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清朝十二帝:從努爾哈赤起兵到溥儀退位

2021年04月10日06:48:08 歷史 1689

清朝十二帝

圖解清朝十二帝:從努爾哈赤起兵到溥儀退位 - 天天要聞

一、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1559年~1626年) 年號天命

二、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1592年~1641年 ) 年號天聰

三、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1638年~1661年) 年號順治

四、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1654年~1722年) 年號康熙

五、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禛(1678年~1735年) 年號雍正

六、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171年1~1799年) 年號乾隆

七、清仁宗:愛新覺羅·喁琰(1760年~1820年) 年號嘉慶

八、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1782年~1850年) 年號道光

九:清文宗:愛新覺羅·奕詝(1831年~1861年) 年號咸豐

十:清穆宗:愛新覺羅·載淳(1856年~1874年) 年號同治

十一:清德宗:愛新覺羅·載湉(1871年~1908年) 年號光緒

十二:清末帝:愛新覺羅·溥儀(1906年~1967年) 年號宣統


清朝皇帝世系圖

圖解清朝十二帝:從努爾哈赤起兵到溥儀退位 - 天天要聞


清朝疆域圖

圖解清朝十二帝:從努爾哈赤起兵到溥儀退位 - 天天要聞

清朝鼎盛時期,疆域西跨蔥嶺(帕米爾高原)和巴爾喀什湖,東臨太平洋(包括庫頁島),北至漠北和西伯利亞,東北抵外興安嶺,南達南沙群島,東南至台灣列島。全盛時疆域面積1300多萬平方公里。


清朝皇帝在位時間

圖解清朝十二帝:從努爾哈赤起兵到溥儀退位 - 天天要聞

清朝皇帝平均壽命:53歲

清朝壽命最長的皇帝:乾隆帝(89歲)

清朝壽命最短的皇帝:同治帝(19歲)

清朝皇帝平均在位時間:25年

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康熙帝(61年)

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宣統帝(3年)

十二帝大事記

一、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

圖解清朝十二帝:從努爾哈赤起兵到溥儀退位 - 天天要聞

1、遺甲起兵:1583年,古勒寨事件,努爾哈赤祖父覺昌安和父親塔克世被明軍殺害,與明朝結下不解之仇,並以十三副先人遺甲起兵,開始了他統一女真、反抗明廷的戎馬生涯

圖解清朝十二帝:從努爾哈赤起兵到溥儀退位 - 天天要聞


2、統一女真:明朝初年,散居白山黑水一帶的女真族,經過長期戰爭、遷徙、融合,逐步分化為建州、海西、東海(又稱“野人”)三大部分,努爾哈赤由1583年五月至1619年八月,起兵復仇並相繼統一女真各部。

圖解清朝十二帝:從努爾哈赤起兵到溥儀退位 - 天天要聞


3、創建八旗:努爾哈赤於明朝萬曆二十九年(1601)建立黃、白、紅、藍四旗,稱為正黃、正白、正紅、正藍,旗皆純色。四十三年,為適應滿族社會發展的需要,在原有牛錄製的基礎上,創建了八旗制度,即在原有的四旗之外,增編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四旗。

圖解清朝十二帝:從努爾哈赤起兵到溥儀退位 - 天天要聞


4、建立後金明朝萬曆四十四年,後金天命元年(1616年),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稱“ 覆育列國英明汗”,國號“大金”(史稱後金),成為後金大汗。

圖解清朝十二帝:從努爾哈赤起兵到溥儀退位 - 天天要聞


二、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

圖解清朝十二帝:從努爾哈赤起兵到溥儀退位 - 天天要聞

1、汗位獨尊:天聰六年(明崇禎五年,1632年)正月,廢除“與三大貝勒(代善、阿敏、莽古爾泰),俱南面坐”,共理朝政的舊制,改為自己“南面獨坐”,突出汗位獨尊地位。

