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州紅色資源通覽】地方武裝鬥爭——南城縣

2021年05月11日23:10:35 歷史 1678
【撫州紅色資源通覽】地方武裝鬥爭——南城縣 - 天天要聞【撫州紅色資源通覽】地方武裝鬥爭——南城縣 - 天天要聞

地方武裝鬥爭

(四)南城縣

1、攻打南城縣城

第一次反“圍剿”之前,根據紅一方面軍總前委和江西行委新余羅坊會議精神,紅4軍、紅12軍移到贛江東岸的樂安、崇仁、宜黃、南豐、南城各縣發動群眾,籌集資財。1930年9月24日,羅炳輝紅12軍、粟裕35師攻佔南城縣城,在縣城天一山召開有3000多人參加的群眾大會,宣布成立南城縣蘇維埃政府。

2、長源廟阻擊戰

遺址位於南城縣沙洲鎮鄧坊村長源。1933年1月5日,紅三軍團取得黃獅渡大捷後,國民黨軍極為震驚,急於報復。敵撫河方面第2縱隊指揮官吳奇偉判斷紅軍主力仍在黃獅渡一帶(當時紅軍主力在金溪縣附近),遂令所屬的周至柔14師、90師(吳奇偉兼師長)、孫連仲27師於6日迅速在滸灣一帶集結。7日清晨,以27師及90師268團為左翼,沿滸灣至金溪大道向楓山鋪推進,伺機奪回金溪縣城;以主力周至柔14師(6個團兵力)為右翼,從北面和西面向黃獅渡一帶夾擊,妄圖一舉殲滅紅軍主力。

【撫州紅色資源通覽】地方武裝鬥爭——南城縣 - 天天要聞

長源廟戰場遺址全景

1月5日,紅軍總部決定置主力紅一、三軍團於金溪以西與孫、吳兩師決戰,令紅五軍團副總指揮兼15軍軍長趙博生率紅15軍和紅38師、39師為左縱隊於黃獅渡地區阻擊周至柔師,以保護北面主力【撫州紅色資源通覽】地方武裝鬥爭——南城縣 - 天天要聞紅軍的安全,並令紅一、三軍團在戰鬥取勝後,相機迂迴至右翼敵人側後,支援紅15軍。8日,趙博生率紅15軍128、129、135團在南城縣沙洲鎮鄧坊村長源廟阻擊敵周至柔6個團。

【撫州紅色資源通覽】地方武裝鬥爭——南城縣 - 天天要聞

長源廟戰場遺址老照片

【撫州紅色資源通覽】地方武裝鬥爭——南城縣 - 天天要聞

長源廟戰鬥紀念涼亭

戰鬥中,負責右翼的135團被敵人猛烈攻擊,傷亡慘重。一旦右翼被敵攻佔,將直接威脅128團主陣地。趙博生及時帶領128團特務連支援135團,多次打退敵人的進攻。這時,指揮部傳來主力紅軍在楓山鋪擊潰敵吳奇偉6個團的重大勝利的捷報,極大地鼓舞了指戰員的鬥志,牢牢地守住了陣地。此役,紅軍取得了重創蔣介石嫡系周至柔師80團、81團,擊傷敵旅長夏楚中,繳獲大量武器,保證了紅軍主力取得金溪戰役的重大勝利。可惜的是,戰鬥即將結束時,趙博生不幸右額中彈,光榮犧牲。他犧牲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致電紅五軍團,表示沉痛悼念,並將寧都縣改名為博生縣,以為紀念。後來,又在瑞金葉坪廣場上建造了博生堡,朱德總司令親筆題寫“博生堡”三個大字,毛澤東也稱趙博生是“堅決革命的同志”。

