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建黨紀念日的由來

2022年07月01日09:01:14 歷史 1293

【七一】建黨紀念日的由來 - 天天要聞


1921年7月23日至8月初,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後移至嘉興南湖)召開,出席大會的13名代表,通過了黨的綱領,確定黨的名稱為“中國共產黨”,正式宣告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從此,中國出現了一個完全新式的、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行動指南的、以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為奮鬥目標的統一的無產階級政黨。毛澤東同志說:“中國產生了共產黨,這是開天闢地的大事變。”


【七一】建黨紀念日的由來 - 天天要聞


後來,7月1日又是如何被確定為黨的誕生紀念日的呢?這還要從中共中央進駐延安說起。


第一次在7月1日開展黨員教育活動


中國共產黨成立後,由於長期處於革命戰爭年代,風雨飄搖,歷經艱辛。在那腥風血雨的年代,我黨一直沒有進行有計劃、有規模、有程序且公開的紀念建黨活動。1937年1月13日,黨中央進駐延安,環境相對穩定,開始了紀念建黨活動。


據《周恩來年譜》記載,1937年7月1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開黨的活動分子大會,周恩來作了題為《十六周年的中國共產黨》的報告。這是我黨歷史上第一次在7月1日開展黨員教育活動。


報告概述了我黨自成立以來經歷的曲折發展歷程,分析了中國共產黨取得成就的原因在於,是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起來的,與中國人民有根深蒂固的聯繫的黨。


報告系統總結了中共在大革命時期的歷史教訓,號召黨在繼承優良傳統、汲取革命教訓的基礎上自覺地擔負起領導全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任務。


毛澤東第一次明確黨的成立紀念日


黨的一大召開後不久,黨中央在上海曾遭到一次破壞,包括一大檔案在內的中央檔案資料全部遺失,致使關於黨的一大的很多問題在相當長時間裡成為歷史之謎。1936年,黨的一大代表陳潭秋在莫斯科發表了文章《第一次代表大會的回憶》,講述了中共一大召開的具體過程,提供了許多生動鮮活的細節,文中說:“一九二一年的夏天,上海法租界蒲柏路,私立博文女校的樓上,在七月下半月,忽然新來了九個臨時寓客……這些人原來就是各地共產主義小組的代表,為了正式組織共產黨,約定到上海來開會的。”他只是說中共第一次代表大會是在“七月下半月”開的,並沒有提到具體日期。


以國共兩黨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後,為進一步擴大中共的影響力,統一全黨思想,凝聚力量,投入到抗戰中去,1938年春,中共中央準備舉行紀念建黨17周年活動,需要確定具體日期。當時,在延安的一大代表有毛澤東、董必武等人。他們回憶一大是7月份召開的,但確切的日期記不清了,於是就商量將7月1日作為黨的誕生紀念日。


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毛澤東在延安抗日戰爭研究會作《論持久戰》的講演。他在講演中提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國共產黨建立的十七周年紀念日。為了使每個共產黨員在抗日戰爭中能夠盡其更好和更大的努力,也有着重地研究持久戰的必要。”這是我黨領導人第一次提出7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紀念日。


革命年代開展的紀念建黨活動


1938年6月14日,陝甘寧邊區黨委宣傳部和邊區抗敵後援會,召開延安黨政軍、各機關團體代表第一次聯席會議,商定7月1日至7日,開展抗戰一周年及中國共產黨成立17周年紀念周活動。6月24日,中共中央發布了《關於中共十七周年紀念宣傳綱要》。6月25日,《新中華報》發表《從“七一”到“七七”紀念周,抗大是怎樣籌備的?》文章,第一次將黨的成立紀念日精鍊地概括為“七一”。


據《新中華報》報道,1938年7月1日上午10時,在延安市工會舉行工人大會,成立了延安市各業工會總俱樂部。下午2時,工人宣傳隊整裝出發,在鐘樓到北城門一帶宣傳。當天,最轟動全城的是晚間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7周年提燈大會。太陽還高懸在西山頂上,各學校、團體、機關、部隊就開始向南門外公共體育場會合,延安大概一半以上的人都擁到這裡來了。主席台前面高高掛着“延安各界慶祝中國共產黨十七周年紀念大會”的橫幅。晚上7時,大會宣布開幕。首先是全體人員齊唱《義勇軍進行曲》,然後由八路軍後方政治部主任莫文驊致詞。會場響起雷鳴般的熱烈掌聲,“擁護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萬歲”的口號聲此起彼伏。當西邊的晚霞消失在夜色中,燈火照耀了大地,從延安城牆上望去,彷彿一片星海。提燈大會正式開始,提燈隊由南門入城,有飛機燈、炸彈燈、五星燈、寶塔燈等各種造型的燈。最引人注目的是抗大第五大隊第五中隊的“五星·斧頭·鐮刀”燈,燈上一面寫着“71—77”,另一面寫着“1921—1938”。城內街道兩側觀眾雲集,歌聲、口號聲響徹夜空。此後一周,延安每天都有慶祝活動舉行。


