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廷楨,力拒割讓香港第一人 | 方誌江蘇

2022年07月01日12:58:42 歷史 1503
鄧廷楨,力拒割讓香港第一人 | 方誌江蘇 - 天天要聞

圖為2022年6月19日,在香港街頭拍攝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新華社記者 吳曉初/攝

文 | 趙望曉

世人皆知,是在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代表管英、伊裡布、牛鑒等人,登上停泊在南京下關江面的英軍旗艦“皋華麗”號上,與英國侵華全權代表璞鼎查正式簽訂中英《江寧條約》,即俗稱的中英《南京條約》,將中國的香港島割讓給英國。然而,許多人不知道,在這之前,在英國於1840年6月對華發動鴉片戰爭後不久,就向清政府提出割讓香港等要求。當時第一個表示反對割讓香港的,就是南京籍的愛國大臣鄧廷楨

鄧廷楨(1775-1846),字維周,又字嶰筠,江蘇江寧(今南京)人,世居南京城西南隅秦淮河畔萬竹園(今五福街一帶),乾隆四十年(1775)鄧廷楨生於此,後來貴為封疆大吏,成為與林則徐齊名的抗英禁煙的民族英雄。

鄧廷楨,力拒割讓香港第一人 | 方誌江蘇 - 天天要聞

廣州禁煙

嘉慶六年(1801),26歲的鄧廷楨考中了進士,當上了庶吉士,被嘉慶皇帝(愛新覺羅·顒琰)授予編修官一職,自此步入仕途。

道光十五年(1835),59歲的鄧廷楨擢升為兩廣總督。當時吸食鴉片成風,白銀外流,已構成大禍害。道光十六年(1836),英國商人用躉船載運鴉片,鄧廷楨禁止載運鴉片,不許躉船開進港口,英國商人就把躉船停泊在外洋,鄧廷楨根據宣布的旨令,把躉船趕走。沿海亂法犯禁的奸民,相互勾結,串通一氣,鴉片進口一下子難以斷絕。鄧廷楨與提督關天培整頓海防,加強守備,接連在大嶼山口(香港最大的島嶼)、急水洋截獲躉船,船上載銀上億兩,全部充當獎賞,去破獲囤積鴉片販子。道光十八年(1838),英國船隻運載外國男女500多人到澳門居住,鄧廷楨把他們趕走,讓他們回國。

道光十九年(1839)正月二十五日,林則徐奉命來廣東禁煙。鄧廷楨與林則徐同心協力,他們在短期內緝拿了內地鴉片煙販子,查抄了窯口,打擊和驅逐了武裝鴉片躉船,在虎門親自監督繳收了二萬餘箱、袋,二百多萬斤重的鴉片,並於四月二十二日至五月十五日,在虎門海灘進行銷毀。同時,嚴辦走私販賣鴉片的販子;用武力對付英國商人屢戰皆捷。

鄧廷楨,力拒割讓香港第一人 | 方誌江蘇 - 天天要聞

鄧廷楨像,湯祿名繪製 ,南京博物院藏

力拒割讓香港島

道光二十年(1840)九月初三日,在投降派的陷害下,道光皇帝下詔書,指責鄧廷楨,說他在廣東處理問題不妥善,逐漸鬧出事端,將他與林則徐同時革職。派琦善為欽差大臣並接替林則徐為兩廣總督,令鄧廷楨立即由閩浙總督任內折回廣東聽候處理。琦善在與英國人義律談判的過程中,曾以廈門、香港是否可以讓給英國作商埠事與鄧廷楨商議,鄧廷楨極力反對,他說:

廈門全閩門戶,夷居廈門可以窺內地。且澎湖、台灣之在廈東者,聲勢為所隔絕,不得聯絡。其害至深,固萬無許理。即香港亦在粵洋中路之中,外環尖沙嘴,裙帶二嶼,夷船常藉以避風浪,垂涎久矣,今一朝給與,彼必築建炮台,始猶自衛,繼且入而窺伺,廣東貨船鱗泊黃埔,輜重在焉,其白黑夷之居吏館者以千百計,皆香港應也,與之良非所便。(清·梁廷柟《夷氛聞記·卷二》)

