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能踏足香港是鄧小平最大遺憾,1997年卓琳代其了卻心愿

2022年07月01日12:25:10 歷史 1170

新中國能有今天的盛世,可以說絕對離不開這兩個人的功績。

有了毛主席,窮苦的人民百姓終於站了起來,人民當家做主,新中國也迎來了和平穩定的時代。

未能踏足香港是鄧小平最大遺憾,1997年卓琳代其了卻心愿 - 天天要聞

而鄧小平則是帶領人民徹底富了起來,改革開放以及一國兩制的政策,讓中國迅速崛起,正是有了這個決定,如今的中國才能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實力排在世界前列。

但殊不知,就是這樣一個偉人,卻連自己的願望都實現不了,那他的願望到底是什麼呢?

為何連如此位高權重的領導人,都無法實現呢?

鄧小平一直希望,香港回歸後,能去這片土地上走一走,1990年1月8日的上午在北京會見了訪問的李嘉誠,會見時鄧小平表達了雖然自己已經八十五歲高齡了。

未能踏足香港是鄧小平最大遺憾,1997年卓琳代其了卻心愿 - 天天要聞

但是希望能活到1997年親眼看看香港回歸,能去香港自己國家的土地上走一走,李嘉誠也表示希望鄧小平能到香港看一看。

但非常遺憾,在1997年的二月鄧小平在北京逝世。

沒有看到香港回歸的一天,為了了卻丈夫的遺憾,鄧小平的妻子卓琳女士代表丈夫來到了香港,參加了香港回歸的盛世,慶典上全場表達了對卓琳女士的歡迎。

未能踏足香港是鄧小平最大遺憾,1997年卓琳代其了卻心愿 - 天天要聞

面對寄託了鄧小平遺憾的卓琳女士人們充滿了尊敬和追念,望鄧小平先生在九泉之下能夠開心,完成了鄧小平先生的遺憾。

鄧小平想要去回歸後香港走一走

鄧小平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光榮的共產黨員,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軍事家,也是一名中國人民解放軍,是我國主要領導人之一,鄧小平理論的創立者。

鄧小平於1904年8月22日出生在四川省廣安縣協興鄉,原名鄧先聖。

1909年5歲進入私塾念書,起學名鄧希賢

未能踏足香港是鄧小平最大遺憾,1997年卓琳代其了卻心愿 - 天天要聞

1910年讀小學,1915年來到了廣安縣高等小學學習,1918年讀中學,1919年考到重慶勤工儉學留法預備學院。

1921年來到法國進入諾曼底區巴耶男子中學開始學習。

1921年至1922年間在工廠做工。

1922年的夏天參加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1923年開始職業革命家生涯去往旅歐共青團工作。

未能踏足香港是鄧小平最大遺憾,1997年卓琳代其了卻心愿 - 天天要聞

1924年參寫旅歐共青團《赤光》刊物,成為一名中國共產黨員,當選旅歐共青團執行委員會書記局委員。

1925年的春天,參加組織旅法華人的聲援國內五卅反帝運動集會。

1926年初到蘇聯學習

1927年回國,前往西安從事政治工作。第一次國共合作失敗,改名鄧小平。

參加武漢中共中央緊急會議後,隨中央機關一起遷到上海。

未能踏足香港是鄧小平最大遺憾,1997年卓琳代其了卻心愿 - 天天要聞

任命中共中央秘書長,作為中央代表於1929年前往廣西領導起義,起義期間化名鄧斌,兩年間發動了龍州起義與百色起義,建立中國工農紅軍第七、第八軍,成立革命根據地擔任政治委員。

經歷1934年中央紅軍長征後出任中共中央秘書長。

1935年參加遵義會議,後又任命紅一軍政治宣傳部長,政治部主任。抗日戰爭時期,創建抗日根據地,深入敵後。不畏艱苦領導華北敵後抗日政治的全面工作。

在1945年中共第七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被選為中央委員。

未能踏足香港是鄧小平最大遺憾,1997年卓琳代其了卻心愿 - 天天要聞

在解放戰爭中參與領導了上黨戰役邯鄲戰役,發動魯西南戰役,穿過黃河,千里躍進大別山歷經宛東戰役襄樊戰役遼瀋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消滅55萬國民黨,解放南京、浙江、上海等省。

