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號首次海試歸來,有人歡喜有人憂?

作者:艾文

2024年5月8日下午,福建艦圓滿完成為期8天的首次航行試驗任務,順利返回江南造船廠碼頭。試航期間,福建艦完成了動力、電力等系統設備一系列測試,達到了預期效果。下一步,該艦將按既定計劃開展後續試驗工作。

福建艦是我國完全自主設計建造的,首艘彈射型航空母艦,也是我國第三艘航空母艦,舷號為“18”。採用平直通長飛行甲板,配置電磁彈射和阻攔裝置。根據公開資料顯示,福建艦的全長為315米,全寬為78米,吃水為12.5米,滿載排水量約為8萬噸級。

值得注意的是,相較於遼寧艦和山東艦的首次海試,福建艦此次新增了電力系統的測試項目。眾所周知,福建艦的核心技術突破在於裝備了電磁彈射系統 (emals),該系統對艦載機出動效率提升至關重要,而其運行的穩定性與可靠性則高度依賴於艦船電力系統的性能。因此,福建艦首次海試將電力系統測試納入其中,充分表明了其重要性。“測試結果達到預期效果”這一結論,也意味着福建艦的電力系統已為電磁彈射系統的應用做好了準備。

福建艦的成功首航不僅引發了國內的高度關注,也吸引了國際社會的目光。在全球聚焦之下,任何微小的瑕疵都可能被過度解讀,然而此次海試並未出現國外媒體的大量負面報道,這本身便是對福建艦海試成果的有力佐證,也體現了國際社會對中國海軍發展成就的認可。

8母都是6.5,這也

建艦5月1日從港口起航,到如今的高速航行,從它排出的煙霧也能看出,這艘航母的動力系統始終在相當穩定地運行。不過這也驗證了福建號依然是常規動力航母,不是核動力,稍微有點遺憾。

台灣方面對於福建艦的動向也高度關注。台灣前海軍艦長黃征輝就直接宣稱這艘航母“讓人驚艷”。福建艦雖然也使用電磁彈射技術,但使用的是更方便控制和存儲的直流電,而美國用的是很難控制的交流電,技術路線的不同,導致了兩國超級航母的遭遇截然不同。

而前民代郭正亮則警告,解放軍若配備3艘航母,東亞地區的戰略格局將面臨重塑!台灣媒體人唐湘龍認為,中國能夠如此公開地測試其先進的航空母艦,顯示出國家前所未有的自信,這可能暗示了中國統一進程的加速。

從島內媒體和專家評論的觀點我們可以看到,福建艦航母的加入,不僅展示了解放軍海軍建設的長足進步,更凸顯出大陸解決台灣問題的軍事能力和決心,對台獨勢力構成了較以往更為強烈的震懾作用。民進黨當局也認清了現實,面對解放軍的威懾力量選擇了沉默。

美媒則有些酸溜溜,曾任美軍太平洋司令部聯合情報中心主任的舒斯特評論,福建艦要具備全面作戰能力,至少需時10到14個月,“而且成軍後,它也只能在中國近海、即第一島鏈外圍短暫出擊,無法匹敵美國航母在該地區的軍力部署”。

美國軍事專家甚至認為,中國的福建艦和美國的福特號航母一樣,也會出現相同的問題,服役時間不會超過4年。

雖然酸味十足,但美國《戰區》網站專欄還是發文承認,福建號航母的問世是中國海軍裝備發展史上的一個重大里程碑,當其搭載殲-15、殲-35和空警-600等頂尖戰機後,無疑將大大削弱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影響力!

《日本時報》在報道福建艦時,先是肯定了中國在高科技軍事裝備研發方面的成果,但隨後話鋒一轉,又補了一句:在和美國海軍對戰時,中國航母將極易受到攻擊。

印度媒體更加直接,先是貶低福建艦,然後開始造謠,稱福建艦的海試,是中國戰略野心的表現,還稱我國的太平洋的影響力將對美國主導的聯盟構成挑戰。這酸味真的是隔着屏幕都聞得到……

福建艦的加入,標誌着中國海軍邁向深藍的步伐更加堅定,將在維護地區乃至全球和平穩定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這必將重塑未來的國際戰略格局!奉勸民進黨當局和美國、日本、菲律賓、澳大利亞等那些仍然沉溺於冷戰思維,妄圖破壞地區和平穩定的勢力,認清中國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定決心!放棄對抗,擁抱合作,早日回到正確的道路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