墨重彩且令人銘記的篇章。1925年11月,付瑞芝出生在山東臨沂蒼山縣(今蘭陵縣)湧泉村。
原來它與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 天天要聞

原來它與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都在說長安的荔枝,我大吳越的楊梅表示不服。 當真不服。明朝的李東陽稱楊梅“價比隋珠”,因為在京城想吃到它實在不易——荔枝運到京城,不過是“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