【撫州紅色資源通覽】地方武裝鬥爭——南城縣 - 天天要聞

博生堡

3、松木嶺戰鬥

金南、建東兩個縣級蘇維埃政權建立不久,國民黨軍開始了第五次“圍剿”,縣委、縣蘇領導人分別帶領戰士和黨員轉入游擊戰爭。1934年2月6日,金南縣委書記危老仔在松木嶺村被敵包圍,因子彈打光,無法突圍。危老仔不甘被俘,毀壞槍支後,引頸自縊,光榮犧牲。8月,建東縣委書記胡開林帶領隊伍在石壁嵊被敵人

【撫州紅色資源通覽】地方武裝鬥爭——南城縣 - 天天要聞

松木嶺戰場遺址——子彈箱碎片

包圍,胡開林負傷,隱蔽在沙洲鎮的松木嶺養傷,被保長發現,引來國民黨軍,胡開林、堯小花等被捕,當晚,由保長危拾良、危炳發押往南城縣城並殺害。

來源:中共撫州市委黨史工作辦公室

編輯:章皓馨

責編:萬海燕

【撫州紅色資源通覽】地方武裝鬥爭——南城縣 - 天天要聞

贛東新聞

撫州小記者

問政撫州

告知更多人!

【撫州紅色資源通覽】地方武裝鬥爭——南城縣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周家橋“鐵軍講堂”開講!居民:歷史一下子鮮活起來了! - 天天要聞

周家橋“鐵軍講堂”開講!居民:歷史一下子鮮活起來了!

近日,上海解放紀念日之際,由上海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浙東浙南分會與周家橋街道關工委聯合打造的“鐵軍講堂”第二講,以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為主題正式開講。當天下午兩點,周家橋三十七民眾夜校舊址紀念館內擠滿了前來聽講的群眾。上海新四軍研究會浙東浙南分會宣講團團長謝魯淮從抗戰相關歷史講起,為大家講述了一段段抗戰...
端午Citywalk | 從東吳到大明,從吳敬梓到陳獨秀:1800年,一條河與一座城 - 天天要聞

端午Citywalk | 從東吳到大明,從吳敬梓到陳獨秀:1800年,一條河與一座城

進香河題圖來源:Bigger南京微信公號今天穿行在南京的街道,穿過新街口熙熙攘攘的人群,沿着洪武北路一路向北,當兩側高大的水杉逐漸取代了高樓大廈,進香河路就到了。叫“進香河路”,是因為有進香河——不過,現在這條河已經改為地下流淌的暗河了,但絲毫沒有掩蓋這條有着將近1800年歷史的河流在南京城市史上的地位:一...
皇帝的龍椅上,兩個男人一起接受百官朝拜 - 天天要聞

皇帝的龍椅上,兩個男人一起接受百官朝拜

作者:殘門銹鎖公元316年,西晉滅亡。都姓司馬,所以在公元317年,東晉隨之出現。建立東晉的人,叫做司馬睿。那麼司馬睿和司馬懿,啥關係?司馬睿的爹是司馬覲,司馬覲的爹是司馬伷,司馬伷的叔叔是司馬昭,而司馬昭是西晉的開國皇帝。
清代王傑為什麼被乾隆皇帝由殿試的探花提升為狀元呢? - 天天要聞

清代王傑為什麼被乾隆皇帝由殿試的探花提升為狀元呢?

作者:趙心放清代陝西人王傑有兩個第一的頭銜:清朝開國陝西的第一名狀元和清一代陝西的第一名臣。他的名臣頭銜確實是本人實至名歸,而他的狀元頭銜呢?是乾隆皇帝從第三名探花提上來的。直白地說,是撿的漏,甚或是意外驚喜。本文專門聊聊王傑的故事。
🇨🇳宋慶齡:旗袍女士愛國的一生 - 天天要聞

🇨🇳宋慶齡:旗袍女士愛國的一生

您輕輕翻開泛黃的歷史扉頁,時光指針定格在1893年1月27日。上海弄堂里傳來的嬰兒啼哭聲中,誰都不曾想到,這個生於動蕩年代的女孩,將用畢生心血在中華大地書寫不朽傳奇。十五歲的渡輪載着青澀少女駛向大洋彼岸,密歇根湖畔的晨霧沾濕了她的教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