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立人貼身秘書江雲錦,結緣沈家五小姐,及一樁兵士敗壞軍紀軼事

2021年09月03日18:39:02 歷史 1878

沈甘棠,1927生於貴縣,她是沈公鍾岳的第五個、也是筆者大奶奶最小的女兒(我稱為十二姑)。抗戰時期,她的兄長、姐夫,大多投入到浴血的抗日前線中,她在貴縣念完中學,正值妙齡(參頭條《晚清民國時期,廣西貴縣沈福兆堂家族關係的基本輪廓》文章)。

孫立人貼身秘書江雲錦,結緣沈家五小姐,及一樁兵士敗壞軍紀軼事 - 天天要聞

沈公鍾岳(左)、十二姑(右)與六姑媽(後排站立)等家人攝於1937年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前夕,當年遠征印度緬甸、屢建奇功的新一軍奉調回國,編入第二方面軍序列,從南寧出發,揮師回廣東,曾途經貴縣,孫立人將軍麾下的青年軍官江雲錦,入住沈公館。孫將軍與筆者二伯同為清華學霸,前半輩子的人生軌跡基本吻合,在搶修滇緬戰略公路中又意外重逢,相互配合,為國建功(參頭條《孫立人與沈錫琳:民國時期清華兩學霸,讀書報國的別樣人生》文章)。


孫立人貼身秘書江雲錦,結緣沈家五小姐,及一樁兵士敗壞軍紀軼事 - 天天要聞

江雲錦

為何只有江雲錦經貴縣而未見孫立人將軍的蹤影呢?原來,1945年7月,孫立人率新一軍返抵南寧時,應歐洲盟軍最高司令艾森豪威爾之邀,即時赴歐,考察歐洲戰場去了。他與沈家錫琳交情之事,作為隨從參謀的江雲錦,有不少知曉的機會,這或許是他入住沈公館的原因之一,至於有否同其他軍官入住,已不得而知。


孫立人貼身秘書江雲錦,結緣沈家五小姐,及一樁兵士敗壞軍紀軼事 - 天天要聞

成年後的沈甘棠

江雲錦,生於1917年的大上海,已從軍多年,為孫立人身邊的副官,人或稱為江參謀、江秘書等。在遠征軍出國征戰炮火紛飛的艱苦歲月中,他九死一生,得凱旋而歸,作為一名年輕軍官,更顯得英俊瀟洒,意氣風發,躊躇滿懷。


孫立人貼身秘書江雲錦,結緣沈家五小姐,及一樁兵士敗壞軍紀軼事 - 天天要聞

人到中年的沈甘棠與江雲錦

據筆者亞奶親口述說:她當年與六姑媽、十二姑姐妹在沈公館的後廳傾談,六姑媽見江雲錦一表人材,年輕有為,便對亞奶說,江秘書是上海人,小妹甘棠如果和他在一起,蠻登對的。情竇初開的十二姑聞言,臉紅地從口袋裡掏出一封信,遞交給六姑媽。原來江雲錦對十二姑一見鍾情,早已暗送情書了。後來在亞奶、六姑媽的促成下,並得沈公鍾岳的首肯,兩人終於締結良緣。但因戰局一起未停歇,尤其日後內戰疊起,硝煙瀰漫,十二姑也不便隨軍奔勞而留在沈家。


孫立人貼身秘書江雲錦,結緣沈家五小姐,及一樁兵士敗壞軍紀軼事 - 天天要聞

日後的沈甘棠、江雲錦一家

除這件兒女姻緣喜慶事外,當年新一軍途經貴縣,還發生過一樁並不光彩的軼事。先簡單交代民國《貴縣日報》的背景:該報由國民黨貴縣縣黨部主辦,於民國二十六年(1937)創刊,日發行量2000份。民國三十一年(1942)9月2日,縣長羅福康曾簽發了一份訓令,責令貴縣日報社“於本市重要通衢可避風雨之處,劃定位置,增加貼街報紙十份,廣供閱覽”。顯然,此訓令旨在增加貴縣日報輿論宣揚之力度。


