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耀香江」香港回歸25周年影像記憶

2022年07月01日11:26:06 歷史 1514
「明珠耀香江」香港回歸25周年影像記憶 - 天天要聞

199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同時升起;2008年,北京奧運會馬術比賽在香港舉行;2014年,“滬港通”開通儀式舉行;2017年,“遼寧艦”抵達香港開放參觀;2021年,香港七一升旗儀式,護旗隊首次以中式步操入場……回顧香港回歸25年以來的這些共同記憶,歲月在一次次翻頁間堆疊出史詩的篇章。

從1997到2022,從獅子山下到長城之上。時間,讓往來的足印更加綿密;連接,讓我們的心抱得更緊;理想,讓香江之畔的明珠格外閃耀。

「明珠耀香江」香港回歸25周年影像記憶 - 天天要聞

1997年7月1日零點,在雄壯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聲中,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冉冉升起。中新社發 李剛攝

「明珠耀香江」香港回歸25周年影像記憶 - 天天要聞

1997年7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港先頭部隊在添馬艦英軍司令部威爾斯親王軍營與英軍交接防務。中新社發 陳德 攝

「明珠耀香江」香港回歸25周年影像記憶 - 天天要聞

1997年10月1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八屆運動會開幕式團體操中表現香港回歸的“紫荊回歸”,香港特別行政區體育代表團首次參加全運會。中新社發章黎節 攝

「明珠耀香江」香港回歸25周年影像記憶 - 天天要聞

1998年7月,香港國際機場即將投入使用,市民告別啟德機場在官塘堤上爭相留下飛機起落的鏡頭。中新社發 楊佐桓 攝

「明珠耀香江」香港回歸25周年影像記憶 - 天天要聞

1999年4月19日,香港股市恒生指數再創新高。中新社發洪少葵 攝

「明珠耀香江」香港回歸25周年影像記憶 - 天天要聞

1999年5月,由中央政府贈送予香港特區的一對珍貴大熊貓——安安(右)與佳佳(左),在新開放的海洋公園內舒適的生活。中新社發洪少葵 攝

「明珠耀香江」香港回歸25周年影像記憶 - 天天要聞

2000年9月15日,中國香港奧運代表團步入悉尼奧運會開幕式。中新社發 李剛 攝

「明珠耀香江」香港回歸25周年影像記憶 - 天天要聞

2003年8月20日,廣州、深圳、珠海三地個人游港澳開始實施,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門特別增加受理點,以方便市民辦證。圖為廣州市第一個領證申請人何燕嫦女士。中新社發陳文 攝

「明珠耀香江」香港回歸25周年影像記憶 - 天天要聞

2004年8月21日,中國乒乓球選手馬琳陳玘和中國香港選手李靜、高禮澤一同登上雅典奧運會頒獎台。中新社發 任晨鳴攝

「明珠耀香江」香港回歸25周年影像記憶 - 天天要聞

2005年9月12日,香港迪士尼樂園開幕慶典在睡公主城堡外舉行。中新社記者 趙振清 攝

「明珠耀香江」香港回歸25周年影像記憶 - 天天要聞

2007年6月30日晚,慶祝香港回歸十周年大型文藝晚會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圖為香港四大天王張學友、黎明、郭富城、劉德華合唱《始終有你》。中新社記者武仲林 攝

「明珠耀香江」香港回歸25周年影像記憶 - 天天要聞

2008年8月9日晚,在香港沙田奧運馬術賽場上,三項賽的盛裝舞步夜間賽事開賽。首位參加奧運馬術比賽的中國選手華天輕駕愛駒,優雅登場,香港觀眾怡然欣賞了這場馬的芭蕾表演。中新社記者洪少葵 攝

「明珠耀香江」香港回歸25周年影像記憶 - 天天要聞

2009年12月5日晚,第5屆東亞運動會開幕式在香港維多利亞港舉行,同時配以花船巡遊、燈光效果和煙花匯演,成為一屆富有特色的水上開幕式。圖為中國香港代表團綵船駛入開幕式會場。中新社記者盛佳鵬 攝

「明珠耀香江」香港回歸25周年影像記憶 - 天天要聞

2014年11月17日,香港交易及結算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舉行“滬港通”開通儀式。時任特首梁振英、時任港交所主席周松崗等嘉賓主持敲鑼典禮。中新社記者洪少葵 攝