1949年開國大典鄧小平當選中央人民政府委員,領導西南政權建設發展,進軍西藏,和平解放西藏。

在鄧小平的職業生涯中,為了黨和人民,他多次復出工作,退休後還進行過著名的南巡談話,不得清閑。

未能踏足香港是鄧小平最大遺憾,1997年卓琳代其了卻心愿 - 天天要聞

在當上中共中央總書記之後,鄧小平說:"這是自己一生中最忙碌的十年。

那鄧小平同志為了新中國,都曾做過哪些努力呢?

為國操心的鄧公,承認落後才能蓬勃發展

在1977年,我國冶金部副部長葉志強帶着一臉的憤恨來到了中南海

在見到鄧小平之後,他將自己一肚子的苦水吐了出來:“鄧公啊,我可要委屈死了,這日本人太欺負人了”。

未能踏足香港是鄧小平最大遺憾,1997年卓琳代其了卻心愿 - 天天要聞

看到葉志強滿臉不甘的樣子,鄧小平同志也猜出了緣由,就在不久前,葉志強作為中國冶金專業代表,受邀前往日本參觀。

然而就是這一次經歷,卻受到了“奇恥大辱”。

來到日本之後,日本代表熱情地邀請葉志強等人吃飯,可當服務員端上易拉罐啤酒之後,尷尬的一幕出現了。

面對這個新奇的東西,葉志強連怎麼打開都不會,最後還是看着鄰桌的人打開易拉罐後,才知道開啟方式:“鄧公啊,你可不知道我當時有多難受,你說這日本人竟然能將鋼鐵做的和紙一樣薄,而且還噴上了圖案。”

未能踏足香港是鄧小平最大遺憾,1997年卓琳代其了卻心愿 - 天天要聞

在當時的年代,我國不僅在冶鍊鋼鐵方面落後於西方,在油漆彩繪噴塗方面更是落後30年左右,而葉志強受到的“屈辱”還不止這些。

在葉志強來到日本之後,我國駐日本大使館派出的,是我國當時最好的汽車,但就在行駛的時候他們發現,中國的轎車如論如何都追不上日本車,結果司機只能猛踩油門,最終導致車輛拋錨,中方代表不得已坐上了日本轎車。

在當時我國基本都是熱軋鋼板,不僅又厚又重,還非常容易生鏽,可日本使用的卻是冷軋鋼板,不僅質地輕盈,還增加了安全性。

聽到這樣的事,鄧小平同志心裡也同樣震驚,也正是這一次報告,開啟了鄧小平南下外交的道路。

未能踏足香港是鄧小平最大遺憾,1997年卓琳代其了卻心愿 - 天天要聞

在這一年之中,鄧小平先後訪問了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等國,而在來到日本之後,還花光了我國年總稅收的三分之一,這又是為什麼呢?

花費近半數國庫,城建寶鋼的輝煌

在1978年10月,鄧小平同志訪問日本,在這期間他不僅乘坐了日本新幹線列車,還參觀了日本君津鋼鐵廠。

看着日本精湛的鋼鐵製造廠,鄧小平說出了這樣一句話:“那你看能否按照這個樣子,幫我們建造一座鋼鐵廠呢”。

未能踏足香港是鄧小平最大遺憾,1997年卓琳代其了卻心愿 - 天天要聞

就這樣在1978年我國花費300億引進了日本的先進冶金技術和設備,建立了寶鋼集團。

要知道當時我國年總GDP也才3645億,而全年稅收也才800億左右,這幾乎花費了半個國庫的資金。

但歷史證明,偉人的決策是對的,如今寶鋼每年,能產出2000萬噸鋼材,穩居世界領先位置,僅2006年一年收益,就達到了226634億美元,並在冷熱加工、液壓傳感、電子控制等領域都有技術性的發展。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偉人,在去世前連遺願都沒有完成,除了國家的穩定發展,鄧小平最關心的就是領土的完整,為了收回香港和澳門,鄧小平一直在不斷地奔走和努力。

