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奸也曾熱血:1910年,汪精衛刺殺攝政王載灃,為何沒有被殺頭

2022年06月21日05:20:08 歷史 1087

汪精衛,中國歷史上頭號大漢奸,連蔣介石都對他恨之入骨:“投敵賣國,人人得而誅之!”

可就是這樣一個大漢奸,在他年輕的時候曾干過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使其從無名小卒,一躍成為當時的風雲人物。那就是刺殺大清攝政王,宣統皇帝的父親——載灃

大漢奸也曾熱血:1910年,汪精衛刺殺攝政王載灃,為何沒有被殺頭 - 天天要聞

年輕時的汪精衛

1910年,已經加入孫中山同盟會的汪精衛來到北京,他決定要為革命干件大事,那就是刺殺清朝的高官,既為震懾清朝政府,也為喚醒國人的反抗意識。

於是,他跟黃復生、喻培倫兩個革命同志組成了“鐵血暗殺團”。為了掩人耳目,他們還開了一家照相館作為秘密據點。團隊中的喻培倫是個科學天才,對炸藥的調配都由他負責。為了製作重磅炸彈,他們還找了鐵匠鋪,做了一個直徑一尺多的大鐵罐,就像是一個鐵西瓜,裡面至少可以塞下三四十斤的炸藥。萬事俱備,接下來就是選定目標下手了。

一開始,他們選擇的目標是清朝的海軍大臣——載洵。原定行動當天載洵會在火車站下車,於是暗殺小分隊早早就在車站守候。到了晚上,好不容易等到了載洵的火車。可一到站台,他們傻眼了,接車的官員實在太多了。如果亂炸一通,“主角”能不能炸死不說,無辜百姓肯定是死傷無數。就這樣,第一次行動無奈取消,哥幾個只能抱着“鐵西瓜”悻悻而歸。

大漢奸也曾熱血:1910年,汪精衛刺殺攝政王載灃,為何沒有被殺頭 - 天天要聞

清朝海軍大臣載洵

第一次行動失敗後,暗殺小隊決定更換目標,換成首席軍機大臣,慶親王奕劻。作為清王朝最後一個鐵帽子王,如果能暗殺掉,那也是相當轟動的。可官有多大,防衛就有多嚴密。汪精衛們偵查多日,發現奕劻身邊守衛森嚴,平時出入的道路也都是鬧市大街,不易埋伏,而且也容易誤傷百姓,因此只能再一次作罷。

大漢奸也曾熱血:1910年,汪精衛刺殺攝政王載灃,為何沒有被殺頭 - 天天要聞

軍機大臣慶親王奕劻

連續兩個目標都沒能下手,汪精衛們不免有些失落。但革命的鬥志豈能說沒就沒了,最後大夥一合計,一不做二不休,要干就干票大的,選擇最大的干,誰呢?皇帝肯定不行,那會還是個孩子,而且在紫禁城內也不出來。那就暗殺宣統皇帝他爹,攝政王——載灃!

首先還是偵查清楚載灃每天的外出路線。經過多日跟蹤,終於摸清了載灃每天的必經路線。除去人多熱鬧的地方,他們發現載灃必經之路上有一座甘水橋,離王府很近,周圍也沒什麼人家,環境可以說很是僻靜。只是甘水這個名字,北京人一聽就知道,甘水就是臭水,當時橋下是一條蚊蠅滿地,污水橫流的臭水溝。

大漢奸也曾熱血:1910年,汪精衛刺殺攝政王載灃,為何沒有被殺頭 - 天天要聞

溥儀的父親,攝政王載灃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死都不怕,這點困難算得了什麼呢。當天夜裡,黃復生、喻培倫就來到橋底下埋設炸彈。這剛一鏟子挖下去,好傢夥,黑乎乎,臭烘烘的,全是污穢之物。但兩人顧不了那麼多,滿腦子想的都是炸死載灃,所以忍受着熏天的惡臭,一會就埋好了炸彈。可是一接上電線才知道,電線長度不夠。哥幾個還是沒經驗啊,畢竟是第一次搞暗殺嘛。沒辦法,為了不暴露,只能挖出炸彈,又一次把這個鐵西瓜抬回家。

有了前一晚的經驗,第二天晚上,月黑風高,暗殺小隊再一次來到橋下,駕輕就熟地挖好坑,埋好炸彈......可好巧不巧,有個車夫剛好從附近經過,看見甘水橋下,三更半夜的還有人影在晃動,於是摸上去查看,發現了汪精衛們的“好事”,於是直接報了警。警察來了嚇了一大跳,這麼大個的炸彈都沒見過,自然也處理不了。後來還專門請了日本的炸彈專家來排彈。專家見了這個鐵西瓜都豎起大拇指嘖嘖稱讚,無論是調配的炸藥,還是內部的機關,可以說是世界級水準。為了測試炸藥的威力,只取出一小部分,結果就炸出了數米深的大坑。如果全部引爆,別說橋和橋上的人了,方圓百米都會被炸得寸草不生。

得知這個消息,載灃在慶幸自己大難不死的同時,也對革命黨人的“歹毒”恨之入骨。於是下了死命令,掘地三尺也要挖出真兇!

