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這回大方了?遊戲宣布下海,給所有玩家都免費送了一艘船

大家好,我是X博士。

最近在翻看老電影的時候,偶然回味了《未來水世界》這部經典影片。對比近些年套路化的好萊塢廢土類型片,這部於1995年上映的老電影,竟意外的好看。

特別是影片中因為全球變暖,陸地被淹沒,人們只能在水上生存的背景設定,即便是以現在的眼光來看,仍不失為絕妙的設計。

巧合的是,X博士發現網易的《明日之後》最近居然也下海了。在昨日上線的“深海巨浪”資料片中,《明日之後》開始將廢土世界從陸地拓展到了海洋。

那麼,網易打造的全新廢土水世界表現如何呢?抱着在遊戲里找一找《未來水世界》感覺的心態,X博士這次也回歸了遊戲。

劃重點一:海上移動莊園,既是交通工具也是你移動的家

由於本次開放的新區域是與以往完全不同的水世界,對比之前靠雙腿就能丈量大地的傳統跑法,所有玩家在出海之前,得先準備好一條屬於自己的探險船。

好在這次遊戲很大方,系統給所有玩家都免費送上了一條探險船。但是,想要依靠這條船在海上生存下去,不對其進行改造是不行的。

↑《明日之後:深海巨浪》資料片實機演示畫面↑

與陸地上的莊園一樣,《明日之後》也為這次的探險船提供了高自由度的自定義功能。在船尾的搭建區域,大家可以隨心所欲的構建屬於自己的海上移動莊園。

如果從實用功能出發,牆壁、柵欄等防禦性設施肯定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像這樣的火柴盒,防禦力妥妥的:

如果拋開生存壓力,其實也可以像下面這張圖中的船隻,放棄一切防禦設施,安置幾張躺椅和一把太陽傘,再弄個燒烤爐,就可以出海開個陽光派對了。

當然了,如果你的腦洞夠大,也可以做出一些比較“特別”的設計。比如下面這樣:

或者是這樣放飛自我的,格外注意在海上的腸胃問題......

↑一起來...拉屎?↑

關於探險船的設計,《明日之後》官方此前還發布了一段魔性視頻來宣傳探險船DIY功能,短片非常的惡搞,大家可以花1分鐘來笑一下。

劃重點二:開局一條船,資源全靠撈

解決完海上的住&行的部分,接下來就要考慮衣食方面。與陸地版本一樣,這些同樣需要我們自行收集材料製造。不過,在獲取資源的方式上海洋與陸地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在食物方面,不用想,肯定是頓頓海鮮了,而這可以通過船上的捕撈台獲取源源不斷的食物資源。

除了水面部分,《明日之後》的海洋還提供了深潛海底的玩法,通過潛航器,進入沉船,洞穴或者未知建築中,還可以發現一些意想不到的驚喜。

↑《明日之後:深海巨浪》資料片實機演示畫面↑

對比陸地較為平面化的探索體驗,這種利用海洋深度,給玩家體驗帶來了空間縱深感的設計,為玩家遊戲豐富體驗的同時,也為製作組在後續內容補充上預留了更多可以發揮的空間。

劃重點三:海洋生存壓力大,怪物與極端天氣輪番扮演廢土刺客

《明日之後》作為一款廢土求生遊戲,他們將活動區域擴充至海洋之後,必然要設置一些具有一定挑戰的內容來增加玩家的遊戲樂趣與遊玩動力。

在這方面,《明日之後》採用的是將海洋怪物與海洋極端氣候相結合的做法。

在怪物方面,除了“老朋友”感染者,製作組基於海洋特性,在遊戲中加入了巨型章魚、巨型鯊魚等怪物。在廢土背景設定下,這些怪物的出現其實也還蠻合理的。

↑《明日之後:深海巨浪》資料片實機演示畫面↑

它們可能在海面上與我們相遇,也可能在深不見底的海里襲擊我們的船隻。

面對這些潛在的危險,各位在海上航行時可要隨時保持警惕了。

在極端天氣部分,龍捲風、雷暴、迷霧、旋渦等常規極端氣候,大家估計都已經見怪不怪了。

↑《明日之後:深海巨浪》資料片實機演示畫面↑

但是,在廢土世界中,海洋的環境危險可不止於此。

《明日之後》的海洋世界囊括了五個截然不同的海域。有的海域水面下飄蕩着熒光海草,在他們附近會存在大量感染者。玩家在這片海域活動時,需要及時規避;

有的海域海面上密布着大塊的結晶塊,隨時可能自燃爆炸,大家在這片海域航行時,需要時刻注意。

有的海域終日被迷霧籠罩,神秘的霧氣甚至會干擾船隻的電子羅盤;

↑《明日之後:深海巨浪》資料片實機演示畫面↑

也有被旋渦亂流包圍的海域,船隻誤入其中便會難以逃脫。

還有的海域的水面上漂浮着結晶微生物,吸附在過往船隻上。晶體大量聚集後,會對船隻造成傷害。

在《明日之後》中的五大海域共同構築了自成一體的生態系統。在此基礎上,如果在遭遇上龍捲風,雷雨等極端天氣,將會給玩家帶來不小的生存壓力(挑戰樂趣)。

課後總結

《明日之後》的此次更新,對於像X博士我這樣的廢土題材愛好者來說,還是第一次體驗到廢土海洋世界應該是什麼樣子,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和預期。那麼問題來了,未來如果陸地和海洋都被挖掘完畢後,遊戲世界將會往哪裡開拓呢?會不會也像《明日戰記》那樣往太空發展?想想還有點小激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