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上一篇文章我們一起聊了下三國群英傳2陳沐版中五大“水貨”文將,大家的討論熱情還是很踴躍的,所以我打算接着聊聊類似的話題。
這次上榜的人員同樣是高智低能,但是不同於上次的“水貨”文將的華而不實,這次的文將則是實打實的應該有更多更好的的軍師技和武將技。
畢竟歷史上這些人的表現或者地位是毋庸置疑的,都是叱吒風雲的人物,在遊戲中可謂是被黑的最慘的幾個文將。
與上篇文章中五個“水貨”文將可能的不為人知,這五個文將肯定是大家都十分熟悉的人,也在不同的時期大放異彩,甚至影響了歷史的走勢。
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這五個“躺槍”的文將以及為什麼說他們是被黑。
文末有下載鏈接,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趕緊去玩兩把,找找之前的感覺和回憶。
正文
荀攸
荀攸,字公達,潁川潁陰(今河南許昌)人。荀彧之侄,東漢末年謀士。著名的潁川士族的重要成員。而潁川士族則是曹操集團最大的人才來源。
荀攸在何進掌權時期任黃門侍郎,在董卓進京時曾因密謀刺殺董卓而入獄,後棄官回家。曹操迎天子入許都之後,荀攸成為曹操的軍師。
曹操征伐呂布時荀攸勸阻了曹操退兵,並獻奇計水淹下邳城,活捉呂布。
在官渡之戰中,計斬顏良,又計斬文丑,又策奇兵派徐晃燒袁紹糧草,又力勸曹操採納許攸之計奔襲烏巢,又力勸曹洪接納張郃、高覽,皆立下大功。
建安八年(203年),劉表強盛。荀攸力排眾議,主張趁袁紹諸子不和而先攻河北,然後就是袁紹實力徹底被剷除,接着曹操就統一了北方。
後續被曹操上奏朝廷封為陵樹亭侯,走上人生巔峰。
荀攸行事周密低調,計謀百出,深受曹操稱讚,是曹操五大謀士之一(其餘四人是荀彧、郭嘉、程昱、賈詡)。
上面介紹了荀攸在歷史上的高光表現,可以看出荀攸很明顯的影響了歷史的走勢,絕對是一等一的頂級謀士。
但是再來看遊戲中荀攸的人設,完全就是中規中矩文將的設置,被嚴重低估了。
軍師技只有降低士氣高唯一一個高級軍師技,而這個技能只有在對方士氣低於90的時候才會體現出效果,否則聊勝於無。
而武將技除了前後招兵外,沒有任何亮點。不僅沒有代表文將終極技能的組合技天地無用外,連清兵神技大地狂嘯也沒有,只有一個堪稱雞肋且經常失敗的五雷轟頂。
一個影響歷史走勢的頂級謀士既然落得如此地步,我也是無語了,絕對被黑出翔了。感覺起碼再增加個增加技力高軍師技並且增加大地狂嘯或者天地無用的武將技才算可以接受。
荀彧
小時候剛開始看三國的時候,由於認字不足加上馬虎,荀彧得了個“苟或”的綽號。隨着歲數的增長才知道這兩個字的真實讀音以及荀彧的光輝事迹。
荀彧,字文若。潁川郡潁陰縣(今河南許昌)人。東漢末年政治家、戰略家,曹操統一北方的首席謀臣和功臣,也是潁川士族的領頭人。
荀彧在戰略方面為曹操規劃制定了統一北方的藍圖和軍事路線,多次修正曹操的戰略方針而獲其讚賞,包括“深根固本以制天下”、“奉天子以令不臣”(三國演義中的“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原版,羅貫中這種修改其實有“貶曹”的意味)。
戰術上,面對呂布叛亂而保全兗州三城,奇謀扼制袁紹於官渡,險出宛、葉而間行輕進以掩其不意奇襲荊州等諸多建樹。
政治上,為曹操舉薦了鍾繇、荀攸、陳群、杜襲、戲志才、郭嘉等大量人才。這些人才組成了曹操核心軍師集團的絕大部分,可見荀彧對曹操集團智囊體系的構建立下了汗馬功勞。
荀彧在建計、密謀、匡弼、舉人等方面多有建樹,被曹操稱為“吾之子房”,即曹操的張良,可見荀彧在曹操心目中的無上地位。
再來看看遊戲中的荀彧,如果看到他的侄子荀攸讓我很無語的話,看到荀彧的人設我就有點像罵人了。
除了軍師技和恢復體力高以及武將技的後伏兵陣外,完全沒有任何亮點,而這兩個技能也只是將將說得過去,完全算不上頂級,甚至比不上田豐的增加技力高以及大地狂嘯。
這種差距巨大的落差,甚至我都沒心情來說補什麼了,那就把諸葛亮的人設copy一份給荀彧即可。
畢竟歷史上諸葛亮和荀彧還是很像的,都是心有理想且願意堅持自己的理想並為自己理想付出一切的人,而後期荀彧後期的自殺也是為了堅持自己心中的理想和信仰而毅然決然的選擇,這令作者佩服不已。
張昭
“外事不決問周瑜,內事不決問張昭”的張昭的上榜也讓我很是意外。歷史上的張昭到底有啥牛逼的表現呢?
