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書:清朝“六大親王”之一,擒拿耿精忠,被康熙奪軍功

2022年06月26日22:37:01 歷史 1822

康熙二十年(1681年),傑書捉拿耿精忠回京,康熙親率文武百官到盧溝橋迎接,並設宴犒賞。次年,康熙剝奪傑書戰功,罰俸祿一年,不再重用。

傑書:清朝“六大親王”之一,擒拿耿精忠,被康熙奪軍功 - 天天要聞

傑書,禮親王代善的孫子,清朝“六大親王”之一,冊封康親王。

清朝享國268年,親王眾多,能擠進“六大親王”的寥寥無幾,只有6人。

禮親王代善、睿親王多爾袞、康親王傑書、怡親王胤祥、安親王岳樂、恭親王奕訢,都是國之柱石。

努爾哈赤的第四代,也就是“八旗四代”,以傑書能力最強,比福全、常寧強太多。

1673年,雲南方面傳來戰報,平西王吳三桂打着“恢復大明”旗幟,處死朱國治,起兵造反了。

吳三桂起兵不到半年,雲南、貴州、四川、廣西、廣東、江西、福建落入“三藩”之手。湖南、陝西、浙江、甘肅,也大多淪陷。

與此同時,察哈爾蒙古親王布爾尼起兵,響應吳三桂,準備進攻京師,康熙惶恐不安。

三藩之亂”,是對八旗的一次考驗,入關不到三十年,能否進行一戰呢?

傑書:清朝“六大親王”之一,擒拿耿精忠,被康熙奪軍功 - 天天要聞

“周軍”(吳三桂兵馬)大將馬寶,橫掃湖南,駐防荊州襄陽的八旗鐵騎不敢增援,坐視隊友敗亡。

永興之戰,馬寶率“周軍”與康熙派往湖南的八旗主力對決。八旗一敗塗地,42位將領陣亡沙場,八旗龜縮在內城。

八旗的衰落,讓康熙非常痛心,只好藉助漢軍綠營,與吳三桂作戰。但是,康熙還是希望能重振八旗雄風,並培養出一些帥才。

1674年,康熙任命傑書為征南大將軍,率八旗、綠營前往浙江,與耿精忠決戰。

相對吳三桂而言,耿精忠要弱很多,且跟盟友鄭經不合,無法擰成一股繩。

即便如此,耿精忠也奪取了溫州處州衢州,覬覦金華

傑書南征,駐紮金華,觀察局勢。耿精忠攻勢迅猛,傑書並未派兵增援各地,讓康熙不滿。

徐尚朝,耿精忠的前鋒大將,率5萬兵馬直奔金華而來,試圖一舉消滅清軍主力。

傑書:清朝“六大親王”之一,擒拿耿精忠,被康熙奪軍功 - 天天要聞

傑書誘敵深入,以火器兵埋伏,在城外樹林擊敗徐尚朝,殺敵兩萬餘人。

徐尚朝不甘心失敗,再次率軍來挑戰,以火炮攻擊金華。傑書採取夜襲戰術,徐尚朝疏於防備,一路潰逃。

聞知徐尚朝戰敗,耿精忠親率主力增援,與一路追擊而來的傑書在衢州遭遇,雙方決戰。

耿精忠有西洋火炮,威力巨大,以密集火力攻擊清軍。炮彈如雨,傑書的大營被摧毀,八旗兵以門板做掩護,傑書則毫無遮掩。

傑書鎮定自若,清軍士氣高揚,鄭經又佔據沿海城池,耿精忠只好撤軍,回去找“盟友”理論。

耿精忠、鄭經不能團結一致,還相互拆台,結果被傑書各個擊破。

耿精忠走投無路,再次投降清朝,結果被康熙凌遲處死。

鄭經不能增援盟友,在沿海無法站穩腳跟,被傑書擊敗,退回寶島。

平定耿精忠、鄭經,傑書用了6年時間。班師回朝時,傑書上奏康熙,讓姚啟聖總督福建,準備收復寶島。

傑書:清朝“六大親王”之一,擒拿耿精忠,被康熙奪軍功 - 天天要聞

1681年12月,傑書安排就緒,率大軍班師回朝。康熙親率百官去盧溝橋迎接,並設宴犒賞傑書,論功行賞。

1682年,康熙追責,說傑書不能快速進兵平叛,又不及時救援海澄,剝奪他的軍功,罰俸祿一年。

史載:“追論金華頓兵及遲援海澄罪,奪軍功,罰俸一年。”

