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大家在不同時期都曾經喜歡或者迷戀過在遊戲世界裡馳騁。
應該也不止一次被自己的長輩質疑,問出那個經典的靈魂問題:
“你打遊戲有什麼用,這有什麼意義。”
彼時,尚且心智不完全成熟的我曾經嘗試說服我的家長。
借口不外乎什麼開發智力,有理由手腦協調。
其結果可想而知,自然是少不了一頓言語暴風和物理勸導。
隨着年紀的增長,對於遊戲的迷戀倒是沒那麼深了。
也真正能思考遊戲除了兒時的肉體錘鍊外,還給我們帶了些什麼。
正因如此,一位昵稱叫做“munu.”的女玩家的故事引起了我的注意。
圖源:抖音
這位博主和廣大玩家一樣,平時分享一些自己的日常和自己喜歡的遊戲內容。
如果說硬要找出有什麼特色的話,那就是她分享的戰績了。
委婉的來說,在遊戲技術方面她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圖源:@munu.
不過在八、九月份,這位博主的遊戲日常突然斷更,開始大家以為是因為開學的原因。
但隨之而來的卻是博主自己在醫院接受治療的照片。
她很不幸地診斷出患有急性髓系白血病。
圖源:@munu.
說實話,這樣的事情不管是放在什麼人身上無疑都是一個重大的打擊。
更何況博主還只是一個正值青春年華的大學生。
一次次痛苦的化療、嚴重的脫髮還有高昂的醫藥費,munu的心態臨近崩塌
圖源:@munu.
就在博主自己都想要放棄的時候,在她的評論區出現了一群同樣熱愛這款遊戲的玩家們。
面對消極的博主,他們紛紛為其加油鼓勁,獻出自己的祝福。
不僅如此,隨着消息的擴散,越來越的多的玩家自發地組織起munu的應援活動。
他們在遊戲里收集大量的醫療包為munu“治療”
也有更多其他遊戲的玩家帶來了屬於自己遊戲的“治療”道具
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希望這位年輕的玩家能重新振作起來。
不知道為什麼,看到這些中二的評論。
我身為一個成熟的靠譜成年人居然真的希望這些東西是真的。
更令我動容的是,這些熱心玩家的應援不只存在於線上。
在線下,他們不僅自願組織捐款,還自發去醫院獻血,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綿薄之力幫助munu。
在素不相識的網絡里,沒有人組織,更沒有人圈外人報道,無數玩家們卻團結在一起。
為了眼前這個身處困境的玩家,與病魔抗爭。
圖源:@munu.
也正是廣大玩家的鼓舞中,munu的原本崩塌的心態重新復原。
視頻文案也從最初的“我不想治療”變為現在的“我不想死,我要活”
正如她所言,也許自己喜歡的遊戲對她而言,自己喜歡的遊戲意味着救贖
圖源:@munu.
現在,這位小姐姐已經不再接受捐款,因為擔心善意被別有心之人利用。
但仍舊可以通過購買munu自己的遊戲周邊提供資金上的支持。
圖源:@munu.
她並不是一個幸運的人。
正值美好青春的她,卻要遭受來自病痛的折磨。
但她又是幸運的。
因為在她背後有着無數位同她一樣熱愛着遊戲的網友在為她加油鼓勁。
或許冥冥之中自有天意,munu最喜歡的遊戲工作室的名稱叫做“重生”,而這個新賽季的主題也剛好叫做“復活”。
圖源自於網絡
著名遊戲設計師陳星漢在被媒體採訪時曾經這樣被問道
“遊戲能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嗎?”
那時候,他的回答是你覺得電影和音樂能夠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嗎?
圖源:@sky.易
起初我並不理解這個回答的含義,現在我好像明白了。
不論是電影、音樂還是遊戲,能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是人。
因為人與人之間的溫情才是世界更美好的關鍵。
除了munu的故事,還有那位憑藉自製殘疾人打遊戲用的腳踏而火出圈的博主墨軒TG也是如此。
在一月初的時候,他自己製作了一個可以讓人用腳打遊戲的腳踏。
圖源:@墨軒TG
隨後,一位由於車禍失去胳膊的大哥找到了他,希望可以他出一個製作教程。
本以為是惡搞信息的他沒想到,自己起初被認為是沒有用的發明,卻真真切切地幫助到了一位殘疾人玩家。
出於內疚,他親自來到大哥的城市,並幫助大哥安裝了自己的遊戲腳踏,並用視頻記錄下來發在了網上。
在相關視頻爆火以後,越來越多的殘疾人玩家也聯繫到這位博主尋求幫助。
他也因為這件事被人懷疑是不是在利用腳踏掙錢,也懷疑自己有沒有堅持下去的必要。
但在第二次偶遇大哥後,大哥救災的經歷使墨軒選擇堅持下去。
終於一家專門製作腳踏的公司看到他正在做的事,也選擇貢獻自己的力量。
圖源:@墨軒TG
眾多的殘疾人玩家不僅因為墨軒的努力,可以流暢的進行遊戲。
他本人也徹底解開心結,擊潰了自己的心魔。
所以,遊戲到底有什麼意義呢?
這兩位的事件已經告訴了我們答案,遊戲的意義就在於讓一生無緣相逢的人相聚在一起,製造聯結。
遊戲本身只是一種生活的調劑,是一種娛樂活動,每個人的解放方式各不相同。
這不是對錯,而是每個人選擇的權力。
它不只有打打殺殺,還有存在於每一位素不相識的玩家之間的溫暖。
能夠讓世界更美好的不是遊戲,而是每一位心存溫暖的玩家。
他們才是真正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