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警告別“yes sir”:找回民族的文化自信和靈魂

2022年07月01日12:59:33 歷史 1729

港警告別“yes sir”:找回民族的文化自信和靈魂 - 天天要聞

今天是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香港和全國各地舉辦了不同形式的紀念活動。在這個重要的歷史關口,人們驚喜地發現,港警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過去下級遇到上級訓話,下級高喊“yes sir”,帶有濃厚的英國殖民的痕迹。而今天,港警不再喊“yes sir”,而是代之以“明白,長官”。不少網友認為,這一變化順應民心,值得點贊。

一個時期以來,香港雖然回歸,但各個方面依然保留有英國殖民時期的痕迹,也不利於香港的繁榮和穩定。以至於一些人懷念英國殖民時代,結夥反對回歸祖國,破壞香港的繁榮和穩定。因此,香港的回歸,要全面加強意識形態的全面整頓,讓香港人回歸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找到自己民族的靈魂。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賴以立足的根本。西方列強之所以稱霸世界,就是他們善於以文化殖民作為先導,對世界各國輸入西方主導的價值觀和文化,以自由和民主為幌子,挑起對各國的文化侵略。當一個國家從上至下,從權貴到平民,都一致認可西方價值觀和文化的時候,那個民族離崩潰也就不遠了,就會成為西方發展的附庸,失去自己民族的尊嚴。

前蘇聯,就是一個值得高度警惕的悲劇標本。

西方為了搞垮蘇聯,對蘇聯社會各界進行了長達數十年的文化滲透和意識形態統治。以西方高舉自由、民主的大旗,鼓動蘇聯國內一部分人反對列寧、斯大林,否定革命成果,否定蘇聯國家的正當性。這一股全盤西化的潮流,不僅沒有引起蘇聯領導人的重視,反而加速推波助瀾,致使蘇聯這一社會主義大國轟然倒塌。數千萬革命烈士的鮮血付之東流。

而如今,動蕩的前蘇聯地區的人們開始醒悟,他們懷念蘇聯時期,悔恨過去配合西方的倒蘇行動,致使自己的祖國分崩離析,民族失去尊嚴,成為任人宰割的對象。

世界上從來沒有後悔葯,也從來沒有救世主。

中華民族從一盤散沙,任人欺凌,在毛主席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艱辛努力下,三千多萬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新中國的成立,捍衛了民族的尊嚴,從此中華兒女揚眉吐氣,奮力建設偉大的國家。

然而,一些人借改革開放之名,大行全盤西化之實,崇洋媚外,拚命攻擊本民族的文化,抹黑自己的歷史,抹黑自己民族的英雄。此舉一招一式,怎麼看都與搞垮蘇聯完全相同。

在文化領域,以色情、娛樂、賭博等為主線,以電影、電視劇和動畫等為載體,慢慢滲透中國人的生活,讓人們防不勝防。尤其是國內一些內奸,配合西方勢力,在教材等領域全面動手,篡改歷史,插入別有用心的插圖,安排別有用心的課文,而真正教育孩子愛國的經典課文,如《劉胡蘭》、《狼牙山五壯士》、《誰是最可愛的人》等被移出教材。而反映外國人的文章被大量收錄。而通過教材的更改,潛移默化地影響我們的孩子,從根本上動搖我們民族文化的根。

經濟領域,西方經濟學成為主導我們的經濟教父,我們拋棄了建國後幾十年建立的一整套經濟體系,全面接軌西方經濟體系,對西方的陰謀不設防,大量外資引入中國,進入各個領域,成為中國經濟安全的重大隱患。

教育上,全面倒向西方。中國每年有幾十萬學生進入美國等西方高校讀書,而中國的不少就業崗位,就專門為留學歸國人員開設了專門通道。比如中國的很多大學,他們在招聘教授時,要是沒有留學背景,就無法進入大學任教。中國學者的論文,只有發表在西方期刊上才能得到認可。無論是評職稱、還是繼續深造,首要看的也是論文。西方論文成為我們教育發展的指揮棒。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首先要建立在自信和尊嚴基礎之上,沒有自信和尊嚴,何談復興?今天,香港警方不再說“yes sir”,是一個好的開端。希望各個領域也都深刻反思和檢討,還有哪些地方受制于洋人?制訂出自尊自信的具體措施,以實際行動找回自信,找回尊嚴。讓中國人堂堂正正走在國際舞台上。而不是像某知名作家一樣,任由外國人惡意詆毀我們的祖國。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老債王格羅斯本周衝擊美國郵票拍賣紀錄 原因:年輕人不玩了 - 天天要聞