“七一”作為黨的誕生紀念日,最早見於中央文件是1941年6月


當時,中共中央發出《關於中國共產黨誕生二十周年、抗戰四周年紀念的指示》,明確提出:“ 今年‘七一’是中共產生的二十周年,‘七七’是中國抗日戰爭的四周年,各抗日根據地應分別召集會議,採取各種辦法,舉行紀念,並在各種刊物出特刊或特輯。”這是以中共中央指示的方式明確規定7月1日為慶祝建黨的日子。


1941年7月1日,延安各機關、學校、部隊、團體放假一天,召開紀念會、報告會,熱烈慶祝建黨20周年。中共中央機關報《解放日報》編輯出版了“中國共產黨二十周年紀念特輯”,發表了一篇社論和朱德、林伯渠、吳玉章寫的三篇紀念文章。


社論《紀念中國共產黨廿周年》指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在中國歷史上創造了一個完全新的時代……中國共產黨二十年的歷史,對於中國革命還有一個不可磨滅的偉大功績,就是它已經在全國人民面前成了一個最雄辯的見證,這個見證證明了,中國共產黨,中國工人階級,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與一切喪失自信、希圖依靠他人和依靠機會者流的論斷相反,是能夠獨立奮鬥的,是絕對不可戰勝的,是具有無限前途的。”


朱德在《中國共產黨與革命戰爭》一文中指出:“共產黨的整個歷史,是與北伐戰爭以來中國革命戰爭的歷史不可分割的。”“二十年的中國革命戰爭過程,證明了一個真理: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最英明地掌握中國革命戰爭的發展規律;只有中國共產黨,能在一切歷史時期中,永遠為當時最革命的政治目標而堅決地進行革命戰爭,反對當時中華民族和人民的主要敵人;只有中國共產黨,能定出和堅持當時最革命的戰略方針。”


林伯渠在《中國共產黨與政權》一文中說:“中國共產黨高舉起布爾塞(什)維克的旗幟,跨過了光輝英勇的鬥爭道路,在短短的一段歷史途程上刻畫了永古不朽的痕迹”“還是第一次,在沒有取得社會主義革命勝利的國家裡,出現了共產黨領導的強大的軍隊,建立了共產黨領導的民主的政權。這是中國革命的特點,也是中國共產黨值得自豪的地方。”


吳玉章的《我和共產黨》一文,從他個人40多年的經歷和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文化闡述中國共產黨的偉大,他說:“中國有了人類最進步的革命理論——馬列主義;中國有了最強有力的、群眾的、最進步的革命政黨——共產黨。”




來源:解放軍報


【七一】建黨紀念日的由來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最早的粽子與端午節的淵源 - 天天要聞

中國最早的粽子與端午節的淵源

端午節,這個流傳千年的傳統節日,承載着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深厚的民族情感。而粽子,作為端午節最具特色的食物,不僅是一道美味佳肴,更承載着深厚的歷史和文化底蘊。一、粽子的起源據考證,粽子最早出現在春秋之前,那時它並非專為端午節而制,而是用於祭祀祖先和神靈。這一習俗,體現了古人對天地自然的敬畏與對祖先的懷念...
歷史上四川人口經歷過哪些變遷? - 天天要聞

歷史上四川人口經歷過哪些變遷?

四川作為中國的一個省份,其人口歷史經歷了很多變遷,下面是一些主要的人口變遷事件:1. 史前時期:大量的先民在四川的流域、河谷和山區活動,如三星堆文化、金沙遺址等。2. 古代:自秦漢之後,隨着崇山峻岭和江河洪澇所限,四川的人口增長相對緩慢,人
無論男女都應該管住下半身,萬一有疏漏,後果必然是禍事臨門 - 天天要聞

無論男女都應該管住下半身,萬一有疏漏,後果必然是禍事臨門

在北宋的揚州府有一個叫謝洪的小地主,雖然算不上大富大貴,但在鄉下的縣城裡也算是一個小土豪。謝洪有一個族兄叫謝海,二人關係不錯。謝海有一個情人賈氏,而且還是有夫之婦,二人暗中勾搭成奸,這個婦人長的很漂亮,尤其那事讓謝海十分迷戀,謝海常常在謝洪
考場舞弊?後果驚人!揭秘人頭落地的真實教訓 - 天天要聞

考場舞弊?後果驚人!揭秘人頭落地的真實教訓

一樁晚清科場案揭示的清代科舉FuBai現象前言科舉制度是東方大國古代選拔官員的一種選拔制度,延續了1300多年,其中清代科舉制度更是嚴格而龐大,也是東方大國封建社會的一大特色。在這個看似公平而公正的制度背後,卻隱藏着許多不為人知的NeiM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