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毛主席的後代中,孔東梅是長得最像外公的,圓潤的臉,大氣的五官,尤其是下巴上那顆痣,非常的醒目。
孔東梅曾在書里說:“外公下巴上的那顆痣,媽媽沒有遺傳到,我這個外孫女反倒是遺傳到了,覺得非常榮幸。”
作為毛家第三代唯一的女性和成功的女商人,孔東梅的一舉一動都備受世人關注。當她出現在社交派對上時,她是打扮時尚的名媛,但她坐在自己創辦的“菊香書屋”中時,她是一位斯文雍容的女企業家。
但無論是何種形象,孔東梅都更像一位成功的女企業家,而不像是鐘鳴鼎食的名門千金,在毛家所有後代中,她顯得有些特立獨行,但其實她骨子裡完全繼承了毛家人的生活作風。
那麼,孔東梅特立獨行的背後,到底擁有怎樣的風采呢?
一:孤獨的童年,和外婆相守的歲月
1972年,孔東梅出生在上海,她的母親是毛主席與賀子珍的女兒李敏,父親則是孔從州將軍之子孔令華。
孔東梅出生這年,外公毛主席已是晚年且身體並不是很好,可以說她的出生給外公帶來了些許慰藉。
而且,孔東梅能順利來到人世間,和外公有着莫大的關係。當時國家處在困難時期,李敏一家的生活也很清貧,所以當得知自己懷孕時,李敏多少有些遲疑。
李敏和父親感情深厚,每當人生遇到難題時,她總是會找父親傾訴,這次也如此。李敏向父親徵詢意見,到底要不要把這個孩子(孔東梅)生下來?
毛主席聽後,語氣堅定地回答說:“要,生活再困難,也是應該要孩子的。”
圖|毛主席和女兒李敏
李敏聽從了父親的建議,留下了腹中的胎兒,不過因為一個在北京,一個在上海,孔東梅並沒有機會和外公見面,這也是她人生最大的遺憾之一,不過她的名字卻是外公親自取得的。
女兒出生後,李敏就迫不及待地將她的照片拿給父親看,毛主席一向很喜歡孩子,當看到外孫女的照片後,他蒼老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看着父親那般高興,李敏也是心花怒放,並對父親說:“爸爸,您給孩子取個名字吧!”
毛主席看着女嬰的照片,沉思良久後說道:““叫東梅吧。東是我的名,而梅是一個很好的名,是我生平最喜歡的。這是一個很有寓意的名字,也可以看出毛主席對外孫女的喜歡和期待。
長大後提及自己的名字,孔東梅很自豪地說:“我的名字是外公取的,這也是讓我深感自豪的一件事。”
圖|孔東梅
因為素未謀面,小時候的孔東梅對外公的印象很模糊,只是從長輩口中得知,外公是一位很厲害的人物,很多人提及外公都會無比佩服。
年幼時,因為父母在北京生活和工作,孔東梅就和外婆賀子珍在一起生活,她們一直居住在上海市湖南路262號的房子里,那是一棟三層別墅,最早是陳毅的住所。
在孔東梅的印象里,那個一個大且幽靜的院子,院子里種了四棵橘子樹,每年都可以收穫橘子,還有桃樹、枸杞子樹等。
這個院子承載着孔東梅童年的回憶。不過,她的童年一點不自由,門口時總是有工作人員把守,她做過的最叛逆的事情也無非是跑到馬路對面買一根冰棍。
圖|孔東梅和外婆、母親合影
雖然物質生活上孔東梅還算富足,但她的世界是孤獨的,尤其想念媽媽,也渴望能夠像其他小朋友那樣,可以在弄堂里自由自在地玩耍,但她知道這是不可能的。
孔東梅四歲時,外公去世,他只是依靠照片和想象勾畫著外公的形象,這一點和她的母親李敏很相似。
李敏在三歲時被送到蘇聯和母親團聚,對於父親她是陌生的,第一次知道父親還是哥哥毛岸青通過照片告訴她的。
相比較之下,孔東梅對外婆的感情就很深厚了,她的整個童年都是在外婆的陪伴下度過的,她熟悉外婆的臂彎,熟悉外婆的喜好。
圖|孔東梅和外婆