平定耿精忠之戰,傑書戰功顯赫,雖說有小差錯,也不至於被剝奪軍功,且不再重用。

傑書被“奪軍功”,是康熙強化皇權,削弱滿蒙勛貴權力的結果。傑書、岳樂,以及康熙的大哥福全,無不是如此。

傑書、岳樂主張效仿中原,拋棄關外傳統,支持順治強化皇權,削弱滿蒙勛貴。

康熙繼位後,索尼鰲拜蘇克薩哈、遏必隆等輔政大臣比較“守舊”,傑書、岳樂則很開明。

傑書、岳樂支持順治,也支持康熙。但是,傑書、岳樂也是勛貴,手握重兵,對皇權是個潛在的挑戰。

傑書:清朝“六大親王”之一,擒拿耿精忠,被康熙奪軍功 - 天天要聞

以代善家族為依託,傑書的能量太大,即便他擁戴皇帝,康熙也會敲打傑書。

沒了軍功,還被罰俸祿,傑書閑居在家,將16位妻妾及其子女安置好,便閉門讀書,不過問政務,低調做人,得以善終。

參考書目:《清史稿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開展集體學習 - 天天要聞

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開展集體學習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論述,大力弘揚偉大抗戰精神,7月9日,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成員,部分職能部門負責人、院系黨委書記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參觀學習。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大家認真聆聽解說,參觀了《為了民族解放與世界和平——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
從馬扎然到丘吉爾:首相們的職場生存指南 - 天天要聞

從馬扎然到丘吉爾:首相們的職場生存指南

《首相塔》全八集完結!今年三月到六月,陸大鵬與程衍樑帶我們走近歐洲歷史上的八位首相或總理,在紛繁的歷史中,串聯起他們的故事:從締造“太陽王”的馬扎然,到瓦解拿破崙的梅特涅,再到力挽狂瀾的克列孟梭,直至締結“英美特殊關係”的丘吉爾... 他們在時代的浪潮中抉擇,也親手推動着歷史的進程。光環背後,其實這些首...
1951年,得知古大存緊急彙報,葉劍英焦急致電陶鑄:刀下留人 - 天天要聞

1951年,得知古大存緊急彙報,葉劍英焦急致電陶鑄:刀下留人

1951年3月的一天清晨,電話那頭傳來古大存壓低卻顫抖的聲音:“葉帥,莫雄今晚就要被槍決!”葉劍英愣了不到三秒,隨即抄起另一部機子撥向陶鑄,四個字擲地有聲——刀下留人。廣東省政府大院的走廊里,傳令兵一路小跑,陶鑄收到命令,當場批示暫停執行。
她曾是延安第一美女,卻因推廣交際舞,不得不離開延安 - 天天要聞

她曾是延安第一美女,卻因推廣交際舞,不得不離開延安

1937年延安的夏夜,廢棄教堂里留聲機流淌出《藍色多瑙河》,一群青年男女正隨樂起舞。舞池中央,一位塗著口紅、燙捲髮的女子格外醒目——她輕挽領袖的手臂旋轉,裙擺划過塵土飛揚的地面,彷彿硝煙中綻放的玫瑰。這一幕,讓窯洞外幾名裹綁腿的女紅軍攥緊了
管仲:通過經濟手段消滅一個國家的鼻祖 - 天天要聞

管仲:通過經濟手段消滅一個國家的鼻祖

倉稟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這句話應該大家都熟悉。他的意思是說,一個人在物質生活滿足了,才能追求精神層面的東西。簡單說,這句話闡述了最基本的一個人生道理,所謂的修養、禮儀都是吃飽了飯以後的事。你知道這句話是誰說的嗎?出自哪裡?如果你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