圖解清朝十二帝:從努爾哈赤起兵到溥儀退位 - 天天要聞

2、大清立國:後金天聰十年(公元1636年)農曆五月,皇太極稱帝,定國號"大清",改元崇德,改族名女真為滿洲

圖解清朝十二帝:從努爾哈赤起兵到溥儀退位 - 天天要聞


3、改革官制:皇太極在建號清國後,用范文程、寧完我等人參議,依仿明制,改訂了清朝的官制。其中包括內三院、六部、二院、科舉制度等政治制度

圖解清朝十二帝:從努爾哈赤起兵到溥儀退位 - 天天要聞

4、松錦之戰:明崇禎十三年(清崇德五年,1640年)到崇禎十五年(崇德七年,1642年)間由皇太極發動的旨在消滅明朝關外最後一支勁旅,打通關寧錦防線的戰役。松錦之戰開始於清軍圍困錦州,結束於松山城被清軍攻陷,明軍主帥洪承疇被俘止。戰爭共經歷了兩年,以明軍慘敗告終,明朝傾盡國力打造的九邊精銳損失殆盡,只剩三萬殘軍跟隨吳三桂退守寧遠,之後明朝在關外的城池悉數陷落,僅剩孤城寧遠。此役是明清雙方最後的關鍵戰役,以後明朝再也沒有能力組織起對清軍的有效反擊

圖解清朝十二帝:從努爾哈赤起兵到溥儀退位 - 天天要聞


三、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順治)

圖解清朝十二帝:從努爾哈赤起兵到溥儀退位 - 天天要聞


1、清軍入關是指明崇禎十七年(清順治元年,1644年)滿洲軍隊在明朝將領吳三桂的帶引下大舉進入山海關內,擊敗李自成、攻佔京師(今北京)開始成為統治中國的中央政府的歷史事件。

圖解清朝十二帝:從努爾哈赤起兵到溥儀退位 - 天天要聞


2、剃髮易服:1644—1645年,清軍入關後,清朝統治者令其統治下的全國各民族,主要是漢族、蒙古族及其它南方少數民族等,改剃滿族髮型,改著滿族服飾的政策

圖解清朝十二帝:從努爾哈赤起兵到溥儀退位 - 天天要聞


四、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康熙)

圖解清朝十二帝:從努爾哈赤起兵到溥儀退位 - 天天要聞

1、智擒鰲拜:順治皇帝為康熙留下了四大輔臣,但索尼年老怕事、蘇克薩哈被誅、遏必隆懦弱無能,鰲拜雖然是四大輔臣之末,但在康熙初期,已經掌握了朝廷的軍政大權,並威脅到康熙的皇權統治,1669年,16歲的康熙利用召鰲拜入宮覲見的機會,安排“善撲營”布庫少年,將其擒獲,並宣布30條罪狀,判終身監禁。

圖解清朝十二帝:從努爾哈赤起兵到溥儀退位 - 天天要聞


2、平定三藩清朝初期三個異性漢族藩鎮王,包括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發起反清戰爭,戰爭由1673年開始,至1681年,清軍取得全面勝利,平定三藩之亂

圖解清朝十二帝:從努爾哈赤起兵到溥儀退位 - 天天要聞


3、收復台灣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福建水師提督施琅率師於澎湖海域殲滅明鄭軍主力,收復澎湖、台灣,統一全國領土的作戰。

圖解清朝十二帝:從努爾哈赤起兵到溥儀退位 - 天天要聞


4、雅克薩之戰:清康熙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1685年—1688年),中國軍隊為收復領土雅克薩,對入侵的俄軍所進行的兩次圍殲戰。是中國對俄的第一次自衛反擊戰。此戰後,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

圖解清朝十二帝:從努爾哈赤起兵到溥儀退位 - 天天要聞

4、 平噶爾丹: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噶爾丹親率騎兵三萬自伊犁東進,越過杭愛山,佔領整個喀爾喀地區。對於噶爾丹的猖狂南犯,康熙先後在烏蘭布通和昭莫多大破準噶爾,鑒於噶爾丹的拒不投降,康熙三十六年(1698年)二月,康熙再次親征噶爾丹,噶爾丹在眾叛親離的情況下服毒自殺,至此,喀爾喀地區重新統一於大清王朝。