多年以後,每當回憶起那個深宅大院,孔冬梅都會想起院內的假山和院內種植的不同植物,而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外婆坐在椅子上,雙眼望着遠方發獃,之後就一支接着一支地抽煙,在煙霧繚繞中,外婆回憶着曾經的往事。
孔東梅在上海生活了六年,那裡有她人生最初的回憶,雖然孤獨卻也夾雜着美好,那會年幼的她還不知道,自己的是紅三代,自己的外公是新中國的締造者。
二:母親是人生引領者,支持她去國外深造
1978年,孔東梅被父母接到了北京生活,她終於實現了和母親朝夕相處的夙願。
雖然是毛主席的女兒,但孔東梅回憶說,在那個物質並不富有的年代,他們家也曾有過一段極其艱難、困苦的歲月。
有很長一段時間,父親的工資被凍結了,一家四口只能依靠母親每個月的五六十元工資生活,為了保證不餓肚子,母親每天都精打細算。
圖|孔東梅和母親李敏
雖然歲月遠去,但孔東梅對那段時間的生活還是記憶猶新的。那會母親每天會起早,然後上班前趕到菜市場買菜,中午下班又匆忙趕回家家中,自己燒菜做飯。
為了最大限度地節省開銷,哥哥穿過的衣服母親也不捨得扔, 改完後再給孔東梅穿。這樣的艱苦環境也鍛煉了孔東梅的性格,她很早就開始獨立,學會織毛衣、做飯,有時候母親太忙,她就會承擔所有家務。
雖然生活艱苦,但母親從未放鬆對孔東梅的教育,很早就開始鼓勵她多讀一些歐美文學作品,還有中國古典文學作品。
受母親的影響,孔東梅對文學情有獨鍾,甚至幻想開一家小書店。大學時,她選擇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英美文學專業。
圖|孔東梅和母親李敏
除了知識教育外,對於家風的傳承李敏也沒有疏忽,當年父親總是教育他們要夾着尾巴做人,不要搞特殊化。
父親的諄諄教誨讓李敏終身難忘,同時她也是如此教育女兒的,不許和任何人主動說自己是毛澤東的後代,不要提及自己的家族,不管到哪裡都要低調、謙遜。
所以,即便是事業有成了,但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人們對孔東梅的出身都是陌生的,更不知她竟然是毛主席的外孫女。
圖|孔東梅
1996年,孔東梅大學畢業,並進入一家剛成立不久的公司,她將自己“紅色後代”的身份隱藏起來,和所有員工一樣,從最基本的端茶、倒水做起,加班到八九點更是常有的事。
三年後,在孔東梅和所有人的努力下,工作已經擁有了一定的規模,孔東梅也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
然而這一年,對於她而言註定是不平坦的,先是父親孔令華去世,母親李敏大病不起,哥哥又遠赴海外工作。
人長大,有時候就是一瞬間的事。從前孔東梅是家裡最小的孩子,備受父母和哥哥寵愛,如今接二連三的變故,讓她一夜長大,而這些變故也讓孔東梅有些應接不暇,甚至有種深深的無力感。
圖|孔東梅
最艱難的時候,她抱着“豁出去”的想法,給組織上寫了一封信,信中將自己家中的困境和遭遇統統交代清楚。之後,在許多老同志的幫助下,媽媽的醫療費得以報銷、住房問題也得到了解決,對於這一切孔東梅心懷感恩。
這一年,孔東梅27歲,經歷過命運的洗滌後,她變得越發成熟。但此時,孔東梅卻有些迷茫,她突然想走出舒適區,去國外打開視野,重新學習。
當孔東梅將自己的想法告訴母親李敏時,李敏很支持女兒的決定,以為她本身也是在國外長大的,對於女兒迫切地想到海外進修,她無條件支持。
就這樣,在千禧之年來臨之前,孔東梅考取了美國賓西尼亞大學,並帶着行李箱遠走海外,去這所大學攻讀碩士學位,
圖|孔東梅