張昭,字子布。徐州彭城(今江蘇徐州)人。 三國時期孫吳重臣。
孫策創業時,任命其為長史、撫軍中郎將,將文武之事都委任於張昭。孫策臨終前,將其弟孫權託付給張昭。
張昭率群僚輔立孫權,並安撫百姓、討伐叛軍,與周瑜一起幫助孫權穩定局勢。
孫權每出征,留張昭鎮守,領幕府事,並對張昭敬稱為“張公”。
張昭容貌嚴正,敢於直言諫諍,與其他士大夫一起采周、漢制度,撰定朝儀,以規範朝廷活動,體現出儒學朝臣的風範。
雖然在赤壁之戰時主張投降,而且由於自己的剛正不阿,使得孫權在設立丞相職位後雖受擁戴,但是孫權卻使用他人不敢用他。但是這絲毫不影響張昭在東吳創業初期風雨飄搖的時候做出的活躍貢獻,絕對是東吳初期的肱股之臣。
來看下遊戲中張昭的人設,軍師技我實在無力吐槽了,毛都沒有。唯一能說服我的就是張昭精於政治,指揮打仗可能稍微差點,所以軍師技較差。但是結合東吳早期張昭各種平叛救火,也證明了張昭在軍事上的天賦,這種設置顯然被黑了。
對比軍師技,張昭的武將技還不錯,擁有清兵神技大地狂嘯以及文將單體殺傷終極技狂雷天牢,還是不錯的。
三國演義中張昭已經被羅貫中在正式中壓根就沒有的舌戰群儒中狠狠的黑了一次,如今在遊戲中又被黑了一次。
算了,我來拯救子布,參照田豐的技能組成,給張昭加一個增加技力高應該就能接受了。
諸葛恪
三國時期,諸葛一族也是人才輩出,而諸葛恪是諸葛瑾的兒子,諸葛亮的侄子。唯一的區別就是諸葛恪和他爹諸葛瑾是東吳重臣。下面看看諸葛恪的高光表現:
諸葛恪第一個高光表現是平定山越。
山越就是在東吳地盤內生活在偏遠山區的野人或者少數民族。
山越在東吳前期給東吳的統治帶來了很多的麻煩,嘗嘗一言不合就反叛,令東吳特別頭疼。
諸葛恪利用各種手段基本上平定了山越的暴亂,穩定了東吳的大後方。
第二個高光時刻則是東吳的託孤大臣。
孫權病危時,在孫峻的力薦下,將諸葛恪任命為託孤大臣之首。
孫亮即位後受封太傅。開始掌握吳國軍政大權。
執政初期革新政治,率軍抗擊魏國,在東興之戰中取得大捷,名聞海內,天下震動。並因功加封丞相、進爵陽都侯,走上人生巔峰。
雖然後續因為輕敵在新城戰役中慘敗,為了掩飾失敗更加獨斷專行而最終被殺,但是作為孫權死後政權過渡穩定的最大功臣,諸葛恪也是東吳中後期最具影響力的大臣之一。
再來看看遊戲中的諸葛恪,完全可以用一無是處來形容,完全對不起自己93點智力的人設。唯一挽尊的只剩下招兵可以當做生產和運輸大隊長了。堂堂的託孤大臣竟然落到如此田地,真讓人唏噓。
由於理想和現實的差距實在太過巨大,我已經放棄小修小補了,直接對標田豐吧,可能比較合適。起碼有一個高級實用的軍師技,以及大地狂嘯或者天地無用兩個文將大招中的一個,這樣子才能拿得出手,也算對得起託孤大臣這個名號了。
陳群
最後說說陳群,同樣是潁川士族的卓越人才。如果說荀氏叔侄是曹魏最重要的軍師和謀士,那陳群就是曹魏最重要的政治家。
陳群,字長文。潁川郡許昌縣(今河南許昌東)人。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曹魏重臣。
陳群的主要貢獻在於治理朝綱、嚴明司法、建設禮制、直言進諫。他以其突出的治世之才,竭忠盡職,為曹魏政權的禮制及其政治制度的建設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另外陳群是魏晉南北朝選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和曹魏律法《魏律》的主要創始人。
有個插曲,陳群曾經在劉備賬下為將,劉備也很賞識他。但是後續由於意見不和,陳群投奔了曹操,這也是劉備錯過的最佳人才之一。
而陳群最大的貢獻就是九品中正制的創立,這是在科舉制度出來之前在中國大地上流行了幾百年的官員選拔制度,對中國政治和社會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就這一點就夠吹他一輩子的了。
上面介紹完了陳群的卓越表現,下面看看遊戲中的陳群,完全看不到上面那個牛人的一點影子,除了兩個聊勝於無的高級軍師技外,其餘的簡直讓人無語了。基本上約等於諸葛恪在遊戲中的人設了。
如果非要找出陳群的問題或者為這個人設找借口的話,那就是陳群基本上沒怎麼參與過戰爭,主力在搞內政。但這顯然不是黑他的理由。
如果要優化的話,我建議按照張昭的優化方案來對標陳群還是很合理的,這樣子魏吳兩國的首席政治家基本上就在同一起跑線上了,然後略遜於蜀國第一政治家諸葛亮,也算可以接受了。
結語
以上就是我總結的遊戲中被黑的最慘的五個文將,其中魏國潁川士族三人,吳國兩人,蜀國沒有。真的是蜀國躺贏,魏吳表示不服。
從這也可以看出,陳沐的這個優化版本可能也是按照三國演義的套路去設計的,那就是贊蜀貶魏吳。
至於三國群英傳2中還有什麼其他被黑的很慘的文將,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分享自己遊戲心得和獨特見解。
後續我會根據實際情況繼續分享其他遊戲以及安裝文件,喜歡的各位可以點個贊關注下,玩遊戲不迷路,後續乾貨第一時間和大家分享。
往期資源
80後經典單機遊戲之紅色警戒2,win10可玩(文末有安裝文件)
三國群英傳2陳沐版高可玩性存檔強烈建議體驗下—文末有下載鏈接
8090後經典單機遊戲之三國群英傳二陳沐版(文末有安裝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