圖解清朝十二帝:從努爾哈赤起兵到溥儀退位 - 天天要聞


5、九子奪嫡:是指清朝康熙皇帝的兒子們爭奪皇位的歷史事件。當時康熙皇帝序齒的兒子有24個,其中有9個參與了皇位的爭奪。最後四阿哥胤禛勝出,在康熙帝去世後繼承皇位,成為雍正帝

圖解清朝十二帝:從努爾哈赤起兵到溥儀退位 - 天天要聞


五、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禛(雍正)

圖解清朝十二帝:從努爾哈赤起兵到溥儀退位 - 天天要聞

1、改土歸流:明清 兩代在 雲南 、 貴州 、 四川 、 廣西 等地少數民族地區廢除土司,實行流官統治的一種政治措施,旨在加強中央對邊疆地區的統一管理。 清雍正 時,採用雲貴總督鄂爾泰 改土歸流建議推行於西南諸省。也稱改土為流。亦省作“ 改流 ”。

圖解清朝十二帝:從努爾哈赤起兵到溥儀退位 - 天天要聞


2、攤丁入畝:又稱作攤丁入地、地丁合一,中國封建社會後期賦役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是清朝政府將歷代相沿的丁銀併入田賦徵收的一種賦稅制度,標誌着中國實行兩千多年人頭稅(丁稅)的廢除。

圖解清朝十二帝:從努爾哈赤起兵到溥儀退位 - 天天要聞


3、設軍機處:軍機處是清朝官署名,也稱“軍機房”、“總理處”。是清朝時期的中樞權力機關,於雍正七年(1729年)因用兵西北而設立。雍正帝以內閣在太和門外,恐漏泄機密,始於隆宗門內設置軍機房,選內閣中謹密者入值繕寫,以為處理緊急軍務之用,輔佐皇帝處理政務。雍正十年(1732年),改稱“辦理軍機處”。設軍機大臣、軍機章京等,均為兼職。乾隆帝時期復設軍機處,從此成為清朝的中樞權力機關,一直到清末。

圖解清朝十二帝:從努爾哈赤起兵到溥儀退位 - 天天要聞

4、秘密立儲:雍正有感於自己繼承皇位時九子奪嫡的教訓,為避免其後皇子又因繼位問題手足相殘,決定改公開立儲為秘密立儲:將下一任皇帝的相關事項全部寫下來,一份放在乾清宮“正大光明”的牌匾後面,還有一份就放在自己身邊。等皇帝駕崩後,大臣們將牌匾後面的密旨取出來,內宮將另一份密旨取出,兩相驗證核對無誤,便當眾宣讀繼位者。

圖解清朝十二帝:從努爾哈赤起兵到溥儀退位 - 天天要聞


六、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乾隆)

圖解清朝十二帝:從努爾哈赤起兵到溥儀退位 - 天天要聞

1、平定大小金川:清平大小金川之戰是乾隆朝平定四川大小金川叛亂,維護西南邊疆穩定的兩次大規模戰役。同時也位列乾隆帝的“十全武功”之二。

圖解清朝十二帝:從努爾哈赤起兵到溥儀退位 - 天天要聞


2、平定大小和卓: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新疆回部首領大小和卓兄弟發動叛亂自立,但這對兄弟統治殘暴。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軍在當地人民的支持下成功平定了大小和卓。平定大小和卓之亂後,乾隆帝正式改西域名為“新疆”,並設伊犁將軍管理,新疆從此完全歸入清朝版圖。

圖解清朝十二帝:從努爾哈赤起兵到溥儀退位 - 天天要聞


3、編撰《四庫全書》:《四庫全書》全稱《欽定四庫全書》 。是清代乾隆時期編修的大型叢書。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紀昀等360多位高官、學者編撰,3800多人抄寫,耗時十三年編成。分經、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庫。

圖解清朝十二帝:從努爾哈赤起兵到溥儀退位 - 天天要聞


4、兩平廓爾喀之亂: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與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弘曆兩次派兵反擊廓爾喀進攻西藏。第二次反擊廓爾喀,弘曆決心堅定,大將軍福康安指揮果斷,清軍大敗廓軍,同時頒布《欽定藏內善後章程》和制定“金瓶掣籤”制度,加強了清帝國對西藏的管轄。)

