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最愛的火鍋,竟然隱藏着這“四大雷區”

火鍋作為一種大眾美食,豐富的味道讓人回味無窮。尤其秋冬季節來臨,人們更是頻繁的約火鍋。但火鍋固然好吃,這“四大雷區”你要知道!

第一大雷區:高油脂

吃火鍋的第一個健康雷區就是高油脂。在火鍋沸騰的狀態下我們看不出油,但關火後把火鍋放涼,立馬就會看到上面凝固了一層厚厚的油脂。而且這些油脂多是動物油,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吃多了不僅會增加肥胖風險,也會給血管帶來不容小覷的傷害,大大提高心腦血管疾病甚至惡性腫瘤的風險。

可以這麼說火鍋鍋底的選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你這頓飯油脂的攝入量,常見的四種火鍋鍋底含油量如下:牛油辣鍋底>咖喱鍋底>三鮮鍋>冬陰功鍋底。

選擇含油脂量相對較少的鍋底—清湯鍋底,最具代表的就是老北京火鍋了。這種鍋底脂肪很少,涮出來的是食材的原味,算是健康火鍋的良心推薦。

第二大雷區:食材中的“隱形油脂”

如果你認為選了清湯鍋底就躲過了油脂,但食材中的油脂也是不容小覷的。如雪花肥牛,其油脂含量是最高的,約為20%;上腦、眼肉的脂肪含量則低於10%,相對更健康。

動物內臟食材也誘惑着大家,在內臟中脂肪含量是這樣的,肥腸>豬腦>鴨腸>毛肚>黃喉

第三大雷區:警惕高嘌呤湯汁

辣鍋涮毛肚嘎嘎好吃!可是,動物內臟嘌呤也多,很多痛風朋友都不能吃。這就是咱要說的第三個雷區,嘌呤。

火鍋由於總在煮肉,鍋底會越來越濃,最後會成為一鍋濃濃肉湯。只要喝上一碗濃肉湯+兩瓶啤酒,就可能出現關節紅腫熱痛,第二天在自己的慘叫聲中,乖乖被人用輪椅推到醫院,簡直是人生的暗夜。這哪裡是火鍋湯底,簡直是一鍋嘌呤啊!

什麼鍋底嘌呤最高?通常,我們都認為海鮮鍋底的嘌呤很高,但其實骨湯鍋底的嘌呤也不低,可與海鮮鍋底相媲美。一般嘌呤含量的排行是:海鮮鍋底=骨湯鍋底>菌菇鍋底>番茄鍋底。

所以,吃火鍋的時候,只吃肉吃菜就行了,千萬別喝湯。如果實在想喝,那就等沒涮肉的時候,喝點清湯。痛風患者,千萬別再喝涮肉湯。

第四大雷區:蘸料

你以為你躲過了湯底,躲過了食材,就夠了嗎?錯,還有蘸料在等着你!

別小瞧蘸料,蘸料裡面都是卡路里,它甚至比主食裡面能量更多,比如,100克香油的熱量,相當於八小碗麵條!

麻醬、花生醬富含鈣、鐵、維生素 E 等多種營養素,口感又香滑濃郁,實在是絕妙的一款火鍋蘸料。香油、辣椒油之類的油性蘸料主要成分幾乎全是油,稍加一點在蘸料中可以提香,但加太多,就容易變成你身上的脂肪了。

隨着年紀漸長,我們發現,所謂火鍋,最重要的,就是味道,就是食材和底料的碰撞,只要食材優等,底料地道,服務、環境,都是虛妄。

關注健醫園了解更多健康知識

文章摘自:《協和醫生說》 主編:趙玉沛、姜玉新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