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經濟發展迅速,市場更新迭代快,為了佔據市場,各行各業都開始加入“內卷”行列,營銷、包裝、炒作各種招數層出不窮。
白酒行業自然也不例外,講故事,包裝華麗,為了讓消費者買單,也是煞費苦心,如果真的是酒質好,我們還可以接受,最可怕的就是那些“坑人酒”,酒質差勁,全靠講故事或者是用精緻的外表來包裝營銷,到最後,坑的都是我們消費者。
市場上就有3款銷量很好,但都是靠包裝營銷起來的白酒,酒質真不行,還說得天花亂墜欺騙消費者,看看你還在喝嗎?
1.華麗包裝的貼牌酒
在我國,買酒的很大一部分用處就是送禮,送禮自然就要求“好看”,不僅要質量好,外包裝也不能差。所以,一些外包裝精緻華麗的酒就出現了,不少網友都調侃這酒可能還沒包裝貴。
而這些酒,很多都是用了大廠的授權貼牌,裡面的酒卻是一些小廠生產的劣質酒,有了大廠的貼牌,加上華麗的外包裝迷惑,一些消費者很容易深陷其中,為此買單。
2.毫無包裝“噱頭酒”
上面提及華麗外包裝的酒,而下面要說得恰恰相反,這種酒直接省去了外包裝,瓶身連基本的標註都沒有。比如說市面上的竹筒酒、自釀酒,對外都說是好酒,但其實裡面到底都加了什麼,我們不得而知。
①、竹筒酒宣揚在竹筒中的酒更加香甜、純天然,營銷的噱頭讓聽到的人都想嘗嘗那種“天然清新”的味道,然而,細想一下,竹子上面會不會有各種未經殺菌的“微生物”?真正的酒水都有腐蝕性,放在竹子里是可以的嗎?是不是好酒,答案不言而喻。
還有一些酒友表示這種酒喝完會有一種燒灼感,感覺不適,而這些癥狀都是喝純糧食酒沒有的。
②、自釀酒在市場上也是很受歡迎,在大家的認知中,他們都是實實在在的純釀好酒,所以大家對其沒有外包裝也不是很在意,但是事實裡面裝的是什麼呢?
自釀酒在生產過程中往往沒有自己的一套流程標準,酒質很難達到統一,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喝着都覺得味道總是在“變”,一些自釀酒的設備不達標,無法嚴格過濾酒中的有害物質,導致甲醛超標的現象也經常發生,試問這樣的酒,誰還敢喝?
3.有故事的“老酒”
有一種靠故事包裝的“老酒”在市面上也是很流行,營銷自己是深埋地下多年的佳釀,甚至還有一些長毛的老酒,都說自己是老酒,營造一種神秘感,促使一些好奇的消費者總想嘗嘗這“老酒”到底是什麼味兒?
事實上,酒的儲存需要很嚴格的環境,那些埋在地下的酒,長時間與空氣隔離,難免會生蟲,所謂的老酒也許早就不能喝了,長毛酒也一樣,上面的毛附帶各種細菌,真的能下嘴嗎?
這些靠故事營銷的老酒,大家還是躲遠的好。
白酒市場複雜多樣,大家平時買酒一定要注意,不要中了商家的圈套,這裡教大家一個選酒小技巧:
買酒時,先看配料表,如果上面標註的只有水和其他糧食,基本上是純釀釀造的酒沒跑了。若配料表中還有食用酒精或者食用香精的,趕緊放下,這種都是勾兌的酒。
如果實在不知怎麼挑,可以試下下面這2款酒,都是酒友喝過的酒,口碑好,大家可以放心喝。
武陵酒
這款酒在湖南當地算是一款老牌名酒了,曾經也是紅極一時的存在,發展到現在,雖然名氣不如當年,但是在酒質上,卻做到了始終如一。
這款酒香味濃郁,入口柔和不刺激,帶有淡淡微甜不辣喉,喝上一口,久久留香,好喝不上頭。
風雲醬父 封藏
這款酒在貴州當地頗受歡迎,一些喝過這款酒的酒友都讚嘆不已。
這款酒光釀造工藝就多達百餘種,新酒的出酒長達一年,後又要經過5年的時間窖藏,方才取酒勾調入12年的陳年老酒,釀出的酒香味濃郁飽滿。
特別要說一下,這款酒的釀造者李長壽先生,是被茅台譽為“終身名譽廠長”的一代醬香之父李興發的兒子,李興發因研究發現出醬香酒的三大典型體,而獲得後人的稱頌。
如今李長壽為了留住父親的醬父之味,苦心研究,釀出了這款滴滴純糧的佳釀,這款酒入口順滑不嗆喉,甘甜爽口,香味豐富,喝上一口,身心舒暢,非常值得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