圖解清朝十二帝:從努爾哈赤起兵到溥儀退位 - 天天要聞


5、甘肅冒賑案,又稱甘肅米案,是清朝乾隆年間甘肅官員以賑災濟民的名義上下徇私舞弊侵吞賑糧的大案。因貪污數量之大、延續時間之長、牽涉官員之多、懲處罪犯之嚴,被後人稱為“清朝第一大貪污案”

圖解清朝十二帝:從努爾哈赤起兵到溥儀退位 - 天天要聞


七、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嘉慶)

圖解清朝十二帝:從努爾哈赤起兵到溥儀退位 - 天天要聞

1、誅殺和珅:和珅(1750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鈕祜祿氏,滿洲正紅旗,清朝中期權臣。嘉慶四年(1799年),清仁宗下旨將和珅革職下獄。乾隆帝死後十五天,清仁宗賜和珅自盡,時年四十九歲。

圖解清朝十二帝:從努爾哈赤起兵到溥儀退位 - 天天要聞


2、白蓮教亂:白蓮教起義(1796年—1804年),又稱為川楚教亂或川楚白蓮教起事。指中國清朝嘉慶年間爆發於四川以王三槐與徐天德為首、陝西、河南和湖北邊境地區的白蓮教徒武裝反抗清政府的事件。從嘉慶元年(1796年)到嘉慶九年(1804年),歷時九載,是清代中期規模最大的一次農民戰爭。

圖解清朝十二帝:從努爾哈赤起兵到溥儀退位 - 天天要聞

圖解清朝十二帝:從努爾哈赤起兵到溥儀退位 - 天天要聞


八、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道光)

圖解清朝十二帝:從努爾哈赤起兵到溥儀退位 - 天天要聞

1、虎門銷煙:1839年6月,道光帝委任欽差大臣林則徐在廣東虎門集中銷毀鴉片的歷史事件。此事後來成為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導火線

圖解清朝十二帝:從努爾哈赤起兵到溥儀退位 - 天天要聞


2、第一次鴉片戰爭:英國經常稱其為第一次中英戰爭或“通商戰爭”,是1840年至1842年英國對中國發動的一場非正義的侵略戰爭,也是中國近代屈辱史的開端。鴉片戰爭以中國失敗並賠款割地告終。中英雙方簽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

圖解清朝十二帝:從努爾哈赤起兵到溥儀退位 - 天天要聞


3、《南京條約》:又稱“萬年和約”“白門條約”、“江寧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該約於1842年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由清廷代表耆英、伊裡布、牛鑒與英國代表璞鼎查在停泊於南京下關江面的英艦皋華麗號上籤訂,標誌着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結束。《南京條約》包括割讓香港島,賠款2100萬兩白銀,開放五口通商等。該條約還間接導致《中美望廈條約》中法黃埔條約的簽訂。

圖解清朝十二帝:從努爾哈赤起兵到溥儀退位 - 天天要聞


九、清文宗|愛新覺羅·奕詝(咸豐)

圖解清朝十二帝:從努爾哈赤起兵到溥儀退位 - 天天要聞

1、天平天國運動清朝咸豐元年到同治三年(1851年—1864年)期間,由洪秀全、楊秀清、蕭朝貴、馮雲山、韋昌輝、石達開等組成的領導集團從廣西金田村率先發起的反對清朝封建統治和外國資本主義侵略的農民起義戰爭,是19世紀中葉中國最大的一場大規模反清運動。1864年,隨着太平天國首都天京的(南京)陷落,標誌着運動失敗。

圖解清朝十二帝:從努爾哈赤起兵到溥儀退位 - 天天要聞


2、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法兩國在美、俄支持下聯合發動的侵華戰爭。其目的是英、法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在華侵略利益。因為英法分別以亞羅號事件及馬神甫事件為借口發動戰爭,所以被英國人稱為“亞羅號戰爭”(The Arrow War)。又稱“英法聯軍之役”(Anglo-French expedition to China)或“第二次中英戰爭”(Second Anglo-Chinese War)。同時因為這場戰爭可以看作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延續和擴大(兩次戰爭的本質目的相同),所以也稱“第二次鴉片戰爭”。

