饅頭蒸一大鍋怎麼保存?用這些方法存上一個月也沒問題

在北方,麵食是最受歡迎的,餐桌上幾乎天天出現的就是饅頭。北方的饅頭和南方的可是不一樣的,北方的饅頭口感筋道,越嚼越香,味道香甜,空口吃一個也是沒問題的,特別頂餓。北方的饅頭雖然長得都差不多,但其實種類和做法都有區別。戧面饅頭、老面饅頭、簽子饅頭……品種很多,還有開花饅頭、紅糖饅頭等等不同的衍生品。

饅頭品種不一樣,長的也有區別,比如上圖中這個就是簽子饅頭,又細又長。顧名思義饅頭是 插在簽子上蒸熟的,兩頭尖,中間胖,在我們山東大家有的叫尖饃饃、高樁饃饃,好多南方朋友都說沒見過。口感也有小差別,有的筋道,有的鬆軟。麵食作為北方人的日常主食之一,現在大家也越來越注重保健功能,黑米饅頭、雜糧饅頭等等,在市場也都慢慢成為主角。

今天就給大家分享兩款饅頭的做法,一款手工南瓜饅頭,一款刀切饅頭。饅頭要想筋道好吃,面必須要揉好。想更堅實的口感麵糰含水量不能太多。揉到光滑又結實,蒸出來的自然好吃。

刀切饅頭:材料:500g麵粉,260g水(根據麵粉吸水量適當調整),酵母3g。

為了能讓饅頭更結實又好吃,這個版本是藉助麵條機的壓面功能來做的,麵條機自然要以手揉勁大得多,口感也更好。

酵母溶於水,加入麵粉中揉勻成較硬的麵糰。入容器中蓋保鮮膜置溫暖處發酵至兩倍大。手沾麵粉按一下基本不回縮,不塌陷即可。然後取出分成四份,以便於麵條機操作。麵糰經過發酵後會變得稍軟,多粘點乾粉,用軋面檔軋面,摺疊,繼續軋面,這樣來回多操作幾次,直到軋出的麵皮較硬,光滑即可。軋好的麵皮捲成自己合適的粗細,用刀切掉兩邊不整齊的地方,然後切成幾塊即可(我是卷了直徑約五六厘米粗,然後切四塊,做出的饅頭較小)

好多朋友說自己做的饅頭不好吃,特別更,其實二發沒有發好。整好形的饅頭一定要進行第二次餳發,切好的饅頭上鍋,鍋內加溫水,先發酵約30-40分鐘。麵糰膨脹,再開火,中高火20分鐘即可。切記,關火後一定要燜3-5分鐘再開蓋,否則鍋內外濕差大,表面會變皺!會塌!上圖是蒸好後手掰開饅頭的組織,很緊實,口感非常好。

用刀切開看看,很細密!經過麵條機壓制的麵皮氣泡排得非常乾淨,所以蒸出的表皮非常光滑,口感很有勁,這個是手揉沒法比的。也正因為排氣很乾凈,所以饅頭切好後的再次發酵非常重要。想吃稍硬的饅頭就少發會,稍軟的話就多發酵一會來很多朋友喜歡用牛奶來和面,其實我們北方的饅頭就是用純凈水來和面,做出來一點也不比牛奶饅頭差。

這個季節正在南瓜大量上市的時候,分享給大家南瓜饅頭的做法:原料:南瓜泥255克 中筋麵粉300克 酵母2克,需要特別提醒的是:南瓜本身含水量較大因此在和面時不需要再加水,麵粉的吸水性不同,可留下15-30克南瓜泥,視麵糰濕度增減。

南瓜要選老南瓜,色澤金黃,口感也會更甜。先上鍋蒸熟,趁熱用勺背壓成南瓜漲,放至微溫再加酵母混合,太熱的話酵母會被燙S失去活力。加入300克中筋麵粉揉勻室溫發酵兩倍大。排氣後分成65克左右小麵糰。揉勻搓圓,靜置20分鐘。冷水上鍋,上汽後蒸20分鐘,關火燜五分鐘再開蓋。此分量65克左右一個麵糰約做9個饅頭。想要一次多做點的朋友可以翻倍。

北方人為啥愛吃麵食,愛吃饅頭

饅頭的營養價值其實比米飯高,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能夠耐餓,一般北方人吃個大饅頭就基本沒啥問題了,如果中午吃完撐到大晚上都沒啥問題,可是這米飯不如饅頭頂餓,而且饅頭中的營養物質能夠讓人體緩解疲勞、舒緩神經,所以北方人尤其喜歡這些麵食。

饅頭怎麼儲存?

一次蒸了不少饅頭怎麼存放? 這幾點一定要注意,首先饅頭要涼透再儲存,第二步食品袋中空氣也排出來,不然水分還是會流失。第三步將密封袋直接放進冰箱的冷凍室里速凍,不是冷藏哦,一定要冷凍,這樣保存的饅頭放上一個月也沒問題的。

​九色鹿每天分享健康、簡單的美食,關注我,一起談吃談喝!如果你喜歡,歡迎轉發,點贊,收藏,讓更多愛美食的人一起分享。