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危難之際,毛主席帶着滿腔愛國熱血挺身而出,在堅定的救國信念下,經歷無數兇險艱苦,帶領中國人民走向勝利與和平,打開繁榮安穩的局面。
毛主席是人民群眾的救星,是中國的偉大革命領袖,是東邊不落的紅太陽,如今他雖已離開了我們,但他的精神永遠不滅,長存於中國人的心中。
01
無私為國奉獻的毛主席,為了革命,為了拯救百姓於水火之中,做出了很多犧牲。他的兩個親弟弟均壯烈犧牲,妻子楊開慧英勇就義,是個子女最後只剩下三個。
他作為一位父親,心中十分悲痛,作為革命者,他只能在悲痛中忍耐,一心為祖國的勝利與和平而奮戰。
毛主席與第二任妻子楊開慧,情投意合,十分登對,他們婚後生下了3個男孩,分別是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龍。楊開慧就義後,三個孩子流落上海街頭,在艱難困苦的狀況下,最年幼的毛岸龍不幸病逝。後來毛岸英也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犧牲,三兄弟只剩下毛岸青一個。
毛岸青後來與邵華相遇,兩人一見如故,經過相處確定對彼此的感情後,在1960年結成了夫妻。1970年,他們生下了一個兒子,即毛主席唯一的嫡孫,毛主席給嫡孫親自取名為:毛新宇。
毛新宇雖是毛主席的親孫兒,但毛主席日理萬機,每天都有很多政事要處理,沒有多少機會陪伴孫兒成長。毛新宇很親自己的爺爺,想和爺爺在一起生活,終於在4歲的時候,如願進到中南海和爺爺生活了兩周時間。
02
在那短短兩周的時間裡,毛主席對毛新宇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讓他感受到了爺爺的慈愛,與爺爺偉大的思想品格。
每天,他都會看到爺爺忙碌而疲憊的身影,爺爺只有休息的時候,才能過來陪他,即便如此,和爺爺相處的回憶,對於他來說是如此快樂和珍貴。
1976年9月9日,偉大的革命領袖毛主席與世長辭,他的孫兒毛新宇儘管年紀還很小,卻為爺爺的去世傷心不已,手足無措地愣了很久。儘管爺爺已經離他而去,但在他成長的過程中,爺爺的精神始終影響着他,引導他養成優良品格,並以自己的努力,取得了博士學位,獲得了少將軍銜。
毛新宇十分敬愛爺爺,每年都會去毛主席紀念堂,爺爺在他心中,如同生命的信仰一般,鼓舞着他不斷前進。與劉濱相識並結婚後,他們的孩子毛東東在2003年12月26日出生,那一天,正好是毛主席誕辰110周年的這一天,這讓大家感到驚奇。
最開始毛新宇夫婦為兒子取名為‘冬東’,但其中的這個‘冬’字,在姑媽李訥看來,總是帶有蕭涼之意,因此改成‘東東’,表示對毛主席的緬懷。2003年8月,他們又生下了一個女兒,取名毛甜懿,她長得甜美,看上去端莊又乖巧。
03
關於教育子女方面,毛新宇頗有心得,除去平時嚴格要求孩子,他還十分重視對孩子的傳承教育,假期總會帶孩子到革命聖地遊覽,讓他們感受紅色文化,從中獲得熏陶。
每年的建軍節,夫婦倆還會帶孩子到烈士陵園,緬懷為國家人民英勇犧牲的烈士英雄,讓孩子明白今天的和平生活來之不易。另外,每年清明毛新宇都會帶妻子兒女回韶山,紀念先祖,讓孩子學習他們的儉樸踏實的品質。
如今,毛東東已經18歲,長得英俊帥氣,看上去十分精神,頗具祖父的風采。和祖父同一天生日的他,從小就很喜歡毛主席寫的詩詞,喜歡關於毛主席的事迹,等於一直在受祖父熏陶,傳承着偉人的精神。
毛甜懿則是音樂小才女,參加鋼琴比賽獲得了不少獎項,看上去乖巧伶俐,甜美可愛,和哥哥一樣,都成長得很優秀。相信他們未來會成為國之棟樑,秉承紅色精神,為祖國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