圖解清朝十二帝:從努爾哈赤起兵到溥儀退位 - 天天要聞


3、火燒圓明園: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攻佔北京後,佔據圓明園。英國軍隊首領額爾金在英國首相帕麥斯頓的支持下,下令燒毀圓明園。3500名英法聯軍沖入圓明園,縱火焚燒圓明園,大火三日不滅,圓明園及附近的清漪園、靜明園、靜宜園、暢春園及海淀鎮均被燒成一片廢墟,安佑宮中,近300名太監、宮女、工匠葬身火海。使這座世界名園化為一片廢墟。 大火連燒3天3夜,成為世界文明史上罕見的暴行。

圖解清朝十二帝:從努爾哈赤起兵到溥儀退位 - 天天要聞


十、清穆宗 |愛新覺羅·載淳(同治)

圖解清朝十二帝:從努爾哈赤起兵到溥儀退位 - 天天要聞

1、辛酉政變:辛酉政變是1861年(咸豐十一年)咸豐帝病死後,慈禧太后聯合恭親王奕訢發動的一次宮廷政變。打倒了顧命八大臣勢力。為贊襄政務大臣(又稱顧命八大臣),輔弼皇太子載淳為帝,總攝朝政, 以時在夏曆辛酉年得名。又因改變其祺祥年號而稱“祺祥政變”,亦稱“北京政變”,兩宮太后慈安、慈禧開始垂簾聽政

圖解清朝十二帝:從努爾哈赤起兵到溥儀退位 - 天天要聞


2、平定太平天國1864年7月19日湘軍攻破太平天國首都天京,標誌着歷時13年的太平天國運動結束。

圖解清朝十二帝:從努爾哈赤起兵到溥儀退位 - 天天要聞

3、平定捻軍:捻軍(1853年——1868年)是一個活躍在長江以北皖、蘇、魯、豫四省部分地區的反清農民武裝勢力,與太平天國同時期。捻軍起義從1853年至1868年,長達十五年,其歷史分為兩個階段。自1853年春至1863年3月為前期捻軍,此後為後期捻軍。

圖解清朝十二帝:從努爾哈赤起兵到溥儀退位 - 天天要聞


4、天津教案:1870年(同治九年)在天津所發生的一場震驚中外的教案。天津民眾為反對天主教會在保教國(法國)武力的庇護下的肆行宣教活動,攻擊天主教教會機構而造成數十人被謀殺。

圖解清朝十二帝:從努爾哈赤起兵到溥儀退位 - 天天要聞


十一、清德宗 |愛新覺羅·載湉(光緒)

圖解清朝十二帝:從努爾哈赤起兵到溥儀退位 - 天天要聞

1、收復新疆:又稱“左宗棠收復新疆”,是晚清欽差大臣左宗棠統帥清軍,消滅侵佔新疆的阿古柏勢力、維護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戰爭。

圖解清朝十二帝:從努爾哈赤起兵到溥儀退位 - 天天要聞


2、中法戰爭: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光緒九年十一月至十一年二月),由於法國侵略中國和越南而引起的一次戰爭。戰爭結婚法國不勝而勝,雙方簽訂《中法新約》

圖解清朝十二帝:從努爾哈赤起兵到溥儀退位 - 天天要聞


3、甲午海戰:中日甲午戰爭(日本稱:日清戰爭,朝鮮半島稱:清日戰爭,西方國家稱:Sino-Japanese War/第一次中日戰爭),是19世紀末日本侵略中國和朝鮮的戰爭。按中國干支紀年,戰爭爆發的1894年為甲午年,故稱甲午戰爭。 清朝戰敗,由李鴻章代表清政府同日本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圖解清朝十二帝:從努爾哈赤起兵到溥儀退位 - 天天要聞