「明珠耀香江」香港回歸25周年影像記憶 - 天天要聞

2017年7月9日,香港晴空萬里,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艦開放予香港市民參觀。為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中國首艘航空母艦“遼寧艦”及三艘屬艦,7月7日早上抵達香港,並開展為期五天的慶祝活動。中新社記者邢一 攝

「明珠耀香江」香港回歸25周年影像記憶 - 天天要聞

2018年9月23日,廣深港高鐵全線開通運營,從廣州前往香港的G6501次高鐵列車停靠在廣州南站站台上。乘客正在拍照留念。中新社記者陳驥旻 攝

「明珠耀香江」香港回歸25周年影像記憶 - 天天要聞

2018年10月22日早晨,港珠澳大橋開通前一天,從廣東珠海的情侶路向東眺望,一輪紅日從東方冉冉升起,將港珠澳大橋映射得格外迷人。中新社記者張煒 攝

「明珠耀香江」香港回歸25周年影像記憶 - 天天要聞

2021年7月1日,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金紫荊廣場舉行升旗儀式,慶祝香港回歸祖國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4周年。圖為七一升旗禮護旗方隊首次以中式步操入場。中新社記者張煒 攝

「明珠耀香江」香港回歸25周年影像記憶 - 天天要聞

2022年1月3日,香港特區第七屆立法會議員宣誓儀式在立法會綜合大樓會議廳進行,監誓人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確定全體90位候任立法會議員的宣誓為有效宣誓。圖為林鄭月娥與議員面向國旗及區旗唱國歌。中新社記者李志華 攝

「明珠耀香江」香港回歸25周年影像記憶 - 天天要聞

2022年3月14日,應香港特區政府請求,由廣東省組派的內地援港醫療隊共75人,經深圳灣口岸抵達香港,全力配合特區政府開展病人救治工作,幫助香港儘快穩控疫情。圖為醫療隊隊員進入香港。中新社記者李志華 攝

「明珠耀香江」香港回歸25周年影像記憶 - 天天要聞

2022年5月8日,李家超當選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任行政長官人選。圖為李家超當選後揮手致意。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

「明珠耀香江」香港回歸25周年影像記憶 - 天天要聞

2022年6月21日,一輛車身貼有慶祝香港回歸25周年的電車經過中環街頭。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

來源:中國新聞網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一夜之間,歐洲大變天 - 天天要聞

一夜之間,歐洲大變天

比利時首相辭職,法國總統馬克龍解散議會,德國總理肖爾茨更是創下記錄的慘敗,如今整個歐洲都在右轉。 今年是大選之年,全球差不多有一半以上的人口都會在今年投下關鍵一票,這也必將決定未來數年的世....
中山公園促成近代北京皇宮禁苑相繼開放,專家回顧背後百餘年故事 - 天天要聞

中山公園促成近代北京皇宮禁苑相繼開放,專家回顧背後百餘年故事

今年是北京中山公園對公眾開放110周年,6月10日,中山公園在來今雨軒舉辦深度人文對話活動“到公園去——從1914年到2024年”。國內著名文化學者、園林專家、京味作家和公園管理者就北京公園早期的功能與地位、北京公園的未來發展等話題進行交流研討。來今雨軒講堂於當天正式揭牌。 由皇家壇廟轉向市民公園 中山公園開放有...
中國最早的粽子與端午節的淵源 - 天天要聞

中國最早的粽子與端午節的淵源

端午節,這個流傳千年的傳統節日,承載着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深厚的民族情感。而粽子,作為端午節最具特色的食物,不僅是一道美味佳肴,更承載着深厚的歷史和文化底蘊。一、粽子的起源據考證,粽子最早出現在春秋之前,那時它並非專為端午節而制,而是用於祭祀祖先和神靈。這一習俗,體現了古人對天地自然的敬畏與對祖先的懷念...
歷史上四川人口經歷過哪些變遷? - 天天要聞

歷史上四川人口經歷過哪些變遷?

四川作為中國的一個省份,其人口歷史經歷了很多變遷,下面是一些主要的人口變遷事件:1. 史前時期:大量的先民在四川的流域、河谷和山區活動,如三星堆文化、金沙遺址等。2. 古代:自秦漢之後,隨着崇山峻岭和江河洪澇所限,四川的人口增長相對緩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