孫立人貼身秘書江雲錦,結緣沈家五小姐,及一樁兵士敗壞軍紀軼事 - 天天要聞

縣長羅福康關於貴縣日報的訓令

據貴縣榕興街人林禽(原名林毓銳,1989年撰文史稿時,任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編審)在《貴港市文史資料》第12輯撰文披露,1945年秋抗戰勝利不久,遠征軍新一軍卅師從緬甸班師歸國,途經貴縣。當時官兵一律全副美國式裝備,看起來特別威武雄壯,比起國民黨的殘兵敗將自不可同日而語。貴縣各界為了慶祝抗戰勝利,熱烈歡迎國軍的場面也相當感人。


孫立人貼身秘書江雲錦,結緣沈家五小姐,及一樁兵士敗壞軍紀軼事 - 天天要聞

現代貴港籍畫家林禽

不料,新一軍中卻出現了軍紀極壞的負面形象。一日在貴縣縣城通往小江的西門橋頭,一對戀人正在依偎時,被三個路過的新一軍士兵生硬拆開,男的遭到捆綁,女的則被輪姦。

此事引起貴縣街民眾的極大義憤,紛紛要求嚴懲肇事者,整肅軍紀,維護國法。但是軍方的對策卻是封鎖輿論,不作公開。


孫立人貼身秘書江雲錦,結緣沈家五小姐,及一樁兵士敗壞軍紀軼事 - 天天要聞

林禽另一篇回憶文章的插圖

時任《貴縣日報》記者的林禽,曾採訪、整理了一篇字斟句酌的新聞稿,交當時國民黨貴縣縣黨部書記長兼貴縣日報社長傅斗楂,但被扣壓不予編髮。


孫立人貼身秘書江雲錦,結緣沈家五小姐,及一樁兵士敗壞軍紀軼事 - 天天要聞

事後,林禽住家棉新街六宜堂門前,開來一輛吉普車,一位團長和軍部副官登門拜訪,送了一些美國軍用罐頭食品向他“致意”。他欲婉言謝絕時,兩人硬是留下禮物離開了,使他不得不接受。


孫立人貼身秘書江雲錦,結緣沈家五小姐,及一樁兵士敗壞軍紀軼事 - 天天要聞

林禽建國後的漫畫作品

又過了一天,這位團長又送來請柬,邀林禽到縣東街卅師臨時師部赴宴。他深知此宴席的份量,請示傅斗楂時表示不想赴宴。傅斗楂說國軍請客,不去也得去,因此只好硬着頭皮去了。


孫立人貼身秘書江雲錦,結緣沈家五小姐,及一樁兵士敗壞軍紀軼事 - 天天要聞

林禽作品:國色天香

晚宴時,客人陸續到來。除林禽外,還有傅斗楂和貴縣縣長劉玉懷、貴縣法院院長,參議會議長、警察局長等。副官請大家稍候,說軍長和師長就到,大家乾巴巴地坐等了一個鐘頭,師長唐守治乘吉普車從南寧趕回來,說孫軍長因事不來了。席間,唐守治頻頻舉杯,好像很高興的樣子。酒過三巡後,他帶着醉意,語中帶刺地講起一些在緬甸的見聞。他指着席上一盤蒸魚說:緬甸有一種叫木魚的,魚皮就像牛皮一樣硬,刀叉也戳不動,可是裡面的魚肉卻是又軟又嫩的,不知好歹的東西,緬甸人很愛吃,我可不愛吃。


孫立人貼身秘書江雲錦,結緣沈家五小姐,及一樁兵士敗壞軍紀軼事 - 天天要聞

貴港籍畫家林禽作品:小村不夜

林禽一聽,就明白了這位師長話中的意思,他“如坐針氈”,酒食索然無味。幸好唐守治沒有什麼舉動,僅作為一次口頭警告罷了。新一軍卅師開拔出貴縣,他還心有餘悸。

隨後,貴縣西門橋的士兵醜聞事件,在《玉林日報》的一篇報道中發出,至於作者何人,不得而知。


孫立人貼身秘書江雲錦,結緣沈家五小姐,及一樁兵士敗壞軍紀軼事 - 天天要聞

林禽畫作

1989年《貴港市文史資料》編輯區鴻澤先生,在編髮林禽回憶文章的末尾增加了幾行附註:“抗戰勝利後,我任職貴縣日報,有一天深夜11時,沈家開設的元亨行經理莫超廷,打電話到報社給我,說沈六叔(即筆者爺爺沈鍾岳,又名毓卿)邀我立即到沈家,並說明不用按電鈴,是開門等候的。沈毓卿老先生是地方上的大紳士,半夜三更,有什麼事情呢?到‘沈公館’時,在座的還有陳錦雲,沈老微笑對我說:‘有關遠征軍在街上鬧事的新聞,希望貴縣日報不要刊登,這是遠征軍的首長請轉知報社的……’”。


