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酒都是“勾兌酒”,年銷百億,有的一瓶難求,你知道嗎?

這些酒都是“勾兌酒”,年銷百億,有的一瓶難求,你知道嗎?

說起“勾兌酒”很多人第一想到的就是假酒。白酒界也對勾兌”兩字諱莫如深。但是對於很多人應該不知道,建國後,勾兌酒指的幾乎是全國的白酒,“無勾兌,不白酒”的概念相信很多人至今都不敢相信。

即使國家一再出台白酒新規,將白酒的中含有添加劑的白酒單獨划出作為“酒精飲料”,似乎是一再提純白酒的定義,但是白酒界還是改變不了“勾兌”的命運。要知詳情,請接着看。

“勾兌”最早的時候並不是一個貶義詞,白酒生產總結下來就是這句話“生香靠發酵、提香靠蒸餾、成型靠勾兌”。

勾兌技術可以稱得上是釀酒的畫龍點睛之筆。

建國之後有一段時間,全國糧食短缺,很多酒廠因為糧食供應不上而停產,但是群眾的需求量沒有減少,為了應付大量的白酒需求,國家出台一系列政策,爭取用較少的糧食釀造較多的白酒,於是產生了白酒新工藝,將釀造後的高度酒精加水,加食用香精等調製成適合口味的白酒。

也就是無論何種香型的白酒取酒後的基酒都無法直接飲用,需要經過加水降度,再與不同輪次的白酒調配後使得口味更協調,增加適口感。同一個酒廠不同車間生產的白酒風味都不相同,需要在勾兌下達到一致的出廠味道。此時勾兌的含義還沒有跑偏。

直到1998年山西文水縣大型假酒案爆發,無良商家用甲醇兌水充當乙醇,導致了多人喪命。此案給“勾兌”潑了第一瓢髒水。隨後在1999年,新工藝白酒研討會上,白酒專家指出70%的白酒採用的是食用酒精生產的新工藝白酒。此話一出,媒體鋪天蓋地報道“70%的白酒都是食用酒精勾兌”。此話一出,勾兌被徹底釘在恥辱柱上了。以致於很多酒廠不敢再提“勾兌”,而是委婉地稱為“勾調”。

有些“勾兌酒”甚至每年銷售額超過100億,比如茅台酒五糧液。而且飛天茅台酒一瓶難求,這些酒也是經過“勾調”過的。誰敢說這些好酒是勾兌酒呢?

勾兌的污名不知道要經過多少年才能洗脫。有的人說還不如喝古法釀造的自釀酒,如果你認為自釀酒比新工藝白酒更好那就錯了,自釀酒中含有超標的甲醇,甲醇是不能作為食品食用的,新工藝白酒的甲醇含量嚴格按照國家標準執行,酒廠的“提醇”設備更是小酒廠,小作坊無法達到的。

這裡以貴州茅台鎮的緣得仿台酒舉例。此酒是茅味53度醬香酒。用醬香酒舉例是因為白酒中醬香酒的工藝最為複雜,耗費原料最多,釀造周期最長,出酒率最少,價格最貴。

緣得仿台酒是用高粱,小麥,水為原料製成,採用固態法大麴坤沙工藝,經過12987的流程取酒,基酒的乙醇濃度高達70%-85%,基酒濃度過高是不能直接飲用的,需要加水降度,再與20年以上的陳酒按照一定比例勾兌,調出適合消費者喝的口感,陳酒同樣不能飲用,只能和基酒混合後經過5年左右的時間貯藏自然發酵才能出廠。

出廠後的酒已經沒有了基酒刺激,辛辣的味道,也沒有陳酒過於濃烈到陳腐的味道,新酒之間融合成醇厚香濃,綿柔潤口的酒體,飲後回味有淡淡的花果香,烘焙香和茶香。

看了緣得仿台酒的製作流程,誰還能說“勾兌”是假酒,如果看完這篇文章還不能糾正你對於“勾兌”的印象,那就需要您親自深入了解一下白酒的釀造工藝了。

好了,今天的分享到此結束,如果對於勾兌酒您有自己的看法,請在評論區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