4、戊戌變法:又稱百日維新、維新變法、維新運動,是晚清時期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維新派人士通過光緒帝進行倡導學習西方,提倡科學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發展農、工、商業等的資產階級改良運動,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發動戊戌政變,光緒帝被囚,康有為、梁啟超分別逃往法國、日本,譚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殺,歷時103天的變法失敗。

圖解清朝十二帝:從努爾哈赤起兵到溥儀退位 - 天天要聞


庚子事變:清朝末期,由於列強欺凌過甚,激起中國百姓普遍的憤恨,造成義和團的興起,以“扶清滅洋”為號召,拔電杆、毀鐵路、燒教堂、殺洋人和教民。清政府聽信義和團能夠刀槍不入,殺光洋人,便於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五月二十五日對八國宣戰。為撲滅義和團的反帝鬥爭,擴大對中國的侵略,英、美、法、俄、德、日、意、奧八國組成的侵略聯軍,於1900年6月,由英國海軍中將西摩爾率領,從天津租界出發,向北京進犯。最後導致中國陷入空前災難,險遭瓜分。1900年,是中國農曆庚子年,這場100多年前爆發的動蕩也被中國人稱為“庚子國變”、“庚子國難”。

圖解清朝十二帝:從努爾哈赤起兵到溥儀退位 - 天天要聞


十二、清末帝|愛新覺羅·溥儀(宣統)

圖解清朝十二帝:從努爾哈赤起兵到溥儀退位 - 天天要聞

1、辛亥革命是指發生於中國農曆辛亥年(清宣統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專制帝制、建立共和政體的全國性革命

圖解清朝十二帝:從努爾哈赤起兵到溥儀退位 - 天天要聞


2、末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清朝歷史上最後一位皇帝,同時也是自秦始皇創立皇帝制度以來的最後一位皇帝——愛新覺羅·溥儀,於宣統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夏曆),頒布退位詔書,作統治之最後結束。

圖解清朝十二帝:從努爾哈赤起兵到溥儀退位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 天天要聞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儘管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引發了全美民眾的反對浪潮,但他依舊認為這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在空軍一號上,特朗普更是聲稱“原本Tik Tok的協議已經很接近達成了,但由於在關稅政策中國突然改變了主意,但這並不要緊,自己能夠在15分鐘內讓中國同意這筆交易,只要自己降稅的話”。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 天天要聞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兄弟們,就在中國對美國加了 50% 的關稅之後,特朗普再次對我們加了 21% 的關稅,現在整體關稅已經達到 125%。同時,特朗普暫停了對除中國之外其他所有國家的加征關稅政策,而且要把對其他國家加征關稅的稅點降到 10%。這進一步證明我昨天視頻里的分析完全正確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聞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韓國政壇那可是熱鬧非凡,就像一場大戲,一出接着一出。當地時間 4 月 4 日上午 11 時 22 分,韓國憲法法院代理院長文炯培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總統尹錫悅被罷免,判決立即生效。這一下子,尹錫悅可就從高高在上的總統寶座上跌落下來了,不僅失去了總統權力,各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 天天要聞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最近這國際局勢啊,那真叫一個風雲變幻,熱鬧得很。特朗普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對中國發起了關稅大戰,這一來可就攪得全球經濟的池水是波濤洶湧。可讓人意外的是,這次咱中國一改之前相對溫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劍”,那反擊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給震住了。與此同時,在美國國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 天天要聞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最近這國際局勢,因為美國的關稅戰那是鬧得沸沸揚揚。特朗普大手一揮,對全球發動關稅戰,這一回,咱們中國可不再像以前那樣小打小鬧地反擊,直接“手術刀”變“利劍”,給美國來了個狠狠的回擊。更讓美國沒想到的是,歐盟 27 國也緊跟其後,準備對美國反制,這可把特朗普氣得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 天天要聞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特朗普所發起的全球貿易戰,打了全世界所有國家一個措手不及,特別是由他本人所規定的所謂“基準稅”更是離了大譜,因為如果疊加美國先前向其他國家徵收的關稅來算,總關稅已經超過了70%。從這一點我們也能看出,特朗普的“關稅武器化”較之於他的第一個任期,變得更加具象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