未能踏足香港是鄧小平最大遺憾,1997年卓琳代其了卻心愿 - 天天要聞

而他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在香港回歸之後,可以走在這片土地上,看看這裡的人民和生活。

可就在香港回歸的前夕,在1997年初,鄧小平同志還是沒能抵擋得住病魔的侵蝕,最終離開了人世,在他去世之後,全世界都得到了這個消息,無數的國人不停的擦拭着眼淚,全國各地的報紙上都刊登了“敬愛的鄧小平同志永垂不朽”的文章。

法國總統在得到消息後,也表示:“這位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偉人,需要被我們所有人紀念”。

其實早在1984年,鄧小平就一直希望去香港看一看,在1984年12月19日這天,我國與英國簽訂了《中英聯合聲明》。

未能踏足香港是鄧小平最大遺憾,1997年卓琳代其了卻心愿 - 天天要聞

而就在這時,鄧小平對撒切爾夫人說道:“希望那個時候我還在,如果我能活到那個時候,我一定要去香港看一看”。

可當時在香港回歸之前,這片土地還屬於英國管轄,為了能親眼看看這片土地,鄧小平在深圳視察的時候,特意來到文錦渡口岸,在一座低矮的邊防樓里,遠遠的眺望了香港,看着這片即將回歸的國土,鄧小平久久不能釋懷。

在這個過程中,他沒有說一句話,只是那麼靜靜地看着,但此時他的內心,卻並不平靜,這片中國的土地,因為歷史的原因,在別人手裡已經近百年了,看到香港就好像看到了這百年來,中國的艱辛歷程。

未能踏足香港是鄧小平最大遺憾,1997年卓琳代其了卻心愿 - 天天要聞

圖為1992年初,鄧小平視察深圳,在皇崗口岸深情眺望香港

香港為什麼割讓英國

自19世紀以來,英國不斷在全世界執行殖民地擴張。

直到擴張到中國沿海一帶,英國想要開發一個能進行商貿自己的殖民地,英國在中國沿海找了一段時間選擇了香港。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定海失陷,英國兵分兩路偷襲虎門東西兩側的沙角炮台和穿鼻炮台,中國頑強抵抗,但炮台還是失守,傷亡慘重。

未能踏足香港是鄧小平最大遺憾,1997年卓琳代其了卻心愿 - 天天要聞

1841年清朝被英國打敗了,清朝大臣琦善英國海軍義津談判簽訂了《穿鼻草約》香港的本港港口割讓英國,但琦善沒有在草約上簽字蓋章。

在這之後英國又不斷侵略一年多,1842年8月脅迫清政府簽訂《中英南京條約》正式穩定將香港割讓給英國,使香港成為了英國的殖民地

在之後的1860年英國與法國的聯軍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打敗清朝政府簽下了《北京條約》迫使清政府割讓了現今香港以南的九龍半島給英國,並允許英國傳教士在中國租地傳教。

未能踏足香港是鄧小平最大遺憾,1997年卓琳代其了卻心愿 - 天天要聞

1897年傳教士被殺,英國藉機佔領山東威海,英國借口要加強香港的防衛事務,又逼迫清政府簽下了《拓展香港街址專條》。使香港從清政府手中租借出去,租期長達99年

香港回歸,舉國歡慶

香港回歸是在第一次第二次鴉片戰爭香港割讓之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交還香港給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事件,意味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府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

1982年的九月,鄧小平與英國首相瑪格麗特.撒切爾夫人就香港前途問題進行談判。

未能踏足香港是鄧小平最大遺憾,1997年卓琳代其了卻心愿 - 天天要聞

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的方案,可以用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方式來解決回收香港主權問題。

鄧小平明確表示,中國在這個關於主權的問題上沒有迴旋的餘地並且要明確的規定,1997年中國將回收香港。

雙方在談判中達成了共識,並以外交商談形式途徑解決香港回收問題。

在這之後中英雙方又經歷多次會談,在1983年9月22日進行第四輪會談,10月19日進行第五輪會談,12月進行第七次會談,經過多次會談後香港回歸也取得進展步入新的階段。

