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有沒有人總是感到疲倦?整天都沒有精神的樣子,能坐就不站着,能躺就不坐着,除了自身心理的作用,可能還與氣虛有關,俗話說:“百病生於氣”,意思就是許多疾病的發生都與人體氣的運行有關,而近幾年越來越多的人體檢中查出肺結節,肺結節的出現也與肺氣虛、脾氣虛、腎氣虛息息相關。
1. 肺氣虛
肺氣主一身之氣,肺氣如果不足,身體免疫力下降,肺功能也會受到影響,長期的肺氣不足,就會引起肺結節的出現,肺氣虛的人常有這4種表現
1) 臉色蒼白沒有光澤、粗糙、皮膚鬆弛。
2) 咳嗽無力、咳痰,容易發汗且怕風。
3) 說話細聲細語,像“蚊子叫”,唱歌高音老上不去。
4) 容易氣喘,尤其是在悶熱的天氣的時候,氣短呼吸不上來。
肺氣虛的人,可以直接選取肺經上的穴位,尤其是太淵穴。
太淵穴是肺經上的原穴,脈氣彙集處,博大而深,故名太淵穴,對咳嗽、氣喘等肺系病症的治療有很大的幫助,位於人體腕掌側橫紋橈側,橈動脈搏動處。
2. 脾氣虛
食物裡面的水谷精微,都是通過脾來運化,就成為水谷精氣。而脾氣虛,就會影響了身體水谷精微的運化,這種時候最容易濕氣重,時間一長濕氣化痰,積聚在肺里就會引起肺結節,脾氣虛的人常見癥狀有:
1) 喜歡躺着,懶得說話,四肢沒有力氣
2) 吃一點點就腹脹、大便稀溏、面色萎黃
3) 身體浮腫,體內的津液不能運化,結果變成了濕。
4) 氣虛不能固表,常出汗、記憶力差、健忘、失眠。
脾氣虛的人想補氣,就需要選擇脾經上的穴來按摩,如太白穴。
在腳上面,你把腳平放,順着大腳趾邊緣向下,明顯摸到骨頭後往下,即可找到一個凹陷處,揉太白穴有個方法,就是用大拇指的內側多硌它,這樣健脾的效果才好。
3. 腎氣虛
腎是先天之本,藏着元氣,是一身之氣的根本,腎氣虛的人常有這3種表現。
1) 頭髮早白,手腳冰冷。
2) 虛汗,盜汗,早上一覺醒來,渾身粘膩是汗
3) 老人、小孩小便時,頭部打激靈
腎氣虛的時候,可以選取足少陰腎經的太溪穴。
是腎經上的大補穴位,是腎經的原穴,腎經元氣彙集的重要穴位,位於腳的內踝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常按可以使人的腎精充足。
結束語:很多肺結節患者或許都是氣虛引起的。肺氣虛、脾氣虛、腎氣虛,你屬於哪一種?或者有關於肺結節的困擾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諮詢。#脾氣虛##咳嗽是不是肺氣不足##健康解密##中醫#@郭桂芹中醫講結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