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太監是如何上廁所的?

2021年08月26日22:21:14 歷史 1681

太監在我國是一個比較龐大的群體。太監的主要負責是皇上以及妃子的日常生活,古代的皇帝後宮佳麗三千,但是皇帝只有一個,並且皇帝每天需要處理許多的政務,不可能每個妃子都受到寵幸,許多妃子可能一輩子就受到了皇帝一次寵幸。但是妃子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慾,皇上不臨幸人家,也輪不到別人沾染。太監身為陪在妃子身邊時間最長的人,自然而然要受到“特殊的照顧”。那麼到現在就有很多人要問了,那麼太監是被割了哪裡?沒了那個東西他們是怎麼上廁所的?

古代太監是如何上廁所的? - 天天要聞


太監將那個東西割掉也叫做"凈身“,其實在凈身之前需要將太監們關進一個小屋子裡餓幾天,目的就是為了凈身的那一天沒有排泄物,防止感染。除此之外,在切割之後,需要在那個地方插一根羽毛。插羽毛的目的一個是為了防止傷口好了之後癒合,如果傷口癒合了,那麼你也就沒有排尿的地方了。另外這也是為了導尿,畢竟沒有了那個東西的太監,尿尿是不受自己控制的。在切割完之後,還需要給太監喝瀉藥。這樣做的目的是通過腹瀉來減少尿液的排放,這樣可以很大程度地避免傷口的感染。據說,如果沒有這一根管子導致傷口安全癒合,這個時候需要二次切割,然後由“主刀大夫”去把太監裡面的淤血吸出來,畫面大家自行腦補就好了。

說到這,大家肯定也看過不少宮斗劇,裡面的太監手裡經常拿着一塊手帕,並且還經常被人罵成臭太監,大家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古代太監是如何上廁所的? - 天天要聞


其實,太監的寶被割掉之後,他們尿尿是不受控制的。所以,他們的尿液經常會流到褲子上,地位高一點的太監還能時常去換一換褲子,但是地位低的不能經常換褲子。所以時間一長,那種異味也無法清除,身上時常有一股臭味,所以被叫做臭太監。

當然,大家最好奇的就是太監們是怎麼上廁所的呢?是蹲着還是站着?其實,太監上廁所還真的是不容易。因為他們的寶貝被切掉了,所以他們無法控制向哪裡尿,如果站着的話,可能會濺得哪裡都是。但是有的時候他們也會選擇用一塊手帕來幫助他們。這手帕的作用就是導流,這樣站着也可以避免四處飛濺。

古代太監是如何上廁所的? - 天天要聞

不僅如此,太監也不是很容易就能當上的。在凈身的這一個過程當中,就是有很多人無法抗住。古代的時候並沒有麻醉劑,所以太監凈身的時候只能硬抗着。非但如此,這個也很考驗“主刀大夫”的刀功了。這個不能切得太深也不能太淺。如果切得淺了,癒合後傷口會有凸起,這個時候就需要“切二茬”就是再切一次,我想,這種痛苦來一次就很勇敢了,誰也不想再來一次吧?如果切得深了,傷口癒合後就會凹陷下去,尿尿的時候會是一個扇形。許多太監沒有忍住這樣的痛苦,所以許多太監便是在這痛苦中死去,或者是死於切割完後的傷口感染。畢竟古代可沒有這麼好的消炎藥。由此可見,太監也並不是說當就當的,這一份痛苦就不是常人所能承受的。

在明清之前,太監們做切割手術的時候大多都是全部切割啥也不剩,但是在明清時期,這方面也比較成熟,這個時候主要選擇的是切除睾丸,保留下尿尿的“寶”。

古代太監是如何上廁所的? - 天天要聞

其實在古代想當一個太監是不容易的,這個需要有人介紹才可以。在古代的時候,做太監的大多是一些走投無路,或者是家庭貧困的會選擇去做一個太監。但是如果你在宮裡做個厲害一點的太監還是很吃香的。許多朝廷大臣都需要巴結你。除此之外,古代也出現過太監掌權的情況。遠到秦朝的趙高,近到慈禧旁邊的李蓮英,都是一等一的大太監。

