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的格局真不同。
看了廣東袁老闆的做事,不由感嘆,這位老闆不發財都難。
他的工廠有隆隆的機器聲,也有孩子讀書的朗朗聲,每個在車間忙碌的員工,都沒有後顧之憂,原因很簡單,袁老闆在操心。

看了他做的事,相信你也會動心,要是能去這裡上班就好了。
01
成年人出門打工,最犯愁的事,就是孩子放暑假。
孩子有2個月的自由時間,在老家會到處跑着玩,老人年紀大了,一眼看不到,孩子就不知跑哪兒去了。
就算孩子沒出門,在家要麼看電視,要麼玩手機,想老老實實看書,那是不可能的。
一個假期過去,知識長進不多,眼睛近視卻是大概率的事。
這還算好的,要是孩子染上壞習慣,父母后悔都來不及。

不少父母都會在夏天,請一個長假,就算不掙錢,也想回家陪陪孩子,可人生都是選擇題,沒有錢的日子也並不好過。
這位袁老闆,太懂員工的心聲了。
他做了一個決定,就是讓所有員工,都可以接來年幼的孩子。
不僅免費吃住,還辦了一個陽光教室,讓每個孩子都有一個看書的課桌。
如果你以為他要辦補習班,那就錯了。
袁老闆也很懂孩子,孩子們有玩樂的地方,也可以在教室寫作業,每天只安排2個小時的時間,專門有老師輔導功課,不懂的地方都能問。

他的理由很簡單,暑假是讓孩子放鬆的,不能給孩子壓力。
02
給孩子輔導功課的2個女孩,一個是娜娜,一個是晶晶。
這兩個女孩,並非廠里的員工,而是在讀大學生。
她們出生在普通家庭,家裡條件不太好。
不過學習成績不錯,長期以來,一直得到袁老闆的資助。
大學放假了,她們選擇來廠里當暑假工,袁老闆自然歡迎,給安排了輕鬆的崗位,並且準備了全套的生活用品,寬敞的雙人標間宿舍,比學校的宿舍強太多了。

為了鍛煉她們的能力,袁老闆還讓她們每天在固定的2個小時,到教室輔導孩子功課。
剛來到廠里的娜娜,性格比較內向,跟人說話的時候,眼睛都不敢直視對方。
在袁老闆的溝通下,她說話聲音響亮了,並且也能自信大方地跟孩子們交流。
這其實是雙向的奔赴,兩個姑娘得到資助後,又用愛心去幫助到更多的孩子,彼此心裡都很快樂。
為了讓孩子們精神狀態更好,袁老闆還設置了不少獎品,誰表現得好,就給一些獎勵。
平時,教室里一直安排了生活老師,確保孩子們的安全。

03
他為什麼要這麼做?
袁老闆透露了自己的經歷。
他出生在貧苦的家庭,從小能吃飽飯就不錯了,上學的時候,每天需要走十幾里的路。
颳風下雨,連把雨傘都沒有,他沒有抱怨父母,而是知道人生要靠自己改變。
唯一改變的機會,就是好好讀書,通過讀書從山村裡走出來。

走出來後的他,有一個夢想,就是能幫助到更多的孩子。
於是,他辦了一個做書包的工廠,對員工的孩子自然更加關心。
平時員工上班,也可以帶着孩子來身邊,放學了有專門的教室可以寫作業。

到放暑假的時候,他另外購置了一批桌椅板凳,就是為了能安置更多的孩子。
孩子是不摻假的,看到袁老闆,一個個都飛奔過來,圍着他喊“袁叔叔”,那股親切勁,就像看到了親大舅。
你說,這樣的老闆怎麼能不發財?

他用行動做到了關心員工,比畫餅的老闆強太多了。
要是有機會,我都想去這樣的工廠上班,畢竟這麼有愛心的老闆,一定不會虧待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