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制度起源於隋唐,為何朱元璋當皇帝時,卻被廢止長達十年之久

2025年05月07日06:50:13 搞笑 5159

盛夏的南京城悶得像個蒸籠,朱元璋坐在奉天殿里批閱奏摺,汗水浸透了綉着金龍的常服。這位開國皇帝剛在午門外杖斃了三個辦事不力的官員,此刻正盯着案頭堆積如山的州縣公文發愁。自洪武三年開科取士以來,那些搖頭晃腦背《四書》的書生們,連算個田賦都錯漏百出。他突然把硃筆狠狠摔在案上,墨汁濺上《大明律》的扉頁:"這些酸儒,連個算盤珠子都撥不利索!"殿外的侍衛嚇得縮了縮脖子——皇帝又要發火了。這已經是洪武六年第三次發飆,誰都知道,皇上對科舉徹底寒了心。

科舉制度起源於隋唐,為何朱元璋當皇帝時,卻被廢止長達十年之久 - 天天要聞

一、刀劍劈開的江山不需要八股

1353年的濠州城頭,25歲的朱元璋握着帶血的腰刀,看着城下紅巾軍的屍體堆得比城牆還高。剛打下來的城池需要人治理,可他手底下除了殺紅眼的將士,連個會寫告示的文書都找不着。這時老將湯和從死人堆里扒拉出個秀才:"上位,這小子會記賬!"這個滿身血污的書生後來成了戶部侍郎,而朱元璋也嘗到了"搶人才"的甜頭。

在鄱陽湖大戰陳友諒的關鍵時刻,謀士朱升獻上"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九字真言。這個被元朝遺棄的老舉人,用三句話幫朱元璋定鼎天下。當劉伯溫帶着浙東四賢來投奔時,朱元璋親自解下戰袍給他披上——這些戰場淘出來的實幹派,可比科舉考場上那些只會作詩的獃子強多了。

科舉制度起源於隋唐,為何朱元璋當皇帝時,卻被廢止長達十年之久 - 天天要聞

二、開國第一科的尷尬鬧劇

洪武四年的南京貢院,空氣中飄着新刷桐油的味道。主考官宋濂看着魚貫而入的舉子們,捋着鬍子直點頭。可放榜那天朱元璋就笑不出來了:錄取的舉人里有個叫吳伯宗的,文章寫得花團錦簇,讓他去戶部查賬,愣是把十萬石軍糧算成了八千石。更離譜的是山東鄉試,二十五名舉人全是十五六歲的毛孩子,最大的本事就是背《孟子》。

老朱氣得在奉天殿轉圈:"咱要的是能牧民的官,不是背書的鸚鵡!"想起去年戶部侍郎郭桓的驚天貪污案,那廝還是洪武三年的二甲進士。殿試時對答如流的才子,怎麼管起錢糧就犯糊塗?看着各地報上來錯漏百出的稅賦冊,朱元璋終於明白:八股文章治不了天下。

科舉制度起源於隋唐,為何朱元璋當皇帝時,卻被廢止長達十年之久 - 天天要聞

三、老辦法的新瓶裝舊酒

罷科舉的聖旨傳到鳳陽老家時,七十歲的李善長正在教孫子打算盤。這個開國功臣眼睛一亮,連夜寫了八封舉薦信。第二天早朝,六部衙門突然冒出上百個"賢良方正",個個都是功臣之後。最離譜的是有個叫周德興的,大字不識幾個,硬是被安了個"練達治理"的名頭塞進刑部。

地方官更會鑽空子。蘇州知府舉薦了個九十歲的老秀才,說是"經明行修",結果上任三天就中風癱了。浙江某縣推了個號稱"言有條理"的訟棍,結果把縣衙變成了收黑錢的鋪子。朱元璋看着錦衣衛的密報直拍桌子:"這幫孫子,把薦舉當菜市場挑蘿蔔呢!"

科舉制度起源於隋唐,為何朱元璋當皇帝時,卻被廢止長達十年之久 - 天天要聞

四、考場重開時的意外驚喜

洪武十七年的春天,南京貢院的號舍里飄着墨香。有個叫黃子澄的江西舉子,在策論里寫了篇《論藩鎮之弊》,把分封諸王的隱患說得頭頭是道。朱元璋讀到"骨肉相殘必起蕭牆"時,手抖得差點打翻茶盞——這話簡直戳中了他的心病。再看戶部新招的夏元吉,不過二十齣頭,已經把江南稅賦理得清清楚楚。

老朱站在城樓上望着秦淮河,突然想起鄱陽湖大戰前夜。當時他問劉伯溫:"先生看這科舉,到底是良藥還是毒酒?"劉伯溫答:"葯無好壞,全看癥候。"如今看着新科進士們忙碌的身影,他終於懂了:亂世要的是朱升這樣的謀士,治世還得靠夏元吉這樣的能臣。八股文章雖酸腐,總比勛貴們塞來的草包強。

科舉制度起源於隋唐,為何朱元璋當皇帝時,卻被廢止長達十年之久 - 天天要聞

結語

南京紫金山的晚風裡,朱元璋給太子朱標講古:"知道為啥又開科舉嗎?"見兒子搖頭,他指着奉天殿前那塊"天下為公"的匾額:"薦舉是咱朱家的私房錢,科舉是全天下的聚寶盆。"遠處貢院的燈籠次第亮起,照着新科進士們意氣風發的臉龐。這場停了十年的考試,終究還是成了大明江山的承重牆。