但是,話說回來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太監切割了之後,就失去了生育能力,這也是愧對列祖列宗。

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里一起去討論。

歡迎關注阿冬,阿冬之後會繼續為大家帶來更多的歷史。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湯和:大明柱石的生存智慧 - 天天要聞

湯和:大明柱石的生存智慧

在洪武三年(1370年)的慶功宴上,朱元璋親手為湯和斟酒。當酒液注入金杯時,這位曾統率六十萬大軍北伐的元勛卻悄然離席,伏地叩首:"臣年齒已衰,不堪重任,請陛下憐臣老朽。
打虎!李春良被查 - 天天要聞

打虎!李春良被查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5月13日消息,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原黨組成員、副局長李春良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李春良(資料圖)公開簡歷顯示,李春良,男,漢族,1963年2月出生,河北霸州人,1984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學歷,公共管理碩士學位。他歷任中組部地方幹部局幹部,中組部...
華僑後代跨國來深尋親  厚厚族譜里找到親人 - 天天要聞

華僑後代跨國來深尋親 厚厚族譜里找到親人

南都訊 記者張小玲 通訊員聶貴花 近日,來自馬來西亞的廖漢威、英國倫敦的陳潤明及其侄女--來自奧地利的陳萬玲,三位身處不同國度的觀瀾華僑後代,懷揣着對故土的思念與尋親的渴望,踏上了回國尋親之路,其中陳萬玲僅持有一張1962年拍攝的奶奶照片。在觀瀾僑聯的努力下,他們找到了血脈相連的親人,也見證了觀瀾僑聯創新打...
外交部:敦促日方同一切美化侵略歷史的行為徹底切割 - 天天要聞

外交部:敦促日方同一切美化侵略歷史的行為徹底切割

5月13日,外交部發言人林劍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就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日前涉及歷史問題相關言論提問。林劍表示,中方注意到有關報道。二戰期間,日本軍國主義發動侵略戰爭,犯下罄竹難書的罪行,給中國和亞洲受害國人民帶來深重災難。正確認識和對待歷史,是日本戰後重返國際社會的重要前提,是日本同周邊國家發展關...
史上最牛岳父,3個女婿、2個外孫也是皇帝,曾孫是千古一帝 - 天天要聞

史上最牛岳父,3個女婿、2個外孫也是皇帝,曾孫是千古一帝

在北魏至隋唐的王朝更迭史上,有位鮮卑貴族用家族血脈編織出一張覆蓋三個朝代的權力網絡。他本人官至西魏八柱國,卻以更特殊的方式在史冊留下印記,三個女兒先後成為皇后,兩個外孫開創盛世王朝,連曾孫都締造了被後世稱頌的治世。他就是被稱為“史上最強岳父
日本廣島大學發現疑似未爆彈 - 天天要聞

日本廣島大學發現疑似未爆彈

據日本廣島縣警方消息,當地時間13日上午,警方接到報警稱,在廣島市南區的廣島大學霞校區一處拆遷工地,地下發現了疑似為未爆彈的物體。警方已在現場確認到疑似為未爆彈的物體,並在現場周邊設置了限制區域。據警方消息,該物體長約90厘米,直徑約25厘米。相關方面正在確認該物體是否有發生爆炸的危險。據了解,廣島大學霞...
揭秘:司馬師將權力傳給司馬昭背後的政治考量 - 天天要聞

揭秘:司馬師將權力傳給司馬昭背後的政治考量

司馬師將權力傳給弟弟司馬昭而非養子司馬攸,是多重歷史因素交織的結果,既涉及司馬家族的權力邏輯,也與三國後期的政治生態密切相關。這一選擇不僅深刻影響了西晉的建立,也反映了亂世中權臣家族的生存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