老債王格羅斯本周衝擊美國郵票拍賣紀錄 原因:年輕人不玩了

財聯社6月11日訊(編輯 史正丞)曾被喻為美國“債券之王”的知名基金經理比爾·格羅斯(本名叫威廉·韓特·格羅斯)將在本周舉行一場盛大的郵票收藏拍賣,有望將美國的郵票拍賣價格紀錄翻一倍有餘。在被問及為何要把珍貴的收藏投入拍賣市場時,老債王直言不諱地表示:現在的小孩已經不玩郵票了。衝擊美國郵票價格紀錄受到家...
八十年代的南昌人間煙火氣,我們曾經的生活是這樣的 - 天天要聞

八十年代的南昌人間煙火氣,我們曾經的生活是這樣的

這裡是八十年代的南昌百貨大樓內部的照片,你還記得自己小時候去百貨大樓買東西時的樣子嗎?這裡是八十年代南昌電視機廠生產調試線,當時誰家要是能有一台這樣的電視機,那是很了不起的,四十多年後的我們現在幾乎不再看電視了。
知縣屢次遭到上級為難,皇帝得知這件事後,最後將知縣連升數級 - 天天要聞

知縣屢次遭到上級為難,皇帝得知這件事後,最後將知縣連升數級

清朝時期,一知縣總被上級打壓,根本無法出頭。不僅如此,他還總是被人陷害。但即便被人欺壓,他也從沒有屈服過。當乾隆得知這背後的真相後,直接“出擊”,將這名被“欺負”的官員連升數級。直接高過了曾經欺負他的官員。實在解氣!這名官員為何總是被欺負?
縱覽熱點|“辛追夫人”數字形象被網友質疑是復原專家按自己面容復刻,湖南博物院:已關注到網上討論,感覺可笑 - 天天要聞

縱覽熱點|“辛追夫人”數字形象被網友質疑是復原專家按自己面容復刻,湖南博物院:已關注到網上討論,感覺可笑

製作/王悅 縱覽新聞見習記者 尹鑫  記者 尹鳴 近日,湖南博物院首次公開發布“辛追夫人”3D數字人形象。但有部分網友稱,“辛追夫人”的面容尤其是鼻子與主導該項目的中國顱面復原專家袁中標極為相似,懷疑專家是按照自己面容對“辛追夫人”的面容進行的復原。11日上午,湖南博物院馬王堆漢墓及藏品研究展示中心主任...
河北山海關:“百年山橋”道岔生產忙 - 天天要聞

河北山海關:“百年山橋”道岔生產忙

近日,隨着國內一些重要鐵路及地鐵項目有序推進,承接鐵路道岔生產任務的河北省秦皇島市山海關區中鐵山橋集團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一派繁忙,工人們正保質保量加緊生產,助力中國鐵路交通建設。中鐵山橋始創於1894年,生產的道岔產品遠銷30多個國家和地區。6月11日,河北省秦皇島市山海關區中鐵山橋集團有限公司的工人在道岔...
小切口開顱不剃髮!廣東醫生創開顱新招 - 天天要聞

小切口開顱不剃髮!廣東醫生創開顱新招

開顱手術也可“微創不剃髮”?只需要開一條如筷子粗的小縫,幾乎不用剃頭髮,便可精準完成開顱手術。記者從廣東省人民醫院了解到,該院神經外科探索創新開顱術式,不僅縮短恢復時間,還為患者保住一頭秀髮,目前已有近千名患者受益。小切口不剃頭,已近千人受惠日前,女中學生小方(化名)突發頭暈頭痛,到當地醫院檢查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