孫立人貼身秘書江雲錦,結緣沈家五小姐,及一樁兵士敗壞軍紀軼事 - 天天要聞

該文史資料編印時間為1989年,剛成立縣級貴港市

蔣介石為了爭奪地盤,1946年將“新一軍”調往東北,曾參加四平會戰,因派系紛爭,後孫立人返回南京。1947年11月,孫立人任國民黨陸軍訓練司令官,將南京的陸軍訓練部遷往台灣鳳山,江雲錦等部屬也一同隨往。於是次月,十二姑離開貴縣,到台灣與丈夫團聚。自此,沈公鍾岳的兒女中,有一支人脈開始在寶島台灣落地生根,也衍生了一些鮮為人知的後續軼事。


孫立人貼身秘書江雲錦,結緣沈家五小姐,及一樁兵士敗壞軍紀軼事 - 天天要聞

筆者父親錫璋(前排左2)、沈公鍾岳(前排左5)、十二姑甘棠(後排右4)與家人合照

一見鍾情的故事至今從未停歇。至於世間有否絕對的新聞自由,1945年的“遠征軍登報事件”曾作出否定。當時抗戰剛勝利不久,新一軍的戰功彪炳史冊,無限榮光,在軍威大振之時,卻發生這樁意外醜事,以低調處理不了了之。此事能否用今天的眼光解讀評論,友友們不妨抒發己見。謝謝閱讀,敬請留言與關注。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黨委副書記易育因病去世!年僅45歲 - 天天要聞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黨委副書記易育因病去世!年僅45歲

5月5日,南都記者從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獲悉,該校法學院黨委副書記易育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5月3日在武昌逝世,終年45歲。易育自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碩士畢業後留校工作,曾任組織科科長、法學院黨委副書記等職,被評為該校2015年至2016年度“優秀黨務工作者”。易育。5月4日,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發布訃聞,中國共產黨...
台兒庄敢死隊隊長緣何淪為階下囚坐牢27年? - 天天要聞

台兒庄敢死隊隊長緣何淪為階下囚坐牢27年?

2007年6月6日下午,咸陽市涇陽縣洛村來了幾個人,他們是代表台灣國民黨名譽主席連戰前來的,目的是探望一位97歲的老人,並贈送連戰“民族之光”的親筆題詞。然而不幸的是,在這幾個人來之前的幾個小時,老人卻已經離世了。
從四合院的結構說說魯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 天天要聞

從四合院的結構說說魯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從八道灣四合院的結構說說魯迅兄弟交惡的原因。魯迅兄弟交惡,是從三兄弟合資買入北京八道灣衚衕的三進四合院,三家人加上老母親生活在一起開始的。當初買房的錢3500大洋,是大哥魯迅出了大頭,家裡的開支也是以魯迅的薪資為主。
以前人們非常重視貞操觀。現在為啥不那麼重視了? - 天天要聞

以前人們非常重視貞操觀。現在為啥不那麼重視了?

人都有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其實在以前還有一個貞操觀。明清時期,人們是非常看重貞操觀的。貞操本來是指堅貞不移的節操。後來就演變成了專指女子不失節。有句話說: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這說明貞操對於女子是非常重要的,比生命還重要。那麼,從古
蘇聯當年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戰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 天天要聞

蘇聯當年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戰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大家好,今天嘮個硬核歷史!咱今天要聊的這個事兒啊,絕對比電視劇還魔幻——當年號稱世界第一“戰鬥民族”的蘇聯,明知道阿富汗是“帝國墳場”(英國、沙俄都栽過跟頭),卻非得頭鐵往裡沖,結果把自己整解體了!這事兒聽着離譜吧?具體怎麼回事,今天我就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