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醫給乾隆看病後,尷尬開一藥方:與皇后同住100天,究竟是為何

2021年09月30日22:09:05 歷史 1363

人有生老病死,是自古以來公認的世界規律,就連權力巔峰的皇帝也難以例外。因此,在古代每一位皇帝都十分的惜命,畢竟好不容易成為天下的主人,誰都不想死。於是,古代的皇帝們每個人都配備了極其豪華的太醫團,隨時為皇帝的安危考慮。

而乾隆皇帝便是其中一員,有一次,他患上了一種疑難雜症。就連他自己也說不出自己哪裡不舒服,可就是百般的痛苦。情急之下,清朝宮中的所有太醫都聚在一起給乾隆爺看病,可諸位太醫一個個地都束手無策。

太醫給乾隆看病後,尷尬開一藥方:與皇后同住100天,究竟是為何 - 天天要聞

只有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太醫,一眼便看出了乾隆的病症所在。可這個病實在讓他不好開口,情急之下,老太醫無奈地說出一條法子:與皇后同住一百天……

一、乾隆爺的病

要說起乾隆的病,還要從乾隆的一生說起。作為雍正的四皇子,康熙的親孫子。他出生時正好是康熙五十年,康熙對他這個孫子可以說是十分的喜歡,爺倆的感情十分的好。

太醫給乾隆看病後,尷尬開一藥方:與皇后同住100天,究竟是為何 - 天天要聞

同時,乾隆在長大後,對於這個在位六十一年的千古一帝爺爺也是十分的尊敬和崇拜。於是在他繼位之後,也想成為一個像爺爺康熙的人。為此,他很是努力,在他執政的前三十年中,大清國國力昌盛,進入了著名的康乾盛世

但這三十年的勤奮執政也讓他的身體落下了不少的病。在現代的醫學中,有一種由久坐引起的常見病,很多的白領與學生都有這種病。相信不少讀者都已經猜出來了,它就是痔瘡。

太醫給乾隆看病後,尷尬開一藥方:與皇后同住100天,究竟是為何 - 天天要聞

痔瘡,在中醫中叫作痔,通常會引發出血,疼痛與肛門不適等問題。輕者日日肛門流血,重者更是不敢坐下,必須到正規三甲醫院手術切除。而令乾隆痛苦不堪的病也正是痔瘡。但在古代的醫學系統中,對於這種人體的私密部位是很避諱的,更別說是皇帝的了。

而身為一國之君的乾隆,更是非常的忌諱,連提都提不出來。更別說讓需要望聞問切的中醫仔細觀察了。因此,諸多太醫束手無措。但對於十分有經驗的老太醫而言,則一眼就看出來了。

太醫給乾隆看病後,尷尬開一藥方:與皇后同住100天,究竟是為何 - 天天要聞

二、神秘的治療

雖說老太醫經驗豐富,能一眼看出皇上的病。但要是真要說治療,可卻讓老太醫也犯了難。皇上的痔瘡已經很嚴重了,輕微的靠藥物治療肯定是很難見效的。

哪怕是在醫學高度發達的今天,對於痔瘡,也只有“割以永治”,這一條路可走,更別說古代了。華佗就因為要給曹操做外科手術,而被曹操所殺害,老太醫就算真的天賦異稟能給乾隆做手術,恐怕乾隆也會將他當做庸醫殺掉。

太醫給乾隆看病後,尷尬開一藥方:與皇后同住100天,究竟是為何 - 天天要聞

這件事也着實讓老太醫犯了難,開始瘋狂地思索着怎麼才能既委婉又有效的治好乾隆的病。在老太醫思索再三後,一個大膽的想法浮現在他的腦中。但俗話說,伴君如伴虎,老太醫還是十分的害怕。但所謂弓在弦上,不得不發。老太醫也是心一橫,給乾隆開出了一張令人十分不解的藥方:與皇后同住一百天。在場的無論是太醫,還是乾隆本人都是十分的錯愕。

太醫給乾隆看病後,尷尬開一藥方:與皇后同住100天,究竟是為何 - 天天要聞

好在病急亂投醫的乾隆,還是相信了老太醫的醫術。畢竟若是他救不了自己,便沒有旁人能夠救自己了。只能按照老太醫的方法,回宮與皇后一起住了一百天。老太醫一顆懸着的心,也像大石頭一樣落了地。

而神奇的事,果真如老太醫所說,一百天後,乾隆的病竟然好了。乾隆十分的開心直接賞賜了老太醫千兩的黃金,還封了爵位。難道老太醫真的是神仙?古代的中醫有這麼靈?為何與皇后同住一白天便能讓乾隆的痔瘡消失呢?

太醫給乾隆看病後,尷尬開一藥方:與皇后同住100天,究竟是為何 - 天天要聞

三、老太醫的秘密

其實不然,老太醫能治好乾隆的關鍵在於,皇后這個人。原來啊,為了防止皇上治自己的罪,老太醫想了一個完美的辦法,那就是把治療乾隆病的方法告訴富察皇后

富察皇后是乾隆的加法結髮妻子,與乾隆的關係可以說是天下最緊密的人了。在治療痔瘡這種疾病時,肯定是最合適的人選。而當複查知道了乾隆得的是痔瘡這種疾病之後,也是心領神會。

太醫給乾隆看病後,尷尬開一藥方:與皇后同住100天,究竟是為何 - 天天要聞

富察皇后在隨後與乾隆同床共枕的一百天中,日日夜夜的悉心照顧乾隆。同時按照老太醫交給自己的辦法,每日給乾隆按摩,服藥,讓他躺着休息。最終,在富察皇后的悉心照料下,乾隆的痔瘡也最終痊癒。