最後雖然鄧廷楨的意見未被採納,也未能阻止英軍對香港的武裝侵略,但是鄧廷楨必竟是公開反對割讓香港的第一人。

道光二十一年(1841),琦善撤毀沿海防禦設施,虎門失守,又追究鄧廷楨久任兩廣總督,不抓軍務,同林則徐一起充軍新疆伊犁。道光二十三年(1843)閏七月,鄧廷楨才獲釋還鄉。不久,道光皇帝授予鄧廷楨三品頂戴,任為甘肅布政使。任為甘肅布政使。他建議清查荒地,親自一一勘查,從銀川以東一直勘查到洮州隴縣盡頭,西面勘查到酒泉為止,這些地產都歸公有,其中經常耕種的田地開始徵收賦稅荒蕪的招人開墾,皇帝下詔書嘉獎他的辛勞,恢復他的二品頂戴。道光二十五年(1845),升為陝西巡撫,又代理陝甘總督。

鄧廷楨,力拒割讓香港第一人 | 方誌江蘇 - 天天要聞

鄧廷楨《游理安寺贈簫樓大兄詩扇》,南京博物院藏

魂歸故里靈山下

鄧廷楨的治績受到人們的稱讚,他幾次被革職又幾次被起用,道光皇帝對他很了解,所以終於重用他。道光二十六年(1846)三月二十日,鄧廷楨病逝於陝甘總督任上,時年71歲。同年十月初三日,歸葬於江寧東郊靈山腳下。

鄧廷楨墓位於南京城東仙鶴門外靈山下鄧家山。墓背依靈山,正對鐘山。墓前原有鄧廷楨夫婦兩塊墓碑,道光時請梅曾亮(今南京人、散文家)作墓志銘。兩碑於1958年興修水庫時湮沒。現墓碑由南京市文管會於1962年10月重立。1982年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本文原發方誌江蘇,經授權轉載】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知縣屢次遭到上級為難,皇帝得知這件事後,最後將知縣連升數級 - 天天要聞

知縣屢次遭到上級為難,皇帝得知這件事後,最後將知縣連升數級

清朝時期,一知縣總被上級打壓,根本無法出頭。不僅如此,他還總是被人陷害。但即便被人欺壓,他也從沒有屈服過。當乾隆得知這背後的真相後,直接“出擊”,將這名被“欺負”的官員連升數級。直接高過了曾經欺負他的官員。實在解氣!這名官員為何總是被欺負?
縱覽熱點|“辛追夫人”數字形象被網友質疑是復原專家按自己面容復刻,湖南博物院:已關注到網上討論,感覺可笑 - 天天要聞

縱覽熱點|“辛追夫人”數字形象被網友質疑是復原專家按自己面容復刻,湖南博物院:已關注到網上討論,感覺可笑

製作/王悅 縱覽新聞見習記者 尹鑫  記者 尹鳴 近日,湖南博物院首次公開發布“辛追夫人”3D數字人形象。但有部分網友稱,“辛追夫人”的面容尤其是鼻子與主導該項目的中國顱面復原專家袁中標極為相似,懷疑專家是按照自己面容對“辛追夫人”的面容進行的復原。11日上午,湖南博物院馬王堆漢墓及藏品研究展示中心主任...
河北山海關:“百年山橋”道岔生產忙 - 天天要聞

河北山海關:“百年山橋”道岔生產忙

近日,隨着國內一些重要鐵路及地鐵項目有序推進,承接鐵路道岔生產任務的河北省秦皇島市山海關區中鐵山橋集團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一派繁忙,工人們正保質保量加緊生產,助力中國鐵路交通建設。中鐵山橋始創於1894年,生產的道岔產品遠銷30多個國家和地區。6月11日,河北省秦皇島市山海關區中鐵山橋集團有限公司的工人在道岔...
小切口開顱不剃髮!廣東醫生創開顱新招 - 天天要聞

小切口開顱不剃髮!廣東醫生創開顱新招

開顱手術也可“微創不剃髮”?只需要開一條如筷子粗的小縫,幾乎不用剃頭髮,便可精準完成開顱手術。記者從廣東省人民醫院了解到,該院神經外科探索創新開顱術式,不僅縮短恢復時間,還為患者保住一頭秀髮,目前已有近千名患者受益。小切口不剃頭,已近千人受惠日前,女中學生小方(化名)突發頭暈頭痛,到當地醫院檢查發現...
明天!和董宇輝在山西來個“偶遇”吧! - 天天要聞

明天!和董宇輝在山西來個“偶遇”吧!

6月8日,“與輝同行”官方抖音賬號發布了“山西行先導片”。這部短片精心挑選了山西的代表性景點,展現了三晉大地的壯麗風光與厚重歷史。視頻中提及了西侯度遺址、壺口瀑布、鸛雀樓、飛虹塔等景點。隨着先導片的發布,人們紛紛猜測,即將啟程的董宇輝山西行是否會踏足這些令人神往的地市與景點。是探索西侯度遺址的遠古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