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招損,謙受益。
這句話的出處非常久遠,是大禹時期的名臣伯益說的。
伯益是贏姓的先祖,他很能幹,曾經協助大禹治水,又給舜帝馴養鳥獸,功績卓著,所以舜賜給伯益一個姓——嬴。
夏朝滅亡之後,伯益的後人一直受到重用,最有名的是殷商時期的嬴姓大臣飛廉、惡來,這是爺倆,飛廉是惡來的父親。
據史書記載:惡來有力,飛廉善走。父子倆天賦異稟,以自己非凡的才能在朝廷任職。
據現代考古學推測,秦國的祖先在周朝之前,主要居住在山東萊蕪一帶的封地“嬴國”。(這可以解釋,為什麼秦統一全國後,秦始皇在萊蕪設置嬴縣,非隨意而為。)
天道循環,後來周朝滅了商朝。
不過,嬴國感恩商朝厚遇,仍然忠於前朝,秘密聚集,力圖力挽狂瀾,報仇復國,結果失敗。
周武王喜歡專制各種不服,把嬴姓人從山東遷到西邊的甘肅,讓他們和西戎雜居在一起,以示懲罰。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在惡劣的環境下,嬴姓人陷入了低谷。
時間過得很快,一晃幾代人就過去了。
或許因禍得福,因為長期和戎人雜居,嬴姓的祖先開始學會了養馬牧馬。
惡來的後人中,有一位叫秦非子的,特別善於養馬。
千萬別看不起養馬這個工作,馴養一匹寶馬在當時屬於核心技術,那時的戰馬就相當於今天的戰鬥機,不管是萬乘之師還是金戈鐵馬,馬匹差了作戰時會吃大虧,作為重要的裝備,軍馬往往決定着戰爭的勝負。
秦非子養的馬膘肥體壯,對於馬匹的調養、訓練、繁殖和疾病防治等,他有一套高超的辦法。沒過幾年時間,周天子的駿馬數目大大增加。
周天子對秦非子的工作非常滿意,龍顏大悅,封秦非子於秦邑(甘肅天水市),號曰“秦嬴”,這算是對高級技能人才的特殊待遇了,從此,秦國正式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