並且在這一百天里,乾隆與富察皇后度過一段十分快樂且難忘的時光,這一百天的快樂時光讓乾隆十分的懷念。但在病好之後,又有無數的政務需要乾隆去處理。好在這段得病的時光,讓乾隆注意到了自己的身體情況。

太醫給乾隆看病後,尷尬開一藥方:與皇后同住100天,究竟是為何 - 天天要聞

將許多無關緊要的失去交給了其他官員去處理,同時也將更多地選擇了陪伴皇后,兩人的感情慢慢地也越來越好。可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乾隆的病雖然好了,但富察皇后的身體卻一天不如一天,最後徹底病倒了,離開了人世。

這一次連醫術精湛的老太醫也沒有了辦法。人有旦夕禍福,始終是人類無法超脫的輪迴。乃至是世界和宇宙都會無法避免地走向毀滅。哪怕乾隆皇帝貴為皇帝,也只能眼睜睜地看着心愛之人離世額而無能為力。

太醫給乾隆看病後,尷尬開一藥方:與皇后同住100天,究竟是為何 - 天天要聞

總結:

一個人漸漸地捨棄一切爬上了權力巔峰,到最後,卻發現一給小小的痔瘡卻能難道一國之君。人們生活在生老病死的世界,縱使當上了皇帝又能怎樣。不依舊無法挽回該失去的人。

這彷彿是造物主給予所有生物最大的公平,無論你是誰,有多少的錢財與多大的權勢,最終也要承受生離死別的痛苦,任何人都無法超脫出死亡的輪迴。

太醫給乾隆看病後,尷尬開一藥方:與皇后同住100天,究竟是為何 - 天天要聞

但這並不代表着生而為人要消極的生活,等待死亡。如何在現有的生活中,享受為人的快樂與生活的意義。更好地活在當下,勇敢地迎接明天的到來。就像羅曼羅蘭的那句話一樣“生活中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2666》譯者趙德明逝世,享年85歲 - 天天要聞

《2666》譯者趙德明逝世,享年85歲

據世紀文景出版社消息,翻譯家、北京大學西語系教授趙德明先生,於2025年4月3日逝世,享年85歲。 趙德明先生。 趙德明先生曾任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西班牙語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遼寧文學院客座教授、解放軍藝術學院客座教授、青島大學外國語學院西班牙語系教授。前些年,中國掀起波拉尼奧閱讀熱潮,而波拉尼奧的代表作《266...
清明插柳 歲歲念情清明門前插柳的傳說 - 天天要聞

清明插柳 歲歲念情清明門前插柳的傳說

清明節的時候,人們都會采一束新鮮柳枝插在門前,這是為什麼呢?從前的時候,在一個古老的小鎮,有個叫阿成的孩子,他和爺爺一起生活。爺爺是鎮上最懂節氣和傳統的人,每到清明節,他都會帶着阿成做各種特別的事,其中最讓阿成期待的,那就是在門前插柳枝。
為什麼張無忌不能把那麼多女孩都娶了? 又不是只能一夫一妻! - 天天要聞

為什麼張無忌不能把那麼多女孩都娶了? 又不是只能一夫一妻!

是張無忌不肯收嗎?是人家不肯被收!張無忌自己想:“這四位姑娘個個對我情深愛重,我如何自處才好?不論我和哪一個成親,定會大傷其餘三人之心。到底在我內心深處,我最愛的是哪一個呢?”因為彷徨難定,於是“只得逃避”:“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盡想這些兒
新時代中國調研行之文化中華·思政“新”講|文山故里高唱《正氣歌》 - 天天要聞

新時代中國調研行之文化中華·思政“新”講|文山故里高唱《正氣歌》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清明前夕,江西吉安市青原區富田鎮中心小學上百名師生前往愛國英雄文天祥陵園祭奠。帶隊老師為學生們講述了文天祥的故事,並鼓勵學生學習文天祥以身報國的民族氣節和愛國主義精神,刻苦學習、掌握本領,為中華民族復興奉獻力量。作者:黃和遜、王永鋼、陳啟道新華社音...
英烈不朽·青松下的守護者丨黃崖洞下的英烈守護者 - 天天要聞

英烈不朽·青松下的守護者丨黃崖洞下的英烈守護者

在太行山深處的黃崖洞烈士陵園,陵園守墓人80歲的趙乃堂如往常一樣,每天清晨都會拿起掃帚和毛巾,開始一天的守護工作。自1991年至今,他已在這片安葬着40多位黃崖洞保衛戰烈士遺骸的土地上堅守了整整34年。趙乃堂告訴記者,他的父親曾為八路軍運送糧食、打掃戰場,參與了黃崖洞保衛戰後的烈士安葬工作。從小聽着英雄故事長...
李淵、李世民與李建成父子三人地府交心對話 - 天天要聞

李淵、李世民與李建成父子三人地府交心對話

李淵:二郎世民…李世民:請稱我太宗文皇帝。李淵:你做了皇帝,我也是你爹。李世民:若非你是我爹,你怎會有那般逍遙的太上皇晚年生活,生命的最後幾年還留給我三十幾個弟弟妹妹!李淵:二郎,這都是做戲,都是你這小子逼朕的!李世民:你我之間,錯的是父皇
血染沂蒙的“外國八路”希伯 - 天天要聞

血染沂蒙的“外國八路”希伯

希伯,中譯全名漢斯·希伯,筆名亞細亞人,德國人。1897年6月13日出生在原奧匈帝國的克拉科夫,後定居德國,讀大學,加入德國共產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