英國外相賀維在1984年4月來到北京訪問,之後去往香港,賀維在香港公開發表聲明,宣布英國在1997年之後將放棄香港的主權。

未能踏足香港是鄧小平最大遺憾,1997年卓琳代其了卻心愿 - 天天要聞

賀維說道:“英國想要接着擁有管制香港的想法是不會實現的”。

在這期間香港的立法局、行政局議員不斷訪問英國,其中立法局中的非官守義員羅保還提出了“羅保動議”,羅保是英籍葡萄牙人,1923年出生在澳門,羅保父親是澳門40到50年代具有一定影響力的人。

羅保在香港經商,有着數十家企業。

香港政府公益金、教育委員會、租務法庭、房屋委員會都有任職,1978年羅保出任行政局議員和立法局首席議員。

1984年羅保通過立法局提出羅保動議,動議表示任何有關香港前途的建議,在達成協議之前都要來到立法局辯證論實。

未能踏足香港是鄧小平最大遺憾,1997年卓琳代其了卻心愿 - 天天要聞

羅保動議使香港各界爭議不斷。直到1984年6月,中英雙方的談判到了最後階段,談判的一個月之後,英國外相賀維再次來到北京訪問。

訪問結束後賀維於8月1日到達香港,舉行記者招待會,公開宣布稱中英雙方已達成協議並贊同香港主權草綱的主要內容。之後英國的查理.伊文思駐華大使與中國代表團團長周南於1984年

卓琳代替出席,實現偉人夙願

9月26日在北京提交了香港前途問題的聯合聲明,並在1985年5月27日中英兩國政府互換批准書,聯合聲明正式簽訂生效,香港也開始了回歸中國行使主權的過渡。

未能踏足香港是鄧小平最大遺憾,1997年卓琳代其了卻心愿 - 天天要聞

可是一心想着香港的偉人,卻再也沒登上過這片土地。

在1997年2月24日早上9點,在所有領導人送別鄧小平遺體之後,將遺體送往了八寶山革命公墓,進行了火化。

隨後鄧小平同志的妻子卓琳,遵守了鄧小平的遺願,將他的骨灰撒到了大海中。

未能踏足香港是鄧小平最大遺憾,1997年卓琳代其了卻心愿 - 天天要聞

在1997年7月1日這天,在鄧小平同志去世將近4個月後,香港終於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而在這一天,卓琳也接到邀請,帶着鄧小平同志的遺願,出席了回歸盛典,當卓琳出場之後,在座的所有人都沸騰了

因為她的出現,不僅僅是代表着她個人,還有鄧小平這位偉大的改革開放總設計師的遺願。

對於中國來說,鄧小平的決策起到了關鍵性作用,為中國的富強以及穩定發展,奠定了堅實的道路。

未能踏足香港是鄧小平最大遺憾,1997年卓琳代其了卻心愿 - 天天要聞

鄧小平認為新中國想要走上強大的道路,那就不能居功自傲,只有勇於承認自己的落後,才能奮起直追,對他來說落後並不可怕,只有不承認落後,不正視差距,才會真正的落後下去,我們應該做的就是找出自己的不足,學習他人的長處,才能讓新中國不斷地強大發展。

未能踏足香港是鄧小平最大遺憾,1997年卓琳代其了卻心愿 - 天天要聞

時至今日,香港回歸25周年紀念日,看到如此的盛世,也是這位老人正想看到的吧.......同樣,今天我們格外的想念您!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 天天要聞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標題: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在歷史的洪流中,有一些事件猶如璀璨的星辰,不僅照亮了當時的天空,更成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 天天要聞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一、引言中國,這個擁有數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不僅擁有廣袤的陸地疆域,還擁有着漫長的海岸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 天天要聞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只要羅長子往我身邊一站,就感到十分的放心!”川湘等地的男子很多身材都不高,但羅瑞卿卻是個例外,他身材十分高大,毛主席親切地稱呼他為“羅長子”。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 天天要聞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蔡英文不可能特赦陳水扁,但是,她一定會為特赦陳水扁創造出最好的法律通道,為陳水扁解除法律方面的阻礙,這一點蔡英文在這8年里早都在做,現在基本也比較成熟了,蔡英文辦任何事情都是比較穩妥的,陳水扁這件事情,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可能立即特赦陳水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