但異國他鄉的生活並沒有想象的那般美好,下了飛機面對陌生的過度和面孔,她突然理解了什麼是“漂泊”。
開始的日子,一切並沒有那麼順遂,為了省錢她住旅館,並前後三次搬家,那時孔東梅突然有種悲涼的感覺,甚至想過回家。
但最終她克服了語言、文化等各方面的障礙,選擇了堅持。期間,給母親打電話成為了她生活中最大的樂趣,作為一個孝順的孩子,孔東梅總是報喜不報憂。
期間,母親李敏還給她郵寄了回憶錄《我的父親毛澤東》,這本書深深地觸動了孔東梅,也讓她對外公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後來回憶看書的經歷時,孔東梅動情地說說:“我一看就哭了,幾個晚上都沒有睡覺,很多細節令人難以平靜。”
圖|孔東梅和父母合影
當然,凡是都有兩面性,雖然在國外有種深深的孤獨感,但當時除了時任中國駐美大使李肇星知道她的身份外,沒有人知道這位來自東方、下巴上有一顆痣的女子,是毛澤東的外孫女,這也讓她的生活倍感輕鬆,也結交了許多知心的朋友。
課餘時間,孔東梅並沒有享受生活,而是潛心鑽進了不同形式的文化場所,譬如博物館、劇院、書店等等,在這些地方她了解了多元化的事業,
與此同時,因為無人知道她的真實身份,所以她就以一個普通的“中國女青年”身份向身邊的同學或者朋友,講述中國的歷史、毛主席偉大而傳奇的一生,宣揚中國紅色文化。
在這個過程中,孔東梅明白了自己的使命,就是要將紅色文化傳承下來,彷彿被某種使命召喚者,畢業典禮後第二天,她就選擇打包回國,唯有投身到自己祖國的懷抱,她才有更多的動力和期待。
三:傳承紅色文化,繼承毛家家風
回國後的孔東梅,註冊成立了北京“東潤菊香書屋”有限公司,這個名字也很有寓意,“東”是外公和自己的名字,“潤”則是外公的號,更體現了孔東梅要傳承紅色文化的決心。
在書屋的立柱上,孔東梅貼上了外公的畫像,書架上擺放的多本不同版本的毛澤東專輯,她要從多種角度研究百年中國和毛家,傳播和推廣紅色經典。
圖|孔東梅
公司成立之後,孔東梅去了許多外公生活和戰鬥過的地方,一邊走一邊寫書。同時,她還和母親李敏一起去了井岡山和毛主席的故鄉韶山,在這些地方她深入地了解了外公一生的經歷。
孔東梅說:“自己要寫出不一樣的毛澤東,告訴世人他不僅僅是一位偉人,更是一位平凡的父親。
2003年,經過兩年多的努力,孔東梅推出了名為《翻開我家老影集》一書,通過這本書她讓人們更加詳細地知曉了毛家一家三代的情感和人生經歷。
圖|孔東梅
此後,孔東梅筆耕不輟,相繼推出了《聽外婆講那過去的事情——毛澤東與賀子珍》、《改變世界的日子——與王海容談毛澤東外交往事》》,在這些書中,她向世人披露了許多外人毛澤東鮮為人知的往事。
除了向世人宣傳紅色文化和經典外,孔東梅也完美地繼承了毛家的家風,這些年她積極從事慈善事業,國家有難時,她都會及時出手捐款捐物。
雖然孔東梅沒有直接接受過外公的教育,但在成長過程中,母親李敏總是給她講外公做人、做事的準則和風格,尤其他的艱苦樸素,更是孔東梅受益匪淺。
圖|李敏
如今的孔東梅,已經成為傳承“紅色文化”的代表人物,她自感做得還不夠,未來任重而道遠,她會努力將傳承做好,讓後代們知道革命先烈的故事,這是她的責任也是她的義務。
孔東梅也一直牢記母親的教導,就是要靠自己的努力,不要因為是毛家後代就覺得特殊,為此孔東梅都是一步一個腳印去走,她也不想活在外公的光環下。
低調、謙遜、沉穩、有社會責任心和愛心,不藉助家族的力量,而是依靠自己的雙手去實現人生夢想。
這樣的孔東梅,沒有辜負毛澤東外孫女這個稱號….
(本文原創首發,抄襲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