大漢奸也曾熱血:1910年,汪精衛刺殺攝政王載灃,為何沒有被殺頭 - 天天要聞

革命黨人被斬首(明信片)

事情敗露,汪精衛們在忐忑不安中等待了幾日,最終下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重回“犯罪現場”看看情況,說不定還有行刺的機會。可就是這樣一個決定,卻犯下了無法彌補的大錯。當日,眾人分別來到甘水橋附近,黃復生可能是過於緊張,在現場觀察時表現出了不安的神色。隨即被守候在附近的便衣警察發現,於是順藤摸瓜找到照相館,並將汪精衛等人全部逮捕入獄。

汪精衛在獄中作了著名的“慷慨歌燕市,從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一詩。可以說,這個事件成為了汪精衛的成名之作,是他一生中最得意的時刻,也為他積攢了極高的政治聲望。那時候的汪精衛是真的心向革命,也是視死如歸的。從詩中我們可以感受到那種豪邁的,從容的氣魄。只可惜後來成了大漢奸,那都是後話了。

大漢奸也曾熱血:1910年,汪精衛刺殺攝政王載灃,為何沒有被殺頭 - 天天要聞

肅親王善耆

這種鐵血之情,也深深打動了主審官肅親王善耆。在晚清政府中,善耆素向來以開明著稱,他深知這個國家的頑疾需要熱血去改革,也理解革命黨人的理想。作為聰明人,他更明白凡事要給自己留一線,清廷已經搖搖欲墜,誰知道未來會怎麼樣,於是他把皮球踢還給了載灃。

載灃也知道,革命之勢已成燎原,革命黨人現在遍布天下,抓不完也殺不完。如果貿然處死汪精衛,也許會激起更大的民怨。到時候說不定每天都有人朝自己扔炸彈。思前想後,載灃也只能順勢給自己下台階,無奈地說:“他不是不怕死嗎,那就偏不讓他死,但活罪不可赦,永遠監禁,以儆效尤吧!”

最終,汪精衛等人被判了終身監禁

1911年秋,辛亥革命爆發,大清政府為了挽回民心,以宣統皇帝的名義下罪己詔,同時宣布大赦革命黨人,汪精衛獲釋。

大漢奸也曾熱血:1910年,汪精衛刺殺攝政王載灃,為何沒有被殺頭 - 天天要聞

辛亥革命第一槍——武昌起義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中共一大紀念館喜納“鎮館之寶”——《周恩來手書李公朴、聞一多悼詞》 - 天天要聞

中共一大紀念館喜納“鎮館之寶”——《周恩來手書李公朴、聞一多悼詞》

今晨8時許,伴隨着一大廣場國旗護衛隊鏗鏘有力的步伐和整齊劃一的動作,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全體人員肅立致敬。莊嚴肅穆的氛圍中,中共一大紀念館舉辦的“頌歌獻給黨”系列慶祝活動正式拉開帷幕。本次活動融合了莊嚴儀式、文藝匯演、文物見證與紅色體驗等多種形式,深情致敬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沒有共產黨就沒有...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 天天要聞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937年,徐溫的養子徐知誥代吳稱帝建國,國號為齊。939年,徐知誥恢復李姓,改名為昪,自稱是唐憲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孫,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李昪即是南唐烈祖。941年,李昪駕崩,子李景繼位,改名李璟(916~961),即南唐元宗。南唐最盛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 天天要聞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房地產行業的‘三道紅線’影響深遠,但類比到車圈,不免有些‘望文生義’之嫌。” 文 / 巴九靈 汽車行業似乎正走向一場前所未有的收緊。 帶動這種氛圍的,是一則尋不見來源....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 天天要聞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6月27日,據媒體得到的一份法律草案顯示,德國政府計劃加快國防採購,以便使軍隊做好戰鬥準備。該文件稱,德國軍事實力的快速提升“絕不能因過於複雜的採購程序或冗長的授權流程而失敗”,同時警告稱,俄羅斯的軍事目標可能不僅僅是烏克蘭。此前德國總理在6月24日批准了一項預算框架,預計德國的軍事總開支將從2025年的950...
抗戰勝利80周年,特朗普該看到什麼? - 天天要聞

抗戰勝利80周年,特朗普該看到什麼?

無論特朗普是否會出現在9月3日的閱兵儀式上,就全世界來看,正義必勝!文 | 海上客“中方是否計劃邀請特朗普參加九三閱兵儀式?”在昨天(6月30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日本共同社記者如此問道。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上周國新辦介紹了關於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邀請外國領導人的情況和安排。你的具體問題,我目前沒...
和中國分庭抗禮?日本要開採海底稀土 - 天天要聞

和中國分庭抗禮?日本要開採海底稀土

在中國收緊稀土產品對外出口的背景下,作為資源貧國的日本決定“出道成為稀土生產國”,而他們的目光則聚焦于海底資源。據日經亞洲7月1日報道,日本計劃於明年1月正式啟動首個從近海礦床開採稀土礦物的試點項目。但不知是無意還是有心,在日本的相關報道中,似乎連篇累牘地都在強調有望解決“有無”,卻無人在意“成本”。...
我們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從黨安排!” - 天天要聞

我們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從黨安排!”

今年11月,曾經的八路軍女戰士付瑞芝將迎來百歲生日。此刻再次回眸革命戰鬥中的烽火硝煙,抗戰歲月無疑是濃墨重彩且令人銘記的篇章。1925年11月,付瑞芝出生在山東臨沂蒼山縣(今蘭陵縣)湧泉村。
原來它與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 天天要聞

原來它與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都在說長安的荔枝,我大吳越的楊梅表示不服。 當真不服。明朝的李東陽稱楊梅“價比隋珠”,因為在京城想吃到它實在不易——荔枝運到京城,不過是“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