搞笑分類資訊推薦

離譜!空姐竟將白葡萄酒提供給3歲小孩,國泰航空最新回應 - 天天要聞

離譜!空姐竟將白葡萄酒提供給3歲小孩,國泰航空最新回應

空姐將白葡萄酒拿給小孩犯錯後還沒有道歉?近日,有乘客在社交平台發帖稱,自己在4月24日搭乘從香港飛往倫敦的國泰CX255航班途中,乘務員在派餐時將白葡萄酒當做水提供給3歲小孩,由於自己一家三口坐的是商務艙,小孩是單獨乘坐,孩子突然告訴媽媽,這杯水好酸後,該名乘客品嘗後才發現,所謂的“水”竟然是白葡萄酒。該名...
學生批量退演出服,為什麼網友都怒了?|視頻評論 - 天天要聞

學生批量退演出服,為什麼網友都怒了?|視頻評論

“校服變形記”再次上演。瀋陽某職校60多名學生集體網購演出服,運動會一結束就組團退貨,硬生生把“七天無理由”玩成了“穿完就退款”,導致商家鏈接被封損失8000元,學生一句“老師讓退的”引爆熱搜。據最新消息,商戶和學校雙方已和解,但網友圍繞“用完即退”的爭議並未消散,因為類似個案時有發生——去年黑龍江一所學...
湖南“淡定哥”駕車沖入魚塘,雙手插兜等救援:我當時害怕極了 - 天天要聞

湖南“淡定哥”駕車沖入魚塘,雙手插兜等救援:我當時害怕極了

5月4日,湖南邵陽洞口縣發生驚險一幕,車主謝先生駕車途中因疲勞走神,導致連人帶車沖入路邊魚塘,車輛近乎完全沒頂。6日,當事人告訴記者,車輛衝進水中那刻他感到非常害怕。車主 謝先生:當時車輛衝下去那一下是真的害怕,因為門打不開,水又在往車裡面灌。後來我看車子沒有斷電,我就把天窗打開從天窗爬出來,然後打電話...
劉邦從小不受父親待見,他當了皇帝以後,如何對待老父親? - 天天要聞

劉邦從小不受父親待見,他當了皇帝以後,如何對待老父親?

在中國古代帝王中,劉邦的崛起堪稱傳奇。他從沛縣一介布衣,最終登上皇帝寶座,開創了西漢王朝。然而,這位“布衣天子”與父親劉太公的關係,卻始終籠罩在複雜的情感與權力糾葛之中。劉邦年少時因遊手好閒備受父親輕視,楚漢戰爭中又因戰略失誤導致父親淪為項羽的人質,甚至在生死
朱元璋年少時,給地主劉德放牛,他當皇帝後怎樣對待劉德? - 天天要聞

朱元璋年少時,給地主劉德放牛,他當皇帝後怎樣對待劉德?

洪武二年(1369年)冬,大明皇帝朱元璋的鑾駕駛入濠州鍾離縣。道路兩側跪伏的鄉民中,一個瑟瑟發抖的老者將額頭緊貼凍土——他正是昔日不可一世的地主劉德。三十年前那個被他鞭打、辱罵的放牛娃,如今身披十二章袞服,成了執掌天下的洪武皇帝。當那雙綉着金龍的靴子停在他面前
朱升為朱元璋獻上九字箴言,拒絕封爵換來免死卷,兒子卻依舊被殺 - 天天要聞

朱升為朱元璋獻上九字箴言,拒絕封爵換來免死卷,兒子卻依舊被殺

元末亂世,群雄並起。一個布衣儒生的九字箴言,竟成為大明王朝的立國基石;而他看透帝王心術後的急流勇退,更在血色權謀中書寫了一段悲愴的生存寓言。朱升,這位被康熙譽為“治隆唐宋”背後的關鍵謀士,用一生的智慧與隱忍,詮釋了何為“謀國易,謀身難”。然而,歷史洪流中的個體
龍且有多重要,為什麼他一戰死,項羽便知道自己大勢已去? - 天天要聞

龍且有多重要,為什麼他一戰死,項羽便知道自己大勢已去?

在中國古代戰爭史上,楚漢之爭的轉折點往往被歸結於垓下之圍與項羽自刎。但若回溯這場浩大戰役的脈絡,真正讓西楚霸王感受到絕望的瞬間,並非十面埋伏的悲歌,而是濰水河畔的一場潰敗——龍且戰死。這位與項羽情同手足的猛將,為何能牽動整個中原戰局的走向?當他的頭顱滾落沙場時
科舉制度起源於隋唐,為何朱元璋當皇帝時,卻被廢止長達十年之久 - 天天要聞

科舉制度起源於隋唐,為何朱元璋當皇帝時,卻被廢止長達十年之久

盛夏的南京城悶得像個蒸籠,朱元璋坐在奉天殿里批閱奏摺,汗水浸透了綉着金龍的常服。這位開國皇帝剛在午門外杖斃了三個辦事不力的官員,此刻正盯着案頭堆積如山的州縣公文發愁。自洪武三年開科取士以來,那些搖頭晃腦背《四書》的書生們,連算個田賦都錯漏百出。他突然把硃筆狠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